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林下经济概述:简单的说,就是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手段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选择适合白银市会宁县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2014-2015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全县已初步形成林果产业、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各类林下经济发展模式。2016年国家林业局认定甘肃甘富果业集团有限公司、会宁县头寨子镇双坪林场、会宁县五七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3家单位  相似文献   

2.
<正>林下经济产业是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主要通过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两种基本模式,选择适合林下种植以及养殖种类进行合理搭配。既可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增加林地生物多样性,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林下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模式,在充分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将林、农、牧等产业链条融合在一起共同发展的复合高效的独特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3.
浅谈湖南林下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下经济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为目的,以科技为支撑,在充分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有目的地通过林下种植、林下养殖、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方式进行立体复  相似文献   

4.
林下经济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为目的,以科技为支撑,在充分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有目的地通过林下种植、林下养殖、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方式进行立体复  相似文献   

5.
<正>林下经济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为目的,以科技为支撑,在充分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有目的地通过林下种植、林下养殖、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方式进行立体复  相似文献   

6.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和政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剖析了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及时修订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培育龙头企业和示范基地、提高科技支撑水平、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产品安全5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和政县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林下经济是以林木、林地资源环境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生物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及休闲旅游等,培育林下产品,寻求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的一条新路子。近年来,山阳县政府十分重视林下经济发展工作,从2012年开始,县级财政每年拿出专款进行补助,扶持了一大批农民林下经济发展示范大户,广大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县林下经济发展到了一个  相似文献   

8.
文章概述了成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成县林下经济发展的基础与优势、存在问题,并从加强宣传,示范引领,政策扶持,科技支撑,打造品牌等方面探讨提出成县林下经济发展对策,以期为成县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梅列区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文前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9):47-48,167
简要介绍了梅列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指出梅列区在发展林下经济过程中存在资源利用率低,缺乏竞争力;产业化水平低,经济效益低;科技支撑有限,成熟技术少等问题,并对其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完善制度,统筹规划;集约经营,培植产业;典型示范,辐射带动等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为梅列区林下经济向大规模深层次发展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0.
林下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和林地空间,通过林下种植、养殖、加工等措施,充分发挥林地综合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达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森林资源保护双羸的一种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该文以顺昌县为例,系统总结分析了顺昌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其产业优势与存在问题,并针对顺昌县当地实际,从龙头企业带动、强化科技支撑、拓宽资金渠道、完善政策措施及培育市场体系等5个方面提出了发展林下经济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强林业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昭通市适宜区域开展厚朴林下种植金佛山方竹,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以短养长、长短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弥补种植厚朴需20年以上才产生经济效益的"短板"。本文从厚朴林地与金佛山方竹分蔸苗的选择、开挖种植穴、栽种、栽后管理、培育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厚朴林下金佛山方竹分蔸移栽复合种植技术,以期为发展厚朴林下经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部地区林下经济的主要模式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建 《农学学报》2015,5(8):115-118
林下经济是一种高效的林业循环经济,是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的主流形式之—,是进一步拓宽林业经济领域、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现代林业的必由之路。从经营情况看,林下经济大致可分为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4种发展模式。为了更好地促进林下经济的健康发展,笔者分别对河南、安徽、山西等地林下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总结了中部地区林下经济的主要经营模式,分析了各种发展模式的优缺点,指出各模式的推广应充分考虑气候、经营习惯和市场条件,科学规划林下发展的模式和规模;林下物种资源不可生硬拼凑,千篇一律;强调发展林下经济必须以保护生态为前提,突出林业发展的主体地位,确保林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北京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元浩 《农学学报》2014,4(4):119-123
摘要: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北京市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所具有的优势、劣势及外部面临的机遇、威胁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北京林下经济未来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结果表明:发展优势明显,机会大于威胁,宜采取趋利避害、增长性发展战略,利用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遇克服劣势,加快北京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汉中地区林业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汉中地区特殊的地理区域和丰富的生物种群多样性,形成了其独特的林业生产格局。本文阐述了汉中地区林业经济现状,分析了林业结构布局、林业经济发展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林业经济发展思路,为汉中地区的林业生产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宁夏干旱风沙区盐池县不同密度人工柠条灌木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密度人工柠条林的灌木生长特征及土壤水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造林密度过大严重影响了植物的生长,植株表现为矮小、老化,生物量、株高、冠幅等相对较小,而低密度的灌木林表现为生物量较大、冠幅和株高相对较高,植物属于旺盛生长状态;不同造林密度的柠条单株生物量随着造林密度的降低灌木生物量呈增加趋势;人工柠条林带内土壤含水量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土壤含水量呈逐步旱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发展林下经济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世英  李振海 《北京农业》2011,(15):143+145
林下经济是近几年农业生产领域涌现的新生事物,它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提高林地综合经济效益,从事的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17.
人工杨树林种植条件下多种经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国内外农林复合经营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人工杨树种植条件下开展木材产品经营、粮食和饲料产品经营、畜禽产品经营及体验休闲产品经营,探索林间种植、养殖中的环境和谐、循环经营问题,使有限的林业土地资源不受破坏和污染,实现良性耕作以及高质量、高效率的产出。  相似文献   

18.
根据田坝村茶业发展现状,利用循环经济理论对茶树宽窄行排列种植技术、茶园人工生态群落技术、茶园果茶间作技术、茶树密植免耕高产栽培技术、茶园行间铺草覆盖节能增效技术、猪-沼-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等进行"3R"原则分析,以田坝村为例,提出了茶树栽培循环经济集成技术推广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黄河三角洲盐渍土区域开发程度低、种植结构单一,影响土地生产力的问题,通过优化盐碱地粮经饲作物种植结构,采取作物种植与盐碱地生物改良相结合、粮经饲多元化种植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粮经饲作物提质增效绿色种植模式研究,完善不同盐碱胁迫类型,不同地力条件下粮经饲作物种植制度,推广应用适宜不同盐渍化程度下用养结合、多元化高效种植模式,构建粮经饲多元化种植结构并合理布局,实现用地养地结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推动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青海林下种植中药材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了林下种植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林下经济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