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 现状及问题 1.1涉棉部门多 链结功能弱 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占全国棉花种植总面积的1/3左右,棉产区国民生产总值的60%和棉农收入的60~70%来自棉产业,棉产业已成为新疆最大、最强的支柱产业,种植、加工、纺织等各环节已具有一定的实力和规模。但由于棉花市场开放较晚,产业链长,导致生产、初加工、纺织等链结功能弱,各行业部门自成体系,产业一体化经营进展缓慢。  相似文献   

2.
更正     
《农家致富》2005,(23):23-23
如东县 2005年棉花种植面积10万亩,其中,高品质棉科棉3号种植面积6.5万亩,占总面积的65%。该县掘港镇天星村24组棉农严汉其,从事棉花种植10多年,植棉经验丰富。2005年种植高品质棉新品种科棉3号4亩,9月26日如东县作栽站测产显示,该户棉花种植密度行距为106.56厘米,株距32.3厘米,每亩密度1933株,平均单株成铃39.6个.每亩总铃76547个,亩产籽棉450公斤,产量喜人。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在新疆陆地棉高密度生产上推广DPC化调技术,对调节棉花株高、塑造理想株型,争取棉花优质高产起到重要作用,但对实现海岛棉高密度种植,使用DPC化调,对其生长发育有什么影响,目前很少有研究。因此,本实验就此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海岛棉不同密度种植,使用DPC化调,找出一个喷施DPC最佳效果的适宜密度,为海岛棉高密度种植化调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农家致富》2005,(2):27-27
2004年该市涌现出一大批种植高品质棉科棉1号、科棉3号高产典型。其中,安丰镇通榆村10组种植了350亩高品质棉科棉1号、科棉3号,取得大丰收。据有关专家实地调查,该组种植的科棉1号、科棉3号平均单株成锥达到42.8个,  相似文献   

5.
我县是全国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县之一,常年油菜种植面积5.3hm^2左右,其中优质双低油菜种植面积占90%以上。为了引进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油菜品种,肥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05-2006年度开展了对“湘杂油814”种植试验,从而进一步了解该品种在我县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以及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现将试验示范种植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1选择适宜品种,集中种植 从太湖县近几年引种示范效果看,华杂3号、绵油11号、棉油12号、蓉油11号、中油杂1号、皖油14号等优质品种均适合供种。统一供种,集中连片种植,统一管理,可确保品质,从而可以实行订单生产,统一收购,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7.
《河北农业》2005,(2):45-45
中抗39F1棉花是目前我中心最新推出的优质杂交抗虫棉新品系,集高产、优质、抗虫、抗病等优良性状于一身,种植管理简单。不打杈、不整枝,省工省时,果枝节间短,结铃紧凑,比种植当地棉每亩可节省投资150元,增产35%-50%,效益显著。自该品种在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江西等各大棉区推广种植以来,受到专家及棉农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8.
辽棉17号是由辽宁省棉花研究所培育的优质、高产、抗病的陆地棉新品种。乌苏市种子站从2002年开始引进、试验、示范,表现突出。2003-2004年大面积种植,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经过3年的种植栽培实践,我们总结出一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立体种植对主要棉花害虫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2-1993年在河南省内黄县纯麦套春棉田、种植玉米诱集带麦套春棉田和插花种植玉米麦套春棉田对棉铃早、红蜘蛛、棉蚜的生态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植玉要带麦套春棉田和插花种植玉米麦套春棉田2代棉铃虫百株棉花累计落卵量比纯麦套春棉田分别中11.34%和44.83%。种植玉米诱集带麦套春棉田第3代和第4代棉铃虫百株棉花累计落卵量比纯麦套春棉分别减少33.01%和21.86%。插花种植玉米麦套春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团场棉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连作年限的不断延长,特别是推广地膜棉栽培以来,田边地头寄主一直存在,加之连年暖冬温度偏高,使棉叶螨有了较好的生存和越冬环境,导致棉叶螨的逐年大发生,这已成为制约棉花高产优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南县2003年引进棉花新品种中棉所48试种,连续3年共种植213.8公顷,表现良好。①产量高。2003年种植1334平方米中棉所48棉花,平均667平方米籽棉产量为342公斤。2004年种植3.6公顷,平均667平方米籽棉产量为387.5公斤。2005年种植210公顷,平均667平方米籽棉产量329公斤.一般比当地当家品种增产12.6%-15%。  相似文献   

12.
鄂东北棉田立体种植的主要模式有豌豆/西瓜/棉、小麦/花生/棉、蒜-椒/棉等3种。棉田立体种植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控制杂草危害,并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棉田立体种植必须采取综合配套技术才能达到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13.
《四川农业科技》2005,(5):41-41
2004年四川各地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结构调整,扩大优质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等生产规模,全年种植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面积1845.3万亩,占全省水稻面积的62.4%,比上年增加137.2万亩;优质稻产量950.5万吨比上年增产13.6%。优质小麦面积754.4万亩,占全省小麦面积39.2%,比上年增加158.0万亩;优质小麦产量194.2万吨,增产33.1%。  相似文献   

14.
一、种植规格 每1.5米为一种植带,采取高低畦种植,高畦宽80厘米,高10-15厘米,在高畦中间种一行西瓜,在西瓜两侧各种一行棉花,瓜棉间距30厘米。  相似文献   

15.
湘杂棉3号F12005年通过河南省引种认定,2005年开始在南阳地区大面积种植,到2008年湘杂棉3号F1在南阳市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占全市杂交棉总面积的16%。其以棵大、桃大、纤维白、衣分高等优势深受该市广大棉农和棉花收购商的欢迎,但近几年随着推广面积的逐步扩大,在生产上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例如在局部容易发生早衰问题,对此,我们在生产一线进行连续几年的调查研究,找出早衰的原因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王彩霞 《甘肃农业》2004,(8):111-111
随着高产高效农业的迅速发展,单一的种植模式已不能满足棉农增产增收的需要。随着棉花抗虫、抗病品种的出现,根据当地情况,大力调整种植结构,是保证棉农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实践证明:麦棉两熟种植、瓜棉两熟种植、菜棉两熟种植,增产幅度大,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北疆棉区棉花生产对高产、优质兼抗病品种的日益迫切需求,将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抗病且高产优质的棉花品种辽棉46在沙湾棉区进行了示范种植,总结了该品种种植表现、配套标准化栽培技术,为其在北疆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芝麻发展前景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1河南省芝麻生产及市场状况 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带回“胡麻”开始,芝麻住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作为一种优质油料作物,芝麻在国民经济及对外贸易方面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芝麻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为100万hm^2,总产75~90万t,面积和总产分别占世界的15%和20%以上。芝麻在我国种植范围相当广泛,尤其以豫中的南阳、驻马店、周口及鄂西北的襄樊、枣阳和皖中的阜阳等地栽培面积较大,为我国芝麻种植的核心地带。仅河南省每年芝麻种植面积就在30万hm^2以上,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3。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芝麻的种种保健作用不断为学术界和公众认可,国内外市场日趋活跃,使得芝麻的播种面积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9.
平原区的传统种植作物以粮、棉、油、菜为主,效益比较低。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林间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比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种植优质牧草不但可以养地、改良土壤,而且又是畜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扩大牧草种植规模,必将带动畜牧业和牧草加工业的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黄河流域棉区机采棉最优种植模式,本试验以德棉10号、德棉12号、德棉16号和鲁6269共4个棉花品种(系)为材料,设置76 cm等行距(R1)、66 cm+10 cm(R2)、92 cm+60 cm(R3) 3种种植模式,研究各种植模式对不同棉花品种株高、茎粗、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品种的株高均表现为R1 R2 R3,茎粗均表现为R3 R1 R2;品种间株高和茎粗均表现为鲁6269德棉10号德棉12号德棉16号。4个品种均以76 cm等行距种植模式籽棉、皮棉产量最高;各处理中,籽棉产量以德棉10号+76 cm等行距种植模式最高,皮棉产量以鲁6269+76 cm等行距种植模式最高。纤维品质品种间差异较大,以德棉16号和德棉10号表现最优,种植模式对其影响不显著。本试验条件下,76 cm等行距(R1)为最优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