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应用多效抗旱驱鼠剂(RPA)进行蘸浆造林,能有效驱避害鼠对林木的危害,提高苗木抗旱能力。研究表明,应用RPA对落叶松进行蘸浆造林,苗木定植后第1年的净生长量为7.98cm,第2年为17.89cm,分别比对照高出1.81cm和10.16cm;苗木定植2年后,处理区落叶松由鼢鼠引起的死亡率仅为1.0%,而对照区死亡率平均达33.0%;处理区内苗木因干旱引起的死亡率为4.0%,而对照区为20.0%。  相似文献   

2.
应用多效抗旱驱鼠剂(RPA)在固原地区进行蘸浆造林,能有效驱避害鼠对林木的危害,提高苗木抗旱能力.研究表明,应用RPA对落叶松进行蘸浆造林,苗木定植后,第一年的净生长量为8.36 cm,第二年为22.08 cm,分别比对照高出2.00cm和13.33 cm;苗木定植2 a后由鼢鼠引起的死亡率仅为1.0,而对照区死亡率平均达33.0;处理区内苗木因干旱引起的死亡率为4.0,而对照区为20.0.几年来,通过在落叶松、山杏、桦木等主要树种上应用,证明RPA能使鼢鼠危害率控制在5以下,对干旱和鼠害的综合预防效果达  相似文献   

3.
低磷胁迫对落叶松幼苗生长及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磷充足的完全营养液为对照,研究了低磷胁迫对落叶松幼苗生长、磷吸收及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APA)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幼苗的平均单株干重净增量较对照显著降低(P<0.05),仅为对照的20.5%~26.3%,而苗木的根冠比(R/S)较对照明显增加,可能是落叶松幼苗在低磷胁迫时为增加磷吸收而在形态上主动采取的一种适应性机制.低磷胁迫下苗木叶磷浓度与单株苗木磷含量均较对照显著降低(P<0.05),单株苗木磷含量为对照的35.38%~54.25%.低磷胁迫下,幼苗根组织内酸性磷酸酶活性与根系分泌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均表现出增加,分别为对照的1.06~1.32倍和1.81~2.10倍.根系分泌的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增高,可能是落叶松幼苗适应磷胁迫的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在2018年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火烧迹地按不同火烧程度设立9个标准样地(30 m×30 m),以样地内760株延迟性死亡兴安落叶松为全部样本,划分为7个径级,分析不同程度火烧迹地不同径级的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Rupr.)Kuzen)延迟性死亡特征。将全部样本的80%(610株)作为建模样本,20%(150株)作为检验样本,使用Logistic回归方程对兴安落叶松延迟性死亡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轻度火烧样地中,兴安落叶松延迟性死亡率随着径级的增加而逐级降低,降低幅度分别为8.5%、28.5%、17.4%,胸径大于20 cm的树木延迟性死亡率为0;在所有延迟性死亡树木中,胸径小于10 cm的树木占76.8%。中度火烧样地中,兴安落叶松延迟性死亡率随径级的增加也逐级降低,但降低幅度没有轻度火烧样地明显,胸径大于25 cm的树木延迟性死亡率为0;在所有延迟性死亡树木中,胸径6~15 cm的树木占86.8%。重度火烧样地中,兴安落叶松延迟性死亡率明显升高,最低为66.7%,最高为100%,胸径为26~35 cm的树木没有发生延迟性死亡。火烧程度与径级对兴安落叶松延迟性死亡的影响均极显著(P<0.01),火烧程度与径级的优势比值分别为3.208和0.725。预测发生延迟性死亡的准确率为71.7%,预测为未发生延迟性死亡的总样本的准确率为60.4%。总样本AU,C值为0.764,说明预测模型准确率较高,拟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新疆大沙枣硬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宁县林场进行了新疆大沙枣硬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并总结了大沙枣硬枝扦插育苗技术。结果表明:采用0.1‰ABT1号生根粉浸泡插穗12 h后进行扦插育苗可显著提高育苗成活率和苗木质量,苗木平均成活率达到90.4%,比对照高12.4个百分点;苗木平均高达到174 cm,比对照高20 cm;苗木平均地径达到1.70 cm,比对照粗0.22 cm。  相似文献   

6.
秀青73-1——国审高产稳产玉米品种审定证号:国审玉2005019号高产稳产:一般亩产650kg,高产可达1000kg。2003年国家黄淮海区试,比对照增产13.3%,居第1位;2004年国家黄淮海区试,比对照增产13.8%,居第1位;2004年国家黄淮海区试,比对照增产9.2%,居第1位。抗病抗倒:抗大小斑病、瘤黑粉病、矮花叶病等玉米病害,活秆成熟。株型紧凑,株高254cm,穗位107cm,  相似文献   

7.
试验苗木为苗圃的同一批苗木,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苗高(23.5±1.07)cm、地径(8.34±0.56)mm,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苗高(25.2±1.23)cm、地径(7.42±0.60)mm;试验土壤为帽儿山实验林场老山人工林实验站相邻的并且立地条件相似的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纯林、红松(Pinus koraiensis)人工纯林、邻近次生林(为对照)样地表层0~20 cm的土壤;于2019年5月7日将风干后的土壤装入高17.3 cm、上径19 cm、底径14.2 cm的塑料花盆中,每种林分土壤各装48盆,分别栽植胡桃楸、水曲柳各24盆,共144盆;总计12个处理,3种土壤×2个树种苗木×2种光照处理(全光、60%全光).试验在尚志市帽儿山镇东北林业大学林场苗圃进行,测定苗高、地径、苗木生物量、苗木氮磷钾积累量、土壤养分,分析全光和60%全光环境的落叶松和红松纯林土壤对胡桃楸、水曲柳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光照条件,胡桃楸苗高和生物量,在红松林土壤栽植的显著低于在次生林土壤栽植的(生物量,全光降低39.5%、遮阴降低52.5%).全光条件,水曲柳苗高、地径生长量,在红松林土壤栽植的显著低于在次生林土壤栽植的;遮阴时,水曲柳生物量,在红松林土壤栽植的比在次生林土壤栽植的降低41.9%.两种光照条件,胡桃楸氮、钾积累量,在红松林土壤栽植的均显著低于在次生林土壤栽植的;遮阴时,水曲柳氮、钾积累量,在红松林土壤栽植的显著低于在次生林土壤栽植的.全光条件,红松林土壤栽植的两树种苗木冠根比最低;遮荫时则相反.红松针叶纯林土壤的养分供应能力比次生林土壤低,限制了两树种苗木生长,且60%全光加剧其土壤养分对苗木生长限制.落叶松林土壤未限制两树种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快速培育优质高产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优选最佳的适宜密度。[方法]设间伐强度20.00%、30.00%、40.00%、对照4个处理,即Ⅰ号区2 235株/hm~2,Ⅱ号区1 995株/hm~2,Ⅲ号区1 365株/hm~2,Ⅳ号区2 975.00株/hm~2(CK),选择18年生的林分进行不同保留密度的试验研究。[结果]10年间各试验区日本落叶松的生物量变化比较明显,Ⅱ号区保留密度1 365株/hm~2,乔林层生物量比CK提高74.80%,总林分生物量比CK提高72.22%;Ⅲ号区保留密度810株/hm~2,林分乔木层生物量比CK降低3.94%,林分总生物量比CK降低3.36%,而草本层和灌木层的生物量比CK分别提高2.53%和20.34%。[结论]在日本落叶松中龄阶段,林分的保留密度以1 365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红花玉兰矮化栽培技术,以湖北大田的娇红2号为材料,嫁接后第1年6月初喷施整形素(0、50、100、200、300 mg·L~(-1)),第2年6月初对喷药苗木剪去1/4株高,比较了不同处理对红花玉兰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整形素在喷施当年明显抑制了苗木高生长和粗生长,并促进侧枝抽发。最佳质量浓度200 mg·L~(-1)处理下,苗木株高降低48.1%,茎粗减少28.4%,高茎比缩小28.3%,一级和二级枝数密度分别增加14.9%和33.3%。整形素对高生长的抑制时效为2~4个月,第2年需追加矮化措施。第2年6月初修剪1/4株高对整形素诱导的矮化冠型结构起到固持作用,使喷药苗木高茎比减小,茎粗、枝长密度、一级和二级枝数密度增大;根据主成分得分的权重综合排序,确定第1年喷施200 mg·L~(-1)整形素、第2年修剪1/4株高的矮化效果最好,株高仅103.5 cm,为对照的50.8%,枝长密度、一级枝数密度和二级枝数密度分别为对照的1.3倍、1.4倍和5.3倍;建议将大田矮化苗移栽至盆器,或选盆栽苗进行矮化栽培。  相似文献   

10.
多效抗旱驱鼠剂(RPA)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多效抗旱驱鼠剂(RPA)研制的技术路线、组方原理、试验研究结果等。用RPA进行常规蘸浆造林,能显著提高苗木的抗旱能力和生长量,可有效预防甘肃鼢鼠、草兔和牛羊的危害,定植2年后油松的高生长比对照提高8.0cm,对鼠类的综合预防效果提高10.2%~13.8%。用RPA进行拌种和浸种处理,可以增强种子活力,提高出苗率和成苗率,使苗齐苗壮,提高土壤的生产潜力。RPA在苗圃育苗或飞播造林中应用,能够提高成苗率,促进苗木木质化程度,使苗木安全越冬,促进苗木根系的生长,起到以根提水,以水促长的作用,处理区油松幼苗保存量达0.5~0.8株/m2,对照区仅为0.07株/m2,处理区油松苗木平均高3~5cm,对照区为2~3cm。  相似文献   

11.
为寻找长白落叶松苗木节水培育技术,研究不同田间灌溉水量对苗木生长影响,于2007年至2009年在吉林东部地区以常规灌溉水量为对照,对田间常规长白落叶松幼苗进行不同灌溉水量处理。结果表明:较高的土壤含水量促进幼苗高生长、地上和地下干物质积累量显著性较高,根系活力相对较强;较高土壤含水量不利于幼苗主根长度生长,苗木抵抗不良环境的抗性物质含量增多或增强。在比常规灌溉次数减少1/3的条件下,幼苗各项生长指标相对较优。  相似文献   

12.
金沙江干热河谷辣木田间育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元谋,对自然储贮保存1~5年和当年采收的辣木种子,进行田间育苗试验,统计发芽(出苗)率;观测苗木生长,进行大田移栽和探讨苗木出圃定植。结果表明:播种后第10d左右开始出苗,第13~15d为出苗高峰,20d后完全停止;当年采收种和保存1~3年的种子发芽出苗率在61.8%~85.3%,保存4年及其以上的不足40%;辣木苗生长迅速,催芽移袋育苗,移袋后第66d,平均株高49.1cm,平均地径0.89cm;营养袋种子点播育苗,播种后第64d,平均株高61.2cm,平均地径0.94cm;大田移栽选用株高60cm左右,茎粗0.6cm左右,自带复叶8~9个的苗木定植。  相似文献   

13.
长白落叶松优质苗木培育技术及成本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白落叶松苗木2年的培育试验,长白落叶松优质苗木培育的关键技术:第一,土壤播种前做好基肥和消毒等措施处理;第二,种子处理方法与播种时间控制准确;第三,出苗期水分合理管理;第四,幼苗期对病虫害进行预测预防;第五,苗木速生期前进行适当追肥;第六,冬前截根起苗选择适当的时间和方法;最后,冬季正确的苗木储藏方法.试验对长白落叶松优质苗木的成本进行估算:播种苗成本在0.08元/株左右;2年生移植苗成本在0.20元/株左右.  相似文献   

14.
南方稻田冬季马铃薯覆盖栽培对土壤水热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水热状况是影响南方稻区冬种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重要环境因素。本文研究了露地无覆盖(对照)、稻草、渗水膜、普通膜和黑色膜覆盖处理对土壤水热、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全生育期内各处理0cm-20 cm土壤温度依次为普通膜>渗水膜>黑色膜>稻草>对照,表明覆盖可提高表层(0cm-20 cm)土壤温度。稻草覆盖处理比对照提高0cm-5 cm土壤含水量5.9%,达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3种膜覆盖处理比对照显著降低了0cm-15 cm土壤含水量;各覆盖处理对20cm-25cm土壤含水量影响不显著。渗水膜覆盖比对照降低0cm-5 cm土壤容重2.0%,稻草覆盖比对照降低了15cm-20 cm土壤容重4.0%。渗水膜覆盖与对照的马铃薯出苗率基本一致,但稻草覆盖使马铃薯出苗率降低21.7%。渗水膜和黑色膜覆盖比对照显著增产22.0%和6.9%,稻草和普通膜减产21.2%和19.5%。渗水膜和黑色膜覆盖比对照提高大薯个数79.0%和31.6%;渗水膜覆盖提高马铃薯块茎商品率44.1%,并提高块茎淀粉含量7.4%。试验表明:南方稻田冬季马铃薯渗水膜覆盖栽培,对改善土壤水热状况及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商品性具有重要作用,是冬季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应用综合盐碱改良技术,为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建立盐碱地绿化技术.分析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咸水河和民兴河0~40cm土层离子含量,以白蜡、新疆杨、刺槐3种绿化苗木树种为试材,分析荧光效率和水势.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为NaCl型盐土,土壤Na+、Cl-与含盐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984和0.950;2007~2009年,民兴河和咸水河(0~40cm)土壤含盐量自然降低15.71%~29.47%,改良后降低88.65%~93.17%.2008年和2009年,民兴河、咸水河绿化苗木白蜡与新疆杨荧光效率和水势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生长正常;2008年民兴河和咸水河部分刺槐荧光效率低于对照2.74%和2.49%,水势低于对照8.7%和8.3%,但生长影响不显著;2009年,荧光效率、水势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正常生长.因此,综合盐碱改良技术可有效降低土壤盐度,促进植物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6.
不同覆盖方式对砀山酥梨园土养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地面覆盖对砀山酥梨园土壤养分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在安徽省砀山县某砀山酥梨园中,设置覆盖地膜、人工生草(人工种植毛叶苕子)、覆盖稻草与清耕(对照)4种处理,分别于试验进行的第3年和第5年,采集0~15 cm和15~45 cm土层土样及成熟后果实样品,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及果实的内、外品质,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梨园土壤养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覆盖第5年与第3年相比,土壤养分大部分指标有所提高;试验第5年,在15~45 cm土层,人工生草和覆盖稻草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33.51%和65.52%。试验第5年,覆盖地膜处理的果点密度比对照降低了6.29%,石细胞总含量降低了16.75%;覆盖稻草处理果点密度比对照提高了13.62%,石细胞总含量提高了28.17%;人工生草和覆盖稻草处理砀山酥梨单果果锈总面积分别比对照升高了38.14%和96.91%。以上指标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结论】砀山酥梨园地表覆盖方式以人工生草和覆盖稻草为佳。  相似文献   

17.
以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播种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试验设置6个处理,通过比较苗木形态指标及苗木根系形态结构的差异,研究了添加不同比例的蘑菇渣堆肥对华北落叶松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的密度、p H值、EC值随着蘑菇渣堆肥比例的增加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总孔隙度、持水孔隙度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苗木苗高、地径、生物量及苗木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随着蘑菇渣堆肥比例增加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基质中蘑菇渣堆肥比例在0~20%范围内时,苗木形态指标及苗木根系形态结构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基质中蘑菇渣堆肥比例大于30%时,苗木形态指标及苗木根系形态结构与对照出现显著差异,苗木生长受到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选择陕西汉中市、安康市、商州市和淳化县播区1997年飞播油松为对象,1998年-2003年10月,在各播区的多效抗旱驱鼠剂(RPA)处理区和对照区随机抽取50块1 m×2 m样方调查苗木数量,以有苗样方频度、成苗量和增益指数为指标,采用ANOVA-LSD均值检验法和模型分析法,分析RPA和对照油松有苗样方频度和成苗量差异和动态,评价成苗效果,衡量RPA增益效果。按国标判定,RPA处理区第1年有苗样方频度全优,5年后均不合格;对照区第1年,汉中试验区4优、1良,安康试验区3优、2良,商州试验区1优、4良,淳化试验区1优、2良、2合格,3年后均不合格。飞播后第1年RPA和对照的苗木保存量均评定为优;第5年,RPA为优,而对照区汉中试验区的判定为合格,安康、商州和淳化试验区的为不合格。有苗样方频度和和苗木保存量与飞播年限关系均符合Inverse-模型,且RPA模型值明显大于对照;飞播后第1年至第3年有苗样方频度和和苗木保存量减少量占总减少量的85.0%,不宜进行飞播造林成效评估。RPA对有苗样方增益作用淳化最高,地区整体差异极显著(p=0.005);而对有效苗增益作用相对稳定,地区差异不显著(p=0.395)。  相似文献   

19.
硅肥对糯玉米产量、品质及抗倒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硅肥对糯玉米产量、品质及抗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硅能促进糯玉米根系生长发育,总根长平均比对照增加484.80 cm,根数平均比对照增加2.53条,每株根干重平均比对照增加2.55g;对糯玉米株高、穗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作用,株高分别比对照降低2.3 cm、3.2 cm、4.1 cm和5.5 cm,穗位高较对照平均降低3.7 cm;糯玉米茎粗明显增加,茎粗较对照平均增加0.16 cm;施用硅肥后,糯玉米品质得以改善,糯玉米粗蛋白、赖氨酸、淀粉和可溶性糖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施用0.08g/kg干土的处理效果最佳,比对照分别增加7.18%、4.55%、1.70%和14.56%;产量显著提高,硅肥用量为0.12g/kg干土,产量最高,经济产量达197.8g/盆,比对照增产17.2%。  相似文献   

20.
秀青73-1——国审高产稳产玉米品种审定证号:国审玉2005019号高产稳产:一般亩产650kg,高产可达1000kg。2003年国家黄淮海区试,比对照增产13.3%,居第1位;2004年国家黄淮海区试,比对照增产13.8%,居第1位;2004年国家黄淮海区试,比对照增产9.2%,居第1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