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蒲公英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婆婆丁、黄花苗、蒲公草、黄花地丁、黄花三七等.原产于欧洲,分布极为广泛,在我国除华南外,全国均有分布.蒲公英药食两用,营养全面,生长旺盛,病虫害较少,因此被视作绿色食品和营养保健品,受到国内外人士的青睐.  相似文献   

2.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黄花苗等,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具有清热解毒、防癌等多种药用功放,既可作为佳蔬食用,又可全草入药,是一种珍贵的菜药兼用型植物.  相似文献   

3.
<正>蒲公英,别名婆婆丁、黄花地丁、华花郎等,嫩叶营养丰富,不但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粗纤维等,还含有各种维生素、多种氨基酸和大量的钙、铁等矿物质元素。据测定,每100克鲜菜中含钙216毫克、铁12.4毫克,是天然的高钙、高铁食品。蒲公英作为野菜食用,可直接采摘嫩叶或嫩苗,清洗干净后生食或炒食,也可做汤、做馅,风味独特。此外,蒲公英药用价值也很高,目前已开发的有蒲公英饮料、蒲公英茶、蒲公英酒、蒲公  相似文献   

4.
以蒲公英汁及复原乳为主要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凝固型蒲公英酸乳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蒲公英凝固型酸奶的最佳配方为:蒲公英汁添加量10%,蔗糖添加量8%,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0.3%,在该配方下制得的酸奶产品风味独特,组织均匀,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5.
以蒲公英根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蒲公英根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了蒲公英根多糖提取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40(g∶m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 h,提取次数2次,在此提取条件下,其多糖得率为8.945%。另制备多糖提取液作为蒲公英根多糖饮料的原液,强化添加蒲公英多糖,再辅以柠檬酸、甜菊糖等,复配研制蒲公英多糖饮料,通过感官评价得出饮料的最佳配方为蒲公英原液64%,蒲公英多糖添加量3.04%,柠檬酸添加量0.08%,甜菊糖添加量2.5%,以此配方研制的蒲公英饮料口味独特、澄清透明、营养丰富,蒲公英多糖含量为5.18%,为蒲公英的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糯米为原料,添加微波干燥的蒲公英粉,在酒曲的作用下进行发酵制成特殊饮品。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蒲公英粉与糯米配比、酒曲添加量、料液比、发酵时间这4个因素对蒲公英米酒中黄酮质量浓度的影响。以感官评价和黄酮含量为指标,确定各因素的最佳选择。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蒲公英粉与糯米配比为1∶15,酒曲添加量3%,料液比1∶2,发酵时间11 d。此条件下蒲公英米酒中的黄酮质量浓度达391.78μg/m L,糖度为9"BX,酒精度为10%Vol,感官评分为92.3分。米酒酒体呈微红色、清香淡雅、醇甜可口、营养保健,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观察,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授粉套袋等实验方法,对长春蒲公英花部综合征及繁育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种群花期集中在5月,单花寿命1~2 d,聚药雄蕊,先熟,柱头被包裹在花药筒内,药室内向开裂,在花柱快速伸长突破药室的过程中,花柱毛将药室内的花粉粒带出.柱头经历棒状-Y型-羊角状3种形态,柱头开裂后才具有可授性.杂交指数≥4,P/O值为1444,结合人工套袋和授粉试验的结果,确定长春蒲公英具有极高的无融合发生率.试验中发现长春蒲公英雄性不育系,可正常结籽,确定长春蒲公英为专性无融合生殖.  相似文献   

8.
以感官品质、好果率、失重率、糖酸比、微生物生长情况等为评价指标,对大豆多糖与三七提取物、五味子提取物、石榴皮提取物、茶多酚、葡萄籽提取物、甘草提取物和蒲公英提取物复配涂膜保鲜草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多糖与几种植物提取物复配涂膜均能提高草莓的感官品质,降低草莓的腐烂率、失重率、糖酸比,减少微生物的滋生,提高草莓的保鲜效果;大豆多糖与石榴皮、葡萄籽和蒲公英提取物复配对草莓表面微生物的生长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果实好果率较高,失重率较低;与蒲公英复配,草莓中VC含量最高;与石榴皮、茶多酚提取物复配,草莓的糖酸比较高,口感较好。  相似文献   

9.
以蒲公英、雪梨为主要原料,研制蒲公英雪梨复合保健饮料,并探讨各因素对蒲公英浸提、雪梨汁酶解及饮料调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蒲公英的最佳超声浸提条件为超声频率40 kHz,料液比1∶25,提取温度70℃,提取次数2次,提取时间1.5 h;雪梨汁的最佳酶解工艺为酶解时间2.0 h,酶解温度40℃,复合酶添加量0.6%,pH值3.5;饮料最佳调配工艺为雪梨汁添加量20%,冰糖添加量8%,苹果酸添加量0.15%,蒲公英浸提液添加量30%,蜂蜜添加量0.005%,制得的产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10.
干丽 《分子植物育种》2023,(18):6185-6191
本研究旨在探讨蒲公英活性成分蒲公英甾醇联合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和脂代谢的影响。通过对冠心病动物模型进行实验,观察了蒲公英甾醇联合运动治疗对心脏功能和脂代谢的改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蒲公英甾醇联合运动可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明显增加,同时心肌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这表明蒲公英甾醇联合运动能够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并保护心肌免受损伤。此外,蒲公英甾醇联合运动还对脂代谢产生了积极影响。该联合治疗方案能够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同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这表明蒲公英甾醇联合运动具有调节血脂代谢的作用,有助于纠正血脂代谢紊乱,减少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蒲公英甾醇联合运动对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和脂代谢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这为蒲公英甾醇联合运动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蒲公英药膳     
蒲公英嫩叶、花蕾及根状茎用醋浸制后,加上生姜、大蒜,可制成凉拌蒲公英,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很高。蒲公英还可用作加工一种养胃健胃的饮料,清淡可口,有咖啡的味道。我国有些地方利用蒲公英开发成功了蒲公英花酒、蒲公英咖啡、蒲公英花粉、蒲公英脯等系列保健营养品。国外许多国家已大量栽培蒲公英用作蔬菜,食用蒲公英确有保健和治病等益处。蒲公英药膳@薛志成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施氮量对蒲公英生长和品质、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蒲公英为材料,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其生长及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对蒲公英净光合速率、叶片中叶绿素、硝酸盐、绿原酸、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和产量均有显著影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片中叶绿素、硝酸盐、绿原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叶面积和单株产量先升高后降低,粗纤维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与其他处理相比,施氮量为每kg基质0.250g氮,即每生产1kg鲜商品蒲公英施入4.4g氮的处理下,蒲公英具有最高的单株叶面积、单株产量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最低的粗纤维含量,硝酸盐含量较低,同时绿原酸、VC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也比较高.  相似文献   

13.
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异地栽培多为 1~2 年生。相对于常见的蒲公英,橡胶草为簇生叶,叶狭倒卵形或倒披针形,叶片光亮无毛,全缘、齿状或波状裂刻,叶片均平贴着地面生长,呈碟形,基本无直立或半直立的叶片。花亭长于叶片,头状花序,黄色舌状花,总苞片浅绿色,顶端具有长而尖的大角,种子较大部分蒲公英小,千粒重约0.4g。多年生的橡胶草根部会形成胶套,可拉出胶丝。此份橡胶草种质资源开花晚,多为第 2 年开花结实,根部橡胶含量高。  相似文献   

14.
京英一号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专家对荷兰引进的蒲公英品种经单株选择、株系繁种、混合选择繁种等方法而选育成的抗性和适应性都很强的新品种,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在示范种植中表现优良。同时,本文介绍了京英一号蒲公英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其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5.
蒲公英,又名叫婆婆丁,属菊科,食药兼用。近几年来日本、美国和我国已将蒲公英作为名贵野生蔬菜列为席间上品。目前,清镇区域内已有小面积的人工露地栽培,产量667kg/667m^2左右,被视为一种资源丰富,营养全面,药用多效的绿色食品和营养保健品,受到国内外人士的青睐,其栽培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6.
采用TTC染色法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分别测定蒲公英的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并对开花持续时间进行观测以便为蒲公英生殖特性研究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蒲公英花期持续时间为5~7 d,开花时间一般在每天的07:30~15:00.蒲公英花粉生活力试验结果显示,蕾期蒲公英花粉生活力为11.0%,开花后1~2d内的生活力为98.0%,3~4d生活力为89.5%,5~7 d生活力为81.7%;柱头可授性试验结果表明,蕾期柱头基本不具可授性,开花后4 h左右蒲公英柱头可授性达到最高,为96%;在同一天中,11:00~13:00柱头可授性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达95%以上.因此,在开花当天或3 d内的中午至下午进行人工授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东北蒲公英的繁殖特性,本文采用野外观测、授粉实验与室内显微观测等方法对东北蒲公英(Taraxacum ohwianum)的花部综合征以及繁育系统进行观测,主要结果如下:东北蒲公英的花冠开闭对气温变化敏感,当气温降低时,花冠就开始闭合。当气温适宜时,花冠重新开放。次级花粉呈现属于具主动花粉落置的花柱顶端呈现者,呈现机制为刷机制。东北蒲公英的柱头形态变化过程为棒状→“丫”状→卷羊角状,柱头内侧的花粉接受面具有饱满的指状乳突,并随着柱头的开裂而逐渐生长。杂交指数≥4,判断繁育类型属于异交,部分自亲和,需要传粉者。P/O值约为5084,判断繁育类型属于专性异交。套袋和人工授粉实验发现,东北蒲公英属于专性异交生殖。在东北地区的早春,该物种特殊的花部综合征和次级花粉呈现机制对提高其传粉效率并促进异交繁殖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赵淑文  贺晓  胡云  黄修梅  李明 《种子》2017,(3):12-15
采用浓度分别为0%、5%、10%、15%、20%和25%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条件,测定蒲公英种子在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的日相对萌发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上下胚轴长度等指标,研究了蒲公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响应,探讨了经20%、25% PEG-6000浸种预处理后种子的萌发恢复能力.结果表明:5%PEG-6000胁迫下提前了萌发高峰、提高了发芽率,促进了种子的萌发;10%PEG-6000胁迫显著降低了种子发芽势,但未对其发芽率产生显著影响;高度水分胁迫(15% PEG-6000浓度)显著抑制了蒲公英种子的萌发,并延长其萌发时间,但是,其种子萌发率仍是对照的73.35%,说明蒲公英具有很强的抗旱性.当重度胁迫时(20%、25% PEG-6000浓度)蒲公英种子未见萌发,解除胁迫后遇充足水分,蒲公英种子即立刻快速整齐的萌发,表现为蒲公英种子对较强干旱环境的适应性,也是野生植物的生存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9.
羊肚菌栽培正在我国蓬勃展开,然而,羊肚菌栽培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外源营养袋的功能还不清楚。本文在文献评述的基础上,结合科研生产实践,对外源营养袋的功能进行了解析。用贫营养(土壤)和富营养(营养袋)相结合的方法栽培羊肚菌,可明显地分为四个时期,土壤中菌丝生长、营养袋中菌丝生长、土壤中菌核形成和诱导菌核萌发产生子实体。菌核发育过程中,存在着生长中心菌核(库)和营养袋菌丝(源)之间营养物质的转运。营养袋菌丝中的营养物质转运至土壤菌丝和菌核中,为菌核发育提供营养。  相似文献   

20.
蒲公英橡胶草是一种独特的产胶植物,对于缓解天然橡胶紧缺和保障国家战略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准确、合理评价蒲公英橡胶产业的发展潜能,笔者综述了国内外橡胶草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总结了当前国内外研究重点在筛选种质资源、优化栽培技术、改善提胶技术、阐述橡胶粒子合成机理等方面,指出了蒲公英橡胶的副产品菊糖和乙醇具有很大的潜在工业价值。针对目前中国在蒲公英橡胶产业开发领域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的问题,提出了政府支持、企业主导、坚持独立研究与国际合作相结合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