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导读:人类面临可能发生的流感大流行威胁主要来自H5N1病毒引起的高致病性禽流感.但H5N1,病毒要引起人间的大流行,必须经过禽间大流行、禽类传染给人类、人间大流行几个阶段.正如WHO提出的关于判断一种传染病大流行是否能够来临的四项标准:一是人类对该病毒没有免疫力;二是该病毒很容易从动物的身上传到人的身上;三是该病毒对人有致命性;四是该病毒可以形成有效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禽流感在全世界流行,特别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与传播,不仅给家禽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而且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由于流感病毒可能是唯一可以在几个月内使世界上人群大量感染的病原体。所以被称为“人类最后的大瘟疫”,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进而防止禽流感的发生与传播也成为研究的热点。在我国,高致病性禽流感曾多发,已经成为重点防控的一种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疾病。高致病性禽流感不仅给养禽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而且也已经造成了多起人的致死性病例。目前,全球防控禽流感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研究者指出,由于流感病毒抗原具有很强的变异能力,因而被认为是一种永远的疾病。从目前看,H5N1病毒还主要是引起禽类的疾病,虽然传播给人还表现为零星散发,引起的致死性病例也为数不多,而且至今尚未发现有人传人的情况发生,但是,许多专家都相信,H5N1或类似的病毒在与人类的病毒结合发生变异后,引起人传人并造成人类大批死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且美国科学家的研究已经证实,曾在1918年~1919年导致5000万人死亡的西班牙流感病毒很可能来源于鸟类。他们已经找到了1918年病毒与现在在亚洲出现的禽流感病毒H5N1有共同的基因变异。因此,无论是为了保护人类的安全还是为了保护动物的健康,及时洞察、了解禽流感这种动物源性病毒继续发生与传播有关的可能因素,就显得至关重要和十分迫切。 本文系由英国《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RSPCA)提供,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关于禽流感发生与传播的历史和一些最新的研究进展。原文为英文,现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加以编译,供我国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综述感染人类的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起源及演化关系,表明感染人的A/Hongkong/97(H5N1)株及目前流行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能起源于禽源的A型流感病毒株(A/Goose/Guangdong/1/96)。自1996年以来,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基因型经Gs/Gd,A,B,C,D,E,V,W,)X0—X3,Y,Z和Z^+不断的演化为目前流行的基因型Z。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H7和H9亚型)在禽,特别是水禽体内的重组或重配而相互传播,并随候鸟的迁徙而传播不易消灭,H5N1亚型的禽流感在不同地区的不断暴发与流行已严重威胁着养禽业的发展及人类的健康,需要进行长期监控。  相似文献   

4.
根据PLoS ONE研究发现,H5N1病毒至今没有引起大流行,一个原因是病毒需要同时发生两个基因突变才能引起感染和传播,这有助于解释禽流感为什么没有引起大流行。H5型流感病毒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鸡群中,并偶尔感染人类,自2003年以来已有400多人感染H5NI病毒。H5N1可以引起人类约60%的高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通过综述感染人类的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起源及演化关系,表明感染人的A/Hongkong/97(H5N1)株及目前流行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能起源于禽源的A型流感病毒株(A/Goose/Guangdong/1/96)。自1996年以来,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基因型经Gs/Gd,A,B,C,D,E,V,W,X0-X3,Y,Z和Z 不断的演化为目前流行的基因型Z。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H7和H9亚型)在禽,特别是水禽体内的重组或重配而相互传播,并随候鸟的迁徙而传播不易消灭,H5N1亚型的禽流感在不同地区的不断暴发与流行已严重威胁着养禽业的发展及人类的健康,需要进行长期监控。  相似文献   

6.
《中国禽业导刊》2005,22(23):40-41
人禽流行性感冒(以下称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在1981年,美国即有禽流感病毒H7N7感染人类引起结膜炎的报道。1997年,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H5N1型人禽流感.导致6人死亡.在世界范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年来,人们又先后获得了H9N2.H7N2、H7N3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证据,荷兰、越南、泰国、柬埔寨、印尼及我国相继出现了人禽流感病例。尽管目前人禽流感只是在局部地区出现,但是,考虑到人类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人类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后的高病死率以及可能出现的病毒变异等,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该疾病可能是对人类存在潜在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动物保健》2008,(10):121-121
高致病性H5N1型禽流感病毒已经蔓延到3大洲的至少45个国家。虽然能够传播,但是,还不能有效的进行人传人。这表明,H5N1病毒还不能完全适应人类这个新的宿主。然而,新的研究揭示,H5N1病毒发生了可能会导致大流行的基因突变。泰国Mahidol大学教授Prasert Auewarakul博士说:“我们分析了来自死亡人病例的H5N1病毒上的血凝素,结果表明,发生了新的可以使禽流感病毒适应人的突变”。Auewarakul博士和他的同事发现,在被称作H5N1禽流感病毒的准种(quasispecies)中,一些突变出现的频率高于其他。  相似文献   

8.
人禽流感的预防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禽流行性感冒(以下称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的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997年5月,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1例3岁儿童死于不明原因的多脏器功能衰竭,同年8月经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荷兰鹿特丹国家流感中心鉴定为禽甲型流感病毒H5N1引起的人类流感,这是世界上首次证实禽甲型流感病毒H5N1感染人类。之后相继有H9N2、H7N7亚型感染人类和H5N1再次感染人类的报道。  相似文献   

9.
正禽流感全称为禽流行性感冒,是近些年来对养禽业威胁最大的传染病之一,它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主要感染禽类,如鸡、鸭、鹅、鸽子等,也可以诱发人发病。自从1997年香港第一次暴发H5N1型人禽流感,全球就不断发生人禽流感疫情,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1流行趋势1997年,H5N1型禽流感在香港暴发,全港内的鸡只全部销毁处理。2003年,H5N1病毒再次在香港、大陆、越南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动物保健》2004,(2):19-19,11
目前,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禽流感流行,1月27日,中国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最终确诊发生在广西隆安县丁当镇的禽只死亡为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病毒的人类感染问题引起了世人的关注。许多人在问,禽流感病毒是一种什么病毒呢?禽流感究竟会不会在人类中流行呢?  相似文献   

11.
《水禽世界》2005,(10):41-43
人禽流行性感冒(以下称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在1981年,美国即有禽流感病毒H7N7感染人类引起结膜炎的报道.1997年,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H5N1型人禽流感,导致6人死亡,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年来,人们又先后获得了H9N2、H7N2、H7N3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禽流感病毒和猪流感病毒——人兽共患病危险的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或禽的流感病毒传入人群为疾病的大范围爆发创造了条件,因而许多人担心亚洲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将成为下一个大范围流行的病毒。本文首先比较禽、猪和人的流感病毒在其天然宿主中的致病机理,其主要目的是评估猪和禽的流感病毒成为人兽共患病的可能性,同时还评估猪在禽流感病毒传入人的过程中可能起到的作用。猪和禽的流感病毒向人的跨物种传播已有多次报道,但所有这些病毒都缺乏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关键性能力。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在人体内的超强毒力使其能在人肺组织中极度复制,从而使人体长时间地产生过多的细胞因子,但是有关流感病毒细胞及其组织嗜性的精确情况仍存有许多疑问。虽然猪对包括H5N1亚型病毒在内的数种禽流感亚型病毒都具有易感性,但很明显有一种防止猪感染此类病毒的重要屏障。禽流感病毒可在猪体内频繁地进行重配,但并没有证据表明,猪在1957或1968年大流行重配株的产生中或在H5N1亚型病毒或其他所有禽类病毒向人传染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本文的主要结论是,流感病毒本身的跨物种传播不足以引起人流感的大爆发,动物流感病毒必须经过显著的遗传变异(而这种变异大部分尚不为人所知)后才能使其在人群中定居。  相似文献   

13.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已在世界范围内的禽类中分离确认,并被证实可以传播到人类和低等哺乳类动物。对于它存在的潜在危害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相关的研究也相继开展。许多遗传进化的分析为禽或猪流感可以直接感染人提供了证据,通过在人体的适应或与人流感病毒基因重组,可以形成新的病毒株,引起人类流感疫情暴发。文章提示应当密切监控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防止人类流感大流行。  相似文献   

14.
H5N1亚型流感病毒是目前在亚太地区蔓延的人禽流感病毒,在给家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威胁到了人类社会的公共健康卫生。笔者综述了近年来对H5N1流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助于更好地预防禽流感病毒传播、预测未来大流行病毒的变异和走向。  相似文献   

15.
H9N2亚型禽流感是目前在我国处于长期流行的一种危害禽养殖业的疾病,而且对养禽业带来的危害是严重的,我国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S)近些年流行分支出现了改变,这给我们在预防H9N2禽流感发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通过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目前流行趋势介绍,临床病理变化以及会出现与其他疫病混合感染的情况,综合阐述了H9N2亚型禽流感在临床上如何预防,为今后养禽业在预防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发生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日前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研制成功一种H5N1人禽流感冷适应致弱活疫苗。在对灵长类猕猴的实验中首次证明:该疫苗免疫后可诱导产生良好免疫抗体反应,并对不同H5N1病毒的攻击提供完全的免疫保护,效果优于目前研发的所有的H5亚型人禽流感疫苗,是预防人H5N1禽流感大流行的最可行的疫苗储备。  相似文献   

17.
日前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成功研制一种H5N1人禽流感冷适应致弱活疫苗。在对灵长类猕猴的实验中首次证明:该疫苗免疫后可诱导产生良好免疫抗体反应,并对不同H5N1病毒的攻击提供完全的免疫保护。效果优于目前研发的所有的5亚型人禽流感疫苗,是预防人H5N1禽流感大流行的最可行的疫苗储备。  相似文献   

18.
<正>禽流感是一种甲型流感病毒,其一般先感染禽类,当病毒在复制的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禽流感病毒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其获得了可以感染人类的能力。目前,已经出现的禽流感病毒的类型有:H5N1、H7N2、H7N7、H9N2以及H7N9。其中,H5N1和H7N9的感染能力最强,它们不仅能够造成人类的伤亡,还能够对家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的影响。1病原体禽流感病毒大多呈多形性,且具有囊膜。其中,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9.
自1997年首次发生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事件以来,禽流感病毒不断出现变异,新的流感病毒大流行的阴云一直笼罩着人们。虽然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事件时有发生,但这个病毒并没有获得在哺乳动物之间传播的能力。2011年11月,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的Forchier教授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Kawaoka教授分别投稿Science和Nature杂志上,他们的研究团队分别用不同的试验方法获得了具有能在哺  相似文献   

20.
禽类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es)与人类流感病毒都属于正黏病毒科,二者关系密切。一方面,禽流感病毒为20世纪暴发的3次人类流感大流行提供丁所必需的基因。另一方面,禽流感病毒也可以直接感染人。例如:1997年香港和2004年初的泰国、越南H5N1亚型禽流感导致多人死亡。H9亚型流感病毒1966年首次从北美的火鸡分离。H9亚型禽流感虽然尚未有导致人类死亡的报道,但是该亚型病毒对动物和人的威胁正在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