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以阜康市滋泥泉子镇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阜康市滋泥泉子镇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进行评价.[方法]从土地整理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方面入手,构建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进行评价.[结果]通过整理提高了项目区的土地综合效益,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效果良好.[结论]整理后项目区各项效益评价分值均在85分以上,达到了"优"的级别.  相似文献   

2.
TOPSIS法在设施农业种植模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针对设施农业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高品质和高技术含量等特点,探索应用TOPSIS方法对温室不同种植模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根据阿克苏地区设施农业具体情况选择12个评价指标,应用TOPSIS方法对下挖式温室大棚与普通温室大棚不同种植模式的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普通温室大棚(芹菜-芹菜-芹菜)的综合效益最好.[结论]在种植模式相同的情况下,下挖式温室大棚的综合效益高于普通温室大棚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博尔塔拉州农户的土地利用效率,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农户土地利用效率提供参考.[方法]单因素方差分析与数据包络分析法.[结果](1)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农户土地利用效率处于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统一.(2)统一组织生产经营的兵团农户土地利用效率比分散经营的地方效率高.[结论]土地规模既定的情况下,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与充分发挥技术水平有助于提升土地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阿瓦提县农户耕地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引导农户合理利用耕地、提高耕地产出效益、推进耕地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阿瓦提县劳动力数量、耕地投入、政策补贴、灌溉保证率、耕地面积、农产品市场、土壤质量、农业保险等依次对农户耕地利用的影响比较显著,各因素的影响差异客观存在.[结论]应从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完善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增加农业生资补贴,推行农业生产政策保险等方面引导农户合理利用耕地.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呼图壁县为研究区域,对农作物秸秆利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不同的秸秆还田方式(直接还田、过腹还田和草木灰还田等)对土地利用潜力的影响,为提高当地秸秆利用率和土地利用潜力提出措施和建议.[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结果]农作物秸秆的可收集利用量、牲畜饲养量、技术指导、政策支持、农业机械化程度、农作物秸秆产量、耕地面积、劳动力等影响因素都直接影响到秸秆资源的利用.[结论]不司的农作物秸秆还田方式效果不同,充分利用好农业生物质能,提高土地利用潜力,为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的区域评价与提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铖  夏春萍  蔡轶 《南方农业学报》2017,48(8):1529-1536
[目的]构建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现状与差异进行分析,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化进程.[方法]以基础设施、应用与效益水平为核心的"农业信息化"布局进行归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影响因子,构建农业信息化评价体系,测算2015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超效率分析法研究我国31个省(市、区)农业信息化资源投入与效益产出的差异性.[结果]构建的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涵盖了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农业信息化应用和农业信息化效益3个一级指标及10个二级指标.评价结果显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差距明显,平均得分分别为0.516、-0.107和-0.402;不同地区各省(区、市)发展水平也存在差距,其中,东部地区中江苏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得分1.251,西部地区中内蒙古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最低,综合得分-0.686.通过分析投入产出效益得出,上海市农业信息化综合得分0.495,但投入冗余最多,资源投入与产出效益不匹配.[建议]调整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区域间合作,积极拓宽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提高农户信息化意识,推动农业生产、信息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疆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耦合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新平  孟梅 《新疆农业科学》2010,47(5):1002-1008
[目的]评价新疆干旱区生态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度,探讨农业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为制定和实施干旱区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以及农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与生态和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耦合系统评判指标体系.[结果]新疆生态环境状况波动下降,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先下降后上升.[结论]新疆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耦合关系减弱、协调发展面临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8.
干旱区农用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以新疆呼图壁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干旱区农用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法,为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障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奠定基础.[方法]以干旱区呼图壁县为例,通过分析农用地利用现状,采用线性规划方法对农用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配置[结果]优化后农业总产值上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上升,经济作物中棉花播种面积大幅度下降,饲草作物播种面积也上升;林地和园地的面积也都有所提升.[结论]传统上的粮-经二元种植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的转变推动了当地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园地和林地面积的增加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因此,干旱区域农用地利用模式选择的着力点在于因地制宜,多元化种植,注重生态平衡,努力实现干旱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地处汕头市濠江区河浦街道的河玉围地区的资源环境、农业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评价,提出合理规划方案.[方法]对广东省汕头市河玉围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并对该地区原有的农业基础进行分析;运用生态学及生态经济学原理,制定发展规划方案.[结果]该地区拥有土地资源优势和综合区位优势,具备发展现代农业和旅游农业的基础和条件,但也存在农业生产模式落后、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土地集约流转不确定性等问题,制约了该区的发展,需要重新定位.[建议]针对河玉围现状及发展需求,提出“一岸、两轴、三心、四区”的功能区布局.同时提出了今后应重点建设道路设施建设工程、排灌设施建设工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生产设施建设工程、江堤治理与绿化工程、接待及科研设施建设工程等六大工程,并提出制度保障、资金保障、防灾保障、土地使用保障等保障措施以保证规划区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0.
春小麦滴灌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新疆兵团农八师148团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北靠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是荒漠绿洲灌溉农业,以棉花、小麦、玉米等作物种植为主.土地资源丰富,作物生长期间光温资源充裕,但干旱少雨,农业生产靠灌溉,水源不足,制约着生产发展.针对上述问题研究春小麦滴灌节水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方法]利用现有棉花滴灌设施滴灌春小麦.[结果]2008年起,打破传统的地面灌水方法,创新小麦栽培滴灌模式.两年累计种植春小麦2 183.33 hm~2.[结论]通过春小麦地面灌和滴灌种植对比,论述有关春小麦滴灌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总体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实施和推进庆阳市华池县农村土地整治建设,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2015年庆阳市华池县乔川乡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研究区的土地整治综合效益为"中等",经济效益为"良好",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均为"中等";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提高农民对土地整治的意识,参与项目的实施,加强对实施后项目效益评价以及水利设施等的维护。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新疆阿勒泰市为研究区域,构建基于循环农业视角下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利用SPSS软件,采取因子分析法实现了指标的降维、筛选,从而对阿勒泰市农用地综合利用效益做出得分评价.[结果]阿勒泰市农用地利用处于传统式粗放利用、掠夺式的发展模式,评价结果发现阿勒泰市的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不高,但从2005~2011年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变化来看,总体呈现稳步提高的态势,农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较大.[结论]改变重用轻养的传统经营模式,实施农用地集约化、生态化的利用可以有效提高农用地集约利用程度,确保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时间序列上对乌鲁木齐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宏观评价.[方法]构建基于PSR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从系统总层面上看,乌鲁木齐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从子系统层面分析,压力指标系统在研究时段内略有波动,整体上压力呈增强趋势;状态指标系统在研究时段内呈整体上升趋势;响应指标波动最大,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结论]乌鲁木齐市城市土地利用集约程度逐年在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百色市主要农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估算方法,为提高百色市主要农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提供参考.[方法]用农业生态区域法估算主要农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在光温生产潜力的基础上用水分订正系数进行修订,估算出主要农作物的气候生产潜力;在气候生产潜力基础上用土地质量系数进行修订,估算出主要农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结果]百色市主要农作物光温、气候和土地生产潜力均以水稻最高,其余依次为玉米、大豆和红薯.4种作物土地生产潜力分别为:5466.0、5074.4、2414.3和1190.5 kg/ha.[结论]百色市主要农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较低,为提高百色市主要农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应优化农作物品种结构,引进高产优质的农作物品种,提高土壤肥力,加强水肥管理和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淡水资源不足是限制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咸水灌溉在缓解淡水资源短缺、维持作物生长的同时,也加剧了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风险,合理利用咸水资源、改善土壤性质、提高作物产量是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方法]试验设置灌溉水盐度和有机物料两个因素,灌溉水盐度(电导率,ECw)设2个水平,为0.35 dS/m...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体现一个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该研究从土地经济效益、土地社会效益、土地生态环境效益3个方面构建株洲市土地利用效益的指标体系,以株洲市2006~2013年的数据为基础,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再利用加权函数法求得土地利用效益的综合分值,运用协调度模型分析土地利用系统协调性。结果表明:株洲市土地利用效益综合得分逐年递增,土地利用的协调度较低,分为基本协调和不协调两类。据此提出了提高株洲市土地利用效益的建议:继续稳步提升土地利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注重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益,实现土地利用三效益的综合统一。  相似文献   

17.
西北干旱区农业节水工程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炯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4):77-79,90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西北干旱区农业、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水资源,发展节水型农业是西北干旱区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性问题。结合西北干旱区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以及灌溉工程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包括输水工程、田间工程、井渠结合工程和节水管理工程在内的西北干旱区农业节水工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设施大棚农业对土壤肥力和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设施蔬菜大棚的土壤和露天蔬菜种植地的土壤分别进行采样分析,测定其中的养分和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根据所测结果利用指数和法和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设施大棚土壤中的养分元素含量,均高于露天农田,指数和法评价其肥力达到了一级或者二级水平;设施大棚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Cu、Cr、Cd、Pb、Zn的含量均比露天种植地高,污染指数法评价表明,土壤均处于清洁水平.[结论]设施大棚农业提高了土壤的肥力,但是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积累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塔里木河流域农牧资源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指标数据的量化评估,得到塔里木河流域农牧资源利用现状利用效益指数,并提出符合当地农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方法]根据2005~2012年《新疆统计年鉴》数据,利用SPSS软件,选取相关指标,以种植业系统、畜牧业系统和生态系统三个子系统为二级指标架构,对塔里木河流域农牧资源利用进行绩效评价.[结果]塔里木河流域种植业效益稳中有升,增长趋势平缓;畜牧业效益先抑后扬,增长势头强劲,但存在较大的不可持续性风险;生态效益起伏较大,有持续下行风险;综合效益受生态效益影响较大,提高缓慢,说明过度依赖资源的发展模式不可长久维系.[结论]提高可利用资源的利用效率,消除或减轻生态、气候等自然因素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塔河流域弥补自身短板,实现当地农业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璧山区设施葡萄生产基地经济效益进行调查分析,为该地区设施葡萄基地投入有效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8年2月重庆市璧山区10个设施种植基地的总产值、总收益、净收入、生产规模、基地作业人数、基础设施设备投入、政府财政补助及自筹资金等指标数据,从投入产出比、资金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联合熵值法,对设施葡萄生产基地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并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因子分析法中经济效益得分最高的基地为A1,得分最低为A6,其余基地平均得分-0.183,为负值;2015—2016、2016—2017和2017—2018年3个时期经济效益得分趋势线的斜率(k)分别为-0.1516、-0.1404和-0.1247,呈增长趋势.熵值法中经济效益得分最高的为基地A1,得分最低的为A3,其余基地平均得分为0.064,接近于0;3个时期经济效益得分趋势线的k分别为-0.0276、-0.0221和-0.0187,呈增长趋势.因此,由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得出的璧山区设施葡萄效益结果相似,均表明各基地间经济效益差异明显,但3年期间经济效益差距逐渐缩小,设施葡萄种植产业现还处在发展阶段.[建议]针对璧山区大兴镇的设施葡萄发展阶段现状,提出应尽快组织对重庆市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开展全面摸底调查,建立评价体系,制定针对性发展规划;优化政府资金使用向推进智能化、数据化及高新品种、新技术应用方向转移;从品种选择到发展理念全方位提升区域设施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