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施肥和耕作方式下强化栽培水稻的生长及氮素利用。结果表明,免耕条件下以尿素 猪粪强化栽培水稻的产量最高,而常耕条件下以单施尿素常规栽培水稻的产量最高,但各处理的产量差异并不显著。无论是免耕还是常耕条件下,单施尿素常规栽培水稻比单施猪粪强化栽培水稻植株积累更多的氮素量,但其氮素稻谷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下降。两种耕作方式比较,免耕条件下水稻的氮素运转效率、氮素农艺效率显著高于常耕,但常耕条件下的氮素回收效率比免耕的高127.95%,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盐丰47不同插秧密度对比试验.研究了水稻不同插秧密度对其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秧苗在壮秧超稀植栽培30cm×15cm条件下。每穴基本苗3株为理想的插秧密度.水稻产量高。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稻茬小麦不同播种方式及适宜播期播量,明确大面积小麦生产关键种植技术,特进行了稻茬小麦不同播种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4种播种方式均能获得较高产量,但不同基本苗对产量影响较大,其中水稻收获后立即机撒播、水稻收获后7d机撒播或机条播方式,均以每667m2基本苗16万左右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实现水稻高产所需要的移栽基本苗数及相应的施肥量.[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在不同移栽基本苗数条件下配方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在相同施肥水平下,适宜的移栽基本苗数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影响.在相同基本苗数条件下,不同施肥量对水稻产量有显著影响,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结论]试验结果为水稻高产稳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水稻不同育秧方式对免耕抛秧栽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同等肥水管理和相同秧龄条件下,对水稻免耕抛秧栽培中使用编织布隔层育秧等7种不同育秧方式进行试验,探索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免耕栽培的影响,选择最佳育秧方式,完善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提高水稻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免耕栽培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有何不同影响,采用田间定位试验,以常规插秧为对照,研究免耕直播和免耕抛秧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结果表明:此试验条件下,免耕直播前期分蘖速度较快,株高、结实率及产量都较高,穗粒数和千粒重则与常规插秧相当,而免耕抛秧有效穗较多,但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及产量均较低。在土壤理化性状方面,与常规插秧比,免耕栽培稻田表层(0~5cm)土壤有机质增加,腐殖质品质改善,>0.25mm水稳性大团聚体、全量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养分含量都有提高。两种免耕栽培模式中,免耕直播的腐殖质品质、>0.25mm大粒团聚体含量及速效磷高于免耕抛秧,而土壤有机质总量和速效钾则低于免耕抛秧。免耕栽培模式有利于稻田表层土壤肥力的改善;此试验条件下,免耕直播更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7.
<正>为探索二季晚稻免耕栽培不同密度对产量影响,玉山县农业局于2014年开展了晚稻免耕栽培不同密度对比试验,试验结果如下:一、试验目的在相同栽培条件下,不同密度对二季晚稻产量影响,以获取最佳栽培密度。二、试验安排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不同耕作条件对两种类型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主栽的两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半直立穗型品种龙稻5号和弯曲穗型品种东农428)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耕作方式(免耕、少耕、翻耕)的对比试验,最终进行了3种不同耕作方式的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稻田免耕、少耕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均产生负影响,且免耕明显大于少耕;少耕栽培方式经济效益明显高于翻耕、免耕栽培方式,由于免耕栽培方式对产量影响过大,经济效益并不是最高。  相似文献   

9.
以三系杂交组合金优253和中优315为试验材料,在两种土壤耕作方式和三种栽培密度下,研究了强化栽培水稻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结果表明,耕作方式和栽培密度对强化栽培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产生明显影响。相同耕作方式不同密度下,单株分蘖数随株行距的增加而增加,单位面积分蘖数随株行距的增加而下降;抽穗期最大叶面积指数及其衰减率随株行距的增加而下降;抽穗前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随株行距的增加而下降,抽穗至成熟期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以中等密度的最大,但成熟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仍随株行距的增加而下降;茎叶干物质表观输出率随株行距的增加而下降;单位面积有效穗数随株行距的增加而显著下降,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随株行距的增加而增加。免耕条件下的强化栽培水稻产量随株行距的增加而下降,常耕条件下的产量则以中等株行距处理的最高。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出可供水稻育种和水稻田间试验采用的简易播种方式,比较分析了人工穴播和机穴播对不同水稻品种生物学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水稻采用机穴播更易获得较高的基本苗数、高峰苗数和有效穗数,采用人工穴播更易获得较高的分蘖成穗率,且更有利于水稻灌浆结实;但两种播种方式间生育期无差异,且产量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免耕对水稻干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以金优253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并测定水稻在免耕、常耕、分根栽培三种栽培条件下水稻干物质生产量和产量.结果表明:分根栽培条件下,免耕侧根系干重在早季和晚季均比常耕侧极显著的低.在单一耕作方式下,免耕水稻地上部和根系干重均比常耕水稻低,根冠比和产量比常耕水稻的高,其差异多数情况下不显著.因此认为,免耕对水稻根系生长有明显的影响,但通过地上部与根系生长的协调作用,使根冠比增加,并使产量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2.
免耕直播中稻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耕直播是水稻一项轻简栽培技术,本文总结了杂交中稻不同免耕直播方式下的配套栽培技术,以期通过轻简栽培,获得较高产量,达到节本增收、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水稻超高产栽培密度与肥料试验总结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陆阳平  张选怀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112-5112,5168
进行了水稻超高产栽培密度与肥料试验。结果表明:基本苗数为90万/hm2,施纯氮330 kg/hm2时,水稻产量最高;施肥水平和基本苗数相配套是获取水稻理想长势和较高产量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明不同栽培方式水稻在翻免耕条件下根系衰老状况以及籽粒灌浆特性。【方法】以重穗型杂交稻Ⅱ优498为试验材料,测量根系伤流量并用原状土柱法挖根考察根干重,用Richard方程拟合宽窄行栽培、三角形强化栽培、宽行窄株栽培以及抛秧栽培在翻耕和免耕条件下的籽粒灌浆过程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与翻耕稻相比,免耕稻根量较小,但灌浆前、中期根系活力要高于前者,灌浆后期根系活力急剧降低,维持根系功能的能力较差,产量较低。三角形强化栽培根系功能较其余栽培方式有显著优势,但其对免耕适应性较差,而宽窄行栽培和抛秧栽培与免耕互作可以促进二者在免耕条件下的根系活力。栽培方式与免耕对籽粒灌浆过程产生较大影响,甚至改变灌浆类型。宽窄行栽培、宽行窄株栽培以及抛秧栽培在免耕条件下为同步灌浆型,而在翻耕条件下则为异步灌浆型,三角形强化栽培灌浆类型则相反。总体而言,籽粒中期灌浆速度远大于前期和后期,虽然灌浆持续时间较短,但仍然对籽粒灌浆做出主要贡献。【结论】栽培方式和免耕对杂交稻Ⅱ优498根系衰老和籽粒灌浆过程产生较大影响,从根系角度看,宽窄行栽培和抛秧栽培更适合免耕条件,而三角形强化栽培在翻耕条件下更有利于其优势的发挥。由于四川盆地自然条件因素限制,Ⅱ优498弱势粒并未充分灌浆,尤其是免耕抛秧栽培以及翻耕三角形强化栽培。  相似文献   

15.
为获得水稻强化栽培条件下杂交水稻的优质高产,特进行了该栽培条件下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杂交水稻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强化栽培条件下,籼型杂交水稻与粳型杂交水稻的氮肥需求量有所差异,粳型杂交水稻的氮肥需求量更大,耐肥性更好,且经济效益更高。  相似文献   

16.
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进程、主要病害严重度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旱育免耕抛栽、小苗机插、盘育免耕抛栽、油林免耕套播、直播、常规栽插6种栽培方式,比较水稻发育进程、主要病害严重程度以及产量的差异,探讨不同栽培方式对稻瘟病、稻曲病、水稻纹枯病发生程度的影响,为不同栽培方式下水稻主要病害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直播和常规栽插稻叶龄发育进程总体快过免耕抛栽方式;不同栽培方式之间稻瘟病、纹枯病和稻曲病发生程度均有差异,产量从高到低顺序为常规栽插、小苗机插、直播、盘育免耕抛栽、旱育免耕抛栽和油林免耕套播。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的生育进程、主要病害的发生程度和产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常规栽插和小苗机插方式病害发生的总体情况优于其余4种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为配合水稻通气式强化栽培技术的推广,进一步了解不同耕作方式下水稻通气式栽培法的增产效应,2007年在开化县进行了单季稻不同耕作方式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利条件较好、土壤特性为砂质壤土且肥力条件较好的田块适合采用免耕栽培法;一般情况下适宜采用水耕垄畦栽培法;旱耕法栽培产量和效益虽好,然在实际耕作过程中难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水稻抛秧密度试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抛秧密度对水稻的生长、产量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众多研究结果表明:水稻高产需要一个合理密度。在基本苗较少情况下,抛秧密度对水稻的产量形成影响较小,而在稳定基本苗情况下,密度对水稻产量形成影响较大。在水肥条件不足情况下,应适当提高抛栽密度,以增穗数来发挥群体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水稻不同栽培方式、同田不同密度和基本苗(直播不同播种量)栽培、同等人工、物化投入对比分析和多年多基点测产综合分析认为,在中、下等土壤肥力前提下,适宜的大田密度、基本苗栽培呈有效穗增多、总实粒数增多等增产增效趋势。提出要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高低确定大田适宜的密度、基本苗栽培是高产的基础,选择优质超高产品种结合先进实用栽培技术的配套应用是获得高产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我们通过对低肥力水平下免耕撒播稻草覆盖油菜不同的栽培密度处理进行小区试验,观测其长势,并对小区产量和种植效益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密度对产量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密度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分析讨论认为24万株/hm2为最适宜栽培密度。在此密度条件下,冬前苗期个体发育好,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收益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