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曹国惠 《种子世界》2021,(12):0003-0005
当前,在我国玉米农业生产活动中,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免耕直播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模式,既减少作业次数、土壤的扰动,节省人力物力,又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保存,提高玉米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在玉米栽培机械化建设持续发展过程中,通过小型播种神器、施肥神器等简单、高效的免耕播种机械,为玉米免耕直播栽培技术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对此,本文介绍了玉米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的相关环节,希望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开展玉米更新换代精密播种机机械少量及精量2种播种方式的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种播种方式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小,机械精量播种的出苗率和整齐度不及机械少量播种,但却可以减少成本投入,免除间苗环节,实现亩纯收益增加。玉米精量播种更有利于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促进耕、种、收一体化作业的有效衔接和农业生产降本提效。  相似文献   

3.
实现玉米高产高效、环境友好是当前玉米生产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针对玉米耕层障碍、秸秆处理难和群体质量差三大难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发出了玉米推茬清垄精播技术。该技术在前茬秸秆堆积地块,可对播种带的行内进行推茬清垄、播种带中间深松、深层施肥、小双行错位精量播种等多项作业过程,通过机械一次性完成,构建了玉米以推茬清垄精播为特点的机械化密植轻简栽培技术体系。在我国玉米主产区进行该技术示范推广,证明该技术可改善土壤耕层条件,提高玉米免耕直播的播种质量,并提高作业效率、减少能量消耗及预防秸秆焚烧,实现了玉米增产、降本、控焚烧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玉米精量播种及一次性深施肥免中耕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技术概要玉米机械化精量播种一次性深施肥免中耕技术就是使用精量播种机,将单粒的玉米种子穴播,按照农艺要求的位置播入土壤中.并按量一次性深施化肥的机械化种植技术。一次性施肥是指化肥按农艺要求深度一次性施入土壤中,以满足玉米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5.
玉米免耕(少耕)栽培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免耕(少耕)栽培是在适宜播种(移栽)条件下,耕作土壤不进行任何的翻耕、犁耙,通过采取有效的化学除草处理后,直接在前茬地开穴(或开沟)施肥、播种(移栽)玉米,在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适当进行中耕、施肥、培土的一种玉米种植方式。为探索免耕(少耕)栽培技术在六枝特区的应用效果,2007年进行了试验,以便今后大面积推广玉米免耕(少耕)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不同土层氮肥配施方式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氮素利用的影响,利用改进的玉米深松分层可调施肥精播机,通过设置不同肥料类型、不同土层施肥深度和比例,研究深松分层施肥技术对铁茬播种模式下夏玉米植株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氮量的条件下,使用免耕深松分层施肥技术的玉米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传统"一炮轰"施肥技术;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均增加了5.5%~7.9%。不同免耕深松分层施肥方式中,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的施肥方式均较一次性施用控释肥方式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干物质积累量和氮肥偏生产力,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其中,以免耕深松分别在8 cm和12 cm深度,按照3:7比例施入复合肥作为基肥,配合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的施肥方式获得最高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产量均较传统施肥方式增加了7.9%。因此,免耕深松分层施肥技术在夏玉米免耕铁茬播种区可以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对提高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燕 《中国种业》2014,(12):82-82
2012年起兖州农业局在全区推广夏玉米机械化单粒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其主要技术特点是:应用玉米清茬免耕施肥精量播种机,一次作业完成灭茬、种带清理、种子侧下方施肥、精量播种等多道工序,省工省时;采用玉米控释肥,种肥同播,提高肥料利用率;单粒精播,不需间苗,减少用工,提高田间通风透光率,培养健壮个体;病虫草害集中防治,适期晚收。通过2年的推广实施,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8.
玉米免耕(少耕)栽培是在适宜播种(或移栽)条件下,耕作土壤不进行任何的翻耕、犁耙,通过采取有效的化学除草处理后,直接在前作茬地开穴(或开沟)施肥,播种(移栽)玉米。在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适当进行中耕、施肥、培土的一种玉米种植方式。玉米免耕(少耕)栽培是旱地耕作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为探索玉米免耕(少耕)栽培技术,提高玉米产量和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9.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包括整地、开沟铺膜、精量播种、覆土镇压等环节,其对播种前的土壤准备、种子精选和播种机的调配等均有一定的要求。本文阐述了实施精量播种应具备的各项条件。  相似文献   

10.
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1选地与整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平川地或平岗地,前茬为大豆,秋翻地,秋施肥、秋起垄。春整地应抢早进行。2平衡施肥采用底肥——种肥——追肥相结合的方法,做到深松施肥、种肥隔离和分次施肥。底肥:整地打垄时施入或用能分层施肥的播种机在播种时深施,施肥深度是种下8~10cm。氮肥的20%,磷肥与钾肥的80%及有机肥、长效碳铵等其他肥料可全部作基肥深施。增施有机肥或农  相似文献   

11.
<正>玉米"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是利用具备施肥功能的玉米精量免耕播种机,根据玉米各个生长期不同特点和土壤养分含量,选择合适的缓控释肥并合理确定施肥量,同时调整好种子与肥料之间的距离,一次作业即可实现将种子和缓控释肥同时播入田间的新技术,将良种、良肥、良机技术的结合并优化,具有省时省力、增产增收、高质高效等特点。鄄城县农机部门通过组织演示会、培训会等方式大力推广了此  相似文献   

12.
<正>"轰隆隆……",两台农机轰鸣着穿梭在棉田里。近日,在新疆博湖县博斯腾湖乡闹音呼都克村的棉花种植户徐永伟的棉花地里,两台采用卫星导航无人驾驶系统多功能一体化精量播种机,按照预先设定的线路开播,施肥、播种、覆膜等一气呵成,这种GPS智能播种机的农业化应用,在提高播种作业质量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劳动力。"这机器好使,无人驾驶,还不容易出错。我家的500亩棉花以往常规播种机加班也要播上8天时间,现在有了卫星导航无人驾驶精量播种机作业,播种速度可不一般,2.5天的时间就能播种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农机深松整地技术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农机深松作业是以拖拉机为动力,牵引深松机或带有深松部件的联合整地机,在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实现松动土壤的一种机械化整地技术。深松整地技术有效地改善了耕地质量,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越来越被广大农民群众认可。笔者现将深松机的类型、使用和保养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1整地及保护性耕作1.1整地秋翻秋整地,2~3年轮翻一次,或采用深松措施(深度35~40cm)。前作收获后,及时灭茬施肥秋翻,做到根茬翻埋良好,耕深18~25cm,耕后及时耙、压,注意保墒,在秋季达到可播种状态。秋翻春整地,秋翻地,待土壤化冻15cm左右时,就要耙、耢、起垄、镇压,达到待播状态。低洼地块最好是秋打垄,便于晒垡散水。顶浆打垄,春季土壤化冻15cm深时,在已清除根茬的地块上实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不同轮耕模式对小麦-玉米两熟制耕层构造、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从2009年小麦季开始至2012年玉米生长季结束连续3个种植周期设置小麦季免耕、深松或翻耕+玉米季免耕或深松的6种耕作模式组合,研究其对农田土壤孔隙度和水分含量、作物产量、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和容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免耕相比,玉米季深松大幅度提高0~40 cm土壤的周年总孔隙度,小麦季深松或翻耕改善了土壤孔隙状况。小麦季耕作和玉米季耕作的交互效应是各层次土壤毛管孔隙度的决定因素,而玉米季耕作的独立效应是土壤各层次非毛管孔隙度的决定因素。小麦季深松和翻耕促进小麦生育后期对土壤水分的吸收,深松较翻耕和免耕处理的小麦产量显著升高。玉米季深松比免耕提高了玉米在灌浆阶段对水分的吸收,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同时对后茬小麦有积极作用。从全年产量与品质看,6种耕作模式组合中,全年两季深松效果最佳,其次是小麦季深松+玉米季免耕,这两种轮耕模式均适合在华北平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于2016年夏玉米季,在河北农业大学辛集实验站,以先玉335为供试材料,设置深松一体化施肥(SAF)、深松分层施肥I(SLF1)、深松分层施肥II(SLF2)3种施肥方式,以免耕播种为对照(CK),在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和灌浆期取样测定根系微观结构和土壤微生物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与CK相比,SLF1和SAF可增加根系导管数量,降低髓腔占中柱面积比例;SAF、SLF1和SLF2处理玉米产量均显著高于CK施肥处理,比CK处理分别提高7.4%、6.9%和13.9%。因此,采用深松分层施缓控释氮肥方式可以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7.
尹宝重  甄文超  冯悦 《作物学报》2015,41(4):623-632
于2012—2013年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深州试验站,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设置夏玉米深松播种和免耕播种两个处理,从玉米出苗开始,根据生育进程定期观察玉米根系形态、生理指标及微观结构、玉米冠层光合特性和叶面积指数,成熟期测定产量,计算水分利用效率和2 m土体水分储蓄情况。结果表明,0~60 cm土层,深松播种处理可提高玉米根系干物质积累、表面积、根长和活跃吸收面积比例,全生育期分别比免耕播种处理提高30.5%、24.6%、29.7%和56.3%。0~60 cm土层,深松播种处理玉米根系脯氨酸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根系活力分别比免耕处理高140.0%、37.0%和36.5%。全生育期,深松播种处理根系伤流液总量比免耕播种处理提高15.2%。0~40cm土层,深松播种处理单根和整株根系导水率分别提高15.8%和17.0%。0~40 cm土层,深松播种处理玉米根系中柱导管直径增大,中柱鞘细胞壁及中柱内薄壁细胞的细胞壁增厚栓化,髓细胞数量增多但整体在髓腔横切面积中所占比例偏小,后生木质部导管直径增大、数量增多,皮层厚度降低;0~20 cm土层,深松播种处理根系皮层中部细胞虽也较大但层数较少,相当于免耕处理的86.2%。深松播种处理可提高玉米叶面积指数,全生育期平均比免耕处理高12.5%;深松播种处理还可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和光合势。深松播种处理玉米籽粒灌浆速率全生育期平均比免耕播种处理高5.0%。与免耕处理相比,深松播种处理2年平均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分别比免耕播种处理提高2.4%、3.9%和8.2%,耗水量降低9.1%,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免耕处理高8.2%和14.4%,2 m土体贮水量提高31.7%。  相似文献   

18.
姚波 《种子科技》2020,(3):106-107
伴随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大力度增加农机购置补贴,促使其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深松整地作业,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土地翻耕从传统的中小型机械、翻地作业等方式逐渐向农机深松整地方式转变,尤其是在近几年,农机深松整地已经成为土地翻耕的主要措施。通过对现行深松整地作业的基本情况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对未来深松整地作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玉米免耕覆盖播种机作业质量评价与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各种玉米免耕作业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研究、测试验证,确定了在特殊作业条件下,玉米免耕覆盖播种机的检测、验收方法。制定了一套规范、合理和切合实际的玉米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指标体系,从而为我国玉米免耕覆盖播种开辟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科学种养》2011,(10):60-60
全国大规模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将在9月中下旬玉米收获之后展开。据了解,今年河北、山西等11个省市已从新增农资综合补贴资金中安排10.5亿元用于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计划补贴面积9360万亩,补贴资金总量比去年增长1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