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竹广肩小蜂和竹瘿长尾小蜂是竹瘿小蜂的优势种。研究表明竹广肩小蜂每年1代,以蛹在虫瘿内越冬成虫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出瘿;幼虫5龄,发生期在4月上旬至9月中旬,竹长尾小蜂每年1代,以幼虫在虫瘿内越冬;成虫于4月中旬至5月上旬羽化出瘿,产卵于被竹广肩小蜂产卵的芽中;幼虫化后占据竹广肩小蜂的虫瘿。幼龄时可食竹广肩小蜂幼虫尸体;纪虫5龄,发生期有5月上旬至次年3月下旬,9月后渐入老熟越冬。对这2种小蜂的卵形  相似文献   

2.
竹广肩小蜂和竹瘿长尾小蜂是竹瘿小蜂的优势种。研究表明竹广肩小蜂每年1 代, 以蛹在虫瘿内越冬;成虫在3 月下旬至4 月下旬出瘿;幼虫5 龄, 发生期在4 月上旬至9 月中旬。竹长尾小蜂每年1 代, 以幼虫在虫瘿内越冬;成虫于4 月中旬至5 月上旬羽化出瘿, 产卵于已被竹广肩小蜂产卵的芽中;幼虫孵化后占据竹广肩小蜂的虫瘿, 幼龄时可食竹广肩小蜂幼虫尸体;幼虫5 龄, 发生期有5 月上旬至次年3 月下旬, 9 月后渐入老熟越冬。对这2 种小蜂的卵形态和各虫态生活习性也作了观察研究。表1 参3  相似文献   

3.
黑脉厚须螟是樟树的新害虫。该虫在福建1a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入土结茧化蛹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成虫羽化,4月下旬到5月上旬第1代幼虫孵出,6月中下旬老熟幼虫陆续入土化蛹,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2代成虫羽化并产卵,7月中旬第2代幼虫孵出,8月中旬开始入土化蛹,8月下旬成虫羽化,9月中旬第3代幼虫孵出,10月下旬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在幼虫盛发期,喷洒20%溴氰菊酯3000倍液,80%敌敌畏或50%甲胺磷  相似文献   

4.
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 sp.)是柳绵蚧重要寄生小蜂。在黑龙江省林甸县1年两代,以幼龄幼虫在柳绵蚧2龄雌若虫体内越冬。越冬代成虫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第一代成虫期为7月上旬至7月中旬。经定期观察,越冬代蚜小蜂雌成虫产卵进度是紧跟柳绵蚧雌成虫羽化而发生,第一代蚜小蜂产卵进度紧跟柳绵蚧1龄固定若虫发育进度。为了利用自然控制柳绵蚧种群,笔者建立了越冬代与第一代蚜小蜂种群增长直线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5.
樗蚕(Philosamia cynthia)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试验研究了樗蚕(PhilosamiacynthiaWalkeretFelder)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此虫在河北冀东1年发生2代,以蛹越冬.4月下旬开始羽化,5日上中旬为羽化盛期,5月中下旬为孵化盛期.幼虫共分5龄.第1代蛹期50d左右.第1代成虫羽化,产卵盛期为8月上旬,8月中旬为幼虫孵化盛期,9月上中旬为赵冬代化蛹盛期,蛹期240d左右.  相似文献   

6.
在2001年至2002年,对栗瘿蜂在重庆地区的生物学、生态学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栗瘿蜂1年发生1代,在芽组织内形成的小室中以初龄幼虫越冬,次年2月中旬幼虫开始活动取食,并于2月下旬开始形成虫瘿.3月下旬开始化蛹,4月下旬进入化蛹盛期,5月上旬开始羽化,6月上旬进入羽化盛期.羽化后出瘿营孤雌生殖,产卵于寄主芽内,幼虫孵化后在芽内越冬.栗瘿蜂的发生期与板栗物候期之间关系密切:越冬幼虫随栗树萌芽开始活动取食,随着栗叶的展开瘿瘤逐渐形成,板栗雄花初花期是栗瘿蜂化蛹盛期,末花期达到羽化盛期.  相似文献   

7.
重庆地区栗瘿蜂生物生态学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1年至2002年,对栗瘿蜂在重庆地区的生物学,生态学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栗瘿蜂1年发生1代。在芽组织内形成的小室中以初龄幼虫越冬,次年2月中旬幼虫开始活动取食,并于2月下旬开始形成虫瘿,3月下旬开始化蛹,4月下旬进入化蛹盛期,5月上旬开始羽化。6月上旬进入羽化盛期,羽化后出瘿营孤雌生殖,产卵于寄主芽内,幼虫孵化后在芽内越冬,栗瘿蜂的发生期与板栗物候期之间关系密切;越冬幼虫随栗树萌芽开始活动取食,随着栗叶的展开瘿瘤逐渐形成,板栗雄花初花期是栗瘿蜂化蛹盛期,末花期达到羽化盛期。  相似文献   

8.
天麻蚜蝇外部形态及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的方法,观察了天麻蚜蝇Azpeytia shirakii Hurkmans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习性。结果表明:天麻蚜蝇在湖北省宜昌地区1年发生2代,以蛹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羽化,6月下旬至8月中旬化蛹越夏,10月下旬开始化蛹越冬;第1代产卵高峰期在5月;第1代幼虫高峰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第2代产卵高峰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第2代幼虫高峰期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天麻蚜蝇属白昼活动型,成虫交尾时间主要集中在10:00-17:00,产卵多选择在阴暗潮湿、有腐殖质的地方;土壤中的越冬蛹在天气晴朗时可自行掘洞爬出土壤表面,遇冷则退缩回洞中。  相似文献   

9.
皱鞘双条杉天牛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皱鞘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sinoauster Gressitt)是杉木的主要蛀干害虫之一,在镇雄县1年发生1代,少数为2年1代,以成虫在蛹室内越冬。翌年3月中旬开始外出活动并寻偶进行交尾,;平均产卵量为44粒。3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幼虫期,8月上旬和9月上旬为蛹期,8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成虫羽化时期并滞留于蛹室内越冬。成虫主要产卵于衰弱木或频死木的粗皮下或树缝内,单产,少数2~4粒,生命表资料表明,天敌捕食、树脂淹死、病原菌侵染等是其自然种群的主要控制因子。调查得知:林龄、坡位、营林措施等对该虫发生有影响,适时进行透光间伐及虫害木的清理,能有效控制其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为松树的主要蛀干害虫,同时也是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该虫在安徽省1年发生1代,以3、4龄幼虫在树干木质部蛹室内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开始化蛹,5月上、中旬成虫开始羽化忆,盛期为6月中、下旬;出孔成虫靠爬行与飞翔扩散,大都到树冠上部取食当年生至2年生枝皮进行补充营养,同时传播线虫。其后2~3周进行交配与产卵,产卵期6月上旬至9月上旬。成虫  相似文献   

11.
频振式杀虫灯在不同时段诱获龙眼园害虫的数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对龙眼园害虫有一定的诱杀效果。诱杀的害虫种类多,不同的害虫有不同诱获高峰,防治上可选择目标害虫的高峰时段开灯。  相似文献   

12.
玉米Bt转基因植株抗虫性量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87-1,8085,综3,N808等4个回交一代Bt转基因材料进行田间抗虫性接卵鉴定的结果表明,成株期转基因材料群体茎秆的平抗虫性对照提高45%以上,差异达或极显著水平,叶片的抗虫性提高30%以上,不同遗传背景的转基因材料,抗性表现不一,回交一代群体内,不同单株的抗虫性差异悬殊,均存在高抗到抗感不等的分离。  相似文献   

13.
苜蓿病虫草鼠害防治专家系统模块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我国西北地区苜蓿病虫草鼠害防治的专家经验,建立了基于单机和网络运行的苜蓿病虫草鼠害防治专家系统。该系统由系统管理模块等八大模块构成,可对苜蓿病虫草鼠害的识别、查询及防治技术进行远程检索和辅助决策,初步建立了苜蓿病虫草鼠害综合治理的专家决策体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设计昆虫迁飞的物理模型提供良好的基础。[方法]根据实际观测资料、数值预报方程或数值预报模式等输出的风场网格化处理结果,利用运动学方法、散度推算法、涡度推算法、实际资料订正法、升降法等对不同时间、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四维散度、涡度和垂直运动速度场进行计算或模拟,将计算或模拟得到的散度场、涡度场、垂直运动速度场与昆虫迁飞的三维气流场联系起来,得到该类昆虫所具有的迁飞速度、方向、上升区和下降区,从而对昆虫的迁入峰进行实时预警。[结果]设计了一个实时预警系统,系统分为5个功能模块,即参数设置模块、害虫迁飞环流背景分析模块、MICAPS数据预处理模块、轨迹计算模块、数据输出模块。[结论]在考虑上升条件时需要加上主动升空的速度。  相似文献   

15.
长治市郊夏玉米和夏大豆田病虫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年的调查研究,基本明确了长治市郊夏播玉米和大豆田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为害情况,为今后夏播作物病虫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试验表明,用24.5% 的爱福丁和48% 的乐斯本防治豆科作物上的斑潜蝇,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防治上可积极推广应用,特别是24.5% 爱福丁是生物农药,当首选应用。对秋梅豆上美洲斑潜蝇的防治至少应喷3 次。施药间隔期可掌握在10d 左右(8~9 月份)。  相似文献   

17.
水稻黄叶病和矮缩病流行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黄叶病的发生流行,在年际间有明显的间歇性。研究表明,此病在闽西北晚季水稻上流行的主导因素是冬春的温度,关键因素是6月下旬至7月下旬的介体昆虫数量;重要影响因素是晚稻的品种和插秧期,并据此提出了可于发病前90—100天对当地水稻黄叶病进行预测的经验式。水稻矮缩病在年际间的流行间歇,没有黄叶病明显。一般晚稻的流行程度,与早稻孕穗期的植株发病率和6月中下旬的田间黑尾叶蝉带毒率均有显著相关。据此,在数理统计的基础上,提出了可于发病前40—50天进行预测的方程式。所求结果只要结合晚稻品种抗病性类型和插秧期迟早及介体的虫量与关键传毒期加以分析,便能相当确切地估测晚稻矮缩病的发生趋势。  相似文献   

18.
转CpTI基因不结球白菜的抗虫性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卡那霉素筛选、目的基因分子检测和生物学抗虫性鉴定 ,从转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不结球白菜遗传工程植株自交后代中选育出抗虫性可遗传的纯合材料。用室内人工饲喂方法 ,以鳞翅目小菜蛾、斜纹夜蛾幼虫为靶害虫 ,对转基因植株进行抗虫性鉴定。试验结果显示 ,转CpTI基因纯合材料对 1~ 2龄小菜蛾和斜纹夜蛾幼虫具有抗性 ,但不同株系间和同一株系内植株间的抗虫性程度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9.
玉 米耕葵粉蚧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耕葵粉蚧是河北省玉米上新发现的一种害虫。本文记述了有关其生物学的初步研究结果。此虫以雌成虫及若虫严重为害玉米、高粱等作物根部。在河北省一年发生三代。以卵在玉米根茎上及周围土壤中越冬。对于寄生范围、防治方法以及各虫期的形态也作了记述。  相似文献   

20.
屈明博  刘田  陈磊  陈琦  杨青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7):1303-1312
糖基水解酶20家族β-N-乙酰己糖胺酶是N-乙酰己糖胺代谢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酶,其可将位于非还原端以β糖苷键连接的N-乙酰己糖胺从寡糖及糖复合物中水解下来。昆虫糖基水解酶20家族β-N-乙酰己糖胺酶参与昆虫多个生理过程,包括表皮几丁质水解、蛋白质N糖基化修饰、糖复合物水解及精卵识别,因此可能成为生态农药设计的潜在靶标,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根据昆虫20家族β-N-乙酰己糖胺酶的进化关系和生理功能,可以将其分为4个亚家族,分别为Hex1、Hex2、Hex3和Hex4。Hex1主要在昆虫蜕皮时期的表皮中表达,RNA干扰该基因能够导致昆虫在发育过程中不能正常蜕皮而死亡。通过酶学性质研究发现,Hex1能够专一性水解以β 1-4糖苷键连接的几丁质寡糖底物,而不能水解以其他形式连接的底物,是专一性的参与几丁质水解的β-N-乙酰己糖胺酶。目前获得的唯一一个昆虫β-N-乙酰己糖胺酶的晶体结构来自于亚洲玉米螟的OfHex1,其参与底物结合的“+1”位点存在一个特殊的三明治结构,使得Hex1对几丁质寡糖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水解活性。Hex2在双翅目昆虫中并不存在,与人类的β-N-乙酰己糖胺酶具有高度的相似性,RNA干扰该基因的表达能够导致幼虫化蛹时异常,成虫翅、附肢、触角等异常。通过酶学性质研究表明,Hex2能够水解释放几丁质寡糖,糖复合物等底物中的β-N-乙酰己糖胺,具有广泛的底物谱。Hex2的功能可能与人类Hex酶的功能类似,参与糖复合物的水解。Hex3是目前研究较少的一类β-N-乙酰己糖胺酶,RNA干扰该基因的表达能够导致幼虫蜕皮过程异常。Hex3存在于昆虫蜕皮液中,与Hex1存在相互作用,可能形成二聚体。通过酶学性质研究表明,Hex3能够水解几丁质寡糖底物,但活性较弱,说明其可能参与几丁质的水解。此外,Hex3、Hex1和Hex4被发现存在于双翅目昆虫精子的表面,可能参与精卵识别过程。Hex4又被称为FDL,是因为该基因的缺失能够导致果蝇左右大脑发生融合(fused lobe)。它是另外一种具有严格底物选择性的β-N-乙酰己糖胺酶,能够专一性地水解糖复合物GnGn中α1-3分支上以β 1-2糖苷键连接的GlcNAc β 1-2Man,通过细胞定位研究表明Hex4主要存在于高尔基体当中。以上表明Hex4的主要功能是参与细胞内的糖基化修饰过程。尽管目前对于昆虫β-N-乙酰己糖胺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Hex1的功能、酶学性质和晶体结构研究得较为透彻,对于设计环境友好的杀虫剂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但其他3种β-N-乙酰己糖胺酶在生理条件下如何发挥功能,以及4种β-N-乙酰己糖胺酶活性差异的结构基础并不是十分清楚。作者从进化关系、晶体结构、酶学性质和生理功能等方面对昆虫糖基水解酶20家族β-N-乙酰己糖胺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