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通过踏查、标准地调查等方法,对石渠县主要树种林业有害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石渠县林业有害生物种类虽然不多,但发生量大、发生普遍、易成灾,且有些危害较严重,诸如杨树天牛、杨树烂皮病、柳树锈病等;虫害的危害部位比病害的危害范围广。  相似文献   

2.
2014—2016年,对辽阳市龙石风景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调查发现,该地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35种,并筛选出6种危害严重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即美国白蛾、日本松干蚧、松纵坑切梢小蠹虫、樟子松衰退病、杨干象、杨树烂皮病。同时,对这6种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采取营林措施、生物措施、物理机械措施等防控技术,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获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杨树烂皮病是杨树干部重要病害之一,对林业生产造成重大危害,从营林措施、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提出了控制杨树烂皮病发生,减少林业损失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杨树是人工林主要造林树种,其中烂皮病是北方地区杨树人工林主要病害。本文从杨树烂皮病病原菌及为害症状、发病及流行规律、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杨树烂皮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基层林业生产单位对病害诊断与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我们乡杨树栽植区发生较大范围的杨树烂皮病等干部病害,严重的造成林木死亡。鉴于杨树烂皮病的危害特点,一旦不能控制其扩散蔓延的态势,对我乡造林绿化成果将造成严重威胁。为此笔者对杨树烂皮病及时进行了观察记载和分析。经过几年的防治试验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烂皮病得以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2014-2016年,通过对龙石风景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调查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提出了该地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35种,并对发生情况及成灾原因进行了分析。筛选出6种危害严重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即美国白蛾、日本松干蚧、松纵坑切梢小蠹、樟子松衰退病、杨干象、杨树烂皮病。对6种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采取应用营林措施、生物措施、物理机械措施、信息素引诱以及施用无公害药剂等防控技术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获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根据凤城市"十二五"期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筛选出美国白蛾、日本蚣干蚧、栗山天牛、杨干象、杨树烂皮病5种主要林业有害生物作为灾害损失评估对象,进行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评估计算。结果表明,凤城地区"十二五"期间5种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造成的年均损失为61 376.777万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87.218万元,间接经济损失为61 289.559万元。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杨树烂皮病成为辽宁铁岭地区杨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对该地区的林业生产建设产生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杨树速生丰产林的生产起到严重危害作用。为此,通过对近5a该地区不同杨树品种为害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以得出杨树烂皮病的发病规律,用于指导今后杨树品种的引种、栽植,以促进该地区林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本文依据《吉林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方案》和《吉林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技术方案》的要求,结合本市实际情况,详细阐述了2014~2016年在全市组织开展的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范围、普查对象、普查技术及普查结果。近十几年来,全市每年林业有害生物平均发生面积在15万亩左右,最高达近60万亩。如松瘿小卷蛾、落叶松落叶病、红松疱锈病、杨树烂皮病、银杏大蚕蛾、栗山天牛、日本松干蚧、花布灯蛾、森林鼠害等都曾在我市暴发成灾,不仅严重影  相似文献   

10.
杨树烂皮病别名杨树腐烂病、腐皮病等,是一个世界性的病害。根据对杨树多年的研究,总结出杨树烂皮病的症状,并介绍了杨树烂皮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落叶松八齿小蠹的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国内外相关的文献,对落叶松八齿小蠹在我国的分布、控制措施、扩散蔓延的可能性、天敌及其制约能力、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等进行了概述,并应用多指标综合分析的方法对其传播蔓延的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落叶松八齿小蠹是我国落叶松Larixspp.等松树的重要有害生物,其风险值R为1.96,在我国属中度危险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2.
运用有害生物危险分析(PRA)方法,对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梭梭白粉病的风险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梭梭白粉茵危险性R值为2.51,属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中特别危险的有害生物。该病害已对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梭梭防风固沙林构成严重威胁;在有害生物防治时,应予高度重视,切实加强该有害生物的风险性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3.
桑天牛(Aprionagerrnari)、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白杨透翅蛾(ParathrenetabaniformisRottenberg)是北京地区为害杨树林网的重要蛀干害虫。参照国内外对有害生物风险评价的分析方法,结合北京地区森林资源状况和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对其风险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应用综合分析法风险评估表明,光肩星天牛属高度危险,桑天牛、白杨透翅蛾属中度危险。  相似文献   

14.
水椰八角铁甲[Octodonta nipae(Maulik)]是椰子等棕榈科植物的主要害虫,国外主要分布马来西来和泰国等地,国内分布于海南(已除灭)、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省。为尽早预防该虫传入,简要描述了水椰八角铁甲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并运用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isk Analysis,PRA)方法,对水椰八角铁甲入侵海南的可能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水椰八角铁甲在海南省的风险评估值R=2.01,属于高风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5.
桉蝙蛾在广西的发生危害监测与风险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桉蝙蛾2005-2011年广西13个市30县、林场发生监测情况,指出2010年后发生的地区迅猛增加,有6市16县、林场新发生。除了普遍危害广林9号桉外,还在3229和DH201-2上发现。根据风险分析,桉蝙蛾的R=1.911属于接近高度危险的森林有害生物。因此认为桉蝙蛾应列入中国主要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  相似文献   

16.
木霉菌对五种植物病原真菌的重寄生作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研究了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T88菌株和深绿木霉(T.atroviride)T95菌株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杨树料皮病菌(Valsa sordida)、杨树水泡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ribis)、苹果树腐烂病菌(V.ceratosperma)、贝伦格葡萄座腔菌梨生专化型(B.berengeriana f.sp.piricola)的重寄生作用。对峙培养的结果可观察到,多数情况下,接种后2d内木霉与病原菌接触,随后覆盖或侵入病菌菌落,抑制其生长。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木霉对不同的植物病原真菌重寄生作用方法不同。可观察到木霉菌缠绕病原菌的菌丝,或沿着病原菌的菌丝平行或波浪式生长,或产生铯状分枝、吸器或附着胞吸附于病原菌的菌丝上,或穿透病原菌的菌丝,最终使病原菌的菌丝细胞原生质浓缩,菌丝断裂等现象。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施杨树烂皮病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治区的发病率减小到1.0%,感病指数为0.3,而对照区发病率为58.8%,感病指数为25.8,防治效果明显达98.8%,经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经分离纯化获得纯菌株并在培养基上产生了分生孢子.分别用病死枝上子实体内挑取的子囊孢子、纯培养产生的分生孢子制备孢子悬浮液,在无病区烫伤接种健康华山松枝条和表面消毒的离体枝条,均使之发病并出现了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病状、病症(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经显微镜检视计测,鉴定出松黑腐皮壳(Valsapini Fr.)和其无性型松腐皮壳囊孢(Cytospora pini Desm.).  相似文献   

19.
参照国家和其他省市有害生物风险评估体系,结合天津市林业资源具体情况,建立林业有害生物风险评估体系,应用于天津市危险程度的评判,指导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