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项目提出的背景“双低”优质油菜综合开发项目是根据我国自“六五”以来,三个五年国家科技攻关研究成果提出来的.我国自“六五”期间起开始组织全国优质油菜新品种选育攻关,至今已选育出一大批符合国家攻关目标的新品种(组合),如我所培育出来的早熟、高产、高含油量、低芥酸、低硫苷(简称“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91-1等.然而由于油菜易于串粉的生物学特性,在现有生产管理方式下,分散种植使得优质品种在生产推广过程中难以保持其优质特性,致使我国在农业生产上有优质品种,但在市场上没有优质菜油、菜饼产品.  相似文献   

2.
前言     
湖南是全国油菜主产省.“八五”期间,我省继续承担了全国油菜育种科技攻关任务“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组合选育”,通过几年攻关,共育成新品种2个、新组合1个,有希望成为“九五”品种的新品系、组合4个,优质油菜年推广面积达到35万hm~2左右,约占全省油菜种植面积50%,综合开发利用初见成效.与此同时,初步育成了一批温敏核不育系和广恢系材料等,对油菜光温生态特性、新疆野生油菜等也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江南四月 ,正是油菜落英结实季节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新选育的 2个双低油菜新品系 ,受到各油菜产区广大农科人员的特别关注。4月中旬和下旬 ,来自农业部及河南、安徽、湖南、江西、江苏、浙江、广东等 8个省的农业专家和湖北省 3 0个县市的近 2 0 0名农技推广人员和专业种子公司的代表 ,分别对油料所新推出的双低常规油菜新品系“963 6”和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系“7789”进行了现场观摩考察。早熟、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系“963 6”具有茎杆粗壮 ,可密植、抗倒伏、抗 (耐 )病、耐迟播 ,早熟 ,苗期抗冻和花期耐低温等特性。菜籽含油量达 4 2 .2 9% …  相似文献   

4.
为了选育适宜春油菜区种植的油菜新品种,提高春油菜的商品性和市场竞争力,以及其生产的高效性,利用生态穿梭育种法,选育出了含油量高、结实性好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陕6A和优良双低恢复系SR1,进而育成富含α-亚麻酸、高含油量、高产、高抗、优质型春油菜新品种鸿油88。对其选育过程、田间表现及示范推广模式进行阐述,以期促进我国优质型油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一批甘蓝型普通油菜和单、双低油菜品种(系)及其组配的不同杂交组合为材料,进行田间自然鉴定和室内人工接种相结合的系统鉴定与研究,结果表明,与育种实践所获得的结果一致.现有甘蓝型油菜(包括双高和单、双低油莱)品种(系)间存在着抗耐菌核病性的显著差异,用强耐病性亲本组配的杂交和回交1代2代,均具有明显的偏亲本的强耐病特性,并表现强耐病性为部分显性,表明基因型间存在耐病性差异.这种耐病性具有较高的遗传力(56%~64.8%).在今后育种中选用强耐病亲本杂交或回交,并加强早期世代的分离、鉴定与选择,就可能选育出耐病性强的单、双低优质油菜新品种.现已获得一批耐菌核病性强的单、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和系选材料,并为优质抗耐病高产育种提供了有益的分离鉴定和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仙游县冬种油菜的生产水平,于2008年引进“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19个,分别在仙游县游洋镇、钟山镇、石苍乡进行品比试验,初步筛选出华油杂10号、湘油杂5号、中双9号、胡油1号、丰油701等5个产量在200kg/667m^2以上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张昌持 《作物研究》1990,4(3):33-34,40
本文叙述了优质甘蓝型油菜(B.napus)三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概况。在实现了甘蓝型油菜低芥酸“三系”配套的基础上,又获得了较稳定的“双低”三系材料。现有低芥酸杂交油莱在有效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和每果粒数等因素方面,表现了一定的优势。研究表明,优质甘蓝型油菜“三系”与原有普通甘蓝型油菜“三系”一样,具有保持材料比较广泛,制种技术比较简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选育和发展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油菜,是当前国际国内油菜科研和油菜生产上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国外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如加拿大等国,已实现全国低芥酸油菜化。在国家经委和农牧渔业部科技司领导下,我国双低(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油菜新品种选育攻关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于1982年选育出我国第一批低芥酸油菜新品系(种)。由农牧渔业部农业局具体领导,从1982年开始连续两年组织了全国低芥酸油菜新品系(种)区域试验,并同时择优部分低芥品系(种)分区开展全国级生产试验。期望通过全国区试,鉴定我  相似文献   

9.
高产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7号的选育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系98-116A与抗逆性强的双低恢复材料ZW004测配,通过单株成对测交筛选鉴定出强优势组合黔油17号.该组合在2000-2002年贵州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产量为2 430.00kg/hm2,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9.64%.黔油17号表现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生长势强、熟期适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二、黄籽油菜的育种现况(下) 黄籽油采的育种方法和进展 1.黄籽油菜新品种的选育 ①从自然群体中分离出黄籽油菜Asthana.A.N.在1963—64年从印度芥菜型油菜品种“东方”(oriental)中发现了黄籽突变,其后代全为黄籽,命名为“东方芥”。我们从加拿大引进的某些甘蓝型音油菜品种如加油3号、米达斯中都发现了黄籽单株。1980年从波兰引进的Bakow双低品系中,也发现了黄籽油菜。由这些单株繁育而来的黄籽选系,一般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采用改良的育种方法,结合人工春化加代、分离和抗耐病性鉴定,育成了高产、抗寒、耐病、耐盐碱的双低(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下同)优质甘蓝型冬油菜新品种中双二号。其抗耐菌核病性与当前生产面积最大的普通油菜品种中油821相当,是当前国内外首报的强抗(耐)病双低优质品种。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90年元月审定并命名。同年,被农业部和国家科委列为我国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我国油菜生产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次大的技术改革,一是五六十年代的品种更新,大力推广甘蓝型高产品种;二是六七十年代栽培技术的改进提高,普及育苗移栽等高产技术;三是七八十年代进行的大规模品质改良,选育和大面积应用单、双低油菜品种。 我国自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初引进单、双低油菜品质资源和繁育技术,十多年来,单双低油菜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取得了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13.
近日,从全国农技推广中心获悉,在2006-2007年度国家冬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油料所新品系P4099参加长江下游区试验,含油量高达49%,创下了历年国家冬油菜区试含油量的最高纪录。P4099为油料所在国家“863”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支持下新选育的双低油菜品种,经区试检验,平均亩产177  相似文献   

14.
“十五”国家 86 3课题“大麦高效育种技术及优质、高产、多抗、专用新品种培育”实施一年来已取得了较大进展。选育出饲料大麦专用新品种 1个、参加省级区域试验并增产极显著的啤酒大麦和饲料大麦新品系各 1个 ;筛选与创制出优质、抗病、抗逆等各类育种材料 12份 ;新品种累计推广应用面积 2 0万hm2 ,建立了啤酒大麦和饲料大麦新品种产业化基地及中试示范基地 ;构建了大麦蛋白质含量的近红外分析程序 ;在优质啤酒大麦新品种选育和材料筛选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啤用品质、抗赤霉病、抗逆育种等方面已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5.
“八五”攻关育成的玉米新品种──吉单180吉林省农科院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吉单180”,在1995年6月1~6日全国“八五”玉米育种攻关总结会上,被评为“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选育”专题的唯一重大成果.吉单180,1994年在吉林省审定,同年推广1...  相似文献   

16.
863大麦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国家863课题“大麦高效育种技术及优质、高产、多抗、专用新品种培育”实施一年来巳取得了较大进展。选育出饲料大麦专用新品种1个、参加省级区域试验并增产极显著的啤酒大麦和饲料大麦新品系各1个;筛选与创制出优质、抗病、抗逆等各类育种材料12份;新品种累计推广应用面积20万hm^2,建立了啤酒大麦和饲料大麦新品种产业化基地及中试示范基地;构建了大麦蛋白质含量的近红外分析程序;在优质啤酒大麦新品种选育和材料筛选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啤用品质、抗赤霉病、抗逆育种等方面巳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7.
来源 中双一号(原84001)属双低(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优质高产的中早熟甘蓝型(Brassica napus)冬油菜新品种,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于1981年以(81008×甘油五号)×澳双低PB52,并经  相似文献   

18.
油菜是加拿大最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中期低芥酸和双低(低芥、低流甙)新品种育成后,目前加拿大的甘蓝型和白菜型品种均为双低类型,芥菜型品种为低芥、高硫甙含量型。 加拿大从事油菜科学研究的单位主要有:萨斯卡通试验站,曼尼吐巴大学植物科学系,阿尔巴脱大学和葛尔夫(安大略省)大学植物科学系。这四个单位主要从事新品种选育研究。Beaverloge和Ietherbridge两个试验场主要从事新品种鉴定与推广。从事油菜科研的私人公司主要有两家:一是阿尔巴脱省的小麦中心;另一是安大略省的Allelix公司.这两家公司侧重于利用生物技术选育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现将其科研动态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八五”国家攻关课题“花生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于1991年12月16~18日在青岛召开了第一次协作攻关会议。该课题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主持,下设两个专题,第一个专题“高产、优质、抗病花生新品种选育”,第二个专题“花生亲本材料创新和育种新技术应用研究”。会议本着团结合作的精神,经过认真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20.
1攻关的任务、考核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利用化学杀雄后配制杂交组合和利用胞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种组合,筛选出产量比“七五”育成的同类型优质品种增产15%以上,芥酸含量<1%,硫苷含量<40μmol,种子含油量40%以上,抗(耐)菌核病、病毒病和霜霉病,抗(耐)冬春低温冻害,杂种一代恢复率95%以上的化学杀雄或雄性不育甘蓝型杂交油菜组合1~2个,此外完成研究报告2~3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