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以浙江地区栽培的红阳猕猴桃为试材,研究了无纺布果袋与黄纸袋套袋对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阳猕猴桃果实套袋后比未套袋成熟期提前,且外观品质好于未套袋果实;采用无纺布果袋套袋后,猕猴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软化后)、维生素C、总糖、总酸含量高于黄纸袋,内在品质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相似文献   

2.
红阳猕猴桃果实套袋对品质的影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阳猕猴桃进行果实套袋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套袋果面比未套袋果面光洁,色泽均匀一致,果面机械损伤极少,无日灼和病虫果,果实外观品质好于对照;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虽稍低,但仍表现风味浓甜,与对照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猕猴桃果实商品率低及病虫危害、日灼、叶磨等问题,提高果实外观品质,推进猕猴桃无公害生产进程,陕西省眉县园艺站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总结出了猕猴桃套袋规范化操作技术规程,2007年全县已推广猕猴桃果实套袋200多hm2,套袋果果面洁净美观,1 kg果售价比不套袋果平均高出2~3元,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猕猴桃果实套袋后可改善果实的外观形象,果面干净整洁;减少尘埃及农药对果面的污染;减少果实病虫害发生及夏季高温日灼危害;贮藏中软化果和腐败果降低;能提高果实的商品性和经济效益。其具体套袋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由于猕猴桃喜阳,怕强光,因此日照强度大的区域易发生日灼。我们先后在岐山县落星、化明及眉县文谢、八练4个试验点针对秦美、95-1、海沃德3个品种进行了猕猴桃套袋防日灼试验,2001年取得成功,经过 2002~2003 年试验推广,该技术已在陕西省岐山、眉县、陈仓、周至四县2 000 多公顷猕猴桃果园大面积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套袋技术总结如下。1 套袋对象套袋主要针对以下4种情况的猕猴桃果实进行。①土壤瘠薄、肥水不足、树体弱的果实。②病虫害严重、枝叶长势弱、透光性强的果实。③裸露见光的果实。④第3年或第4年进入初果期,…  相似文献   

6.
套袋对2种类型红肉猕猴桃果实着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套袋处理对2种不同类型红肉猕猴桃果实着色的影响,为解析光照对花色苷合成分子机制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以不同类型的红肉猕猴桃品种‘红阳’与‘天源红’为试材并分别对其进行套袋处理,使用日本柯尼卡美能达可携式色差计CR-400对不同处理、不同时期、不同果实部位进行色差指标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这些样品果的花色苷含量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套袋能使‘红阳’猕猴桃果实中果皮、内果皮的色度角明显降低,促进中果皮绿色变淡,内果皮红色变深。‘红阳’猕猴桃的中果皮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始终没有检测到花色苷的存在,内果皮在花后70 d开始有花色苷的积累,随后出现交替增长的规律。在果实生长发育前期,套袋果实解袋后内果皮花色苷积累量高于一直套袋和未套袋果实。在花后100~120 d,未套袋果实内果皮花色苷积累量一直增加,至花后120 d达到最大,高于一直套袋和解袋果实。套袋能够显著降低‘天源红’果实外果皮的色度角,而对果肉(中果皮和内果皮)和果心色度角并无显著影响。一直套袋会阻碍花色苷在外果皮、果肉、果心中的积累。套袋果实解袋后外果皮、果肉、果心花色苷的积累量明显升高,在花后110 d达到最大。【结论】套袋果实解袋能够促进‘红阳’猕猴桃果实内果皮更多地积累花色苷,甚至高于非套袋果实,可以促进内果皮更好地着色。一直套袋能够促进‘红阳’内果皮着色,但促进强度不如前者。套袋处理对‘天源红’果实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外果皮,果肉次之,对果心的影响较小。套袋果实解袋能够促进‘天源红’猕猴桃果实外果皮、果肉更多地积累花色苷,甚至高于非套袋果实,可以促进外果皮和果肉更好地着色。一直套袋阻碍‘天源红’果实花色苷的合成积累,影响着色。  相似文献   

7.
提高套袋苹果果实质量效果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苹果套袋可提高果实外观品质,增加商品果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但套袋后果实内在品质下降。对解决苹果套袋后含糖量降低这一问题,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报,由此,本研究于1996年至1997年,在套袋红富士苹果上叶面喷布微肥,探讨提高套袋果含糖量技...  相似文献   

8.
夏橙套袋与果实生长发育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果实套袋后是否会影响夏橙果实生长发育,我们在2002--2003年夏橙套袋试验的基础上,于2003年6月至2004年3月,又开展了夏橙不同材料果袋套袋与果实纵、横径生长发育及其落果情况关系的观察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长富2苹果除袋至转果间隔天数对着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苹果出口的要求,我市自1994年起在267hm2(公顷)长富2苹果生产基地上,每年果实套袋1500万~2000万个。套袋后,明显地提高了果实外观质量,减少了果实农药残留。虽在除袋前及时摘除了果实的遮光叶片,除袋后又认真地进行了转果,但因各户果农除袋至进行转果的间隔天数很不一致,采收时其果实的着色情况也很不同,致使不少果园的长富2苹果达不到外商要求的果面集中均匀着色85%以上,从而降低了出口果的数量和套袋栽培的效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95年以来我站连续2年探索了除袋至转果的间隔天数对果…  相似文献   

10.
套袋对葡萄果实品质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几种葡萄专用果袋在黑奥林和巨峰两个葡萄品种上进行套袋对果实品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几种果袋在两个葡萄品种上均可有效减少葡萄病害的发生,提高葡萄果面光洁度,减少裂果和果面机械损伤一套袋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但含糖量增加,酸含量减少,糖酸比增大,果实农药残留量降低。套袋果实着色率均有所下降,以套黄褐色纸袋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猕猴桃的单果重和改善果实品质,我们采用猕猴桃大果灵对果实进行处理,以探明其不同浓度、不同使用方法对猕猴桃果实的外形、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及贮藏性的影响,现分述如下。试验在建宁县的杨林村坪上猕猴桃种植园内进行,园地沙质壤土、缓坡地、耕作条件较好;选用十年生、大棚架栽培的中华猕猴桃建科1号作试材树;试验药剂为四川农科院出品的猕猴桃大果灵水剂(以下简称大果灵,有效成份吡效隆)。试验处理为50倍液、100倍液、150倍液浸果和100溶液果面喷雾,以清水喷果为对照。设单株为小区,3个重复。1994年5月19日(猕猴桃落…  相似文献   

12.
1999年猕猴桃果实日灼严重,平均日灼果率达21.6%,我们先后在宝鸡市岐山县落星、化明及眉县文谢、八练4个点进行了猕猴桃套袋防日灼试验,2001年取得成功,2002~2003年进行推广,现已在宝鸡市眉县及西安市周至县推广2 000 hm2以上,使日灼果率降低到3%以内,平均每667 m2减少日灼果243~270 kg,挽回经济损失388~490元/667 m2.  相似文献   

13.
不同果袋对梨果实重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7种不同类型的果袋对5个梨品种(系)果实进行套袋处理,研究了套袋对果实重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改变梨果实重量。对于八月红、93-6-50和苹果梨3个品种(系),一部分果袋套袋使其果实重量增加,另一部分果袋使其果实重量减少;而对于93-5-89和新西兰红梨2个品种(系),7种果袋使前者果实重量减少,使后者果实重量增加。在7种果袋类型中,编号为D-5、D-6和D-7果袋处理能够增加果实重量。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梨果实套袋与裂果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早酥”品种套袋果实裂果率为7.50%,不套袋果裂果率则高达63.41%。套袋果实总糖含量显著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降低。果实硬度高于对照。果肉中的氮、磷、钙含量低于对照,钾的含量、K/Mg、K/Ca Mg的比值高于对照。分析了上述因素均有利于增强梨果实的抗裂能力。  相似文献   

15.
金冠苹果套袋提高果实品质为解决金冠苹果果锈严重问题,于1993─1994年在昌黎县五峰山进行了果实套袋试验,提高了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一、套袋时期与方法:5月中旬定果后,喷一次杀虫杀菌剂,3天后,每花序选留1─3个大果进行套袋,纸袋为自制报纸袋,1个...  相似文献   

16.
套袋短枝红富士果实内含物及果皮色素的变化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对短枝红富士苹果套袋后果实内含物及果皮色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套袋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果实成熟而增加,淀粉含量下降;果皮中叶绿素含量幼果期最高,成熟期最低,花青素含量采收时最高。可溶性固形物、淀粉、叶绿素含量,未套袋果均高于套袋果,花青素含量未套袋果最低。  相似文献   

17.
以烟富3和天红2号2个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套袋与无袋对果实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袋果实黑点病发病率略低于套袋果,但病虫害发生率均高于套袋果,其中烟富3无袋果实的苹果轮纹病、苹果炭疽病的发病率以及桃小食心虫、蝽蟓的危害率显著高于套袋果实,而天红2号无袋和套袋处理之间病虫害发生率的差别不明显;无袋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套袋果,风味、口感等内在品质指标优于套袋苹果,而着色指数、表面光洁指数和可滴定酸含量则明显低于套袋果实。无袋与套袋果实的农药残留量没有明显差别,杀菌剂和杀虫剂均未检出。  相似文献   

18.
不同果袋对新西兰红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5种不同类型的果袋对新西兰红梨果实进行套袋处理,研究了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改善新西兰红梨果实外观品质,单果质量增加,果面光亮、洁净、着色好、果点变小且不明显;但套袋也会使新西兰红梨果实的可滳定酸有所降低,不同类型果袋使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Vc含量降低或提高.在5种果袋类型中,编号为D-2和D-4果袋处理的果实综合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9.
2个优良早熟桃品种套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我区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引进春瑞、春雪2个早熟优良桃新品种,全部实施果实套袋技术,套袋后果实色泽艳丽、果皮细嫩、果面光泽度高、果形均匀、无病虫伤口及裂果发生,市场上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每公斤增值1.2—1.4元。现已示范推广33.3hm^2,获经济效益300余万元,深受广大果农的欢迎。现将套袋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枇杷果实套袋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蒙自地区采用4种纸袋对大五星、早钟6号、长红3号等3个枇杷品种果实进行套袋试验.结果表明,套袋果实外观比较好,果面光洁,果粉多,商品价值高;以牛皮纸和自制双层报纸套袋效果较好,其处理果实果粉厚,果面光洁,色泽好,几乎无日灼果和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