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新春6号和新春10号为对照,采用干旱水分胁迫和正常灌溉对照的处理方法研究33份人工合成小麦种质资源材料的抗旱性,探讨利用小麦野生祖先资源进行小麦抗旱种质资源创新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利用抗旱指数法和隶属函数法对35份小麦种质资源的抗旱性进行评价.[结果]两种研究方法评价人工合成小麦种质资源的抗旱性得出的结论不完全相同;筛选出了3份抗旱性较强的人工合成小麦种质资源.[结论]利用小麦野生祖先种创制人工合成普通小麦进行小麦抗旱种质资源创新是可行的;3份人工合成小麦资源2012-XK008、2012-XK071及2011-46的抗旱性较强;对照新春10号抗旱性较强,可作为新疆小麦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的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2.
[目的]鉴定贵州小麦品种(系)中粒重相关基因TaCwi-A1、TaSus2-2B和TaGW2-6A的等位变异类型,筛选含高粒重基因型的小麦品种(系),为贵州小麦粒重的遗传改良和高粒重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252份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分别利用TaCwi-A1、TaSus2-2B和TaGW2-6A基因的分子标记(CWI22/CWI21、TaSus2-1/TaSus2-2和Hap-6A-P1/Hap-6A-P2)引物进行PCR扩增,利用毛细管电泳检测扩增产物,鉴定分析这3个基因的等位变异类型及分布频率,并结合籽粒性状测定结果,筛选含高粒重基因变异类型的小麦种质.[结果]252份小麦种质材料的粒重平均值为39.87 g,其中,有56份材料属于大粒种质(>45.00 g),仅有13份检测到等位变异;173份材料属于中粒种质(30.00~45.00 g),有24份检测到等位变异;23份材料属于小粒种质(<30.00 g),均未检测到等位变异.252份小麦材料中,含有TaCwi-A1、TaSus2-2B和TaGW2-6A基因等位变异的材料37份,占供试材料总数的14.7%,其中TaCwi-A1基因等位变异类型材料12份(包括TaCwi-A1a变异类型8份,TaCwi-A1b变异类型4份),占供试材料总数的4.8%;TaSus2-2B基因等位变异类型材料16份(包括TaSus2-2BH变异类型材料2份,TaSus2-2BL变异类型材料14份),占供试材料总数的6.4%;TaGW2-6A基因等位变异类型材料10份(包括Hap-6A-A变异类型4份,Hap-6A-G变异类型6份),占供试材料总数的4.0%;等位变异组合类型仅有1份材料(惠光2-2-2),为TaCwi-A1b/HAP-6A-A,占供试材料总数的0.4%.平均粒重最高的变异类型为TaCwi-A1b,其次是HAP-6A-G变异类型.对于平均粒重,TaCwi-A1b变异类型显著高于TaCwi-A1a变异类型(P<0.05,下同),Hap-6A-G变异类型显著高于Hap-6A-A变异类型,TaSus2-2BH变异类型也高于TaSus2-2BL变异类型,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从贵州小麦品种(系)检测到的粒重基因等位变异整体较少,表明贵州小麦种质遗传多样性较低,高粒重品种的选育工作开展不够,今后应重视小麦粒重基因等位变异综合效应研究.鉴定出含有TaCwi-A1、TaSus2-2B和TaGW2-6A基因等位变异类型、粒重>45.00 g的品种(系)13份,可应用于贵州小麦粒重的遗传改良和高粒重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3.
小麦种质资源及品种对小麦黄矮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黄矮病是中国小麦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为得到抗小麦黄矮病种质资源及品种,2007-2008年,采用诱发行早播的方法鉴定了383份小麦种质资源,并对252种小麦品种使用堆测法进行人工接种鉴定,得到182种抗病种质资源和17种抗病品种.经重复鉴定,从中筛选出抗病种质资源23份,抗病品种15种.小麦感染BYDV后,临203、晋麦47具有一定的恢复现象,并结合受害品种的产量损失来确定其耐病特性.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的气候和土壤类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农作物品种资源,它是作物育种、种质创新、生物研究的重要种质资源和基因材料.  相似文献   

5.
随抗条锈病育种的进展,品种抗病性不断有所提高。老的抗源材料,也是宝贵的种质资源。虽然品种的抗病性是其亲本抗病基因重组的结果,但必须进行精细的选择,才能纯化其抗病性。新育成的多个小麦品种(品系),与黑麦血缘有关,其抗锈性强。细胞学观察表明,它们均系1B/1R 类型,是难得的抗源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6.
小麦新品种(系)对麦长管蚜抗性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10年,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先后引进国内外小麦种质资源589份,在山西省小麦主产区临汾市设立试验点,根据国家行业标准,以小麦抗蚜虫评价技术规范作为抗性定级依据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引进的小麦种质资源中不同品种(系)对麦长管蚜的抗性有明显差异,其中,高抗(HR)小麦品种(系)27个,占4.58%;中抗(MR)品种(系)93个,占15.79%,可作为抗蚜资源材料为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7.
当前国内小麦品种产量徘徊不前,品质性状也不能满足人民对食品营养和质量的消费需求,急待开发利用新种质。我国小麦品种资源丰富,生态类型各异,性状千差万别,这为小麦育种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但限于技术手段和科学水平,过去对种质资源的鉴定利用主要依靠植株表型性...  相似文献   

8.
外源DNA导入技术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小麦纯系品种的反复种植,使小麦的种内变异大幅度降低,优异种质资源材料十分贫乏.然而,丰富的小麦近缘野生植物基因则是改良小麦的宝贵遗传资源,通过从小麦近缘种属中以异源染色体重组、染色体附加、染色体代换以及染色体易位等方式导入外源有益基因,已成为利用小麦近缘种质材料的有效方法,是扩大小麦遗传变异的一条主要途径,目前不仅培育出了新的中间材料和新的品种(系),而且有的已经在生产上发挥作用[1,2].  相似文献   

9.
田间调查了69份烤烟品种形态学性状,并进行各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分析;对69份烤烟种质资源进行SSR分析,估算遗传相似系数;结合这2种方法对69份烤烟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69份烤烟种质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在0.32~7.83之间,平均为2.80,其遗传相似系数在0.30~0.96之间,平均为0.70.聚类分析结果为,供试品种大致分为国外优质种质及其衍生的后代、国内外地方品种、早花类型品种、晚花类型品种等几个类群.结合形态学标记和分子标记对烤烟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揭示了烤烟种间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世界硬粒小麦的育种工作有很大进展,创造了许多优良新种质。本工作的目的是阐明硬粒小麦品种的生态类型,以及各类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反应,以便尽快提供一批具有宝贵性状的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小麦抗旱育种及水分高效利用育种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包括抗旱高水分利用类型种质资源的筛选方法;抗旱高水分利用效率类型植物新种和小麦新品种引种、驯化及研究方向;用改良常规育种方法培育抗旱节水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抗旱性遗传生理研究和品种抗旱性鉴定。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小麦抗纹枯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 vander hoeven)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a)引起的小麦纹枯病是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淮平原麦区的严重病害之一.该文系统综述了中国在小麦抗纹枯病种质资源筛选、抗性遗传、抗性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以及抗病种质创新和抗病育种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尽管在小麦改良品种中尚未发现对纹枯病高抗的类型,但在地方品种、国外引进品种和小麦近缘种属中则有高抗甚至免疫的种质.小麦抗纹枯病性表现为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抗性可能受2对主效基因和一些微效基因共同控制.通过品种间杂交,累加和聚合抗病基因可以创制抗病丰产的新种质.文中就如何加快国内小麦抗纹枯病育种步伐,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小麦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育种家提供丰富的且具有遗传多样性的亲本."七五"以来,我省在小麦种质资源征集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多年来用于种质资源研究的方法并没有很大进展,这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并不协调.根据小麦种质资源现状以及当前生产需求来调整小麦种质资源工作的重点,并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小麦种质创新,是今后种质资源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林木种质资源即森林植物种质资源,既是林木育种工作的基础,又是林木良种繁育的原始材料,是林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一般把育种资源也成为种质资源或遗传(基因)资源。种质是指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其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的总称,在林木育种上它是指在选育林木优良品种工作中可能利用的一切繁殖材料,包括野生类型、非野生类型、栽培种以及人工创造的育种材料。林木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护不仅制约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小麦优良种质资源繁六及姊妹系的选育和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分析讨论了小麦优良品种和优异种质资源繁六及其姊妹系的选育过程和特点,对它作为种质资源的作用、意义和应用以及它的系谱及其与衍生种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繁六及其姊妹系的研制在育种理论、育种方法和实际操作诸方面均有重大突破,认为繁六及其姊妹系是四川麦区小麦品种演变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小麦新类型和最重要的亲本材料,由此衍生了绵阳11号等29个小麦优良品种,栽种面积累计达2亿多亩,是四川麦区小麦生产过去二十年中连续上了两个台阶的重要因素,表明了种质资源创新和育种前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阐明小麦关键遗传资源的发现及创新在品种改良中的重要作用,分析讨论了冬小麦优良种质蚰包麦的选育过程和特点,对它作为种质资源的作用、意义和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蚰包麦是黄淮冬麦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小麦新类型和最重要的亲本材料,由此衍生了48个省级审(认)定品种和18个国审品种,获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4项,为山东省和黄淮冬麦区的小麦生产和育种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林木种质资源既森林植物种质资源,既是林木育种工作的基础,又是林木良种繁育的原始材料,是林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般把育种资源也称为种质资源或遗传(基因)资源。种质是指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其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的总称,在林木育种上它是指在选育林木优良品种工作中可能利用的一切繁殖材料,包括野生类型、非野生类型、栽培种以及人工创造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8.
不同淮山药种质(品种)的粘度比较与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淮山药种质的粘度特性,为淮山药种质资源的育种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不同淮山药种质(品种)的粘度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5个淮山药品种(种质)的粘度变异系数为56.18%,多态性丰富;淮山药粘度最高的是GY44,达81.6 dpa.s,其次为桂淮2号和GY17,粘度分别达74.3和71.7 dpa.s。不同淮山药类型粘度高低为叶长心型>茎四棱型 >野生型>叶三出浅裂型。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5个淮山药品种(种质)分为高粘度型、中粘度型和低粘度型3大类。【结论】GY44、桂淮2号和GY17可作为加工型淮山药品种开发利用或育种的中间材料,而粘度差异可作为淮山药种质分类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9.
如何评价小麦种质资源亲本的可利用性,一直是育种家极为关注的事.近年来,笔者研究了近千份国内外多种类型小麦种质资源.本文表述了采用三种评价程序同步鉴定和研究的结果,试图查明亲本特定性状的遗传特点,从理论和实践上综合评定利用其亲本的可行性,为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和材料.一、综合评价方法(一)引种观察圃的初步鉴定对新引进的材料,查明来源、原产地、系谱及其性状特点或种子特点.在整个生育期间,详细记载农艺性状为主的生物学特性及在自然感病条件下,对主要病害和逆境的抗性表现,与本地区现有推广品种进行分析比较,初筛的材料,复鉴一年或同步进入鉴定  相似文献   

20.
李邦发 《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0901-10904,10940
根据近年来小麦新品种种质资源的遗传育种及推广应用情况,分析研究了小麦红粒品种和白粒品种的种植现状,提出了"以生产发展、群众喜爱、市场需要为基础,高产、抗逆性强为前提,努力选育优质、白皮、大穗大粒、商品性好、广适性强、农艺性状优异为中心"的小麦种质资源遗传育种新目标新方向。在30多年的小麦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工作中,将传统的育种理论与自创的选择方法相结合,阐述了白粒小麦品种种质资源的选育方法及育种成果。在目前小麦遗传育种转基因技术不太成熟、进展缓慢的情况下,为小麦育种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