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天山二号白灵菇为试材,棉籽壳为栽培料研究了白灵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碳源的降解利用规律。结果表明,白灵菇在整个生长期内以降解木质纤维素为主,生殖生长阶段更是以木质纤维素为主要碳源,非木质纤维素主要在菌丝生长和菌丝后熟阶段被利用。在整个生长期内,纤维素降解40.24%、半纤维素降解32.06%、木质素降解34.61%、木质纤维素总降解35.52%。木质纤维素的降解速率和降解量具有明显的阶段性:降解速率在菌丝生长和后熟阶段较低,生殖生长阶段明显加快。在不同生长阶段木质纤维素的各成分被优先利用的次序存在差异,前35d优先利用木质素,且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三者平衡利用,后熟期间优先利用纤维素,原基分化期优先利用半纤维素,子实体生长阶段主要利用纤维素。  相似文献   

2.
洛巴伊大口蘑对栽培基质的降解及其相关胞外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洛巴伊大口蘑为试材,采用袋栽方法,测定了洛巴伊大口蘑在棉籽壳培养基上生长期间栽培基质的降解及其相关胞外酶活性变化,以了解洛巴伊大口蘑对碳源的降解利用特点。结果表明:洛巴伊大口蘑具有完整的胞外纤维素酶系;淀粉酶在菌丝生长阶段活性较高;羧甲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活性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速率呈正相关,但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与纤维素的降解速率没有相关性,漆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木质素的降解速率没有相关性;洛巴伊大口蘑具有很强的木质素降解能力,属于白腐菌;非木质纤维素主要在菌丝生长阶段被利用,木质纤维素是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的主要碳源;在107d的栽培过程中,培养基失重52.40%,其中呼吸消耗43.98%,子实体转化率为8.42%。  相似文献   

3.
以棉籽壳为主料,以杏鲍菇为研究对象,采用袋栽方法,测定了杏鲍菇在不同栽培阶段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呼吸消耗和绝对生物学效率。结果表明:杏鲍菇降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能力较弱,降解木质素的能力较强;非木质纤维素主要在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被利用,木质纤维素是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的主要碳源;在70d的栽培过程中,杏鲍菇培养基失重30.65%,呼吸消耗22.67%,绝对生物学效率(子实体生物量)7.98%;杏鲍菇菌渣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比棉籽壳高,具有重新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黄伞(Pholiota adiposa)在棉籽壳-麦麸栽培基质上生长期间培养基失重、呼吸消耗、绝对生物学效率和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结果表明:在94d的栽培过程中,黄伞培养基失重为(52.3±2.1)%,呼吸消耗为(42.7±0.5)%,绝对生物学效率(子实体生物量)为(9.6±0.5)%。黄伞降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能力很强,降解木质素的能力很弱。非木质纤维素主要在黄伞菌丝生长和菌丝后熟阶段被利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在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消耗很大。  相似文献   

5.
废菌糠及其辅料对香菇培养料中木质纤维素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菇培养料中含有20%的废菌糠。在营养生长阶段可以加速木质纤维素复合体的解体,并将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率提高7%以上,辅料中还原糖和氮素的含量水平不同,木质纤维素率也不同,从17.50%到20.12%不等,辅料2#对木质纤维素降解促进作用最明显,辅料3#次之,辅料1#和辅料4#相近,为最低。  相似文献   

6.
以4株灵芝菌株为试材,采用PDA-愈创木酚培养基、PDA-苯胺蓝培养基、产纤维素酶筛选性培养基、产木聚糖酶筛选性培养基对这些菌株进行产木质纤维素酶能力的初筛,研究了菌株发菌期不同培养料配方中的菌丝生长速率、木质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及其对玉米秸秆木质纤维素的降解,以期为研究灵芝发菌期灵芝利用木质纤维素的规律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利用4种培养基筛选出木质纤维素酶活性较高的LZ-10,并用于后续试验。玉米秸秆降解试验中,随着配方1~7中玉米秸秆占比的增加,菌丝生长速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其中配方1达到最大值(5.72±0.12)mm·d-1。在灵芝发菌期内,不同配方间木质纤维素酶活性与木质纤维素降解率之间存在差异。在配方5、6中,木质素的降解率最大达到43.08%±0.05%,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活性最大。木聚糖酶活性最大的配方5、6中,半纤维素的降解率最大达到36.20%±0.23%,而纤维素的降解率变化不明显。综上所述,灵芝发菌期内玉米秸秆添加量为80%~90%时菌丝生长较为缓慢,但对木质纤维素的利用较为全面。  相似文献   

7.
李晓博  李晓  李玉 《食用菌》2009,31(2):6-8
测定培养料不同发酵阶段和接种双孢菇后不同生长阶段的酶活性变化及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培养料发酵及双孢蘑菇生长发育期间,纤维素、半纤维索和木质索的降解与酶活性变化有关,酶活性高降解速率就决,酶活性低降解速率就慢。双孢蘑菇菌丝生长阶段和蘑菇发育阶段对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都有降解作用,但是前者低于后者,其中木质素的降解主要发生在蘑菇发育阶段。处理1(稻草)对木质素、纤维和半纤维素的降解率最高,产量也是最高的。  相似文献   

8.
香菇杂种优势表达的生理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F_1和F_5两个杂交种的绝对生物学效率均高于两个亲本,超出幅度为29%~52%;在基物失重与呼吸消耗中,两个杂交种基本相同,处于两个亲本之间,并表现出两个性状均接近于双亲中最优亲本的趋势;在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能力中,两个杂交种表现出双亲互补的特征;在营养生长阶段,两个杂交种利用培养基中非木质纤维素的趋势较强;在生殖生长阶段,则具有比亲本更强的利用培养基中木质纤维素的能力,笔者提出把有效生物转化率作为衡量香菇杂种优势的一个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9.
糙皮侧耳对玉米秸的降解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糙皮侧耳在玉米秸—麦麸基质上生长期间,菌体对基质的转化放率和基质中主要组分的降解规律。实验结果氧明:1.头潮菇子实体绝对生物学效率为9.15%,二潮菇子实体绝对生物学效率为4.10%。2.头潮菇子实体阶段所消耗的营养物质有57.61%是来自于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另42.39%是来自于基质中的非木质纤维素组分。二潮菇期间所消耗的营养物质有86.82%是未自于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另13.18%是来自于基质中的非木质纤维素组分。3.在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头湖菇的原基期,培养物中CMC酶、FP酶和半纤维素酶活性甚低,在子实体迅速生长阶段,该三种酶的活性迅速增加,在子实体成熟期左右培养物中出现酶活性高峰,在头潮菇子实体采收后酶活性迅速下降,在二湖菇子实体迅速生长期间,培养物中酶活性再次增加,在子实体成熟期基物中再次出现酶活性高峰。由此可见,酶活性增加与子实体生长发育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以香菇、平菇、秀珍菇等7种食用菌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菌丝生长状况、木质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和木质纤维素含量,探讨不同食用菌对猕猴桃枝中木质纤维素的降解能力,以期为进一步利用猕猴桃枝生物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猕猴桃枝可作为7种食用菌栽培的原料,但生长适应性不同,食用菌对猕猴桃枝基质中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秀珍菇选择性降解木质素效果最佳,栽培20 d后木质素降解率达35.6%;平菇对基质中纤维素降解作用最好,栽培25 d时纤维素降解率达48.3%;鹿角灵芝对基质中半纤维素降解作用最强,栽培30 d时降解率达68.3%。  相似文献   

11.
在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瓶栽工厂化生产条件下,开展了平菇子实体不同成熟度采收对平菇鲜菇产量、质量、售价等指标的影响试验,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成熟度达9成~10成时采收,平菇子实体菌盖厚度显著大于成熟度达5成~8成时采收的子实体,成熟度达5成时采收的平菇菌柄长度最小。成熟度达5成时子实体呈黑灰色,且子实体朵形均紧凑、美观,成熟度达10成时子实体色泽变成浅灰白色,呈松散状。成熟度达5成时,单瓶产量为90.68 g,生物学效率仅为39.43%,成熟度达10成时单瓶产量可以达到153.12 g,生物学效率达到66.57%。子实体成熟度达8成时采收,其产值最高,成熟度为5成和10成时其产值较低。  相似文献   

12.
香菇生长过程中几种胞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本文研究了在常规栽培条件下,香菇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培养料中的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淀粉酶、漆酶、果胶酶、酸性蛋白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培养料成分的不同只影响酶活性的相对大小,而不影响酶活性变化的规律性,大部分酶随着每一潮子实体的成熟出现一个活性峰值,营养生长阶段,酶活性呈总体上升趋势,生殖生长阶段则呈下降趋势。部分酶活性在后期丧失。  相似文献   

13.
以白灵菇菌株TN01为试材,选取香菇、杏鲍菇、白玉菇3种食用菌菇根为原料配制外援营养液,测定各营养液主要成分含量,并研究了不同类型与浓度营养液对白灵菇菌丝及子实体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白灵菇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常规PDA培养基相比,适量加入白玉菇菇根提取液可提高白灵菇菌丝生长速度;添加外援营养液对子实体的农艺性状影响不大,对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施用香菇菇根提取液的白灵菇子实体产量最高,小区总产量与对照相比提高了54.6%。施用香菇菇根提取液后对白灵菇子实体中的硝酸盐含量及蛋白质含量有提升的效果,但对亚硝酸盐及粗纤维含量无促增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蛹虫草为试材,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锌,利用罗丹明B分光光度法测定菌丝体和子实体锌含量,蒽酮-硫酸法和DNS法测定子实体多糖和还原糖含量,探究了锌对蛹虫草菌丝体、子实体生长和生理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富锌蛹虫草培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锌对蛹虫草菌丝体、子实体均有一定的影响,适量浓度促进生长,过高则抑制生长,最适合蛹虫草生长的培养基锌浓度为678 mg·kg-1,该浓度下蛹虫草子实体生长良好无退化现象,干质量出现最大值为3.56 g,多糖含量为7.32%,锌富集率达6.45%。  相似文献   

15.
以竹笋壳为试材,通过研究笋壳提取液对金顶侧耳菌丝生长的影响,分析甘蔗渣中添加30%笋壳栽培金顶侧耳的菌丝长势,生物转化率以及子实体和菌糠的营养成分,以期为竹笋壳栽培金顶侧耳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PDA培养基添加20~100g·L-1的笋壳提取液可明显促进金顶侧耳菌丝生长,与PDA培养基相比生长速度提高了34%~61%。添加30%笋壳栽培金顶侧耳,其菌丝生长速度和子实体产量均提高10%左右;子实体粗蛋白质含量提高24%,氨基酸含量提高27%;菌糠中氨基酸含量是甘蔗渣培养的1.63倍,其中显味氨基酸含量是蔗渣的2.32倍。说明竹笋壳为金顶侧耳栽培的优质辅料。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人工栽培小羊肚菌的可行性,以野生小羊肚菌为试料,设置3个母种培养基和3个原种培养基进行分离、发菌和出菇试验。结果表明:M2和Y3在栽培小羊肚菌上显著优于其他培养基,在相对湿度85%和强光照(10 000 lx)刺激48 h条件下,Y3培养基能够形成子实体。  相似文献   

17.
对5个不同来源的秀珍菇菌株进行了春季栽培试验,比较了其菌丝生长速度、产量及子实体形态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农秀1号菌株在母种和原种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分别为1.01 cm/d和0.61 cm/d;中农秀珍菇生物学转化率最高达50.88%,该菌株具有出菇时间早,产量高,菇形好,潮次明显等优点,适宜在春季栽培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以4个番茄品种为材料,通过人工接种番茄白粉菌,研究感病后番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番茄植株感病后的叶绿素含量均下降,与健康叶片叶绿素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品种以及不同生育期植株感病后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不同.其中,“露佳”苗期植株感病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最大,下降了6.484 spad,而“露佳”在花期和果期感病后下降幅度最小,分别下降了0.05 spad和0.9 spad.  相似文献   

19.
甜樱桃花芽分化后期特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品种比较、地区比较和人工环境模拟3个关联的试验设计,观察甜樱桃从落叶后至谢花后的花芽分化发育的特征,探求其南引试栽、结实困难的原因。结果表明,郑州的早红宝石、红灯和拉宾斯,烟台、郑州和金华的红灯,以及花芽分化期置于露地和日光温室中的早红宝石在多个物候期阶段的最终分化发育的基本特征一致。因此,造成甜樱桃南引试栽、结实困难的主要原因可能与生长季的花芽分化无关,不能仅限于与花前高温引发的胚珠、胚囊发育不良有关,低温累积量不足也是不可被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针对工厂化生产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出菇期出现的主要病害,分析了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和防治措施,并结合实际生产过程,从菌种选择、培养基制作、菇房环境控制及菇房处理等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