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培育适宜黄淮麦区种植的小麦抗赤霉病品系(种),本研究以含有Fhb1、Fhb2、Fhb4和Fhb5共4个抗赤霉病基因聚合的种质NMAS020为抗源与农艺亲本复交构建的抗赤霉病育种选择群体为试验材料,综合利用农艺性状评价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创制了55份新品系,并通过单花滴注法评价了其赤霉病抗性。结果发现,不同抗赤霉病基因/QTL、不同抗赤霉病基因/QTL组合对小麦赤霉病抗性表现不一,仅含Fhb1或Fhb4的品系平均感病小穗数明显低于仅含Fhb2或Fhb5的品系及对照品种济麦22,赤霉病抗性较好;含有Fhb2+Fhb5的品系平均感病小穗数和平均感病小穗率表现最低、赤霉病抗性最好,含Fhb1+Fhb2的品系次之,均明显低于含Fhb1+Fhb4和Fhb2+Fhb4的品系抗性。本研究创制的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且抗赤霉病新品系济麦8681和济麦8775可作为抗病亲本进一步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正确评价抗病亲本和选配杂交组合,本研究选用3个感病亲本和3个抗病程度不同的抗性亲本,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置9个组合,用播种沟接菌法对各组合杂种F1进行纹枯病诱发鉴定,研究小麦纹枯病抗性的配合力。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组合的病情指数都一致倾向于病害较轻的亲本;品种之间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差异明显。一般配合力效应变幅范围在-9.59%~14.54%之间,既有正向又有负向,亲本P1中N iavt14的一般配合力的相对效应值最低,为-9.59%,其次是AR z,为-4.95%,在抗性育种中,这两个品种可以作为抗性亲本利用。特殊配合力效应值的变化范围为-12.66%~19.15%,组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AR z×宁麦8号、N iavt14×宁麦8号、水涝麦×徐州25、水涝麦×扬麦158,这些组合的特殊配合力较低,可在抗病育种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3.
小麦体细胞无性系抗赤霉病性遗传稳定性及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研究了经组织培养筛选出的小麦体细胞无性系抗赤霉病突变体各世代的抗性平均表现、突变体的配合力及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组织培养能诱导抗病突变体,突变体能稳定遗传,利用突变本作亲本,其抗性具有较好的配合力从其后代中能选出32% ̄38%的抗性单株,遗传力较高,可作抗原利用。  相似文献   

4.
小麦抗病新材料H35、S42和N553抗赤霉病性的遗传效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 5个抗赤霉病亲本与 1个感赤霉病亲本配制的部分双列杂交组合和 4个抗赤霉病亲本与感赤霉病亲本安农 8455配制的家系群体进行了小麦抗赤霉病性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及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①抗赤霉病材料S42和H35具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组合S42 /安农 8455和H35 /安农 8455具有较好的特殊配合力;②抗赤霉病材料苏麦 3号、H35、S42和N553的抗赤霉病性遗传均主要受两对主基因 多基因控制,但相互间还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用苏麦3号等6个小麦品种的6×6双列杂交F_1,进行了赤霉病病小穗率的配合力分析和Wr/Vr 分析,估算了遗传力等参数,并计算了病小穗率与株高、开花期、小穗密度、穗长、百粒重、穗粒数和穗粒重之间的表现型、基因型和环境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小麦赤霉病抗性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控制,非加性基因效应也有显著作用,且抗病对感病为部分显性.苏麦3号具有较多的显性抗病基因和较好的一般配合力,它与其它品种杂交能极显著地降低杂种后代的病小穗率.杂种F_1赤霉病病小穗率与株高、穗长、百粒重、穗粒数和穗粒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开花期和小穗密度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呈极显著和不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小麦赤霉病的抗侵染性和抗扩展性的强弱和组配 ,及对小麦赤霉病抗性的影响。中抗侵染和强抗扩展的品种为较好的抗性 ,其对赤霉病可以保持较稳定的抗性。小麦赤霉病一般属于多基因效应 ,两个不抗赤霉病的小麦品种都含有抗赤霉病的微效性基因 ,则可以通过杂交累加或重组 ,选出抗病的品种 ,带有抗赤霉病微效抗性基因的品种 ,采用系统选择或辐射的方法 ,亦可以选出抗赤霉病能力较强的品种。本文最后还提出抗赤霉病育种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冬小麦杂交育种亲本选配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冬小麦杂交育种亲本选配的几个问题:(1)亲本选配与后代类型的关系。(2)亲本选配与高产优势的问题。(3)亲本选配与配合力的问题。(4)复交亲本选配方法,提出了复交组合应选用F1及F3 ̄F4代作亲本之一,三交组合应用综合性状好的推广品种作第3个亲本。  相似文献   

8.
选用国内外对丝黑穗病抗性不同的15份自交系及其组配的56份杂交组合作为供试材料,进行了丝黑穗病的人工接种鉴定与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表现抗病的自交系材料有10份,占总鉴定自交系材料的66.6%,其中表现抗病的有F349和Mo17,表现中抗的有6WC、5918、J1782、4CV、丹8415、东D202、丹黄34、中106;杂交组合抗病类型有39份,占总杂交组合的69.64%.对其配合力进行分析,发现在有无接丝黑穗病菌条件下,组合6WC×东D202、6WC×丹8415小区产量较高,其亲本的一般配合力也较高,并且这些组合及其亲本的抗性均达到抗病或中抗水平,所以在抗玉米丝黑穗的育种中既要重视玉米抗病等级的鉴定,也要加强其配合力的分析和产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小麦亲本配合力的三交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一组6个亲本的60个三交后代,按照Ponnuuswamy和Das提出的模型,分析了这6个亲本在三交中的作为祖亲和作为亲本的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不仅不同品种一般配合力相差很多,即使同一品种,一般配合力在不同杂交顺序中表现也不一致。亲本的选择和杂交顺序的决定可根据各品种的不同类型一般配合力效应以及有关的配合力效应方差大小来进行。三交时,3个品种均应具有较高一般配合力效应。以单株产量为冽,品种2(Sallivan)作为国外品种适于做祖亲而品种4(绿七蛐)适于做亲本。根据试验结果讨论了在三交中亲本选择和决定杂交顺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采用6×6双列杂交设计,研究了贵州芥菜型油菜地方品种含油率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各品种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含油率受加性和非加性两种遗传效应的共同作用,并以加性遗传效应为主;不同亲本间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也不尽相同。牛耳朵和渣壳油菜的一般配合力效应较高,其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也最大,它们是两个含油率较理想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1.
品种抗条锈性鉴定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12个条锈病菌生理小种和1个类型对5282个国内育成的品种(系)和国外引进的1405个品种资源材料,进行了成株期分小种抗条锈性鉴定,共43038个次(一小种一品种为1个次).通过抗条锈鉴定,共计125个左右品种在生产中推广,面积累计达4千万hm2以上:鉴选的532个抗源材料被不同育种单位利用,筛选出了一批抗条中28号和29号的抗源.  相似文献   

12.
稻瘟病抗性基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累积分布曲线法,用我国5个菌系——ZA#-1、ZB#-(13),ZC#-(13),ZE#-1,ZF#-1,在温室人工接种丽江新团黑谷×腾选和丽江新团黑谷×旱谷两个组合7套F#-3系统。结果表明,旱谷对ZA#-1、ZB#-(13),ZC#-(13),ZE#-1菌系的抗性是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的;腾选对ZC#-(13),ZE#-1菌系的抗性是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的,对ZF#-1菌系的抗性是由2对显性基因控制的。  相似文献   

13.
棉铃虫滞育蛹的抗寒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观察棉虫滞育蛹在低温0℃和5℃下的死亡率,比较其不同发育时期的抗寒力差异,结果表明,滞育蛹在眼点移动抗寒力较强,在眼点开始移动后抗寒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植物抗病突变体的离体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植物抗病突变体的离体筛选的基本原理和筛选程序,介绍了该技术取得的成绩和研究进展,分析讨论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在户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室内模拟抗性汰选出抗三氟氯氰菊酯截形叶螨种群。利用蛋白酶 K 及十二烷基硫酸钠、乙二胺四乙酸钠盐等裂解叶螨细胞,提取基因组 D N A。参照有关大鼠、果蝇钠通道的核酸序列,设计25 、27 个核甙酸的引物对,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分别对抗三氟氯氰菊酯种群和敏感种群进行扩增,产物扩增片段为300bp 。由扩增结果得知,引物设计合理,并可推测:截形叶螨对菊酯类农药产生强抗药性的原因并非是由于钠通道基因的突变作用引起  相似文献   

16.
以不同小麦品种(系)幼穗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小麦抗赤霉病体细胞突变体筛选,结果表明,不同赤霉病抗性品种(系)对赤霉菌素表现不同的反应,抗性品种愈伤组织生长受毒素抑制小,感病品种伤组织受毒素抑制强烈,筛选出了赤霉病菌毒素加入的最适浓度为2%(V/V),在该浓度下可筛选出抗性突变体,获得了咸农151,陕167,陕229等品种(系)的赤霉病菌素抗性体细胞无性系再生植株,再生植株田间人工接种鉴定表现出中或高  相似文献   

17.
杏树抗寒生理研究初报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本文以红丰、骆驼黄及凯行杏等3个品种为试材,对杏树抗寒生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红丰杏休眠枝自由水/束缚水含量比值明显低于骆驼黄及凯特杏;②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变大,且在-30℃时剧烈增加,红丰杏的相对电导率值一直较低;③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变化趋势为“升-降-升-降”,有两个高峰,而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活力的变化趋势为“升-降-升”,而红丰杏酶活力提高的幅度较大;④杏树枝条内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所增加,在-35℃以前变化比较平缓,自-35℃才开始升高,到-40℃时,蛋白含量急剧增加,红丰杏的蛋白含量始终高于其它品种;⑤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枝条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呈明显增加趋势,其中红丰杏增加的幅度大于骆驼黄及凯特杏。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红丰杏较其它两个品种有较强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8.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与连作大豆的抗逆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石灰性黑钙土上抗孢囊线虫品种(抗2)和非抗线虫品种(合丰25)在连作胁迫下大豆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变化。1995~1996两年的田间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抗2品种随连作年限的增加,大豆叶片中GSH-Px活性增强,差异达到极显著F=1524,说明该品种对连作障碍有较强的抵卸能力,连作使大豆产量降低706%~2075%;而合丰25随连作年限的增加,大豆叶片中GSH-px活性降低,品种对连作障碍的抗性较弱,连作使大豆产量降低1691%~6826%。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抗虫油菜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抗虫油菜除前期叶片稍大、叶色稍淡、苗期抗虫性较强外,其他形态性状、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及生育期与湘油13号相同。  相似文献   

20.
采用孢悬液花期接种的方法,在田间研究了小麦品种对赤霉病抗性与小麦植物形态学的关系,并分析了不同抗性品种的过氧化物酶的酶谱和酶活力。结果表明,小麦品种的抗赤性与品种的株高、穗长、穗形、小穗着生密度无关,与芒长有不明显的相关性,小麦抗性强弱与穗轴病变长度关系密切,病变长度越小抗力越强。不同抗性的小麦品种过氧化物酶的酶谱有所不同,接种后抗病品种苏麦3号在原8条酶带的基础上新增加1条酶带,但感病品种垦大1号没有增加,仍保持6条酶带。接种后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都有所增强,但抗性品种苏麦3号酶比活力增长速率明显高于感病品种垦大1号和东农1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