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烟草丛顶病(tobacco bushy top disease,TBTD)是一种由烟草丛顶病毒(tobacco bushy top virus,TBTV)及其卫星RNA(tobacco bushy top virus satellite RNA,TBTVsatRNA)和烟草扭脉病毒(tobacco vein distorting virus,TVDV)及其伴随RNA(tobacco vein distorting virus associated RNA,TVDVaRNA)共同侵染引起的危险性病害,曾在云南很多烟区造成严重损失。本研究对烟草丛顶病及其相关病原物在云南烟草上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多年的调查研究,力图对烟草丛顶病及其相关病原物的发生与分布进行追踪和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2022年,烟草丛顶病在云南各大烟区仅零星发生,2019年以来已很难发现。烟草丛顶病的相关病原物主要在曾经暴发流行过病害的楚雄、保山和大理发现,且TBTV、TVDV、TBTVsatRNA和TVDVaRNA在烟草上并不总是同时被检出,其中引起烟草丛顶病典型症状的TBTV+TVDV+TBTVsatRNA+TVDVaRNA检出率在5%以下,TVDV的检出率最高,达30.44%,TBTVsatRNA的检出率最低,为7.68%。TBTV、TVDV、TBTVsatRNA和TVDVaRNA不能同时感染同一烟株可能是当前烟草丛顶病很少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烟草丛顶病是由烟草丛顶病毒(TBTV)、烟草丛顶病毒类似卫星RNA(Sat-TBTV)、烟草扭脉病毒(TVDV)和烟草扭脉病毒相关RNA(TVDVaRNA)复合侵染引起的一类特殊病害,目前尚不清楚这些病原物各自在病害症状形成和病害传播中的作用。本文根据蚜虫传播烟草丛顶病复合病原物传毒特性的差异,探索了3种分离TVDV的生物学方法。方法A为将获得了烟草丛顶病复合病原物的蚜虫饥饿24h后,以单虫单苗的方式接到健康烟株上传毒,24h后灭虫。方法B为将无毒蚜虫饥饿2~4h后转接到感病烟株上饲毒48h,再以单虫单苗的方式接到健康烟株上传毒,24h后灭虫。方法C为将无毒蚜虫于感病烟株上饲毒48h后,以单虫单苗的方式接到健康烟株上传毒24h,此后每隔24h将蚜虫移到另一健康烟株上传毒,直到蚜虫死亡。其中方法A和B均可将TVDV从烟草丛顶病病原复合体中分开,方法A操作简单、分离周期短且TVDV的分离效率高。单独TVDV侵染的烟株无明显的丛顶症状,叶片靠近主脉的地方会出现皱缩,生长后期叶片变得细长且顶端会发生扭曲。本试验可为研究TVDV与其他病原物、寄主植物和传播介体的相互作用提供很好的试验材料,也可为蚜虫传播的复合侵染病毒的生物学分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与病害特异的小分子RNA的检测是烟草丛顶病的主要诊断方法.本文报道了一种改进的与烟草丛顶病相关的小分子RNA的简便提取方法,在烟草丛顶病的快速、特异检疫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烟草丛枝症病害是由烟蚜和烟盲蝽等害虫传毒引起的病害。病原目前尚有争议 ,以前认为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是由类菌原体引起的 ,1998年有人提出我省的烟草丛枝病害与 1977年谈文、李金和报道的烟草丛枝症病害是不一样的病害 ,云南的烟草丛枝症病害可能是由一种新病毒引起的。对该病的防治目前尚无行之有效的化学药剂 ,只有采取以“治虫防病”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 ,才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现将主要综防措施介绍如下。1 培育无毒烟苗培育无毒烟苗是丛枝症病害综防的基础。为了把好这一关 ,播种前应以村为单位集中统一田块育苗 ,苗床经整理搭好…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烟草上双生病毒的发生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报道云南省烟草曲叶病(Tobacco leaf curl disease, TLCD)由3种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的双生病毒引起。它们是烟草曲茎病毒(Tobacco curly shoot virus, TbCSV)、云南烟草曲叶病毒(Tobacco leaf curl Yunnan virus, TbLCYNV)和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China virus, TYLCCNV)。为了了解这3种病毒的分布, 2000~2005年, 从云南省4个市(州)采集了109个烟草曲叶病样品, 利用3种病毒的特异引物对采集样品进行了PCR检测。从保山市的烟草曲叶病样品中检测到3种病毒, 并且存在TbCSV+TbLCYNV、TbCSV+TYLCCNV和TbCSV+TbLYNV+TYLCCNV的复合侵染, 从大理州、文山州和红河州的烟草曲叶病样品中仅检测到TYLCCNV。对39个分离物部分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 病毒分离物依据病毒种类和地理位置聚成几簇。对烟草曲叶病的流行和病害控制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广西烟草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和病原病毒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2011年对广西百色市、河池市和贺州市的主要烤烟产区进行烟草病毒病发生情况和种类调查。结果显示,广西烟草病毒病以由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引起的花叶类型症状为主,一般发病率1.0%~10.0%,个别严重发病田块发病率达到82.0%~100.0%;马铃薯Y病毒病、番茄斑萎病毒病和曲叶病则为局部发生病害,其中马铃薯Y病毒病在靖西县、南丹县、富川县和钟山县零星发生,发病率0.1%~5.0%,个别田块达到20.0%;番茄斑萎病毒病主要在靖西县、隆林县、田林县和南丹县发生;曲叶病仅在靖西县、隆林县、田林县和乐业县等百色市烟区发现。采用间接ELISA、PCR和RT-PCR等方法对田间采集的185个各类疑似病毒病样进行病毒种类检测,其中145个样品检测出病毒,分别是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番茄环纹斑点病毒、中国番茄曲叶病毒和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以及分别由上述2种病毒与云南辣椒曲叶病毒重组而来的2种重组病毒,其中以TMV的检出率最高,占检出样品的86.7%,是广西烟草病毒病的优势病原病毒。  相似文献   

7.
 烟草丛顶病主要由烟草丛顶病毒(Tobacco bushy top virus ,TBTV)和烟草扭脉病毒(Tobacco vein distorting virus ,TVDV)复合侵染引起。其中,TVDV的CP蛋白可分别包装TBTV和TVDV形成病毒粒子;但也存在TVDV单独侵染不携带TBTV的病样。本文利用RT-PCR对自然状态下携带TBTV的TVDV(采自云南弥渡)和不携带TBTV的TVDV (采自云南保山)的cp基因进行序列克隆,发现TVDV弥渡分离物的cp基因为618个核苷酸,而TVDV保山分离物的cp基因为621个核苷酸,二者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90.02 %,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89.81 %;而长度相同的TVDV cp基因序列一致性为98.5 % ~ 100 %。表明这2个cp基因属于2种不同类型。系统发育树分析也表明这2个cp基因属于进化距离较远的2个群。利用SWISS-MODEL进行同源建模,发现2种类型的TVDV CP蛋白的主要空间结构域基本一致,存在细小的结构域及结构域之间无规则卷曲角度的差异,整体空间结构没有发生明显改变。推断TVDV保山分离物CP蛋白中关键氨基酸的序列突变是导致CP无法包装TBTV,从而在病害传播过程中丢失TBTV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由根串珠霉(Thielaviopsis b asicola)引起的烟草根黑腐病是我国烟草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本文总结了烟草根黑腐病的发生与危害、病原学、生物学特性、发病条件及规律等,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科学合理使用化学药剂的综合防控措施,为烟草根黑腐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Potato virus Y,简称PVY),是由马铃薯Y病毒引起的一种系统侵染烟草的病害。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各烟区为害呈上升态势,对烟草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局部地区损失惨重。结合烟叶生产,介绍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的发生特点和系统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0.
烟草病毒病害是烟草的主要病害.发病普遍严重,在我国部分烟区造成严重的损失,威胁着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烟叶优质、高效生产的限制因素.烟草病毒病的种类很多,已报道的有20多种,病原的个体很小,其基本形态为粒体,大部分植物病毒的粒体为球状、杆状和线状,少数为弹状、杆菌状和双联体状等.烟草植物病毒没有主动侵染寄主的能力,自然状态下主要靠介体和非介体传播.病毒的介体生物主要有蚜虫、叶蝉和飞虱,土壤中的线虫和真菌以及杂草等.病毒的非介体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机械、有性和无性繁殖材料、嫁接等方式.  相似文献   

11.
PCR扩增烟草丛顶病毒(Tobacco bushy top virus,TBTV)的ORF1序列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HISTEV中,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菌株经IPTG诱导表达TBTV ORF1蛋白。利用切胶纯化的ORF1蛋白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制备并获得抗血清,间接ELISA检测效价为1:24 3000。经抗原亲和纯化从抗血清中得到特异性和灵敏度俱佳的ORF1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分析显示,TBTV ORF1多克隆抗体既可以检测田间发病的烟草丛顶病样品中ORF1蛋白,也可检测在体内和体外翻译体系中的TBTV ORF1蛋白的表达。另外发现ORF2蛋白以ORF1延长蛋白的形式存在,根据ORF1和ORF2的重叠情况及潜在的七核苷酸滑动序列和下游的稳定二级结构,推测此ORF1延长蛋白是移码翻译产物。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重叠PCR扩增得到烟草丛顶病毒(Tobacco bushy top virus,TBTV)中国分离物RdRp的编码序列,构建以pMALC2X为基础载体的原核表达载体pMAL-TB-RdRp。0.5 mM IPTG诱导可特异性表达分子量约为120 kDa的MBP-RdRp融合蛋白。温度梯度实验显示,18℃下诱导表达的MBP-RdRp融合蛋白的可溶性比例较高,约17%;经亲和层析纯化的MBPRdRp可特异性识别TBTV正链和负链的3'末端序列,催化体外复制;对正负链的3'末端的体外复制效率存在差别,识别负链3'末端的体外复制效率明显高于正链3'末端。本研究创建的TBTV RdRp介导的体外复制体系为进一步研究TBTV基因组复制调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烟盲蝽传播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生物学测定方法对烟盲蝽传播云南烟草丛枝症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烟盲蝽能够传毒的最少头数为1头,传毒效能随带毒虫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单株虫量为1-3头时,传毒效能为50%,单株虫量为5-10头时,传毒效能为60%-80%,单株虫量达15头以上时,传毒效能达100%;烟盲蝽成虫或若虫能够获毒的最短取食时间为1h,在1-6h范围内,相同时间内的若虫获毒率高于成虫,获毒时间在6h以上时成虫与若虫的获毒率相同,达90%以上,获毒时间在12h以上时,获毒率达100%;烟盲蝽若虫传毒的最短取食时间为0.5h,成虫传毒的最短取食时间为1h;当取食时间超过最短时间时,传毒率随取食时间的增加而升高。若虫取食时间达12h以上,成虫取食时间达24h以上时,传毒率达100%。  相似文献   

14.
Tomatoes grown in plastic houses in Crete have been inspected since 1980 for virus diseases. Plants with virus-like symptoms were checked by sap inoculation to test plants and the isolated viruses were identified by host reaction and serology. The most common viruses were, in order of frequency, tomato mosaic virus (ToMV), potato virus X, tomato bushy stunt virus (TBSV), potato virus Y and cucumber mosaic virus. The large use of ToMV-resistant cultivars reduces gradually the importance of ToMV while TBSV tends to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 of tomato in Crete.Samenvatting Van 1980–1984 werden op Kreta de in plasticfolie-kassen geteelde tomaten geïnventariseerd op de aanwezigheid van virussen. Verdachte plante werden door sapinoculatie op toetsplanten onderzocht. De daarbij geïsoleerde virussen werden daarna via de symptomen op de waardplanten en serologisch geïdentificeerd. In volgorde van belangrijkheid werden de volgende virussen het meest aangetroffen: tomatemozaïekvirus, aardappelvirus X, tomatedwerggroeivirus, aardappel Y virus en komkommermozaïekvirus, De laatste jaren is door de toenemende teelt van tomaterassen met resistentie tegen tomatemozaïekvirus het belang van dit virus sterk verminderd, terwijl het tomatedwerggroeivirus een steeds ernstiger probleem lijkt te worden.  相似文献   

15.
烟草品种对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2011年采用大田人工接种鉴定的方法,对生产中大面积推广使用的24份烟草品种进行了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对TMV和CMV的抗病性存在较大差异,对TMV表现抗病的有Coker86、吉烟5号、Coker176、CV87、辽烟8号、CV91、中烟90等7份材料;表现中抗的有秦烟98、双抗70、C151等3份材料;表现中感的有秦烟96、G80、金星6007、龙江981、K326、秦烟201、NC89等7份材料;表现感病的有G28、云烟97、净叶黄、红花大金元、RG11、云烟85、云烟87等7份材料。对CMV表现抗病的有Coker86、龙江981、C151、秦烟201、云烟87等5份材料;表现中抗的材料是金星6007;表现中感的有CV91、RG11、Coker176、中烟90、K326、红花大金元、净叶黄、G80、G28等9份材料;表现感病的有秦烟98、云烟85、秦烟96、NC89、双抗70、云烟97、CV87、辽烟8号、吉烟5号等9份材料。其中兼抗TMV和CMV两种病毒病的材料有2份,分别是Coker86和C151。同时研究还发现,抗病性不同的烟草品种在受到病毒危害以后,对烟叶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也不同。明确了中国24个烟草品种的抗病性水平,为抗病品种的利用与品种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烟草抗病毒病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抗源信息。  相似文献   

16.
 采用抗原直接包被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采自云南、福建、湖南烟区烟草花叶病样品进行了病毒种类检测,利用三抗体夹心ELISA对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的亚组类型进行了鉴定。在云南采集的520个花叶病样品中,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CMV和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总检出率分别为71.74%、55.01%和6.35%;在福建采集的150个花叶病样品中,TMV、CMV和PVY的总检出率分别为94%、24.66%和8.00%;在湖南采集的74个花叶病样品中,TMV、CMV和PVY的总检出率分别为58.11%、51.35%和2.70%。部分样品为2种以上病毒复合侵染。云南、福建和湖南采集的64个CMV阳性样品中,属亚组Ⅰ的样品为57个,占89.1%;属亚组Ⅱ的样品为10个,占15.6%;其中3个样品为亚组Ⅰ和亚组Ⅱ的复合侵染。  相似文献   

17.
进境大豆携带的病毒主要有菜豆荚斑驳病毒(BPMV)、烟草环斑病毒(TRSV)、烟草条纹病毒(TSV)和南方菜豆花叶病毒(SBMV)等,均为大豆种传病毒,可随大豆种子实现远距离传播。本研究对这4种大豆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部分序列设计引物,并通过优化引物、模板浓度和扩增参数,在一个体系中成功对4种病毒进行了多重RT-PCR扩增,得到307bp、206bp7、17bp5、18bp共4条特异性条带,建立了能同时检测BPMV、TRSV、TSV和SBMV的多重RT-PCR检测体系。该方法快速、灵敏、简便,同时特异性强,在出入境检疫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