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龙头鱼     
名称龙头鱼学名Harpodon neherus(Buchanan—Hamilton)属灯笼鱼目,狗母鱼科,龙头鱼属;俗名豆腐鱼、细鱼、狗吐鱼。该属仅有这一种。  相似文献   

2.
龙头鱼中甲醛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俗称狗母鱼、虾潺、龙头鲓、豆腐鱼、细血、狗奶。鱼体长而侧扁,为中小型海产鱼类,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等海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海、东海和黄海南部海区。由于龙头鱼在自身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较高含量甲  相似文献   

3.
东海区龙头鱼摄食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2008年4月~2009年2月东海区渔业资源大面积定点底拖网调查所捕获的渔获样品,对龙头鱼进行食性及其季节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龙头鱼属肉食性鱼类,且存在严重的同类相食现象。龙头鱼全年摄食的饵料种类数共有48种,优势饵料种类为龙头鱼、七星鱼、中国毛虾、太平洋磷虾、六丝矛尾虾虎鱼等。其中,春季的优势饵料种类为六丝矛尾虾虎鱼、细螯虾、龙头鱼等;夏季的优势饵料种类为龙头鱼、中国毛虾、七星鱼等;秋季的优势饵料种类为龙头鱼、七星鱼、细条天竺鲷等;冬季的优势饵料种类为七星鱼、带鱼、龙头鱼等。鱼类为其主要饵料类群,樱虾类、磷虾类、长尾类为其次要饵料类群。龙头鱼全年摄食率为47.26%,平均饱满系数为35.43‰,龙头鱼胃平均饱满系数在秋季最高,春季最低,摄食强度存在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4.
真空油炸龙头鱼制品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头鱼俗称虾底豆腐鱼、细鱼、狗吐鱼等,广布于我国南海、东海和黄海。随着海洋水产资源结构的变化,龙头鱼的捕获量逐年增加,1997年统计产量达30万吨以上。龙头鱼含蛋白质729%-76%(干基),脂肪14%~21%,钙500-650mg,铁6~18mg,磷2800~3700lug,其中必需氨基酸赖氨酸含量超过牛奶,达10000mg,呈味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占蛋白质量皆超过IO0mg,是一种营养成分丰富,味道鲜美的营养强化食品原料。由于其肉质柔软多水、不易贮运保藏等原因,目前国内除大部分就地鲜销外,剩余的只是加工成盐干品或作鱼粉原料、鱼饲料等。有的厂…  相似文献   

5.
狗鱼,属鲑形目,狗鱼亚目,狗鱼科,狗鱼属,由于其具有生长速度快,当年可出塘;捕食范围广,所有鱼类均可作为饵料鱼;适温范围广,6~26℃均可捕食生长;肉质坚韧少刺、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逐渐成为各地开展池塘名优水产养殖的优质品种。2008年兴化市中堡镇陆家甸科技示范户陆明干率先引进了狗鱼,在池塘中与鳜鱼混养,已取得了成功,亩均纯收入达4500元,为狗鱼在水产养殖中的推广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6.
微波膨化龙头鱼的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头鱼是一种小型低值鱼类,俗名虾潺、豆腐鱼等。由于含水量高,不易贮运,多加工成盐干品,俗称"龙头鮳"。目前,龙头鱼的加工产品多用食用油烤成香酥鱼,龙头鱼柳即是龙头鱼经剖晒处理后,以真空低温油炸脱油工艺处理,使其酥脆、呈金黄色,再以五香液浸渍入味,但含油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根据2014年5月(春季)和2014年10月(秋季)在舟山渔场普陀山附近海域开展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分析研究了该海域的鱼类种类组成和数量时空分布。结果表明:普陀山附近海域春、秋两季鱼类有51种,隶属于11目24科43属。其中,春季鱼类有39种,隶属于11目24科34属;秋季鱼类有34种,隶属于8目16科30属,春、秋两季共有种22种。优势种为棘头梅童鱼、鮸、六丝钝尾鱼鰕虎鱼、龙头鱼,其中棘头梅童鱼、鮸、六丝钝尾鰕虎鱼为春季优势种类,龙头鱼为秋季优势种类。根据鱼类的生态习性分析得知,分布在本次调查海域的鱼类以广温广盐种类为主;春、秋季均是普陀山海域经济幼鱼的主要繁育、生长期。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龙头鱼流刺网的渔获种类并对网目捕获机理进行初步研究,2012年9月在南海北部珠海近海渔场进行了调查,对全部渔获种类进行分类鉴定,并根据相对体围的渔获量变化曲线探讨了网目捕获机理。结果显示:龙头鱼流刺网的主要渔获种类为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杜氏叫姑鱼(Johniusdus sumieri)、金色小沙丁鱼(Sardinella aurita)和鳓(Ilisha elongata);渔获的龙头鱼相对体围值在0.8~1.2内的占绝大多数;当龙头鱼的相对体围值为1.0时,渔获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根据2019年3月至11月在浙江南部近海进行的4个航次底拖网调查所获得的750尾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样本,采用胃含物分析法,结合该海域各调查站位龙头鱼的CPUE,对其进行了食性分析,研究了龙头鱼的食物组成、摄食强度及其随季节和体长变化的情况.结果 表明,浙江南部近海龙头鱼摄食的饵料生物有40余种...  相似文献   

10.
浙江的龙头鱼定置刺网渔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孙瑞林  陈志海 《海洋渔业》1986,8(5):215-216
<正> 龙头鱼定置刺网作业,是一种沿岸小型刺网渔业。龙头鱼系沿岸、近海小型经济鱼类主要种类之一,资源分布广、蕴藏量大。七十年代以来,随着主要经济鱼类资源的衰退,龙头鱼资源日有增长,相应地龙头鱼定置刺网渔业得到发展,至目前已具一定生产规模,全省有作业单位800个左右。主要分布于苍南、平阳、洞头、乐清等地,以苍南作业单位最多,历史最早。该作业捕捞龙头鱼效果佳,产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对主要经济鱼类幼鱼损害程度轻,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小型作业,值得推广。现将此渔业的有关情况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长江口外海域龙头鱼营养生态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在东海北部、黄海南部海域获取的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样品,采用胃含物分析法,对龙头鱼的摄食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龙头鱼摄食饵料种类有39种,鱼类是其主要饵料类群,所占质量百分比为84.13%。优势饵料种类为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细条天竺鱼(Apogonichthys lineatus)、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等。龙头鱼的摄食强度秋季最高,冬季最低;食物组成季节变化明显,春季主要摄食虾类,其他季节则主要以鱼类为食;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食物组成及摄食强度具有显著差异,体长为100 mm和250 mm处存在食性转换现象,并在体长250 mm时表现为由广食性向狭食性转换的特征,摄食选择性增强。龙头鱼营养级为3.80,在东、黄海食物网中处于较高的营养层次。  相似文献   

12.
陈新新 《海洋渔业》2000,22(3):113-115
研究了以龙头鱼为原料生产龙头鱼鱼片的加工工艺,确定了比较合理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3.
龙头鱼(Harpodonnebereus),主要分布在北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以我国东南沿海近岸线及河口底部最为常见,是近海张网作业的主要渔获物之一。近年来随着海洋水产资源结构的变化,龙头鱼资源富增,因此国内部分厂家开发出多种龙头鱼调味干品的生产工艺,但因原料水分含量高,以致烘干时间长、能耗高,在市场中失去竞争力。随着龙头鱼产量的逐年上升,如何快速、及时地完成制干,是一项既符合经济效益.又能合理利用资源的海洋渔业生产经营新模式。一、材料与方法1龙头鱼:市购新鲜原料,条长2(:L-25c。2主要仪器设备:酸度计pHB-l,离…  相似文献   

14.
龙头鱼是我国东南近海张网作业的主要渔获物之一。近年来随着海洋水产资源结构的变化,龙头鱼资源富增,部分厂家开发出多种龙头鱼调味干品、但因原料水分含量高,以致烘干时间长、能耗高。随着龙头鱼产量的逐年上升,快速制干,是生产中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1材料与方法1.1龙头鱼 市购新鲜原料.条长20~25cm。1.2仪器设备 酸度计PHB—1离心机LXJ—Ⅱ高速组织捣碎机XK电热鼓风干燥箱CS101—A1.3肌肉持水性 原料鱼去头及内脏,洗净后经高速组织捣碎机打浆60秒.加入试验试剂混匀后放置一刻钟,离心…  相似文献   

15.
<正> 随着生产美味鱼片的原料鱼——马面纯等产量的急剧下降,水产行业的人们都在寻找新的原料。浙江水产学院食品工程系、水产食品研究所大做龙头鱼文章,并初见成效,已研制成功的龙头鱼系列干品很受市场和生产单位的青睐。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12年9月南海北部龙头鱼刺网的生产调查资料和现场取样数据,结合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龙头鱼的体长、体重组成分布等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龙头鱼体长组成基本呈现正态分布,优势体长组为200 ~210 mm和210 ~220mm;体重组成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优势体重组为75 ~ 100 g;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W=0.000 7 L2.2026.本文还对该刺网的捕捞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出该网捕获的龙头鱼体长范围为166 ~252 mm,最适体长为210 mm,并由此计算出龙头鱼刺网的最适网目尺寸和最小网目尺寸分别为36 mm和33 mm.笔者经综合考虑各相关因素后建议龙头鱼刺网的网目尺寸应在最适网目尺寸的基础上适当地增大,并希望尽快制定南海区龙头鱼的开捕规格,以促进南海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龙头鱼中内源性甲醛产生的酶促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比了龙头鱼不同内脏对肌肉甲醛含量的影响,其中肾脏活性最强;从龙头鱼肾脏中获得了提取物,在体外模拟体系中,该提取物能够将氧化三甲胺分解为甲醛和二甲胺,通过响应面分析,发现该提取物反应最适条件为50℃,pH=7,能够被三氯乙酸灭活而丧失分解氧化三甲胺的能力,该提取物在不同的温度和pH条件下呈现酶的特性,且分解产物甲醛和二甲胺的含量比例关系稳定,保持在1.6~1.8之间。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龙头鱼中甲醛的产生原因,表明龙头鱼中的甲醛可以自身产生。  相似文献   

18.
渔业生物学     
040987狗鱼和大眼(鱼师)鲈肉片组织中土霉素残余消失=Residuedepletionofoxytetracy-clinefromfillettissuesofnorthernpikeandwalleye[刊,英]/BernanyJA,VueC,GaikowskiMP…//Aquac..-2003,221(1/4).-657-665狗鱼稚鱼平均体重117g,大眼(鱼师)鲈平均体重59g,投喂土霉素药饵,投喂量接近最大致死量(82.7mgOTC-HCl/kg鱼/d,  相似文献   

19.
为了获取南海北部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刺网的最小网目尺寸,2015年1月进行了36 mm、38 mm和40 mm 3种网目尺寸的网目选择性研究,利用Normal、Lognormal和Gamma选择性模型曲线进行拟合,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估算选择性模型参数。结果表明,南海区龙头鱼刺网最适网目选择性曲线为Gamma曲线;根据鱼体长度确定最小网目尺寸比根据鱼体最大体周更加合适;参照东海区龙头鱼开捕规格的研究结果,计算得出南海区龙头鱼刺网最小网目尺寸为38.71 mm。为了实现龙头鱼刺网的合理使用,建议严格控制最小网目尺寸的实施,合理选择作业海域和时间。  相似文献   

20.
温台渔场龙头鱼的生长、死亡及最适开捕规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传统渔业资源衰退的情况下,龙头鱼等次要的经济种类逐渐成为东海海区的优势种群,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地位。根据2015年11月—2016年8月在温州台州外海(120.93°~122.95°E,27.21°~28.97°N)调查采集的2 611尾龙头鱼的生物学数据,用ELEFANⅠ方法对其生长、死亡参数进行估算,并通过不完全β函数渔获量方程动态综合模型确定最适开捕规格,评估种群资源的利用状况。结果显示,温台渔场龙头鱼体长—体质量关系为W=0.000 5L3.87(R2=0.906 7),雌、雄个体间的体长—体质量关系无显著性差异;龙头鱼的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参数L∞、K、t0分别为32.13 cm、0.39和–0.69龄,体质量生长拐点年龄为2.78龄;根据体长组成资料的线性渔获量曲线估算出龙头鱼的总死亡系数2.55,用Pauly经验公式估算出自然死亡系数0.66,捕捞死亡系数1.89和开发率0.74;动态综合模型评估表明,应适当提高开捕年龄,增大开捕体长,最适开捕年龄tc为1.15龄,相应开捕体长为16.5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