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为了全面掌握阎良区牛羊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牛羊布病)分布状况和流行态势,加强牛羊布病疫情风险分析评估,为牛羊布病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17-2018年对全区牛羊规模养殖场户和部分散养户组织开展了牛羊布病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辖区畜间布病个体阳性率为0.07%,群体阳性率为0.19%;2018年辖区畜间布病羊只个体阳性率为1.54%,场群阳性率为4.31%;牛个体阳性率5.45%,场群阳性率28.57%。结果表明,辖区内牛羊布病点状发生的可能性较大。牛羊布病净化工作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应进一步加大牛羊布病防控工作投入,切实落实畜间布病以净化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2.
试验区在2015年全面开展畜间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流行病学摸底调查的基础上,连续经过3年布病M5和A19弱毒苗的强制免疫和新生畜、孕畜等未免畜补免工作的实施,2018年按照布病免疫抗体消长规律,对试验区布病免疫期间隔10个月以上的牛羊逐群逐片按比例进行畜间布病阳性检测,与2015年试验区域牛羊布病摸底调查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评估。试验结果显示,牛布病阳性感染率由2015年的4.27%下降到2018年的3.04%,羊布病阳性感染率由2015年的6.24%下降到2018年的3.24%,试验区牛羊布病阳性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试验区牛羊布病感染传播的上升趋势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海北州牛羊布病防治于1999年在全省同步达到"稳定控制区"标准后,为进一步摸清近几年畜间布病感染和危害情况,经2002-2005年连续三年调查,结果:牦牛感染率为0.29%,奶牛感染率为0.078%,绵羊感染率为0.32%,说明畜间布病感染已有所回升,对检出的阳性畜进行无害化处理后,2004年仅检出1头布病阳性奶牛,2005年未检出阳性反应的牛羊,巩固了牛羊布病"稳定控制区"成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全面掌握高陵区畜间布病分布及流行情况,通过对全区牛羊养殖场(户)抽样监测和发放并填写《畜间布病基线调查问卷表》方式进行了布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全区牛羊布病的个体阳性率为0.011%,群体阳性率0.18%;牛羊养殖场(户)在布病防治上普遍存在防疫意识淡薄,防护和消毒措施不到位等情况。调查为今后开展布病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必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当地奶畜(牛、羊)的饲养情况、牛羊布病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人间布病感染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梳理出牛羊布病防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防控布病的技术措施和意见建议,对做好畜间布病防控和确保公共卫生安全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布鲁氏菌病(又称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患病的羊、牛等疫畜是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做好畜间布病防控,对公共卫生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加强本市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文章依据全市2022年度牛羊养殖、调运数据以及布病专项监测结果,对岳阳市调运牛羊落地报告和监管、牛羊布病监测等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和对策,以期为畜间布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确保岳阳市畜间布病防控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追踪近年来川东北地区布病防控现状,研判畜间布病流行趋势,笔者历时两年,对四川广元、巴中、达州3个市进行了畜间布病防控情况调查。1 3市布病防控基本情况1.1畜间布病监测情况3个市牛平均阳性率为0.002%、羊平均阳性率为0.25%。对比两年牛羊监测情况,除巴中羊的阳性率有上升外,其余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牛羊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开始出现反弹和回升,给养殖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严重挑战。2015年青海省重新调整畜间布病防控工作,将全省分为监测净化区和免疫区,牛羊种畜和奶牛的监测净化和对其他牛羊的免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通过对2018-2022年青海省牛羊群布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掌握近年来青海省牛羊群布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系统评估畜间布病发生风险,指出了布病防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的防控建议,以期为制定本省布病防控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2022年1—3月,烟台市报告19例人间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病例,给全市布病防控与净化带来了极大挑战。为了解烟台市畜间布病流行现状及饲养管理状况,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养殖场(户)的牛羊引入购进、生物安全措施、饲养管理及意识行为等进行调研。同时,采集牛羊血清,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初筛,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确诊。本次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66份。结果显示,99.40%(165/166)受访户牛羊购自省内,75.30%受访户购买牛羊有检疫证明,56.02%受访户购买动物销售方能够提供布病检测报告。73.49%养殖场(户)具备消毒设施,并能定期消毒。78.92%受访户了解布病,6.02%受访户有喝生牛羊奶习惯,8.43%受访户自己屠宰牛羊。经布病抗体检测,牛群体阳性率为2.50%,个体阳性率为0.20%,羊群体阳性率为2.50%,个体阳性率为0.30%。本次调研掌握了烟台市牛羊调运监管、饲养管理、意识行为及畜间布病感染情况,为防范布病散播风险指明了方向,为布病防控及非免疫净化区建设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禽养殖户的增多和畜禽流通性的增大,牛羊布病流行也呈现回升趋势,畜间和人间布病新发病例逐年增加,已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畜牧业的安全发展。本文就牛羊布病的临床症状及发病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防控措施,以期为我国牛羊养殖业中布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严重制约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病.近年来,随着牛羊肉价格持续上升,巩义市牛羊饲养量快速增长达到历史新高,畜间布病出现反弹趋势,人间布病疫情不断加重,现将巩义市畜间布病的发生及防控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该病自然疫源分布广泛,危害严重,不仅极大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破坏畜牧业发展,而且危害社会公共卫生安全。我县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以牛羊为主的畜间布病监测工作。最近多年检测结果显示,畜间布病仍有点状发生,还没有彻底净化。为切实做好畜间布病防控工作,我县最近几年来,在全县加大了布病监测范围和数量。  相似文献   

13.
<正>一、总体监测情况综合分析近三年布病监测结果,陕西省布病表现为以下特点:一是牛羊布病个体阳性率和场阳性率均远高于全国水平,全畜间布病感染情况较重、流行范围较广。二是以羊只布病为主,奶牛布病有所抬头。三是畜间布病阳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16年布病场阳性率达到近年最高值,2017年个体阳性率较2014年上升1.12%个百分点。四是从不同区域看,近三年咸阳、铜川、安康和汉  相似文献   

14.
调查分析2011—2019年甘肃省天祝县布鲁氏菌病人、畜间流行病学特征,为调整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天祝县畜牧业历史悠久,是布病老疫区,2011年始牛羊阳性率不断出现,老疫区呈现布病活跃状态,输入性染疫成为畜间布病传染的主要原因。人间新增病人每年也有变化,与畜间阳性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哈密市畜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各项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准确分析畜间布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短板、漏洞,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牛羊布病阳性养殖场户的基本情况、饲养管理、生物安全措施及意识行为等展开调研。结果显示:布病阳性场户中存在代牧、混牧行为的占85.18%;购进申报率较低,购进后隔离的不足30%;圈舍进行过消毒占97.54%,消毒频次为1~2次/年的占50.23%;对流产物、粪污等污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占96.28%;有徒手接羔行为的占45.12%,有喝生奶习惯的占7.67%,自己屠宰牛羊的占84.21%,畜主感染过布病的占14.15%。结果表明:哈密市存在代牧混牧复杂、流通监管力度不够、基层动物防疫力量不足、从业人员防范意识不强等问题,建议采取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检疫监管、落实净化措施、加大宣传告知力度等措施强化布病防控。  相似文献   

16.
通过收集安徽省统计局牛羊生产数据以及兽医卫生综合信息平台、公共卫生数据,分析当前安徽省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控现状。2020年,安徽省淮北地区牛羊饲养量占全省81.25%、江淮之间约占16.59%、江南地区约占2.16%。2016—2019年牛羊布病个体阳性率分别为0.05%、0.09%、0.14%、0.59%,呈小幅上升趋势;2015—2019年全省人间布病发病数分别是76、78、146、156、136人,病例数呈上升趋势。经调查发现:当前牛羊布病防控重视程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基层动物防疫力量薄弱,牛羊调运监管存在漏洞;畜间布病流行状况底数不清;饲养方式落后,防疫意识淡薄。由此提出应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经费保障,夯实基层防控队伍,积极推进布病净化工作,以保障养殖业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做好全县畜间布病控制和净化工作,强力遏止布病疫情反弹势头,坚决打赢畜间布病防治攻坚战,按“生命至上、源头防控、关口前移、人病兽防”的工作理念,按照互助县牛羊存栏状况、饲养方式等,科学合理地开展布病监测和调查,取得了一定成效,有力保障了畜牧养殖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8.
正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严重影响畜牧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人间、畜间布病疫情均出现比较大的反弹。为有效控制布病的传播和蔓延,保障牛羊产业稳步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县为单位采取牛羊布病免疫、检疫、净化等措施防控畜间布病。但是,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疫情流行程度、财力、领导层决策等方面各不相同,难免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和问题。笔者就布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布病是国家近年来重点防控的人畜共患病。苍溪县作为四川省盆地北沿的山地农区,从2015年监测发现山羊布病以来,抓住布病流行之初的有利时机,持续大力抓好牛羊布病的监测和净化,通过3年多时间成功实现了畜间布病的净化。现就近几年走过的布病净化之路,浅谈一些心得体会,以供参考。一、落实四项保障措施,夯实布病净化基础1.落实组织领导保障。由行业主管部门成立牛羊布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全县牛羊布病普查、监  相似文献   

20.
用病原学分离与血清学鉴定的方法,对青海省2009—2011年全省畜间牛羊布病发生情况进行了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近几年,我省畜间布病防控工作总体逐年见效,除种公牛外,其他畜种布病发病数和阳性率都有所下降,其中羊布病发病数和阳性率下降明显;牛布病感染阳性率(1.07%)高于羊(0.81%),奶牛最低(0.28%);种畜布病感染阳性率高于同种其他牲畜,是最危险的传染源。防控:全面实施"检疫、监测、效果考核、消毒、免疫、扑杀"等综合防控措施,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增加资金投入,落实扑杀补助,扩大监测范围,坚持自繁自养。同时,加强布病防控知识宣传和技术推广,群防群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