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艺术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贵鹏 《农技服务》2008,25(12):107-108
对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艺术的美学思想进行了研究,并阐述了美学思想在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艺术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国北京颐和园与法国巴黎凡尔赛宫苑的比较,从"城市与园林","设计原则"和"植物运用"等角度分析了17世纪古典园林所折射出的东西方园林自然观的差异,得出了西方古典园林比中国古典园林更加贴近自然、回归自然的结论。并从自然地理环境、美学、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了影响东西方园林自然观形成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意境所折射出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她所创造的意境渗透着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儒家学说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最为深远,它所倡导"天人合一"思想使得"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成为了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儒学之外,道家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等思想也是中国园林的美学渊源之一。道家思想在园林上的最大体现就是崇尚自然、追求自然而又不单纯模仿自然。中国古典园林与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学、山水画等艺术紧密相联,不仅更形象地体现了园林的诗画情趣,同时也深化了园林意境的涵蕴,并再次开拓意境创作的更高领域。分析和讨论中国古典园林内在的文化底蕴及美学价值,对于我国现代园林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儒家思想及其审美意识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产生和发展影响深远。笔者先从早期儒学与园林肇端的交融谈起,说明儒家主导思想及审美意识与中国古典园林的交融,主要体现在礼乐人格塑造、山水比德思想、隐逸出世思想等方面,挖掘中国造园思想的哲学、美学根源,及其对现代园林景观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园林园路美的结构要素与排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美学及园路的功能特征出发,对中国古典园林园路美的结构要素进行分析,建立了中国古典园林园路美的结构要素评价体系,提出了园路形式美、功能美和意境美的具体影响指标,并运用系统工程学中的层次分析法,对各要素进行排序分析,对中国古典园林园路美进行了初步定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6.
从美学及园路的功能特征出发,对中国古典园林园路美的结构要素进行分析,建立了中国古典园林园路美的结构要素评价体系,提出了园路形式美、功能美和意境美的具体影响指标,并运用系统工程学中的层次分析法,对各要素进行排序分析,对中国古典园林园路美进行了初步定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7.
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其建筑风格独树一帜,自身特有的内涵丰富,中国古典园林诠释出古代绘画意境与古代绘画美,论述古典园林中的古代绘画美及思想价值和作用,梳理有关古典园林中的古代绘画艺术的研究,全文以古典绘画艺术、美学、园林理论为基础,其中涉及到建筑学、园林景观等相关专业,从调研到理论的顺序展开论证。通过解读园林和山水画的关系,以及对社会背景的追溯,与古典园林的对比分析。解读古典园林建筑美的形成原因~([1])。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园林的季相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中国古典园林中江南园林和北方园林的季相景观及其美学特征,并以拙政园、杭州西湖景区、圆明园和静宜园等为例进行分析,认为植物的季相是南北古典园林欣赏的主要内容之一;气候因素是限制两地园林植物选材的主要因素,而文化因素直接影响了植物的应用形式。南方的古典园林中,一年四季均有美景可观,并更多的欣赏夏秋季节。北方的古典园林以春景欣赏为主,但并不忽略冬季。这对我国现代城市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现代生活中,中国古典园林的服务对象和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笔者结合红楼艺文苑景观改造项目,探讨了兼顾生态理念、古典园林意境与现代游客需求的观点。提出在建设改造中保护树木、动物廊道,以雨水花园和花境的现代景观手法提升景观效果及用古建园林小品亭廊榭组合提供现代服务功能。以期为古典园林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芍药作为我国传统名花,具有很好的景观美学价值,是园林造景的重要资源。本文在分析芍药独具魅力的景观美学价值的基础上,对芍药在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中的应用进行考察和分析,论述了芍药在古典园林造景中的作用,对其在现代园林的应用提出了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11.
黎文勤  熊建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595-8596,8600
从符号学的视角考察中国古典园林,认为园林景观中小到单体构建、构件上的装饰图案,大到自然山水的营造,都可以视为符号。解析了中国传统元素以及传统图案对现代园林的影响,并从意境、造园手法、景观元素方面,结合留园"小蓬莱"景点、深圳万科"第五园"的实例,总结了中国传统园林对于现代园林设计的借鉴意义。在挖掘和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探讨现代园林在发生革命性创新的同时,对古典园林的继承性。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植物专类园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着力打造具有湖南特色的生态健全、景观优美、文化内涵丰富的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植物专类园,以充分体现植物专类园的专类性、物种多样性、区域性、景观性、文化性和经济性为规划原则,对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植物专类园的建设进行了规划,提出了樱花园、山茶园、木兰园、杜鹃园和湖南特有植物园等14个植物专类园的规划构想.  相似文献   

13.
西藏传统园林历史沿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传力  魏琴  蒙乃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42-13044,13121
笔者依据造园规模、造园要素、造园手法等园林处理方式和西藏特殊的历史进程,尝试将西藏传统园林归纳为萌芽期、形成期、成熟期3个主要发展阶段,笔者详细介绍了西藏传统园林各阶段的发展情况,认为西藏园林最终形成了以罗布林卡为典型代表的园林体系,并将西藏传统园林的特色归纳为:①园林选址及布局通常依附主体建筑周围的地势平坦之地,布局疏朗,规整大方,不作故意的曲折变化,林地、建筑、道路关系明确,密度很低,区别于汉地园林迂回曲折、欲扬先抑、曲径通幽的造园手法;②造园要素以种植各类植物为主,形成注重绿化的造园特点,与汉地园林注重"理水"的手法相反,淡于"理水";③主要具备休闲娱乐、宗教仪式、政治职能3项园林功能,特别注重宗教仪式功能。  相似文献   

14.
王柱 《北京农业》2011,(18):47-48
中国现代园林建筑要提炼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本土特征和西方园林文化的精髓,挖掘出潜在的、有意义、有价值的设计要素,使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完美融合,形成一种全新的现代园林设计理念。中国古典园林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以其形式和内涵形成了特有的艺术风格,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以"完整、和谐、鲜明"为主要特征,以对称、均衡和秩序等简单的几何关系为造园手法。  相似文献   

15.
孟妍君  秦鹏  秦春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721-4723,4740
雁山园是广西现存3座古典园林中最具岭南特色的古典名园,对其进行研究可充分了解岭南园林的特征。笔者从选址和园林布局的角度深刻剖析了风水环境意识对造园的影响。风水理论是我国传统园林建筑选址的主要依据,古代风水学源于《周易》的八卦学说,其根本思想是"藏风聚气"。雁山园的规划布局运用了五行学说的观点,符合风水理论中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坐北朝南的格局要求。雁山园在规划时充分利用真山真水的自然条件,呈前庭后院式布局。宅居和庭园相对独立,各自成区,用洞门花墙、廊亭小院、花木池水相隔。全园共分为五大景区,即入口区、稻香村区、涵通楼—碧云湖区、方竹山区、乳钟山区,各区既相互连通,又各自独立,园景富于变化,充分体现出造园者的风水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16.
李渔是明末清初著名作家、造园家,擅长戏曲、小说,其在造园方面之技艺尤为卓越,李渔在学林艺苑中所积累的美学思想在造园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一生造园无数,在我国园林史上留下了璀璨的华章。其中芥子园系其继伊园、层园之后中年移居南京时所造住所。芥子园造园技艺之巧妙,反映了李渔精湛、独特的造园思想。  相似文献   

17.
李丽莉  周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605-8608
通过对"新中式"景观设计风格的分析,以万科"第五园"为例,从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维方式和基本设计技巧等方面出发,解析该项目中对"新中式"景观风格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浅说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林植物景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山林植物景观为园主提供了可以寄心林泉丘壑的退隐的生活场景,从南朝到明清,历代园主一直力求体现山林意趣.该文从中国古代文士崇尚山林隐逸生活的侧面,对不同历史时期的郊野墅园及城市宅园山林意趣的营造手法,做了一定程度的探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山林植物景观,不仅艺术地再现了自然界中的山川草木,而且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为指导 ,结合现代造园意识 ,对晋城矿务局公园进行绿化设计 ,从设计形式与内容上达到了化情于物 ,予情于景 ,取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艺术境界 ,从人工造景 ,植物配置、建筑小品等园林要素诸方面设计建造了一座综合型公园 ,满足矿区居民休憩、娱乐之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