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雏鹅病毒性肠炎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畜牧科学》2003,24(6):56-57
雏鹅病毒性肠炎主要发生于30日龄以内的雏鹅,是以3日龄开始发病,5日龄开始死亡,10~18日龄的雏鹅死亡率达到高峰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病原体为腺病毒属中的肠炎病毒,该病以发病急,死亡率高,小肠呈现出血性、纤维素性、渗出性、坏死性肠炎为特征,给养鹅户带  相似文献   

2.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是由雏鹅新型病毒引起雏鹅的卡他性、出血性、纤维索性及坏死性肠炎。本病主要发生于3~30日龄的雏鹅,以肠道出血以及形成凝固性的栓塞物为主要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3.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是由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引起的3~30日龄雏鹅的一种卡他性、出血性、纤维素性和坏死性肠炎。以昏睡、腹泻、消瘦、喙端色暗为主要临床症状。其病理特征为小肠粘膜的出血和形成凝固性栓塞物阻塞肠腔。  相似文献   

4.
<正>雏鹅腺病毒性肠炎又称雏鹅新型病素性肠炎,是由腺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发病为3~30日龄雏鹅,潜伏期3~5d,少数为4~5d。小肠呈卡他性、出血性、纤维素性、渗出性和坏死性肠炎。  相似文献   

5.
12日龄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和小鹅瘟混合感染的诊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 ,本病主要侵害出壳后 4~ 2 0日龄的雏鹅 ,具有传播快、发病率和致死率高的特点 ,死亡率可达 90 %~ 10 0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原为鹅腺病毒 ,主要发生于 3~ 30日龄雏鹅 ,10~ 18日龄多发 ,死亡率为 2 5 %~ 75 % ,最高可达 10 0 % ;典型症状为昏睡、腹泻、喙端色暗 ;可分为最急性、急性、慢性 3种病型。 2 0 0 2年 6月中旬 ,黑龙江省肇东市的 3家农户饲养的 12日龄雏鹅群陆续发病死亡 ,经过肇东市昌五镇畜牧综合服务站和黑龙江省兽医卫生防疫站检验 ,确诊为雏鹅新型病毒性…  相似文献   

6.
雏鹅病毒性肠炎主要发生于30日龄以内的雏鹅,是以3日龄开始发病,5日龄开始死亡,10~18日龄的雏鹅死亡率达到高峰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病原体为腺病毒属中的肠炎病毒,该病以发病急,死亡率高,小肠呈现出血性、纤维素性、渗出性、坏死性肠炎为特征,给养鹅户带来重大经济损失。1发病情况科左中旗腰林毛都镇一养殖户于2003年6月,从吉林省购买雏鹅2000只,引进第3天时雏鹅开始发病,第5天时死亡57只,在6~20d时雏鹅共死亡367只,这期间死亡率达到高峰,第30天时死亡雏鹅已达到514只,雏鹅死亡率为25.5%。2发病症状病雏鹅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行动迟缓,但…  相似文献   

7.
<正>小鹅瘟是一种主要侵害雏鹅的,传播迅速且死亡率高的烈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3~20日龄的雏鹅。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出血性、纤维性、渗出性、坏死性肠炎,是危害养鹅业最严重的传染病。1症状2012年7月下旬,长春市双阳区某养殖户主述:购进2日龄雏鹅200只,在3日龄时开始发病,4日龄死亡17只,5日龄时发病的有70%,共死亡  相似文献   

8.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NGVEV)是一种能引起30日龄以内雏鹅感染发病的病毒,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与小鹅瘟(GP)相似,因而,在实际生产中,常将其误诊为GP.种鹅在开产前注射1次GP疫苗,但其子代于3日龄仍出现发病和死亡情况,用GP高免血清治疗无效.后经病毒分离、人工感染雏鹅、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免疫接种和治疗等方法,将该种现象确诊为是由腺病毒引起的一种尚未被认识的新型病毒性肠炎.  相似文献   

9.
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感染、雏鹅病毒性肠炎,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和雏番鸭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4~20日龄的雏鹅,死亡率为60%~95%.以传染快,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严重下痢,以及渗出性肠炎为特征,是严重危害养鹅业的重要传染病.  相似文献   

10.
鹅细小病毒感染,又称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症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5~30日龄的雏鹅,以传播快、高发病率与高死亡率、严重下痢、渗出性肠炎、肠道内形成腊肠样栓子为特征。  相似文献   

11.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是主要发生于30日龄以内雏鹅的一种以小肠出血性、纤维素性渗出性、坏死性炎症为特征的传染病,其病原已被鉴定为一种雏鹅新的腺病毒。国内学者已对该病进行了有关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学观察、病原特性分析、人丁感染病例的病理形态学发展规律等一系列研究工作。对该病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2006年5-6月份.在辽宁省辽阳县鹅群中发生了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现将本病的诊断与防治工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是主要发生于30日龄以内雏鹅的一种以小肠出血性、纤维素性渗出性坏死性炎症为特征的传染病,其病原已被鉴定为一种雏鹅新的腺病毒。四川I农业大学程安春教授等国内学者对该病进行了有关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学观察、病原特性分析、人工感染病例的病理形态学发展规律等一系列研究工作,对  相似文献   

13.
鹅病毒性溃疡性肠炎赵进,王德宏,周巧兰某地区的鹅发生一种为当地群众称为鹅的“鸭子瘟”疾病。尤以与鸭共养或与鸭同一水域的鹅群发病居多。发病率约为10%,致死率90~100%,发病日龄最早的见于8日龄,青年种鹅也可发病,但以40日龄左右居多。雏鹅发病多表...  相似文献   

14.
雏鹅病毒性肠炎是由雏鹅病毒性肠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主要发生于 3 -3 0日龄的雏鹅 ,临床表现与小鹅瘟极为相似 ,以小肠出现急性卡他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为特征。 2 0 0 2年 6月 ,笔者在博白县诊治过本病 ,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2 0 0 2年 6月 2 1日 ,博白镇一农户饲养的1 3日龄雏鹅 (从南宁市购进 ,数量 1 0 0 0羽 )部分出现精神不振 ,食欲减退或废绝 ,排出绿色或灰白色稀粪 ,有的病鹅呼吸困难 ,临死前两腿麻痹 ,不能站立 ,低头昏睡继而死亡 ,病程 1 -3天。该户主自己诊断为小鹅瘟 ,用抗小鹅瘟单价血清治疗无效 ,两天内…  相似文献   

15.
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病,是4~30日龄雏鹅易发的一种急性亚急性败血症性传染病,病原为鹅细小病毒,主要病理变化为渗出性肠炎,主要感染4~30日龄雏鹅,由于该病病程短、传播快、死亡率高,对养鹅业造成的危害严重,是养鹅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6.
叶健强 《兽医导刊》2008,(10):14-16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NGVEV)是继发现小鹅瘟(GPV)和鸭瘟病毒(DPV)能够引起雏鹅感染发病后,于1993年由四川农业大学程安春在四川省内首次发现且于1998年首次报道的新型病毒,是一种能引起30日龄以内的雏鹅感染发病的病毒,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综合病例)和病理变化(后期死亡雏鹅病变及其组织学变化)与小鹅瘟极相似的传染病,因而在实际生产中常常将其误诊为小鹅瘟.但其种鹅在开产前注射1次小鹅瘟疫苗,其下一代于3日龄开始仍然发病和死亡,用小鹅瘟高免血清治疗无效,其死亡率一般为25%~75%,严重的地区可达100%.  相似文献   

17.
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感染,是由小鹅瘟病毒又称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或亚急性败血症。本病主要侵害4-20日龄的雏鹅,主要病理变化是渗出性肠炎,以空肠和回肠的急性卡他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为特征,肠管膨大,肠内容物质地坚硬,状如香肠样外观。  相似文献   

18.
小鹅瘟(GP)是雏鹅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症,病原为小鹅瘟病毒,其病理变化特征为渗出性肠炎,主要危害4—20日龄雏鹅,传染快死亡率高。某种鹅场引进650羽雏鹅1—18日龄死亡、淘汰19羽,19日龄发现病雏鹅,3日内死亡111羽,据流行病学,临床症候,剖检特征性病变,诊断为小鹅瘟。  相似文献   

19.
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感染、雏鹅病毒性肠炎,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和雏番鸭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4~20日龄的雏鹅,死亡率为60%~95%,是严重危害养鹅业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20.
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病、雏鹅病毒性肠炎,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和雏番鸭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20日龄小鹅,以传染快、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严重下痢以及渗出性肠炎为特征,是严重危害养鹅业的重要传染病。近年来,随着贵州省种草养鹅项目的逐步加快,鹅苗及产品的频繁运输,疫病相互感染几率增加,再加上饲养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很容易造成疫病的流行。2008年,某养殖场5日龄的小鹅发生疫病,通过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小鹅瘟继发大肠杆菌病。现将诊断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