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石笋坞 《花卉》2016,(5):34-37
正无花果,为桑科榕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及中亚暖温带地区,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南方庭院栽培或作为果树成片种植,株高可达4~9米,北方盆栽高1.5米左右。无花果枝干光洁,树姿优美,叶形独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无花果果期长,7~10月陆续成熟,果肉松软,风味甘甜,果实富含硒,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由于栽培管理容易,属无公害绿色食品,被誉为"21世纪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2.
无花果属桑科(Moraceae)无花果属(Ficas L.),为多年生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是世界上栽培历史悠久的果树之一。整形修剪是无花果栽培的重要环节,不同的整形修剪方式会对无花果生长发育产生不同的效果。生产上应根据无花果的栽培方式、立地条件、品种特性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整形修剪方式。培养合理的树体结构是获得持续丰产的关键因素,笔者总结了生产中无花果的常见树形及整形修剪要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无花果系桑科无花果属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因果实由花托及花茎基发育而成的聚花浆果,其生长到成熟只见果不见花故称“无花果”。目前规模栽培极少,大多零星分布或园林、庭院绿化观赏栽培。  相似文献   

4.
无花果系桑科无花果属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本,因果实由花托及花茎基发育而成的聚花浆果,其生长到成熟只见果不见花故称“无花果”。目前规模栽培极少,大多零星分布或园林、庭院绿化观赏栽培。  相似文献   

5.
王淼 《花卉》2022,(21)
无花果(Ficus carica)属于桑科,原产于地中海沿岸,栽培史超过5000年,因其外观见果不见花而得名。无花果对土壤要求不高,耐旱,耐盐碱,耐阴但更喜阳光长日照,适当施加肥料与水,长势会强劲,年生长可达2米以上。果实富含糖、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质元素,含有的18种氨基酸中,8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  相似文献   

6.
无花果属桑科榕属落叶乔木或灌木.无花果的果实皮薄无核,肉质松软,风味甘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栽培无花果具有很高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无花果又称文仙果、映日果、明目果、奶浆 果,属桑科落叶乔木,是栽培历史悠久的亚热带果树,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种植。由于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经济效益高,近些年来己引起世界各国特别关注。 一、栽培历史悠久,营养药用价值高 我国种植无花果,始自公元8世纪,经丝绸之路,传入新疆种植,近代,从国外又传入许多品种,在青岛、上海、威海、烟台等地栽培,已有百年历史, 目前,我国无花果产地主要分布在新疆、江苏、山东等地,以零星栽培为主,正向成片种植发展。无花果当年栽培,当年结果,当年加工,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在良…  相似文献   

8.
无花果的主要特性及其利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花果学名Ficus carica L,属桑科无花果属,该属有600余种,其中大多数原产于热带,多为灌木或乔木,只有少数原产于亚热带。无花果的栽培已有5000余年的历史。但大多只作为观赏或庭院栽培,一直未能进行大面积集约化栽培,至于其栽培技术、营养价值、深加工等的研究比较少,在果树产业中一直未能占有一定的地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无花果有了新的认识,对其开发利用是当今果树业、加工业及医药行业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无花果栽培及管理综合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花果抗性强,适应性广,对土壤、气候、水分等条件要求不高,生产管理简单,3~5年进入丰收期,667m2产量2000kg以上,结果早、产量高,没有大小年,病虫害少,几乎不施用农药,栽培管理容易。因此,栽培无花果具备很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针对威海地区无花果露地栽培受冬季低温限制无法安全越冬的问题,进行无花果设施栽培技术试验研究,筛选出适宜无花果设施栽培的鲜食大果型优良品种,集成配套技术并进行了示范应用,有效扩大了无花果栽培区域。  相似文献   

11.
无花果原产于热带,静宁细巷镇引进后在温室中栽培,进行采摘化栽培,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栽培经验,从苗木繁育、移栽、栽后管理等方面对静宁温室栽培无花果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为无花果在当地扩大种植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嘉祥县自1993年开始引进栽培法国无花果品种布兰瑞克。经过多年栽培试验认为,无花果适宜于灌良好的砂壤土或山地建园,栽植密度宜在80-120株/666.7m^2。可采用丝状形整枝。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5%-75%,每生产5kg鲜果,需施用尿素150g,氮磷钾复合肥250g左右。目前嘉祥县无花果栽培面积有300hm^2,年生产、加工鲜果5000t,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无花果生产加工基地之  相似文献   

13.
无花果优质丰产集约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花果属桑科无花果属,是一种营养丰富、食药兼用的天然保健水果.威海无花果栽培历史悠久,栽培面积达2 334 hm2,为国内最大的无花果栽培集中区.随着威海无花果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原有的粗放型庭院式栽培模式已不适应生产要求.为此,于2005~2008年引种国内外无花果良种10余种,并以整形修剪为重点,进行了无花果优质丰产集约化栽培技术试验.目前,各品种生长表现良好,建园2 a见果,产量约1 000 kg/667m2,建园3 a达1 750 kg/667m2,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高效水果——无花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们在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中,一直在谋求高效换种作物的选择,其中一种新型食疗保健型水果—无花果的开发利用,在我国沿海一带正悄然兴起,值得各地借鉴。一、无花果栽培现状和发展趋势无花果又名明目果、底珍树等,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新兴的果树之一,是一种高营养、高药用、多利用植物。据《中国果树史与果树资源》考证,公元618~907年以前我国已有栽培,距今有千余年历史,但集约栽培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基本上处于宅旁园地零星种植状况,没能进入商品生产。国内外最近研究证明,无花果果实不仅味美可口,口感独特,营养…  相似文献   

15.
对引进的无花果品种麦司依陶芬,经过几年的观察比较,认为该品种表现出结果年龄早、果实大、收果期长、产量高等优良特性,鲜食与加工均佳,是当前无花果栽培中理想的品种.  相似文献   

16.
无花果“麦司依陶芬”日光温室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日光温室无花果栽培起步于辽宁营口,随着栽培技术及设施设备的不断完善,无花果单位面积的产量大幅提高。现就定植、整形修剪、温湿度调控、土肥水管理、果实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无花果北方设施栽培最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无花果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集引种国内外无花果品种21个,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多年观察。结果表明:无花果适应河南省生长期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生长结果正常,但冬季气温偏低,树体易遭冻害,可通过栽培措施加以有效解决,并筛选出适宜中原地区推广栽培的5个优良鲜食或加工用品种。  相似文献   

18.
1.无花果生物学性状无花果属桑科无花果属。耐高温,但不耐寒,尤其是幼树期。适合生长在年均温为15℃,夏季最高均温30℃以下,冬季最低均温5℃以上,积温达4800℃以上的地区。果实成熟期需要充足的光照和水分,但在积水地易死亡。对土壤的要求不高,沙壤土、红黏土、重盐土等均能生长。无花果起源于小亚细亚,主要生长在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的亚热带地区。大约在唐朝或唐朝以前传入中国,在新疆、陕西栽培较多。近年,江苏、上海、山东、浙江和江西等地发展迅速,有一定的种植规模。2.无花果的营养价值及食品开发无花果有很高的营养价…  相似文献   

19.
房用  孙蕾  荀守华 《西南园艺》1999,27(1):20-21
无花果为桑科榕属果树。此属约有1000多种,多数原产热带,只有少数产亚热带,其中作为果树栽培的,迄今只有无花果1种。目前世界上栽培较多的国家主要有美国、意大利、法国、土耳其、西班牙等,全世界无花果总产量146万吨,其中鲜食126万吨、加工20万吨。我国江苏、山东、浙江、福建、新疆也进行了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山东无花果栽培面积已发展到467hm~2,四旁栽植约30万株。山东省林科所1994年承担了省科委“无花果良种选育丰产栽培技术研究”项目,已筛选出适合我国东部、南部地区发展的优良无花果品种,初步建立种苗繁育基地。  相似文献   

20.
对引进的无花果品种麦司依陶芬,经过几年的观察比较,认为该品种表现出结果年龄早、果实大、收果期长、产量高等优良特性,鲜食与加工均佳,是当前无花果栽培中理想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