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本研究依据满医药临床经验方开发一种颗粒剂——景参麦颗粒,依据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优选最佳成型工艺,为其开发和质量标准建立进行初步探索.方法 以颗粒成型率和溶化性为考察指标,优选其制备工艺,对方中红景天、人参和白术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并对制剂进行检查.结果 景参麦颗粒最佳成型工艺为浸膏粉:麦芽糊精:乳糖=2:2:1...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中药复方制剂润肠通便合剂对复方地芬诺酯致便秘模型小鼠排便功能的药理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润肠通便合剂能使复方地芬诺酯致便秘模型小鼠的6h内排便重量增加,有明显的通便作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便秘症。  相似文献   

3.
改性大豆低聚糖润肠通便功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性大豆低聚糖,是通过大豆低聚糖经过酶改性将其中蔗糖转化为功能性低聚糖的一种新型低聚糖。通过建立小鼠的便秘模型,对其润肠通便功能作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给予小鼠改性大豆低聚糖10天,增加小鼠的小肠推进运动,缩短便秘小鼠的首次排便时间,增加便秘小鼠的排便粒数和排便重量。说明改性大豆低聚糖具有润肠通便功能,在生理生化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茯苓多糖为原料,以颗粒的外观形状、吸湿率、成型率做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筛选茯苓多糖颗粒茶剂的成型工艺。结果表明,茯苓多糖颗粒茶剂的最佳配方为:原料药与辅料的配比为1:0.7,润湿剂(乙醇)浓度为65%,乙醇的用量为25%,此时制得的颗粒外观颜色、大小均匀,吸湿率、成型率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颗粒剂项下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活络定痛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通过单因子考察、正交试验考察确立最佳工艺条件。结果优选出的工艺条件简单、效率高、成本低。结论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朱琳  周家明  赵爱  马妮 《人参研究》2010,22(2):26-27
筛选出合适的辅料与三七浸膏粉配比,测定三七配方颗粒的成型性及引湿性。通过将物料制成配方颗粒并对其进行粒度分布的检测确定其成型性;将所制成的颗粒在高湿的环境中测其吸湿性、流动性等粉体学性质,观察其外观确定其引湿性。加入的辅料以三七浸膏粉:羧甲基纤维素:可溶性淀粉的配比为2:0.05:0.05为最佳配比。加入的辅料羧甲基纤维素与可溶性淀粉之比为1:1时,可改善三七浸膏的成型性和配方颗粒抗湿性,制成的颗粒外观均匀。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选复方丹参片一步制粒工艺条件。方法以颗粒一次成型性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浓缩液相对密度、喷液速度、进风温度、进风风量,优选一步制粒最佳工艺条件。结果一步制粒最优工艺条件为:浸膏相对密度为1.18~1.22,喷液速度为10~20ml/min,进风温度为60~75℃,进风量为90~120m^(3)/h,产业化工艺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一步制粒成品率均在95%以上。结论优选的复方丹参片一步制粒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产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为了将中药复方健胃散制备出适用于宠物食用的营养膏,试验采用将传统复方进行剂型改良,单因素、正交试验分别对营养膏进行基础处方和制备工艺筛选,通过感官评价与离心稳定性进行综合评分,确定处方中营养物质的最佳用量以及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优的处方组合为A_2B_2C_1。即营养物质中蛋白粉加入量为2g、蜂王浆冻干粉的加入量为0.3g、蜂蜜的加入量为0.6g;最优的制备工艺为A_3B_1C_2。即复方健胃散宠物营养膏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药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4,在60℃条件下搅拌30分钟,可制备成膏体并达到预期效果。说明该工艺宠物营养膏稳定性良好,符合营养膏质量标准,为后期宠物中药产品开发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定补肾活血颗粒的提取及制备工艺。方法以正交优选法对丹参、当归等采取醇提,对剩余丹参、赤芍等有效成分采用水提的方法进行考察,优选最佳工艺。结果醇提药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6倍量80%乙醇提3次,每次2h。水提的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水提2次,每次1h。结论该方法简单可行,所得颗粒质量稳定,可作为补肾活血颗粒的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10.
使用10种不同种衣剂处理,筛选出的T1和T3两种种衣剂能有效促进植株苗期的生长。种衣剂对新甜14号的致病性无显著性效果,所有处理的感病性和对照无明显差别,但是使用种衣剂后植株的耐受立枯病性得到了明显提高,对立枯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试验筛选出效果最佳的种衣剂是T2。试验筛选出T7、T8两种对产量起明显效果的种衣剂,使用种衣剂后能有效提高甜菜块根的含糖率。试验筛选出的T1、T7对甜菜母根的产糖量有明显效果,综合性状较好。可以对试验初步筛选出的T1、T2、T3、T7和T8做进一步的试验和鉴定,以选出最适宜新疆本地气候条件的种衣剂。  相似文献   

11.
陈斌  张倩  巩凤芝 《人参研究》2009,21(4):40-42
对天舒软胶囊制备过程中所需要的囊皮配制、稀释剂的种类及用量、喷体温度进行研究试制,以确定合理的处方及最佳的成型工艺,制备出符合质量标准、稳定的天舒软胶囊。  相似文献   

12.
以pH中性的甜玉米饮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中性条件下稳定性作用显著、高温耐热的亲水胶体,对其进行正交试验分析,并对优化的甜玉米饮料增稠剂配方进行验证试验;同时,研究其黏度、贮藏稳定性和流变学特性,采用模糊数学法对产品质量进行感官指标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玉米原汁含量20%的中性甜玉米饮料稳定剂的最佳配方为黄原胶∶海藻酸钠∶魔芋胶=0.03‰∶0.01‰∶0.06‰,离心沉淀率为3.50%,黏度为27.20 m Pa·s;通过此配方生产产品,可以极大地减少增稠剂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产品的商品性、经济性;最终产品体系均一,适口性好,具有独特的甜玉米风味。  相似文献   

13.
以香蕉皮为原料,制备燃料乙醇。采用双边工艺,探讨纤维素酶用量、果胶酶用量、作用温度和作用时间对乙醇生成的影响,对实验数据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香蕉皮制备乙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15.83 FPU/g,果胶酶用量120IU/g,作用温度39.78℃,作用时间28 h。在该工艺条件下,乙醇浓度可达29.11 g/L。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共同水解与乙醇发酵同时进行制备燃料乙醇,表现出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制刺五加分散片,考察其体外溶出度,确立其工艺。方法以粉体流动性及片剂的可压性、溶出度、分散均匀度为考察指标,对刺五加分散片处方工艺进行优化筛选。结果优化处方制备的刺五加分散片,其溶出度和分散均匀度均达到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要求。结论研制的刺五加分散片处方合理、工艺可行、溶出度高、分散均匀性好,其体外溶出效果显著优于普通片剂。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红心火龙果茎多糖的纯度,并了解大孔树脂处理对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以多糖脱色除蛋白的效果和多糖保留率为评价指标,从6种大孔树脂中筛选出最佳脱色效果的树脂,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大孔树脂脱色除蛋白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AB-8树脂效果最佳,最佳工艺条件为:树脂用量0.6 g/mL,温度60℃,pH为5,时间2 h。此条件下得到的脱色率、蛋白去除率和多糖保留率分别为76.51%、88.29%和83.47%。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火龙果茎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大孔树脂处理后其抗氧化活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亚麻酸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同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与分析。方法采用注入法制备亚麻酸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优选最佳的脂质体制备工艺。结果在乙醇加入量8ml,加热温度55℃,磷酸盐缓冲液p H值为7.5的条件下,月见草油(紫苏油)与大豆软磷脂按照1:1混合后其包封率达到最高值。结论采用脂质体制备的亚麻酸工艺稳定、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17.
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茶多酚为固化剂,采用复合凝聚法制备山茶油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壁材比、pH、壁材浓度、凝聚时间、芯壁比等复合凝聚条件对山茶油微胶囊包埋率和微观形态的影响,确定山茶油微胶囊复合凝聚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对微胶囊化前后的山茶油氧化稳定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山茶油微胶囊的最佳复合凝聚制备工艺参数为壁材比1∶1 (W/W)、pH 4.2、壁材浓度1.0%、凝聚时间30 min、芯壁比3∶2 (W/W),在此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山茶油微胶囊产品呈浅棕色粉末状,平均包埋率达82.36%,休止角39.2°,含水率3.67%。热稳定温度280 ℃,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热稳定性。同时,加速氧化贮藏试验表明微胶囊化显著提高了山茶油的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复方金银花颗粒的质量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方法 采用TLC法对复方金银花颗粒中金银花、黄芩、连翘进行薄层鉴别和本品的山银花检查,同时对复方金银花颗粒的粒度、溶化性、水分、微生物限度等进行检查.结果 对照品与供试品相应的位置上有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此方法操作简单、稳定、专属性和重现性强,可用于复方金银花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人参饮片与人参配方颗粒的药效,观察制成人参配方颗粒后,药效是否有所改变。方法通过人参饮片及人参配方颗粒对小鼠抗疲劳能力的影响、小鼠常压耐缺氧能力的影响、小鼠胸腺和脾脏等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实验,观察人参饮片及配方颗粒的药效。结果 (1)人参饮片组与人参配方颗粒组使小鼠游泳时间均明显延长,与正常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人参饮片和人参配方颗粒均具有很好的抗疲劳作用,同时对人参饮片及人参配方颗粒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抗疲劳作用相近,二者无显著性差异。(2)连续灌胃给药一周,人参饮片组及人参配方颗粒组可提高小鼠的常压耐缺氧能力,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人参饮片组和人参配方颗粒组未见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3)给药一周后,各给药组体重均明显增加,人参饮片组和人参配方颗粒组体重增加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人参饮片组和人参配方颗粒组小鼠胸腺指数、脾指数明显提高(P0.05)人参和人参饮片可增加小胸腺和脾脏的重量。结论选择免疫、抗应激实验作为主要指标比较研究人参饮片和人参配方颗粒的药效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人参具有抗应激及免疫增强作用,研究中我们通过统计发现,人参饮片和人参配方颗粒在实验中药效相同,未见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表明在现行工艺条件下制备的人参配方颗粒药效与人参饮片相同。  相似文献   

20.
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茶籽油为原料,研究了茶籽油甲酯化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占精炼油质量百分比)、反应时间和醇油摩尔比为影响因子,以酯交换率为响应值,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茶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8℃、催化剂用量1.05%、反应时间66min、醇油摩尔比9.7∶1。在此条件下,酯交换率达到98.73%。对生物柴油进行红外光谱和GC-MS分析,产品质量达到国家生物柴油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