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有较详细分布资料的20属93种花蝽类昆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花蝽类昆虫其区系组成以东洋界为主体,计33种,占总数的35.48%,跨古北、东洋二界24种,占总数的25.81%,古北界23种,占总数的24.73%;在世界范围内,中国花蝽类昆虫种的分布类型大致可分为5种,如中国特有分布型、世界性分布型、东亚分布型、古北和东洋界共有分布型、全北界分布型;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西南、华南两区分布的种类最多,合计占总数的32.26%,可见两区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宁陕县枯叶蛾科昆虫共有5亚科23属49种。云纹枯叶亚科和斜纹枯叶亚科是宁陕县枯叶科昆虫的优势类群。古北界14种,占该县总种数的28.57%。东洋界19种,占该县总种数的38.78%。古北—东洋共有种12种,占该县总种数的24.49%。宁陕县枯叶科昆虫东洋界组分占优势,古北界和东洋-古北共有种类次之。东洋界、古北界和古北-东洋界共有种三大类群是宁陕县枯叶科主要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3.
汉阴县天蛾科昆虫共有5亚科27属52种。云纹天蛾亚科、面形天蛾亚科和斜纹天蛾亚科是汉阴县天蛾科昆虫区系主要组成者和优势类群。古北界15种,占该县总种数的28.85%。东洋界19种,占该县总种数的36.54%。古北—东洋共有种10种,占该县总种数的19.23%。汉阴县天蛾科昆虫东洋界组分占优势。东洋界、古北界和古北-东洋界共有种三大类群是汉阴县天蛾科主要组成成分。这样的区系组成与汉阴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秦巴山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2017 年 3 月至 2019 年 12 月对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蜻蜓目昆虫进行了持续调查,鉴定和统计到 122 种蜻蜓,隶属于 14 科 74 属,蜻科种类最多,有 33 种,其次为春蜓科,有 28 种,优势种为华艳色蟌 Neurobasis chinensis、胭翅绿色蟌 Mnais mneme、并纹小叶春蜓 Gomphidia kruegeri、海南亚春蜓 Asiagomphus hainanensis、笛尾弓蜻 Macromia calliope、黑尾灰蜻 Orthetrum glaucum、黄蜻 Pantala flavescens、庆褐蜻 rithemis festiva 等。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类型方面,东洋界种类较多,有 92 种,占总数的 75.41%;东洋界 – 古北界类型的种类相对较少,只有 28 种,约占总数的 22.95%,广布种有 2 种;中国动物区系地理方面,有 10 种分布型组合,华南区的种类最多,有 50 种,占 40.98%;跨西南区的有 13 种,占 10.66%,跨华中区的有 19 种,占 15.77%;跨西南区、华中区、华北区的种类也较多,有 20种,占 16.39%。蜻蜓目昆虫区系分析结果与象头山自然保护区所处地理位置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2019年1~12月,采用路线调查法和定点观察法,对安徽四方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水鸟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水鸟7目11科51种。其中,被列入《安徽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鸟类有16种;季节型中,有冬候鸟18种(35.3%),夏候鸟15种(29.4%),旅鸟12种(23.5%),留鸟6种(11.8%);区系组成包括古北界26种(51.0%),东洋界4种(7.8%)和广布种21种(41.2%)。对鸟类数量和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水鸟的季节性变化较为明显,冬季水鸟数量最多,春秋两季水鸟种类最多;10月份水鸟多样性指数最高,12月份均匀度指数最高,7月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为最低。  相似文献   

6.
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岷山山系北段的重要保护区,以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保护区内生态系统原始,生物多样性丰富。小型兽类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类群。研究发现,王朗自然保护区有小型兽类4目12科48种。区系上,东洋界种类31种,占64.56%,古北界种类15种,占31.25%,广布种2种,占4.17%。东洋界种类的喜马拉雅-横断山系分布型最多,有20种,占41.67%;古北界种类的古北型和高地型其次,分别有8种和6种。其特点是种类丰富,区系复杂,生态类型多样。  相似文献   

7.
2018年7月28日至8月22日,2019年4月18~24日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选取42条样线进行了昆虫调查。经统计,在科级、属级、种级水平上,半翅目昆虫的数目(21科52属57种)都是最多的,鞘翅目昆虫(19科43属49种)次之,而蜚蠊目和革翅目昆虫(1科1属1种)最少。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武进区半翅目昆虫的多样性指数(4.0132)和均匀度指数(0.9926)最高,优势度指数(0.0248)最低;鞘翅目昆虫的丰富度指数(8.4555)最高。武进区不同生境中昆虫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表现为草地灌木>森林>水域>耕地>居民地;优势度指数表现为居民地>耕地>水域>森林>草地灌木;均匀度指数表现为森林>草地灌木>水域>耕地>居民地。武进区昆虫在世界动物地理分布中具有典型的东洋界分布类型,与古北界关系密切;在中国动物地理分布中,武进区昆虫分布组成以全国、华中区、华中区—华南区、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华北区5种分布型为主。  相似文献   

8.
据有较详细资料的1498种昆虫区系分析,本区昆虫以东洋界为主体计901种,占总数的60.15%,古北界71种,占总数的4.74%,东洋、古北二界共有种328种,占总数的21.90%,本区昆虫属东洋界范畴;按中国动物区划分析表明,华中、华南、西南三区的昆虫亲缘关系最为密切;在我国东部地区,按长江、淮河、黄河等9条自然分界线,记述了官山产196种昆虫分布区的南北限.  相似文献   

9.
福建将石自然保护区冬季鸟类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石自然保护区冬季鸟类共 1 0 1种 ,隶属 1 3目 31科 4亚科 ,其中留鸟占 76 2 % ,冬候鸟占 2 3 8%。该区东洋界鸟类占 5 1 5 % ,古北界鸟类占 2 4 7% ,广布种鸟类占 2 3 8%。将石自然保护区冬季鸟类多样性Shannon -Wiener指数为5 82 ,均匀度Pielou指数为 2 90。影响冬季鸟类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是食物丰盛度和安全栖息场所  相似文献   

10.
经调查和查阅文献,汉阴县毒蛾科昆虫共有8属49种,其中黄毒蛾属、白毒蛾属、雪毒蛾属、盗毒蛾属等4属的种数占汉阴县总种数46.9%,是汉阴毒蛾科区系的主要组成成分和优势类群;区系组成方面,古北界7种、占全县总种数的14.0%,东洋界30种、占全县总种数61.2%,古北—东洋界分布种8种、占全县总种数16.3%,古北-新北界分布种仅3种、占全县总种数6.1%,东洋界种类是汉阴县毒蛾科区系的主要组分。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促进陕西板栗产业的健康发展,对陕西省秦巴山区板栗害虫的种类及其区系组成进行了连续2 a的调查。秦巴山区板栗害虫有6目49科143属184种。食叶害虫25科85属109种,分别占总科数的51.02%、总属数的59.44%、总种数的59.24%;由古北界、东洋界以及古北-东洋共有种类组成优势类群,其种数分别占该类害虫种数的31.19%、25.69%、33.03%。枝梢害虫15科25属27种,分别占总科数的30.61%、总属数的17.48%、总种数的14.67%;东洋界种类和其它多界种类优势类群,其种数分别占该类害虫种数的37.04%、29.63%。蛀干害虫5科22属32种,分别占总科数的14.28%、总属数的15.28%、总种数的17.39%;由东洋界种类和古北-东洋共有种类构成优势类群,其种数分别占该类害虫种数的31.25%、43.75%。种实害虫5科8属11种,分别占总科数的10.20%、总属数的5.59%、总种数的5.98%;由古北界种类和古北-东洋共有种类组成优势类群,其种数分别占该类害虫种数的27.27%、54.55%。苗木害虫有3科3属5种,分别占总科数的6.12%、总属数的2.10%、总种数的2.72%;由古北界种类和其它多界种类组成优势类群,其种数分别占该类昆虫种数的40.0%、40.0%。在这些害虫中,古北界46种,占该区板栗害虫总种数的25.00%;东洋界47种,占板栗害虫总种数的25.54%;古北-东洋界共有种64种,占板栗害虫总种数的34.78%;其它界种类27种,占该区板栗害虫总种数的14.67%。秦巴山区板栗害虫以古北界、东洋界、东洋-古北共有种类为优势种类。符合陕西板栗分布于古北、东洋两界过渡地带的昆虫区系的组成特点。  相似文献   

12.
四川宝顶沟自然保护区兽类区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宝顶沟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茂县境内。它是以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等珍稀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动物地理属于东洋界西南区,西南山地亚区。初步调查发现有70种兽类分布于保护区内。51种为东洋界种类,16种为古北界种类,3种为广布种。区系和分布特点是东洋界种类为主,东洋型、南中国型和横断山系分布型种类丰富;南北动物渗透性分布较明显;珍稀种类较多,达23种;特有种丰富,有28种;保存有较多的古老原始类群。保护区作为第四纪冰期兽类的避难所地位较明显,大熊猫栖息地质量较高,保存良好,有很高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油茶林主要传粉昆虫种类及访花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福建省福州、泉州、龙岩、南平、宁德等地油茶林传粉昆虫及其访花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福建省油茶林中主要传粉昆虫有24种,分属于3目11科17属,其中膜翅目的昆虫种类最多,有11种;大分舌蜂是油茶最重要的传粉昆虫,其数量多,传粉效率高;传粉昆虫日活动时间在12∶00—14∶30出现高峰,昆虫个体数量平均占全天总数的70%左右;油茶传粉昆虫的访花行为因昆虫的访花目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温度和光照是影响传粉昆虫数量、行为和频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四川茶垭沟湿地陆栖脊椎动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四川茶垭沟湿地内生活或分布的51种陆栖脊椎动物,并在种的水平上对各纲的区系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两栖动物区域性特有种多,属种分化剧烈,种的分布型以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型为主,多广布种;爬行动物具有与两栖动物相似的分布型,但多东洋种,从而有明显的东洋界分布特征;鸟类以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分布型和高地分布型为主,多北方型的种,带有明显的高原区域性,广布种占绝对优势,而古北界或东洋界种成分均少;哺乳动物的分布型特点是高地型占绝对优势,多为北方型类型。通过分析指出两栖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在区域内均表现出明显的混杂现象,文章最后还讨论了古北界和东洋界在横断山区北段的分界难以确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北京博利达化石厂的废弃地植被为对象,采用样枝调查和地面植被扫网调查法,在对研究样地内昆虫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昆虫相对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研究了不同恢复措施对昆虫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收集到昆虫2 449头,隶属92目251科335种,就相对丰富度指数而言,黄栌和杜仲的相对丰富度指数较高,分别为17.84%和17.11%,说明2个林分昆虫数量最多,占整个研究区昆虫总数量的34.95%;就多样性指数而言,侧柏和银杏的多样性指数较高,分别为3.048、2.780,说明侧柏和银杏林分内昆虫物种数量较多;就均匀度指数而言,侧柏的均匀度最高,为0.888,说明其林分内昆虫种类分布较均匀;就优势集中性指数而言,油松和黄栌的优势集中性指数较高,分别为0.361和0.273,说明其林分内昆虫优势物种集中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2014年10月—2017年3月,采用样点和样线相结合的方式对梁子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冬季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3目37科72属96种。区系成分分析表明,冬候鸟占鸟类种数的29.17%,留鸟占43.75%,旅鸟占6.25%,夏候鸟占20.83%;东洋界种占鸟类种数的36.46%,古北界占33.33%,广布种占30.21%。不同年份鸟类种类变化调查结果,2014年有57种,2015年有67种,2016年有75种,鸟类种数呈上升趋势;不同年份鸟类多样性分析中,2014年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最高,为1.6926和0.4168;2015年的优势度指数最高,为0.3424;2016年的丰富度指数最高,为5.9527,表明鸟类群落稳定性不断增强;不同生境下G-F指数分析表明,滩涂湿地>林地>农田>开阔水域>居民区,滩涂湿地生境中的鸟类种数最多,居民区生境的鸟类种数最少。文中就独特的自然环境对鸟类群落的形成、生态环境改善对鸟类群落稳定性的提高以及生境的复杂性对鸟类种数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2010年冬季与2011年春夏季,采用样线法对位于豫鄂交界处的鸡公山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结合历史资料,鸡公山共有鸟类17目48科20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7科23种,特有种或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鸟类2科3种。留鸟61种,夏候鸟63种,冬候鸟31种,旅鸟51种。古北界鸟类88种,东洋界鸟类49种,广布种69种。研究区域具有古北界与东洋界种混杂的特点,但古北种鸟类占优势,分布型以北方鸟类为主。基于科属水平上的G-F指数计算结果显示:鸡公山的F指数(28.96)与G指数(4.56)低于邻近的伏牛山(30.31,4.70)和秦岭地区(32.34,4.87)鸟类F指数、G指数;F-G指数值与秦岭鸟类相同,均为0.85,均高于伏牛山F-G指数(0.84),显示鸡公山在鸟纲科属水平上与秦岭鸟类多样性相似,且具有相对较高的鸟类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兴安岭南部山地东南坡典型的森林草原交错过渡带,具有森林、灌丛、草原、湿地等多样生态系统。经调查发现,保护区内天牛科(Cerambycidae)昆虫有4亚科17属23种,其中幽天牛亚科(Aseminae)1属1种,花天牛亚科(Lepturinae)5属7种,天牛亚科(Cerambycinae)5属6种,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6属9种;赤峰市昆虫分布新记录种13种。区系分析表明,保护区天牛科昆虫以古北界种类占绝对优势,仅分布于古北界的种类有15种;古北界和东洋界分布的共有种为7种;古北界和澳洲界分布的共有种有1种。以幼虫危害乔木树种的17种天牛中,仅危害针叶树的5种,仅危害阔叶乔木11种,既危害针叶树、又危害阔叶树的1种。  相似文献   

19.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夏季鸟类群落结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夏季共有鸟类 74种 ,隶属 12目 2 8科 ,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鸟类 7种 ;该地夏候鸟 16种 ,留鸟 5 8种 ,东洋界鸟类 48种 ,古北界鸟类 4种 ,广布种鸟类 2 2种。分析了鸟类在不同生境的分布情况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针阔混交林鸟类生物多样性指数最高为 1 5 45 7,均匀性指数为 0 5 0 0 0。  相似文献   

20.
杭州湾湿地植被演替顺序为新生沙洲湿地→自然滩涂湿地→已围垦湿地→试验林。2021年3月—2022年4月,采用黄盘诱集、震落、灯诱、巴氏罐诱集、扫网法和马氏网诱捕法6种方法对以上4种不同植被类型鞘翅目昆虫进行了调查,运用多样性分析方法对鞘翅目昆虫的多样性、季节动态及群落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杭州湾湿地分布有鞘翅目昆虫19科108种,其中优势科为叶甲科Chrysomelidae、瓢虫科Coccinellidae、步甲科Carabidae、象甲科Curculionidae等;不同植被类型的鞘翅目昆虫多样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已围垦湿地中的鞘翅目昆虫多样性显著高于其它3种植被类型,而试验林鞘翅目昆虫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均显著高于其它3种植被类型的;鞘翅目昆虫多样性随时间变化明显,其中秋季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最高,夏季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同一植被类型不同季节间和不同植被同一季节间的Jaccard相似系数存在显著差异。PCoA聚类分析表明,不同植被类型鞘翅目昆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