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豆直接浸出料胚干燥工艺的选择齐玉堂(武汉食品工业学院油脂系武汉市430022)1前言据资料介绍,大豆料胚直接浸出时人浸水分一般在8~9%为宜;而大豆原料水分含量往往在10%以上。如果在制备料胚时不加以干燥,会大大影响浸出的出油率,导致粕中残油偏高;...  相似文献   

2.
由于工业“三废”大量排放,农业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农业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重视,德国、瑞士率先提出了有机农业的概念,随后英、美、法、瑞典、南非等国成立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自此,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在世界范围不断兴起.有机食品潜在的销量极为可观,预测到甘一世纪前几十年,有机食品将占全世界食品销售总量的5-10%,甚至高达20%.另据统计,有机农业的生产成本仅为现代常规农业生产成本的40%,而有机食品的销售价则比同类普通食品高2…  相似文献   

3.
覆膜穴播啤麦追施氮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沙质淡灰钙土地区种植覆膜穴播啤酒大麦,在基施尿素11.8kg/亩,五氧化二磷10kg/亩,有机精肥300kg/亩基础上,追施氮肥原则“少吃多餐”分次施肥,追施氮肥种类以碳铵为主,分3次追施,分别追施纯氮7.6kg/亩的40%碳铵,10.5kg/亩的40%碳铵,10.5kg/亩的20%尿素。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价及其对我国传统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2001年全球转基因作曲种植面积达到了5260万km^2,其中转基因抗除草剂作曲占77%,转基因抗虫作曲占15%。200l年中国转基因作曲种植面积为150万hm^2,占全球的3%,主要为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作曲安全性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倍受政府、科学家和大众的关注,在转基因作曲食品安全性方面提出了和传统食品“实质等同性”的评价概念;在转基因作曲环境安全性方面注重转基因作物本身及基因扩散给环境带来的直接、间接和潜在的影确。国外转基因农作曲及其产品对我国传统农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棉花高产经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宽行稀植、免整枝、少中耕为主体的棉花高产简化栽培技术体系具有良好的高产高效结果。通过全国10个主产棉省区联合试验,简化栽培地产量较常规栽培增产8.2-10.8%,省工16.8%,,节省成本7.6%,产值增加10%,净产值增加11.3%,湖南试点大区示范理论产量增加8%,小区增产1.6%,简化栽培日劳动投工产出效益提高23.3%。  相似文献   

6.
邓秋生 《杂交水稻》1995,(1):13-14,37
V20A在幼穗发育5-6期亩施尿素5-6kg和钾肥3-5kg作保花肥,可提高母本柱头外露率15%左右,可使异交结实率提高10.8%-17%。产量增加10%以上。  相似文献   

7.
以宽行稀植、免整枝、少中耕为主体的棉花高产简化栽培技术体系具有良好的高产高效结果。通过全国10个主产棉省区联合试验,简化栽培的产量较常规栽培增产82%~108%,省工168%,节省成本76%,产值增加10%,净产值增加113%。湖南试点大区示范理论产量增加8%,小区试验增产16%。简化栽培日劳动投工产出效益提高233%  相似文献   

8.
人参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药食同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参在我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早在甲骨文中就有象形文字“参”字,人参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我国的人参产量占世界的70%,吉林省产量占我国80%,“长白山人参”已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人参已经成为吉林省东部山区农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我国没有把人参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而是列入了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客观上使人们认为人参不可以以食品的形式食用,导致了人参应用领域空间缩小,极大地限制了人参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化纤遮光网预防春小麦干热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97年利用遮光率45%的金属遮光网试验预防干热风的基础上,1998年在春小麦灌浆期间又利用遮光率为10%和30%的两种化纤遮光网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0%和30%的网内穗粒重分别比对产加2.0g和3.2g,30%遮光率以下不会影响小麦对光强的需求,但能很好的预防干热风。  相似文献   

10.
10.8%凯撒防治棉铃虫药效试验①屈立峰孙广勤山东聊城地区农科所聊城25205810.8%凯撒乳油由德国艾格福公司生产。为了考察其在棉铃虫防治上的有效剂量及应用前景,在聊城市孙坊村进行了田间试验。10.8%凯撒乳油有效剂量分设8、10、12ml·66...  相似文献   

11.
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ABT生根粉在花生上用于浸种,效果显著。6 号、7 号、8号分别使用10m g·kg- 1、20m g·kg- 1和30 m g·kg- 1均比对照增产,其中8 号使用20m g·kg- 1和30m g·kg- 1增产2385% ~2668% ,使用7 号30m g·kg- 1和使用6 号10m g·kg- 1增产1734% ~1943% ,使用7 号10m g·kg- 1和使用6 号20m g·kg- 1增产1282% ~1485% ,增产增收均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水稻机械覆膜穴播节水栽培是集地膜覆盖,节水栽培,幼苗旱长,机械直播为一体的综合配套高产,高效,节水栽培新技术,实践证明该法种植水稻亩产比旱直播增产10%-20%,增效5%-10%,亩节水300-600m^3。  相似文献   

13.
低酚棉不同隔离条件与天然杂交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酚棉与常规棉相邻种植,距离在3、10、20、50m,其天然杂交率分别为4.38%、2.31%、1.17%、1.63%、1.23%,距离100m以上,天然杂交率也在1%以上。低酚棉原种生产须同常规棉隔离100m以上;加工用低酚棉子隔离可在10m以上;生物学混杂超过5%或机械混杂1%以上,棉仁含酚量将超过0.04%,棉子不能作低酚棉子利用。  相似文献   

14.
关于高产优质苎麻新组合V10的几个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4-1992年,先后对新组合V10进行了组合比较试验,全国区域试验,生产示范和制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V10丰产性强,纤维品质优良。比黄壳早增产30%左右,比芦竹青增产25%以上,年平均纤维细度在1800-1900公支之间。V10杂种优势明显,抗逆性强,适应性好,制种简单易行,种子产量高,是可以迅速推广的优良组合。  相似文献   

15.
信息汇摘     
信息汇摘(本刊编辑部)▲国家决定减免边销茶税收。为保证少数民族对边销茶的特殊需要,财政部最近发出通知,决定对收购边销茶原料(指用于边销茶生产的黑茶、红茶末、老青茶、绿茶原料)的单位,减按10%的税率征收农业特产税。减征的收购单位,只限于国家指定的16...  相似文献   

16.
1984—1992年,先后对新组合V10进行了组合比较试验、全国区域试验、生产示范和制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V10丰产性强,纤维品质优良。比黄壳早增产30%左右,比芦竹青增产25%以上;年平均纤维细度在1800—1900公支之间。V10杂种优势明显,抗逆性强,适应性好;制种简单易行,种子产量高,是可以迅速推广的优良组合。  相似文献   

17.
桂糖11号是广西甘蔗所育成的早熟高产高糖优良品种,经过广西10年来的推广,多数县成为当家品种(50%~60%)。南宁地区1981年在横县校椅镇横塘村试种,表现高产、高糖、宿根性好、抗旱力强的优势,后在全地区推广。由于桂糖11号各方面都优于当时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18.
茶多酚在食品及日用品上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姜爱芹 《中国茶叶》1994,16(2):30-31
从茶叶中提取的多酚类化合物——茶多酚,最初主要作为食品天然抗氧化剂用于油脂和含油食品的抗氧化变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茶多酚在生物医学、卫生保健、食品工业及日用化工等领域也占有一席之地,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文仅就茶多酚在食品及日用品上的应用作一叙述。 一、茶多酚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1.作油脂食品抗氧化剂 茶多酚的主要成分是儿茶素及其衍生物,其结构式如下图所示。由于儿茶素A环和B环上的酚性羟基具有供氢的活性,因此,其还原能力很强,为理想的天然抗氧化剂。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经过多年的实验,证实茶多酚对油脂和含油食品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见表1)。虽然对植物油(花生油)氧化生成过氧化合物的抑制率较低(69.4%),然而对动物油(猪油)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效果,过氧化台物生成的抑制率高达97.5%。茶多酚用于如饼干、方便面等含油食品,其抗氧化效果也不错,过氧化合物生成的抑制率达75%以上。另外,根据新加坡生物化学教授达斯的研究结果,与普通方法冷藏的肉类相比,用茶多酚溶液浸泡过的肉类,冷藏后其过氧化合物的含量低70%~80%,表明茶多酚的抗氧化效果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19.
程瑞鲁  康宁 《杂交水稻》1989,(4):9-10,6
组织了 10个县(区)农牧站进行试验,使用江苏省建湖县产的合15%的多效唑粉剂,用4种浓度和清水(对照)喷射中稻汕优63秧苗。结果表明,与用于晚稻秧苗的结果有一致性。能明显控长促蘖,改善群体和个体经济性状,显著增产。使用浓度以 300ppm最好。  相似文献   

20.
以粳稻、高Liang、燕麦种子为试材,在-10℃、0 ̄5℃、室温条件下贮存5年后,测定了9项指标,结果表明:在-10℃、0 ̄5℃条件下贮存的种子发芽率变化不明显。室温下发芽率显著下降,电导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均增加,燕麦、高Liang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2.67%和0.94%。但在-10℃贮存的燕麦染色体没有出现异常。在-10℃、0 ̄5℃贮存种子的Est、α-Amy、Pox同工酶酶谱条带数目多、强,室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