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木兰科植物保护与栽培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木兰科植物是珍贵的园林绿化观赏树种和用材树种,对木兰科植物的地理分布及进化、种子休眠、杂交授粉、种子、幼苗形态繁殖栽培、迁地保护及绿化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今后深入研究木兰科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金花茶等3种茶科树种种苗形态特征及引种栽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年的引种栽培研究,对金花茶、长瓣短柱茶、红皮糙果茶3种珍稀树种从种子(蒴果)到幼苗整个生长过程的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对种子和苗木的生产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茶科植物系统发育和亲缘关系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珍贵壳斗科树种种苗繁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壳斗科中的主要用材树种、水土保持树种和干瘠裸露地绿化树种共15种,对这些树种的开花与结实期、采种与种子处理和贮藏、果实与种子形态、育苗方法、幼苗形态特征等做了深入的研究,取得较为显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不同铵硝比对亚热带针、阔叶树苗的氮素吸收偏好及吸收根属性的影响,为阐明人工林养分获取策略与土壤氮循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亚热带常见树种湿地松、马尾松、深山含笑和枫香的2年生幼苗为对象,设置3种铵硝比(15∶1、8∶8和1∶15)进行沙培试验,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测定植物的无机氮吸收速率,分析其与吸收根形态、构型属性的相关性。【结果】1) 4个树种幼苗的无机氮吸收速率具有环境可塑性,当铵氮(NH4+-N)占优势时,4个树种均偏好吸收铵氮;当硝氮(NO3--N)占优势时则偏好吸收硝氮。当铵硝比为8∶8时,则表现出树种对不同形态N吸收的差异:针叶树种的NO3--N吸收速率是NH4+-N的2倍多,但阔叶树种之间没有显著差异。2)铵硝比对植物吸收根的比根长和比表面积有显著影响,对直径、组织密度、分支比和分支呈强度无显著影响。3) 4种树种幼苗的无机氮吸收速率与根分支呈显著正相关,与各器官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4个树种幼苗对不同形态N的吸收依...  相似文献   

5.
松茸菌株对6种松树幼苗的感染及其菌根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我国滇产松茸9924菌株及日产松茸99606菌株,分别对云南松、华山松、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及加勒比松6种松树幼苗实施人工菌根接种。研究结果表明,接种后90d的云南松和湿地松分别有75%和78.1%的幼苗受感染并形成菌根;接种后180d,6种松树幼苗分部都可形成菌根,菌根感染率分别达90.63%-100%,感染指数达50.00-84.68;菌根形态主要有棒状、二叉分枝状及多叉分枝状3种;随树种的不同,各类菌根形态所占比例也不同;不同树种根系上形成菌根的长度也有差异,以马尾松根系上的菌根最长,华山松的菌根最短;此外,各种组合之间在菌套厚度,哈蒂氏网结构上也略有差别。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山矾科植物进行园林应用综合评析,以期为园林绿化建设提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生态功能强的优良园林树种,并筛选出了5种优良树种可供后期开发利用,并为山矾植物树种的引种、选育及产业化研究的开展提供相应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7.
福建含笑等5种木兰科树种的种苗调查及引种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福建含笑等5种木兰科树种开展引种栽培,并就这些树种从种子(果实)到幼苗的整个发展过程,以及种子和苗木的生产技术做了探索性研究,对培育出的幼苗进行观察、记载;经定植3 a后评价引种成败。其结果可为研究木兰科植物系统发育和亲缘关系方面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为林业生产实践提供参考,对这些树种继续引种栽培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琅琊榆、糙叶榆、长序榆、栗叶榆等4种榆科珍稀树种从种子(翅果)到幼苗的形态做了探索性研究,对其形态通过观察、记载而绘制成图。此4种榆科树种的苗木定植3年后经评价,表明在福建来舟林场已引种成功。  相似文献   

9.
油杉属植物是我国南方的珍贵用材树种和园林绿化树种,大多为中国特有种。油杉属植物许多种类的形态特征差异不明显,通过列表详细比较了每一种油杉属植物的形态特征差异,并编制了油杉属分种检索表,以利于对油杉属各种及其变种的识别。  相似文献   

10.
刨花楠、山樱花、福建柏3个树种1年生幼苗为材料,对根、茎、叶生物量及不同根序细根的平均直径(D)、比根长(SRL)、根表面积(SSA)和根组织密度(RTD)等形态指标进行测定、比较、分析其不同根系细根形态特征差异,并对其根序形态特征与生物量分配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同一等级细根的SRL、SSA和RTD等形态指标在同一树种间变动较大;同一根序细根在不同树种之间及同一树种在不同根级之间的细根D、SRL、SSA及RTD等形态指标也存在差异。(2)不同树种幼苗的不同根序细根的D、SRL、SSA和RTD等形态指标与幼苗生物量分配关系表现不同。刨花楠与福建柏幼苗生物量分配与其2、3级细根关系密切,而福建山樱花幼苗生物量分配则主要与其1、3级细根关系紧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幼苗不同根系细根的D、SRL、SSA及RTD等形态指标存在差异,其对生物量分配的影响也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白蜡、刺槐、国槐、紫穗槐、臭椿、白榆、杜梨、锦鸡儿、侧柏等9种乔灌木种子和苗木在不同盐浓度(0.1%、0.2%、0.3%、0.4%、0.5%、0.6%)溶液处理下的植物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情况,以无离子水溶液处理作对照(CK),确定影响植物发芽和幼苗成活、生长的关键盐浓度,并选出最优树种,为不同盐含量的滨海立地选择植物。结果表明:19种植物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成活率均呈随盐浓度增加而减少的趋势。20.3%盐浓度是影响9种树种发芽的关键浓度;0.2%盐浓度是影响9种树种生长的关键浓度。3就植物种子发芽情况,当盐浓度≤0.3%时,最优选择树种是刺槐、侧柏、紫穗槐。当盐浓度0.3%时,最优选择树种是刺槐、紫穗槐。就幼苗生长状况,当盐浓度≤0.2%时,最优选择树种是白蜡、侧柏、刺槐;当0.2%盐浓度≤0.3%时,优先选择树种是刺槐、侧柏。4综合植物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状况得知,盐浓度低于0.2%的盐碱地区,刺槐、侧柏是最优选择树种,盐浓度高于0.2%的盐碱地区优选树种为刺槐。  相似文献   

12.
植物幼苗形态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明研究植物幼苗形态的重要意义和植物幼苗鉴定依据的基础上,把植物幼苗类型分为4个大类13个类型,并对每个类型的主要特征进行了表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柳杉等24个喀斯特山地主要适生树种一年生幼苗不同季节的耗水量进行比较研究、各树种幼苗在不同土壤干旱水平(A:无干旱胁迫;B:轻度胁迫;C:中度胁迫;D:重度胁迫)下的耗水量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树种幼苗耗水量的季节变化为:常绿树种幼苗耗水量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落叶树种幼苗耗水量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不同土壤干旱水平下,各树种幼苗耗水量均表现为:A>B>C>D。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认识和了解群落入侵抵抗力形成机制成为当前入侵生态学研究最为关注的热点和核心问题。本文比较山东半岛丘陵生境不同群落优势种对外来植物火炬树的化感抑制效应差异,探讨群落入侵抵抗力形成的化感驱动机制。【方法】采用培养皿滤纸法进行凋落物水浸液种子发芽试验,比较山东半岛丘陵生境常见优势树种麻栎、刺槐、赤松、黑松凋落物对火炬树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差异;因土壤会影响许多化感物质的转化和存在形态进而影响其活性,进一步设置土壤介质参与的凋落物覆盖盆栽试验,对比研究不同树种凋落物覆盖对火炬树幼苗生物量积累及其分配的影响。【结果】凋落物水浸液种子发芽试验显示,麻栎相比刺槐、赤松、黑松,显著抑制火炬树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凋落物覆盖盆栽试验表明,高凋落物量(每盆50 g)时,麻栎较刺槐、赤松、黑松显著降低了火炬树幼苗的总生物量;低凋落物量(每盆25 g)时仅在麻栎和赤松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麻栎较赤松显著抑制了火炬树幼苗总生物量的积累;有麻栎凋落物覆盖时,火炬树幼苗生物量分配呈现叶生物量比降低,根生物量比和根冠比增大的趋势。【结论】麻栎的化感物质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火炬树的生长。利用对火炬树具有明显化感抑制作用的本地植物麻栎对其进行生态控制,或者构建高抵抗力植物群落,进而筛选有效化感物质,可能是一条值得尝试的控制火炬树扩散的新途径。研究结果可揭示群落入侵抵抗力形成的化感驱动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对入侵过程的认识,对外来植物入侵防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松属近缘种形态和分子鉴定及其亲缘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属(油松组)树种是我国重要的造林树种,但其种子和幼苗难以区分。通过比较种子的千粒质量、种子形状、颜色、幼苗子叶数、幼苗下胚轴颜色和苗高,结合ISSR和SSR标记技术,鉴定松属(油松组)11个近缘种,并对其亲缘关系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种子和幼苗的形态比较鉴定,可准确鉴定油松和加勒比松;ISSR和SSR标记则可把油松组的11个树种中的10个准确鉴定出来,仅有高山松由于遗传背景的复杂性没有发现种特异性引物(位点)。利用5对SSR引物获得的41个种间多态性位点构建的10个树种的近缘种亲缘关系与传统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系统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60处将10个树种分为3个类群:马尾松和赤松聚为第1个类群;云南松、思茅松、高山松、油松聚成一小类,和另一小类即黑松、樟子松聚成第2个类群;第3类群为火炬松和加勒比松,它与前2个类群亲缘关系较远,相似系数仅为0.42。  相似文献   

16.
于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对福建农林大学金山校区的7种木兰科树种(紫玉兰、二乔玉兰、白兰、白玉兰、夜合、广玉兰、含笑)的物候、新叶生长情况等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木兰科常绿树种的花期多数长于落叶树。7个树种中,二乔玉兰和白兰花期最长,达143 d;白玉兰花期最短,仅为16 d。木兰科树种新叶生长趋势符合一定的函数规律。基于植物物候特征,提出木兰科植物对于景观配置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毛木来是天然次生林中很好的伴生树种 ,又是一个形态优美的观赏树种。通过对毛木来种子采集和育苗技术的研究 ,培育大量毛木来幼苗 ,绿化、美化城市和林区营造针阔混交林提供优良的阔叶树苗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10种珍稀树种的采种期、采种方法、种子处理、贮藏方法、育苗方法以及幼苗形态特征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Pb、Zn等重金属对樟树、栾树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市绿化植物是城市污染环境重要的修复者、指示者及受害者,研究南方常见绿化树种樟树、栾树对主要重金属污染物Pb、Zn等的适应性反应,有利于绿化树种的重金属污染诊断及城市环境的修复与评价。通过育苗基质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胁迫条件下,进行室内容器育苗试验,利用Cu、Pb、Zn 3种重金属的不同浓度溶液处理樟树、栾树幼苗,探讨重金属对樟树和栾树幼苗生长初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重金属对樟树、栾树幼苗生长没有明显伤害,甚至促进生长,高浓度导致幼株长势衰弱,叶片发黄枯萎,生长量下降,侧须根生长受阻,幼苗生长缓慢,甚至死亡;3种重金属对苗高的抑制作用大于对地径的抑制作用,对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铅高于铜和锌;樟树和栾树对重金属污染的反应不一致,樟树属慢反应、迟钝型树种,栾树属快反应、敏感型树种。  相似文献   

20.
对澳大利亚珍稀濒危植物年青蒲桃叶营养生长和开花结实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对一年生苗进行三个不同光照强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年青蒲桃基本适应广东地区的气候,在引种地不需特殊的保护措施,能露地越冬、越夏,叶、花、果能正常生长发育;属中性偏阳树种,光照不足影响幼苗生长;叶和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成为新优的园林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