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研究IL-1β和IL-6在建昌黑山羊的睾丸、附睾头和附睾尾中的分布和发育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55、104、300和1 140日龄建昌黑山羊睾丸、附睾头和附睾尾中IL-1β和IL-6分布和表达水平。【结果】结果表明:在各个日龄睾丸的曲精细管的精原细胞中检测到IL-1β和IL-6,在55和104日龄睾丸结缔组织中检测到IL-1β,以及300和1 140日龄睾丸曲精细管基膜中检测到IL-6;在附睾头、尾生殖管道的柱状纤毛上皮细胞和基膜细胞中均检测到IL-1β和IL-6。相同组织不同日龄IL-1β、IL-6比较分析表明:IL-1β、IL-6的表达从55到300日龄在精原细胞表达逐渐降低,而在睾丸结缔组织和曲精细管基膜层中,随日龄增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在附睾头部,IL-1β、IL-6随发育日龄没有显著变化(P>0.05);而在附睾头部的柱状纤毛上皮细胞中,IL-1β在300日龄时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55和104日龄(P<0.05),IL-6在104日龄时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55日龄(P<0.05)。【结论】IL-1β和IL-6在建昌黑山羊的睾丸和附睾中均检测到,而且在睾丸和附睾尾部的表达与发育日龄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发育阶段晋兰绒山羊睾丸及附睾中β防御素104a(goat Beta-Defensins 104a,gBD104a)表达的特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绒山羊公羊睾丸和附睾中的gBD104a进行表达定位。[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在山羊睾丸的支持细胞、精母细胞、生精细胞、精子细胞中检测到的gBD104a阳性信号非常弱,且在120日龄以前,随着日龄的增加,山羊睾丸的gBD104a表达量逐渐增加,之后则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山羊附睾的柱状上皮细胞、附睾管腔游离端的纤毛细胞、管腔液中检测到的gBD104a阳性信号较强。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光密度值分析显示不同发育阶段附睾不同片段表达量顺序均是:附睾体附睾头附睾尾,且差异显著(P0.05)。附睾体中gBD104a表达随着月龄的增加而增加,而附睾头中gBD104a表达则是在150日龄是达到高峰,随后日龄增加而降低;附睾尾gBD104a表达趋势与睾丸表达趋势的相似即:是在150日龄是达到高峰,随后日龄增加而降低。附睾精子免疫荧光结果显示,gBD104a定位在精子头部顶体、颈部和尾部主段。[结论]山羊睾丸和附睾中gBD104a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附睾体可能是gBD104a与精子发生作用的部位。包裹在精子顶体部位的gBD104a可能与精子获能或顶体反应相关,其gBD104a功能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探讨CYP19基因在牦牛睾丸及附睾不同部位的表达差异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qRT-PCR方法、Western-blot等检测方法,研究成年牦牛睾丸及附睾头、体、尾等4个组织中CYP19基因的表达和定位.[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睾丸支持细胞、间质细胞和生殖细胞中P450arom蛋白均有较强表达,在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饲喂不同沙棘果渣添加水平的日粮对公绵羊睾丸与附睾抗氧化性的影响。[方法]选用24只5月龄,体重(25.00±1.00)kg健康的杜泊×小尾寒羊杂交公羔,随机分为4组,按照分组依次饲喂添加不同水平沙棘果渣(0%、10%、20%、30%)的日粮,试验期65d。试验结束后采集公绵羊的睾丸和附睾组织,并对组织抗氧化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睾丸组织中,30%沙棘果渣添加组GPx4 mRNA的相对表达量相较于10%添加组以及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附睾头组织中,30%沙棘果渣添加组Cu-ZnSOD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10%和20%沙棘果渣添加组(P0.05);30%沙棘果渣添加组GPx4 mRNA的相对表达量相较于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附睾体组织中,30%沙棘果渣添加组CAT mRNA的相对表达量相较于10%添加组显著降低(P0.05)。附睾尾组织中,20%沙棘果渣添加组Cu-ZnSOD mRNA的相对表达量相较于30%添加组与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30%沙棘果渣添加组Cu-ZnSOD mRNA的相对表达量相较于10%添加组显著降低(P0.05)。20%沙棘果渣添加组附睾头Nrf2与附睾尾Cu-ZnSOD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10%和30%沙棘果渣添加组。[结论]日粮中添加10%和20%沙棘果渣可以不同程度促进公绵羊睾丸和附睾抗氧化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而添加30%沙棘果渣会降低睾丸GPx4、附睾头Cu-ZnSOD和GPx4、附睾体CAT、附睾尾Cu-ZnSOD mRNA以及附睾头Nrf2和附睾尾Cu-ZnSOD蛋白的表达量。因此,25kg杜泊×小尾寒羊杂交公羔日粮中添加30%沙棘果渣为过量添加水平。  相似文献   

5.
山羊PHGPx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性腺中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磷脂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PHGPx)在山羊各种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在性腺中的定位情况。【方法】提取各种组织总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种组织PHGPx mRNA表达规律,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对睾丸和附睾PHGPx进行定位分析。【结果】PHGPx mRNA在各种组织表达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睾丸心脑附睾肾肝肺脾背最长肌,在性腺和附睾中:睾丸附睾尾附睾头附睾体;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睾丸间质组织、生精细胞均有阳性产物,附睾头部平滑肌纤维表达弱阳性,附睾尾部附睾管中的单层柱状上皮表达呈强阳性。【结论】PHGPx在不同组织广泛表达,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免疫组化结果直观显示了睾丸及附睾表达差异的部位,需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精子抗原基因在猪生殖道及成熟精子中的表达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若干精子抗原基因(SPAG1、SPAG5、SPAG6、SPAG11C和SPAG11E)在梅山公母猪生殖道及成熟精子中的mRNA时空表达规律。【方法】利用RT-PCR技术分析各基因在生殖道和精子中组织表达谱,利用半定量RT-PCR分析其在初生至150d梅山公猪睾丸中的发育性表达特性。【结果】5个基因在梅山公母猪生殖道组织中呈现不同的表达特性。其中SPAG1在睾丸中表达丰度最高,在精囊腺、前列腺、附睾体、子宫角和输卵管呈现中等丰度表达,而在附睾尾、子宫颈和卵巢的表达信号较弱。SPAG5在睾丸中表达丰度最高,在前列腺、附睾体和子宫颈中表达信号较弱。而SPAG6在睾丸中高丰度表达,在输卵管中呈现中等丰度表达,在子宫角的表达信号很弱。SPAG11C在附睾体和睾丸中高水平表达,而SPAG11E则在附睾体和附睾尾中低水平表达。在成熟精子中只有SPAG11E有mRNA表达。SPAG1、SPAG5、SPAG6和SPAG11C基因在公猪睾丸中发育性表达分析表明,总体上所检测的4个精子抗原基因的表达水平都随着日龄增加而提高,但存在一些差异。其中SPAG1和SPAG11C呈现相似的表达规律,在初生和30日龄时表达相对较低,但在60、90、150日龄都有显著提高(P0.05)。而SPAG5在初生和30日龄时表达也相对较低,在60和90日龄时均有显著提高(P0.05),但150日龄时略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SPAG6在初生和30日龄时表达水平很低,至60日龄有显著提高(P0.05),90日龄时维持这一水平,而到150日龄时则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SPAG1、SPAG5、SPAG6、SPAG11C和SPAG11E在梅山公母猪生殖道组织广泛表达,在睾丸组织中其mRNA表达水平变化与性发育相一致,SPAG11E在精子中存在低丰度mRNA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不同发育阶段湖羊附睾(头、体、尾)中GALNTL5(polypeptide N-acetylgalactosaminyltransferase-like protein 5)的表达规律及其microRNA(miRNA)预测。[方法]选取3、9、24月龄(M)雄性湖羊各5只,屠宰后采集附睾(头、体、尾)组织。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不同发育阶段湖羊附睾中GALNTL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用免疫组化技术对其进行定位分析;用RNAhybrid和miRanda 2种软件分别预测GALNTL5对应的miRNA并取交集,同时检测候选miRNA在附睾尾中的表达规律。[结果]GALNTL5 mRNA和蛋白在附睾体、尾中表现为性成熟后(9 M和24 M)显著高于性成熟前(3 M)(P0.05);GALNTL5 mRNA在附睾头中表现为24 M显著高于3 M和9 M(P0.05),但3 M与9 M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除了GALNTL5蛋白在9 M与24 M附睾尾中差异显著外,其余均差异不显著(P0.05);GALNTL5蛋白在附睾头、体中的表达规律一致;GALNTL5定位于附睾主细胞、基细胞及精子中。预测获得11个候选miRNA,按评分高低进行排序,选取miR-487a-5p、miR-485-5p、miR-329b-5p和miR-27a这4个miRNA进行验证,发现miR-487a-5p表达水平表现为性成熟后(9 M和24 M)显著高于性成熟前(3 M)(P0.05),而miR-485-5p和miR-27a呈现相反趋势。[结论]GALNTL5在精子成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miR-485-5p和miR-27a可能与GALNTL5存在靶向关系。  相似文献   

8.
GPX5在成年绵羊附睾中的表达与蛋白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5(glutathione peroxidase type-5, GPX5)在成年绵羊附睾的表达特征以及GPX5蛋白在附睾中的定位,为绵羊精子在附睾中抗氧化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年龄相近的成年蒙古绵羊的附睾、睾丸和输精管。每一只公羊的附睾分别按照附睾头、附睾体和附睾尾进行分割。样品保存于-80 ℃冰箱,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对成年绵羊的附睾、睾丸和输精管的GPX5 表达量进行分析。将新鲜的组织样品各部分切取适合大小浸泡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24h,按照石蜡切片的方法制做组织切片。用GPX5特异性抗体孵育组织切片,利用DAB显色试剂盒对阳性信号进行标记。【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成年绵羊附睾头GPX5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附睾体和附睾尾(P<0.01),而在输精管和睾丸几乎不表达。Western blotting的结果显示,GPX5蛋白在成年绵羊附睾头高表达,在附睾体和附睾尾有微量蛋白存在,睾丸和输精管中未发现GPX5蛋白。这表明GPX5主要在成年绵羊附睾头表达;经过免疫组化染色分析,GPX5蛋白主要位于附睾头上皮细胞质以及静纤毛,附睾体和附睾尾中的GPX5蛋白主要集中在静纤毛。在附睾头、附睾体和附睾尾中的精子上以及附睾腔都可以观察到GPX5蛋白,表明GPX5蛋白从附睾上皮分泌到附睾腔中,随着精子在附睾中的运输与精子结合。【结论】在成年绵羊附睾中,GPX5主要由附睾头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在附睾管腔中与精子结合,为精子功能的正常发挥提供保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PPARGC1A/NRF1/TFAM通路核心基因在湖羊性成熟前后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体况良好和系谱清楚的雄性湖羊18只(3和9月龄,各9只),颈静脉采血后进行阉割处理。ELISA检测血样中睾酮(T)、瘦素、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睾丸组织中PPARGC1A/NRF1/TFAM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定位; 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睾丸组织中PPARGC1A/NRF1/TFAM通路相关基因与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3月龄湖羊相比,9月龄湖羊外周血中T、瘦素、胰岛素及IGF-Ⅰ的浓度显著升高(P0.05)。免疫组化法检测发现PPARGC1A、NRF1和TFAM蛋白在3月龄和9月龄湖羊睾丸组织的多种细胞内均呈时空特异性表达。此外,与3月龄湖羊相比,9月龄湖羊睾丸组织中PPARGC1A、NRF1和TFAM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PPARGC1A/RNF1/TFAM通路相关基因可能与湖羊睾丸发育和性成熟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在牦牛附睾中的转录水平及蛋白分布特点,探究其对精子运输及成熟的功能。【方法】采集6头3~4岁健康成年牦牛的附睾,将其解剖为头、体、尾三部分,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CGRP mRNA和蛋白在附睾的头、体、尾中的表达水平;采用H.E染色法分析附睾组织结构特点;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技术分析附睾各部分CGRP的分布及表达情况。【结果】RT-qPCR结果表明,CGRP在牦牛附睾头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附睾体和附睾尾(P<0.05),附睾尾表达量最低(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CGRP蛋白水平在附睾尾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附睾头和附睾体(P<0.05)。显微镜下观察表明,牦牛附睾组织纤毛长度从头部至尾部逐渐降低,差异显著;附睾头间质组织的间质平滑肌层厚度显著低于附睾体和附睾尾(P<0.05);基细胞和晕细胞在附睾尾分布显著,上皮厚度亦在附睾尾显著降低。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分析发现,CGRP主要分布于附睾上皮、基底膜及附睾间质小血管,附睾上皮晕细胞的表达强度最高。【结论】CGRP主要分布于牦牛附睾上皮和间质小血管,提示CGRP对牦牛附睾间质小血管的收缩发挥调节作用。牦牛附睾尾晕细胞数量最多,晕细胞中CGRP的高强度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附睾尾的免疫调节。  相似文献   

11.
李兆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231-13233,13246
[目的]克隆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GnRH)相关受体基因,对其进行表达研究。[方法]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中华蜜蜂的GnRH相关受体基因的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产物的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研究。[结果]序列分析显示,GnRH相关受体的cDNA序列全长1 177 bp,开放阅读框长1 050 bp,编码349个氨基酸残基。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具有7个跨膜区;预测的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40.6 kD和9.54。聚类分析显示该蛋白质与其他已知昆虫的GnRHRⅡ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原位杂交显示GnRH相关受体基因在中华蜜蜂的脑、精巢、脂肪体以及肠道等组织均有表达。[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GnRH相关受体为昆虫提供了生殖和新陈代谢之间的分子纽带,其在协调昆虫的生殖活动和环境状况的关系中执行了一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不同日龄大白猪视黄酸γ基因的表达规律。[方法]以大白猪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方法对其RARγ基因在1日龄9、0日龄1、80日龄2、70日龄和360日龄的心、肝、胃、脾、肾、肺、大肠、小肠、肌肉、子宫、卵巢共11个组织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在大白猪的整个生长发育期内,RARγ基因在其子宫和卵巢中持续表达,而且在子宫中的表达量一直持续较高,且不同组织间的表达量差异不明显。在360日龄时所检的11个组织均表达该基因,且表达量较高。[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RARγ基因在猪体内运载视黄酸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他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P450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调控内源性雌激素合成,对小鼠睾丸和附睾发育及精子发生产生的影响。[方法]将SPF级昆明系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分为0.001、0.002、0.004、0.006、0.008、0.010 mg/kg来曲唑剂量组,连续灌服3 d,在停药后的第9、15和30天检测小鼠睾丸和附睾的发育及精子的发生情况。[结果]①各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体重增长率无显著差异;②0.010 mg/kg来曲唑组与对照组比较,在灌服后的第15天睾丸系数显著减少(P〈0.05),其他各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③各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附睾系数无显著差异;④在第15和30天,0.006-0.010 mg/kg来曲唑组与对照组比较,精子密度显著减少(P〈0.05),其他各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该研究使用的来曲唑浓度,对小鼠体重增长率及睾丸和附睾的发育率无显著影响或影响很小,但是超过0.006 mg/kg浓度时抑制精子的发生,说明一定程度抑制P450芳香化酶的活性,降低内源性雌激素合成,能够直接影响精子的发生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GPx5在内蒙古绒山羊附睾中的表达模式,对初情期、体成熟期、老龄期3个生殖生理阶段绒山羊附睾及睾丸中的GPx5从mRNA和蛋白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各生殖生理阶段绒山羊睾丸中均未见GPx5表达,附睾中均有GPx5表达。各生殖生理阶段附睾表达区域及表达量存在差异:初情期,GPx5 mRNA和蛋白主要表达于附睾头部;体成熟期,附睾各区域GPx5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阶段,附睾起始部和附睾头部为主要表达区;老龄期,GPx5 mRNA和蛋白主要表达于附睾头部,但较体成熟期明显减少。免疫组化定位显示GPx5蛋白主要分布于附睾上皮细胞,而且各年龄阶段绒山羊附睾腔内精子上都有明显的GPx5阳性信号。研究表明绒山羊附睾GPx5的表达区域及表达量变化与动物生殖生理阶段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乌贼墨多糖对环磷酰胺致小鼠睾丸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70只成年雄性昆明小鼠分成7组: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1、治疗组2、治疗组3、治疗组4和治疗组5,通过对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进行造模,灌胃乌贼墨多糖作为化疗保护剂,检测小鼠的体重、睾丸和附睾重量、睾丸指数和附睾指数、精子畸形率、睾丸中抗氧化指标,同时观察睾丸组织结构.[结果]乌贼墨多糖能提高小鼠体重和睾丸重量,降低精子畸形率,提高睾丸组织中抗氧化酶SOD和CAT活性,降低MDA含量,修复睾丸病理学损伤.乌贼墨多糖明显缓解环磷酰胺对睾丸的氧化损伤,其最佳灌胃剂量为80 mg/kg.[结论]乌贼墨多糖有可能作为临床上的化疗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克隆四季鹅的C4B基因,并检测其在鹅体内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RACEPCR的方法克隆C4B基因的cDNA序列,登录GenBank进行多物种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并构建进化树,以分析同源性。[结果]四季鹅C4B与鸡、鹌鹑2种禽类的同源性较高;在成体鹅中C4B主要在肝、肺中呈现高水平表达,在附睾、输精管、脑、肾、睾丸、心、输卵管、小肠中呈低表达。[结论]该试验应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测定了C4B基因在正常状态下四季鹅不同组织、器官中mRNA的表达量,为快速诊断某些疾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太原市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生物量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平均标准木法和样方收获法获取不同林龄(12、26、45年)油松人工林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及枯落物层的生物量,分析了各器官及各层次生物量的分配特征。[结果]不同龄林林分的总生物量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大,12、26、45年生的油松生物量分别为9.79、217.48、276.06 t/hm~2。乔、灌、草及枯落物层次分配方面,乔木层生物量占绝对优势,且随林龄增大而增大,其次为枯落物层。草本层和灌木层生物量较小,随林龄增大,有降低趋势。不同层次的生物量从大到小依次为乔木层、枯落物层、草本层、灌木层。[结论]该研究可为促进油松人工林合理经营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克隆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GnRH)相关受体基因,对其进行表达研究。[方法]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中华蜜蜂的GnRH相关受体基因的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产物的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研究。[结果]序列分析显示,GnRH相关受体的cDNA序列全长1177bp,开放阅读框长1050bp,编码349个氨基酸残基。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具有7个跨膜区;预测的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40.6kD和9.54。聚类分析显示该蛋白质与其他已知昆虫的GnRHRⅡ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原位杂交显示GnRH相关受体基因在中华蜜蜂的脑、精巢、脂肪体以及肠道等组织均有表达。[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GnRH相关受体为昆虫提供了生殖和新陈代谢之间的分子纽带,其在协调昆虫的生殖活动和环境状况的关系中执行了一定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