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新疆牛环形泰勒虫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2006~2008年全疆14个地州的牛环形泰勒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使用已建立的牛环形泰勒虫病间接ELISA检测方法,以纯化的重组蛋白GST - Tams1作为抗原.[结果](1)牛环形泰勒虫病仍是新疆牛梨形病的主要病原.在2006年采集的278份牛血清样品中,阳性血清31份,感染率为11.15;.2007年,在532份牛血清样品中检出阳性血清61份,感染率为11.47;.在2008年的530份牛血清中检出阳性血清61份,感染率为11.51;.(2)2008年,在地方流行性疫病区牛环形泰勒虫感染率高达24;.[结论]新疆牛环形泰勒虫病的特点是疫区分布广,感染率居高不下,保持在11;以上,对动物和人类构成一定的威胁.这是新疆首次利用血清学方法对全疆牛环形泰勒虫病进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与方法]以纯化的牛双芽巴贝斯虫GST-HSP20(exons) 融合蛋白作为检测抗原,通过优化ELISA反应条件,建立了检测牛双芽巴贝斯虫血清特异性抗体的新型间接ELISA方法.[结果]方阵试验确定的GST-HSP20抗原的最适包被浓度为5 μg/mL,血清最佳稀释倍数为40倍,ELISA阳性反应的临界值为OD450≥0.292,批内和批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HSP20间接ELISA方法能排除GST的干扰,与其它梨形虫病无交叉反应,与巢式PCR检测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96;.[结论]所建立的ELSIA检测法重复性好、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这是国内首次利用重组蛋白建立的牛双芽巴贝斯病血清学诊断方法,为大规模地进行牛巴贝斯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诊断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
牛环形泰勒虫病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牛环形泰勒病的PCR诊断方法.[方法]根据牛环形泰勒虫裂殖子的表面抗原(Tams1)基因,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地方阳性病例提取的DNA为模板,用PCR扩增出目的条带,经克隆、测序分析后,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建立牛环形泰勒虫病的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进行验证试验.[结果]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的目的片段与已知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9;;该方法检测与牛的其他血液原虫无交叉反应,其最低检出限量为1.6×102 copies/μL.应用所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对新疆吐鲁番市周边疑似地区419份牛全血进行了检测,结果阳性率为52.3; (219/419),而血液涂片检出率为43.7;(183/419).[结论]建立的牛环形泰勒虫PCR快速诊断方法具有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牛环形泰勒虫病的分子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与方法]在优化表达牛巴贝斯虫GST-MSA-2c融合蛋白和建立ELISA反应条件的基础上,进-步探讨牛巴贝斯虫GST-MSA-2c融合蛋白及其所建立的ELISA检测方法的特异性,从而建立牛巴贝斯虫GST-MSA-2c融合蛋白间接ELISA血清学检测方法.[结果]牛巴贝斯虫GST-MSA-2c融合蛋白间接ELISA检测方法能排除GST的干扰,与其它梨形虫病无交叉反应,与牛巴贝斯虫巢式PCR检测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96;.[结论]所建立的GST-MSA-2c融合蛋白间接ELISA血清学检测方法重复性好、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这是国内首次利用重组蛋白抗原建立的牛巴贝斯病血清学诊断方法,为大规模地进行牛巴贝斯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诊断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
以真核表达的焦虫表面抗原重组蛋白 TaSP-Tams1-SPAG1作为 ELISA 板包被抗原,通过方阵实验确定抗原包被浓度,探索抗原包被时间、温度、一抗及二抗血清稀释度及作用时间,建立牛环形泰勒焦虫表面抗原重组蛋白 ELISA 方法.结果得出 TaSP-Tams1-SPAG1的最佳包被浓度为10μg/mL,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100, ELISA 阳性反应的临界值为 OD 492nm ≥0.348,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小于12%,所建立的 ELISA 方法不与牛巴贝斯虫及牛瑟氏泰勒虫血清发生反应.TaSP-Tams1-SPAG1为抗原建立的 ELISA 方法特异性强,敏感度高,重复性好,为牛环形泰勒焦虫病的准确检测及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新疆牛环形泰勒虫TamsⅠ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量,研究了温度、诱导时间以及诱导剂(IPTG)浓度等不同条件对TamsⅠ融合蛋白表达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菌株BL21(DE3)在37℃培养2.5h后,使用终浓度为2mmol/L的IPTG在25℃振荡诱导培养8h时,GST—TamsⅠ融合蛋白表达量最高,达到2.5rmg/mL。用GST-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柱对GST—TamsⅠ融合蛋白进行纯化,SDS-PAGE检测表明GST-TamsⅠ融合蛋白大小约为56kl),与预计的分子量大小一致。TamsⅠ基因的优化表达为牛环形泰勒虫病的分子免疫学诊断和哑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真核表达系统串联表达环形泰勒焦虫表面抗原Tams1、SPAG1和TaSP的高免疫原性区片段,为研究焦虫重组串联蛋白免疫原性奠定基础.[方法]以悬浮培养泰勒焦虫细胞为材料,利用SOEing-PCR方法将Tams1、SPAG1和TaSP蛋白高免疫原性区基因通过柔性氨基酸串联嵌合在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的主要免疫优势区,构建模拟表位-HBc嵌合蛋白真核表达质粒,转染BHK-21细胞,通过Western-Blot检测目的基因表达产物.[结果]Western-Blot分析显示,阳性质粒转染BHK-21细胞裂解产物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呈现特异性条带,大小与预期分子量相当;正常BHK-21细胞裂解产物未呈现相应的条带.[结论]重组嵌合蛋白在真核表达系统中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检测牛分枝杆菌的间接ELISA方法,快速区分致病性与非致病性牛分枝杆菌,为净化牛结核病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体外扩增表达并纯化的重组牛分枝杆菌CFP-10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牛分枝杆菌的间接ELISA,并应用方阵法优化间接ELISA的检测条件.[结果]重组CFP-10蛋白间接ELISA的最佳检测条件为:以8μg/mL重组CFP-10蛋白包为被抗原,37℃下包被1h,再以5%脱脂奶封闭1h,血清(一抗)经1∶200倍稀释后作用1h,然后以1:500倍稀释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羊抗兔IgG(二抗)作用1h.该间接ELISA的阴阳临界值为0.281,仅与牛分枝杆菌呈阳性反应,与牛布鲁氏杆菌、牛口蹄疫病毒无交叉反应;其敏感性能检测1:320倍稀释的血清,批内与批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0%.[结论]建立的重组牛分枝杆菌CFP-10蛋白间接ELISA具有特异、敏感等优点,临床上可用于致病性牛分枝杆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环形泰勒虫作为牛科动物重要的血液原虫对养牛业产生了重大危害。近年来针对该病原Tams1基因的诊断方法及候选疫苗筛选进行了大量工作。但研究证明该基因多态性对诊断及免疫效果存在影响。基于此,本研究对Tams1基因多态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为该病的诊断建立一种实施有效的检测方法。【方法】参考GenBank中公布的环形泰勒虫Tams1 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获得了846 bp的核苷酸片段。将该基因片段与GenBank中主要的12种已知不同区域虫株的相应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在保守区设计引物,以Tams1基因标准阳性质粒为模板建立环形泰勒虫病的二温式-PCR检测方法。经优化的方法用于田间样品的检测。【结果】该基因编码281个氨基酸,碱性氨基酸48个,酸性氨基酸42个,疏水性氨基酸100个。系统发生树结果显示,环形泰勒虫甘肃株与安哥拉、土耳其、巴林地方株亲缘关系较近。新疆株与意大利、西班牙地方株关系较近,而与甘肃株亲缘关系相对较远。这一结果通过环形泰勒虫不同国家地方株的氨基酸序列对齐结果可以得到进一步的说明。建立的二温式-PCR检测方法,可检测到0.31 fg•μL-1血液中感染虫体的量。特异性结果表明,仅有环形泰勒虫基因组DNA检测为阳性,其它对照虫种基因组模板均表现为阴性,且与感染牛的其它梨形虫无交叉反应。本实验建立的环形泰勒虫二温式-PCR方法对收集的335份野外样品进行检测,阳性检出率为16.33%,显微镜检测阳性率为2.25%,两者符合率100%。与普通PCR比较,二温式-PCR在敏感性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其特异性更高,且该方法反复升温降温时间消耗短。【结论】环形泰勒虫Tams1基因不同地方株存在明显的差异。其氨基酸序列的多态性特征差异显著。因此该基因作为潜在候选抗原应注重多肽疫苗的设计。二温式-PCR方法具有的良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环形泰勒虫病的流行可以起到提前检测的效果,提高了疾病的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10.
牛环形泰勒虫巢式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环形泰勒虫Tams1基因序列设计2对巢式引物,成功建立了环形泰勒虫病的巢式PCR快速检测方法.验证试验结果表明,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与GenBank收录的Tams1序列同源性在92%~99%,对环形泰勒虫检测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重复性以及灵敏度.对新疆焦虫病疫区牛群血样检测发现,巢式PCR检出率为62.2%(61/98),高于常规PCR检出率(58.2%,57/98)和血涂片镜检检出率(35.7%,35/98),提示该巢式PCR方法可用于大规模的环形泰勒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1.
鸡肉中氟苯尼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制备抗氟苯尼考(FFC)的高亲和力特异性抗体,建立检测氟苯尼考的间接竞争ELISA新方法。【方法】氟苯尼考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SA)经混合酸酐法偶联,得到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其偶联比分别为14.4和14.7。用免疫原FFC-HS-BSA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了效价较高的特异性抗体。建立并优化了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结果】抗血清效价为1﹕102 400。最佳包被抗原浓度为0.5 μg?ml-1,最佳抗体工作浓度为1﹕6 400,酶标二抗的工作浓度为1﹕20 000。回归方程Y = -0.1516X + 0.788(R2 = 0.9859),检测范围为0.18~500 ng?ml-1,检出限为0.18 ng?ml-1,批内和批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4.86%和7.77%。交叉反应试验中,抗血清与FFC结构相似的氯霉素和甲砜霉素交叉反应率分别为0.094%和0.098%,与其它药物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01%,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强的特异性。FFC以浓度0.18~500 ng?g-1在鸡肉中添加,回收率为84.14%~106.1%,变异系数为2.1%~5.6%。【结论】成功获得了高效价、高特异性的抗FFC抗体,建立了鸡肉中氟苯尼考残留检测的ELISA方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准确、简便、快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处于干旱、半干旱区的新疆是蜱侵袭较严重的地区.目前已发现牛群中存在这三种梨形虫病,但只有牛泰勒虫病有有效的疫苗防治.探讨新疆牛梨形虫病综合防治措施,制定出该区综合性的预防和治疗方案并予以实施.[方法]选择牛梨形虫病比较严重的疫区作为实验点,根据该区的气候、季节特点,通过流行病学调查、驱蜱、疫苗接种、药物治疗.[结果]该区的牛梨形虫病综合防治措施牛梨形虫病的发病率显著降低,实验期间牛群中没有发现死亡.[结论]通过制定牛梨形虫病综合防治措施使疫区牛群的牛梨形虫得到有效控制,在新疆农区与牧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发一种成熟稳定的新孢子虫病r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方法]在新孢子虫病rELISA检测方法建立的基础上,组装检测新孢子虫病的r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试剂盒的敏感性、保存期、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价,并与两种商品化试剂盒进行对比试验,应用自制的试剂盒检测来自新疆各地州新孢子虫疑似病例区血清,共1329份.[结果]成功组装了新孢子虫病r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且该试剂盒敏感性高、保存期长、特异性强、重复性较好.与两种进口商品化诊断试剂盒比较,其符合率均在90;以上.在1 329样品血清中157份是阳性,其平均阳性率为11.8;.[结论]该试剂盒可以取代商品化试剂盒进行新孢子虫病诊断,为新孢子虫病的防治工作提供技术和产品支撑.  相似文献   

14.
[目的]2006~2008年对全疆14个地州的牛巴贝斯虫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使用已建立的牛巴贝斯虫病间接ELISA检测方法,以纯化的重组蛋白GST - MSA -2作为抗原.[结果](1)新疆存在着牛巴贝斯虫病.在2006年采集的278份牛血清样品中,阳性血清7份,感染率为2.52;.在2007年的532份牛血清样品中检出阳性血清32份,感染率为3.13;.在2008年的530份牛血清中检出阳性血清43份,感染率为5.28;.(2)2008年在地方流行性疫病区牛巴贝斯虫感染率高达28;.(3)牛巴贝斯虫病所在的地州由2006年的5个扩大到2008年的11个.[结论]新疆牛巴贝斯虫病的感染率逐年上升,疫区面积不断扩大,流行区内感染率激增,牛巴贝斯虫病的防治不容忽视.这是新疆首次利用血清学方法对全疆牛巴贝斯虫病进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5.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重组N蛋白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纯化的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HJ株重组N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对各项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判定标准,建立检测BRS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方法】将已构建的重组菌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获得重组N蛋白。利用电洗脱法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并用Western 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以纯化后的重组N蛋白作为诊断抗原,对ELISA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初步建立检测BRSV抗体的间接ELISA诊断方法。【结果】成功表达并纯化了BRSV HJ株重组N蛋白,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证明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以重组N蛋白作为诊断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诊断方法。交叉试验结果表明重组N蛋白与牛无浆体病(Anaplasmosis)、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V)和牛副流感(BPIV)阳性血清均不发生交叉反应。与中和试验(SNT)相比较,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符合率分别为85.0%、90.9%和87.7%。采用本试验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对黑龙江省的牡丹江、佳木斯、鹤岗和大庆4个地区牛场的600份牛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部分地区BRSV的抗体阳性率为27.33%。【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利用该方法初步证实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存在牛呼吸道合胞体病。这一研究为牛呼吸道合胞体病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并为该病的诊断与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