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石灰性土壤和砖红壤为供试土壤,进行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不同聚合度组成的聚磷酸铵(APP)对土壤有效磷和磷分级的影响。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CK,不施磷肥;MAP,施用磷酸一铵;APPL,施用以低聚合度为主的APP;APPM,施用以中聚合度为主的APP;APPH,施用以高聚合度为主的APP。结果显示:在石灰性土壤中,试验初期(5 d)APPH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P<0.05)低于MAP处理,但至50 d时,APPH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含量较MAP处理显著(P<0.05)增加了23.92%。在砖红壤中,试验初期(5~10 d),APPH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P<0.05)低于MAP处理,但在15~50 d却显著(P<0.05)高于MAP处理;APPL处理5~15 d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P<0.05)高于MAP处理,但在后期却与MAP处理无显著差异。在石灰性土壤中,APPL和APPH处理的Resin-P含量在整个试验期间均较MAP处理高,APPH处理后期的NaHCO3-P含量随培养时间延长不断升高,高于其他磷肥处理。在砖红壤中,APPL和APPH处理的Resin-P和NaHCO3-P含量虽然在试验初期稍低于MAP处理,但随着时间延长均逐渐高于MAP处理。在石灰性土壤中,APPL和APPH处理相较MAP处理可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减少磷的固定;在砖红壤中,APPL处理土壤前期磷的有效性高,说明其适合作基肥施用,而APPH处理后期土壤中磷的有效性高,有效减少了酸性土壤对磷的固定。  相似文献   

2.
采用磷酸铵镁法(MAP)回收模拟畜禽养殖废水中的磷,考察了pH值、氮磷比、镁磷以及磷浓度对磷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H是影响MAP结晶沉淀反应产生的重要因素,最佳pH位于9-10;当N/P比超过1∶1,N/P比值变化对P回收率无显著影响,Mg/P对P回收率影响较为明显,适宜的Mg/P比为1∶1左右;磷浓度对磷回收率影响甚小,当磷浓度由5 mg/L增加到150mg/L时,磷回收率均处于99%以上。  相似文献   

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聚合度的聚磷酸铵(APP)和磷酸二氢铵(MAP)对玉米苗期地上部长势以及各养分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磷肥明显提高了玉米长势和养分吸收,在生物量、氮、磷、锌、铁养分累积量上,MAP肥效最为显著,明显促进了玉米苗期的生长,其地上部干重达12.21 g/株,磷累积量较APP增加了40%以上,锌累积量是APP的3倍多,而不同APP之间则差异不显著;在钾、钙镁、锰养分累积量上,APP1肥(低聚磷酸盐)和MAP肥(正磷酸盐)差异不显著。说明在砖红壤上,MAP的作用效果最好,不同形态APP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肥料中的氮、磷和有机肥对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吸附 -解吸、形态转变和迁移 -活化的影响,对土壤重金属植物活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综述了氮肥、磷肥和有机肥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酸雨对经不同含磷物质钝化修复的镉污染农田土壤磷流失和磷有效性的影响,本研究选用磷酸二氢钙(MCP)、磷酸二氢铵(MAP)和磷酸二氢钾(MKP)3种典型含磷物质对镉污染农田土壤进行室内钝化试验,在室温下培养3个月。采用两种类型[硫酸型酸雨(SSAR)和混合型酸雨(SMAR)]、3种酸度(pH=3.0、4.0、5.6)的模拟酸雨(SAR)对钝化修复后土壤进行浸泡处理,并测定酸雨浸出液的总水溶性磷(TDP)和土壤的有效磷(AP)。结果表明:在各种酸雨条件下,MAP和MKP处理的土壤磷浸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K),它们的磷浸出率分别达32.63%~38.57%和41.48%~49.29%,而MCP处理的磷浸出率与CK相比无显著差异。土壤磷浸出率随酸雨pH值的升高而降低,且SSAR处理的磷浸出率高于SMAR处理。3种含磷物质的添加均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效磷的含量,但在SAR处理后,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下降,且呈现MCPMAPMKP的规律。此外,SSAR处理的有效磷含量低于SMAR处理。因此,从土壤磷流失与磷有效性的角度考虑,MCP比MAP和MKP更适合于酸雨区镉污染农田土壤的钝化修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有机酸添加对不同磷肥用量新疆棉田磷素健康状况的综合评价。[方法]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在不同磷肥用量处理(0、50、100、150kg P2O5/hm2)的基础上,设置对照(CK)和有机酸添加(OA)处理。研究2019—2020年棉田土壤速效磷、微生物生物量磷、碱性磷酸酶活性、植株生物量、植株吸磷量、籽棉产量、经济效益、植物磷素盈余量8个向量指标进行基于雷达图分析的新疆棉田磷素健康综合评价。[结果]有机酸添加对不同磷肥用量新疆棉田磷素健康状况评价结果分别为0.254 5、0.381 3、0.390 4、0.390 2、0.406 5、0.437 2、0.394 0、0.395 1,最终排序为MAP100+OA>MAP100+CK>MAP150+OA> MAP150+CK>MAP50+CK>MAP50+OA>MAP0+OA>MAP0+CK。[结论]45 kg有机酸+100 kg P2O5/hm2处理是新疆棉田...  相似文献   

7.
以砖红壤和石灰性土壤为供试土壤,探索不同聚磷酸铵(APP)对土壤中磷吸附解吸的影响,为评价磷的有效性提供数据参考。在等磷等氮条件下,分别以APP1(以中聚为主)、APP2(以低聚为主)、APP3(聚合度分布均匀且高聚含量高)、MAP(磷酸一铵)、A-M(APP3和MAP以P2O5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CK(空白对照)为供试材料,设置6个处理(各处理名同所用材料),在砖红壤和石灰性土壤上进行50 d的培养,测定各处理下磷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显示,在石灰性土壤和砖红壤上,朗缪尔(Langmuir)方程、弗罗因德利希(Freundlich)方程和Temkin方程均可很好地拟合土壤中磷的等温吸附特征,且以Freundlich方程的拟合效果最好(相关系数在0.86~0.98)。在石灰性土壤上,除CK外,以APP1处理下土壤对磷的吸附性最强,A-M处理下土壤对磷的吸附性最弱,磷解吸量最大,磷解吸率最高;在砖红壤上,除CK外,以APP1处理下土壤对磷的吸附性最强,APP2处理下土壤对磷的吸附性最弱,磷解吸量最大,磷解吸率最高。结果表明,聚合度分布均匀且高聚含量高的APP配施MAP可减少石灰性土壤对磷的吸附,提高磷的有效性;而以低聚为主的APP可减少砖红壤对磷的吸附,保持土壤磷的平衡和供磷能力。  相似文献   

8.
张慧  王超  王沛芳  薛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654-1658,1661
[目的]揭示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共同存在时对沉水植物的影响,为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和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手段。[方法]比较研究了不同磷营养水平对Cd、Zn复合污染下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2种沉水植物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比值、MDA含量、GSH含量、POD活性、CAT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培养时间延长,2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基本呈下降趋势,MD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GSH呈缓慢上升趋势,当不存在磷水平时CAT活性无明显变化;但是黑藻比伊乐藻对胁迫更敏感,并且耐性优于伊乐藻。[结论]不同磷营养水平对受重金属胁迫植物的影响不一样,其中低磷水平(0.05 mg/L)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重金属的毒害,与重金属产生拮抗作用;而高磷水平(5 mg/L)则加重了重金属对植物的伤害,产生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武汉经济开发区(汉南区)26个重点湖泊中水质劣于Ⅳ类标准的湖泊有16个。研究武汉乌金港底泥中重金属和磷的污染特性,分析确定合适的清淤深度,对该区域类似的小微水体污染防治及环保清淤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以乌金港为例,通过2组实验分析乌金港底泥重金属和磷的污染特性:①对乌金港3个点位0~60 cm深度的底泥进行分层采样,分析6种重金属(铜、汞、砷、铅、镉、镍)的分布规律,采用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底泥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进行分析评价。②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3个点位污染层(0~15 cm)、过渡层(15~30 cm)和正常层(30~50 cm)底泥中磷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评价,并通过解析实验分析底泥中可溶性活性磷与总磷的释放规律。  结果  乌金港底泥重金属污染特性:重金属质量分数随着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40~50 cm重金属质量分数趋于稳定,50 cm深度以下重金属质量分数接近土壤背景值或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地累积指数(Igeo)分析可知:重金属污染程度大多处于轻度-中度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值均小于40,风险较低。乌金港底泥中磷的污染特性:污染层、过渡层、正常层总磷质量分数呈现显著的递减规律;污染层和过渡层释放的可溶性活性磷质量浓度与总磷质量分数高于原上覆水,正常层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释放的可溶性活性磷与总磷均最低。  结论  乌金港底泥中的污染主要集中在污染层和过渡层,铜和铅是主要的生态风险因子,但处于低生态风险。为了更好地清除内源污染,综合分析底泥重金属和磷的污染特性,确定小微水体乌金港最优清淤深度为40 cm。图3表6参14  相似文献   

10.
张皓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676-12678
[目的]为更好地利用藻类吸附重金属,净化水体提供参考。[方法]以活体细基江篱繁枝变型为研究材料,利用等离子发射光谱仪、超速离心机、差速离心机等从不同角度比较研究江蓠在无机氮磷及重金属镉交互作用下对重金属镉的吸附、吸收及积累的情况。[结果]随着氮盐和磷盐浓度的升高,江蓠对水体中重金属Cd^2+去除率、吸附效应和积累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适当的氮盐浓度或磷盐浓度均有利于提高江蓠对Cd^2+的去除率、吸附效应和积累量,而同时加入氮磷效果更为显著。[结论]为进一步探讨江蓠吸附重金属的生理生化机制及其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中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保险公司作为负债经营的特殊企业,其偿付能力受到监管部门的约束,本文以公司负债经营为前提研究其各种首次时.考虑MAP风险过程,即存在一随机背景Markov过程,索赔到达与索赔大小同时受这一背景过程影响,索赔到达为Markov到达点过程(MAP),索赔大小对于不同的背景状态具有不同的分布.本文给出首达时满足的积分-微分方程,通过求解带边界条件的积分-微分方程,给出了盈余过程从初始盈余水平到达某一给定盈余水平的首达时的Laplace变换的矩阵表示式,并由此推得了盈余过程到达指定水平的若干首达事件概率.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不可忽略的六大环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注入了新活力。为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更好的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以下6大环节不可或缺:①强化区域环境规划;②完善环境补偿机制;③加强对农村的环保投入;④丰富环境管理手段;⑤发挥社区自主环境治理的作用;⑥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13.
环境保护过程中社会性别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社会性别中性别与发展的理论视角,阐述环境保护过程中社会性别的构建,以及参与环保这个途径对于女性自身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赵淑英  盛永丽  李慧芝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655-15656
[目的]探讨微波辅助提取印楝核中salannin的适宜条件。[方法]分别考察辐射时间、溶剂、物料比和辐射功率对salannin提取率的影响,以PHLC定量测定所萃取的salannin含量。[结果]最佳组合为以甲醇为溶剂,辐射时间3×3min,微波功率210W,物料比(g:m1)1:3;此条件下salannin的提取率为78.383%。[结论]与磁搅拌溶剂萃取法相比,微波辅助提取法不仅萃取产量高,而且萃取时间短。  相似文献   

15.
利用有效容积100L的堆肥反应器研究了添加过磷酸钙(SSP)和磷酸一铵(MAP)两种磷肥对牛粪好氧堆肥的作用。结果表明,在牛粪好氧堆肥过程中添加1.0%SSP和0.25%MAP对堆肥温度、pH、电导率(EC)、水溶性碳(DOC)和水溶性无机氮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添加SSP和MAP均可加速堆肥升温,延长堆肥高温期,SSP和MAP处理高温期(≥50℃)较原料常规堆肥(CK)处理延长2d。SSP和MAP均呈酸性,可有效降低堆肥的pH值,减少氨的挥发,同时使堆料EC增高。添加SSP、MAP处理DOC利用率分别比原料常规堆肥(CK)高16.5%和4.9%。与原料常规堆肥(CK)相比,SSP和MAP均对牛粪高温堆肥的保氮起到一定效果,至堆肥结束,添加SSP、MAP处理的总氮含量比原料常规堆肥(CK)处理分别增加6.7%和17.3%,铵态氮含量比原料常规堆肥(CK)处理分别增加127.9和602.5mg/kg。从堆肥的总养分来看,加入SSP和MAP有利于增加堆肥的氮磷钾总养分,改善了堆肥品质,添加MAP效果要好于添加SSP。  相似文献   

16.
冷鲜肉气调包装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国内外气调包装技术的研究现状,阐述了肉品气调包装保鲜的机理及其各种影响因素,讨论了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展望了气调包装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马武生  于智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370-18371,18375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对环境监测课程设计的思路与步骤进行了梳理和阐述,就环境监测课程教学现状、课程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精细化课程考核设计等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和探讨,旨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解决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通过转基因技术,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pBIMAP30植物表达载体转化烟草,Kan筛选抗性苗,选择植株健壮、根系发达的抗性植株,提取叶片DNA进行PCR鉴定,获得阳性转基因烟草.采用RT-PCR方法证实MAP30基因能够在转录水平上正常表达.该研究为探讨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资源奠定理论基础,并为获得抗病毒、抗肿瘤功能性药物蛋白的植物新品系研发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The Yali pear(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 is susceptible to superficial scald during prolonged cold storage and at shelf lif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1-methylcyclopropene(1-MCP) and 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MAP) on changes of fruit quality and superficial scald during cold storage and at shelf life in Yali pear. Compared with MAP, the combination of MAP and 1-MCP(MAP+1-MCP) treatment reduced the carbon dioxide and ethylene content inside the packaging bag. The 1-MCP, MAP, and MAP+1-MCP treatments reduced the superficial scald index, malondialdehyde content, O_2~-· production rate and relative conductivity and inhibited the accumulation of α-farnesene and conjugated trienes in the peel. 1-MCP and MAP+1-MCP treatments maintained a higher phenolic content and enhanced the catalase and superoxide dismutase activities in the fruit, while reduced activities of lipoxygenase and polyphenol oxidase in the peel preceding the onset of superficial scal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MAP+1-MCP treatment is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tested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Yali pears during cold storage and at shelf life.  相似文献   

20.
【目的】副结核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入必须报告的《OIE疫病、感染及侵染名录》,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引起多种反刍动物慢性、增生性肠炎,感染动物通过肠道间歇性排菌而成为养殖场的持续传染源,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其病原体副结核分枝杆菌(MAP)属于胞内寄生的革兰氏阳性菌,为三类动物病原微生物,包括S型(羊型,细分为Ⅰ型、Ⅲ型和骆驼型)和C型(牛型、Ⅱ型,包括B型(野牛型))。有研究表明,各亚型MAP无宿主特异性,但具有地域性,内蒙古作为国内该病的首发地区,获得并准确鉴定内蒙古地区MAP菌株亚型及基因特征,对副结核病的预防控制意义重大。【方法】对内蒙古地区来源的28份MAP阳性的羊源病料进行MAP分离培养,菌落Ziehl-Neelsen染色,染色阳性菌扩繁,提取扩繁菌液基因组DNA,进行IS900基因、IS1311基因和DMC基因扩增、测序和序列分析,同时IS1311基因PCR产物进行Hinf I和Mse I双酶切鉴定。【结果】28份样品经过7—12周培养,共有9支培养基长出菌落,菌落半透明乳白色、表面光滑。挑取单菌落进行抗酸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呈不规则(单个或分枝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