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短木段熟料栽培黑木耳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在吉林省林区栽培已有多年历史,但在生产中习惯用大径木做耳材。由于森林资源的减少,目前大径级耳材已不多见,代用料栽培黑木耳的呼声越来越高。但由于木段栽培黑木耳的品质较好,一直倍受人们青睐,加之我省林区每年木材采伐剩余物(小径木、枝丫、梢头)十分丰富,所以短木段栽培黑木耳在我省还有很大优势。现将我们通过实践摸索的短木段熟料栽培黑木耳高产技术(以下简称短木段技术)做一简要介绍。1耳本准备黑木耳在许多阔叶木上都能生长,但在多年大径木种植经验上,以千金榆做耳木效果最佳。所以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产量逐年增加。其中利用小径木栽培黑木耳在东北已形成生产基地,不仅开辟了小径木综合利用的新途径,也为山区农民提供了一条致富门路。从目前国内木段栽培黑木耳的技术工艺看,木段打孔植菌是个关键环节,不仅技术性强,劳动强度、作业量大,而且季节性较强,打孔植菌的质量直接影响黑木耳的产量。而目前  相似文献   

3.
黑木耳为我国主要的食用菌之一,在我国北方已广泛栽培。本文介绍了袋料地栽黑木耳的常用接种技术。  相似文献   

4.
黑木耳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它还具有多种药用价值,是一种珍贵的药材。东宁县农民利用锯沫子发展黑木耳袋料栽培,规模不断壮大,2008年全县黑木耳产量达到全国的1/5,东宁县被中国食用菌协会确定为全国最大的黑木耳生产县。文章分析了东宁地栽木耳产业发展的现状,指出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确定合理规模、加大科技投入、制定品牌策略、实行一体化战略等对策和建议,以实现产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黑木耳栽培,多年来一直是以段木栽培为主。随着人们环保和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段木栽培日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多种方式的袋料栽培,有效地保护了林业资源。文章较详细地介绍了河南省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中的产地环境、品种筛选、栽培管理技术、采收和病虫害控制等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黑木耳袋料栽培优良菌株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 10个黑木耳供试菌株在以五节芒、稻草和木屑等培养料上的栽培试验 ,结果表明 :以AP0 1、AP0 3、AP10三个菌株在黑木耳袋料栽培上表现良好 ,尤其AP0 1菌株表现最好 ,可用作这方面袋料栽培的推广用种。  相似文献   

7.
段木黑木耳以其口感独特、耳片脆嫩、营养物质含量丰富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几年,由于国家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木材采伐量减少,尤其是天然次生林采伐量极为有限,木段栽培黑木耳的数量也大幅度下降。因此,合理、高效地利用山区有限的耳木资源的唯一途径,就是要大幅度提高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经过几年的栽培实践,我们总结出一套简单易行的段木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使辽宁东部山区每立方米耳木产量由原来的不足10kg提高到20kg多,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现在黑木耳的人工栽植分为段木栽培与袋料栽培,段木栽培的黑木耳接近自然,同时段木栽培黑木耳也使林木采伐后的枝桠、梢头得到高效的利用,是顺应现代林业建设的要求,同时也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广大林农一条致富门路。在传统的黑木耳段木栽培基础上,通过科研人员对比试验,对传统的段木栽培黑木耳的工艺流程中的耳木选择、菌种的选择、播种时间、接种的消毒、起堆发菌、排场、起架、采收等技术环节进行了总结、完善,旨在为黑木耳段木栽培的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从5个方面论述了黑木耳袋料栽培克服污染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优质木段香菇菌种特性及栽培种的选择崔瑞业(辽宁省林科院食用菌中心110032)近年来,木段香菇已成为辽宁省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之一,是东部林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据有关资料记载,目前木段香菇的品种,多达百余种,栽培者在进行生产前如何选择适宜的品种是致关...  相似文献   

11.
黑木耳人工栽培在吉林已有多年,但在生产过程中,多用大径木做耳材。在产量上,周期平均每立方米的单产仅有5kg左右。严重影响生产者的经济收益和森林资源综合利用效益。为了充分利用林区的小径木(枝丫梢头),达到节省木材,合理利用木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我们于1983—1987年在松花湖实验林场用小径木进行黑木耳栽培试验,取得了周期平均每立方米耳木产量达11.5kg的高产。经过近几年在全地区推广,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小径术做耳材,它的特点是,投资少、产量高、出耳早、产量集中在当年和2年生、周期短、见效快、成本低、管理方便、能节省大量木材。  相似文献   

12.
投资少见效快的食用菌生产食用菌是指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目前我国约有300多种,其中人工栽培的有10多种,如香菇、平菇、蘑菇、黑木耳、银耳、猴头等。这些被人们誉为“山珍”的食用菌不仅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蔬菜,而且有着很高的药用价值。发展食用菌生产,投...  相似文献   

13.
黑木耳在吉林人工栽培已有多年,但在生产过程中,多习用大径木做耳材。在产量上,周期平均每立方米的单产仅有5kg左右。为了充分利用林区的小径木(枝丫梢头),达到节省、合理利用木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我们于1983~1987年在松花湖实验林场用小径木进行黑木耳栽培试验,取得了周期平均每立方米耳木产量达11.5kg的高产。经过近几年在吉林地区推广,获得了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选择蒙古栎、白桦、落叶松和胡枝子作为黑木耳栽培原料,通过试验研究,遴选黑木耳最适原料。蒙古栎、白桦木质栽培原料栽培黑木耳菌丝生长速度、生物学效率(干)和产量性状上均表现最好;落叶松为原料培养料配方黑木耳原基整齐度最好。4个木质栽培原料作为培养料栽培黑木耳的菌丝生长速度、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蒙古栎、白桦和胡枝子均适宜作食用菌原料林,但由于蒙古栎生长速度较慢,较难在短期内提供大量优质食用菌原料,本研究建议不采用蒙古栎作为食用菌短期原料林树种。研究成果将会解决食用菌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原料短缺等问题,对食用菌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5.
废弃菌渣二次利用及环保处理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来,黑龙江省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2004年全省代料栽培黑木耳达10几亿袋,滑菇生产近亿袋,平菇、香菇、榆黄蘑等菇类栽培数量也较多,逐年呈递增趋势。每年菇、耳采收后都产生了大量的食用菌废弃菌渣,这些废弃菌渣如果不及时处理,杂菌侵染到处扩散,严重污染环境。由于食用菌栽培是在各个林区、农区,每家每户分散经营,有的是在交通非常不便的山区,治理难度较大。如果将这些废菌渣经过一定的处理,使其重新作为食用菌的栽培原料,这样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治理了环境污染。针对以杂木屑栽培黑木耳、滑菇;以农作物秸秆栽培平菇、榆黄蘑等菇类的废菌渣二次利用进行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16.
黑木耳是重要的食用菌,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本文从品种选择、栽培季节、栽培地、培养料、灭菌及接种、发菌及出耳管理、采收加工等方面介绍了黑木耳露地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黑木耳已经成为黑龙江省食用菌的主导产业,将保护地栽培模式科学引入寒地黑木耳产区,不仅可节省土地资源,规避“靠天”种植的风险,提高栽培质量、产量及效益,而且对提升黑龙江省寒地黑木耳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实现优质、高效、稳产、高产的产业升级目标,由黑木耳产业大省向产业强省转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了合理利用竹林空间,促进竹菌复合经营发展,开展了不同栽培方式下黑木耳生长和品质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竹林下袋料立体栽培的黑木耳具有大小均匀、光泽度好、杂质少等优点,每袋采收产量比农田的增加17.2%,单朵质量增加19.7%;竹林下黑木耳采收时间少于农田栽培,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工管理时间与成本。黑木耳营养成分受栽培环境影响较为明显,竹林下黑木耳氨基酸总量、可溶性糖、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以及Na、Mg、Fe等矿质元素含量高于农田,除竹林第1批黑木耳可溶性糖含量为最高值(6.070%)以外,第2批黑木耳营养品质总体高于第1批。选择适宜的林地光照、湿度、温度等生态环境要素,可实现竹林下黑木耳复合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黑木耳袋料反季节栽培法 ,特点是“秋播、冬养、春栽” ,符合木耳的自然发生规律 ,耳袋在低温下发菌时间长 ,相对菌丝积累养份多 ,为丰产提供了物质基础 ,初春出耳还能减少流耳 ,提高成功率。1 原料的配制及栽培种的生产1 .1 原料的配制黑木耳袋料栽培 ,主要原料是木屑、麦麸或米糠 ,也可用农作物秸秆、稻壳、棉籽壳 ,粉碎玉米芯、甘蔗渣、稻草配合木屑使用 ,但木屑含量不能低于 3 0 % ,木屑应选择干燥、无霉变的阔叶硬杂木 ,麦麸 (米糠 )要求新鲜 ,无霉变。栽培种配方为 :①木屑 78%、麦麸或米糠 2 1 %、石膏 1 %。②木屑 5 0 %、玉米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辽宁省朝阳市很多农户进行黑木耳袋料栽培,效益较高,成为本地"两高一优"农业的重要项目。由于本地林业迅速发展,有一定面积的杨树速生丰产林已达到郁闭状态。林下通风良好,氧气充足,空气相对湿度较高,十分有利于木耳子实体的生长。因此,我们进行了杨树速生丰产林地黑木耳袋料栽培的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关键技术介绍如下。1生产时间安排根据本地区的气候特点,在前一年12月生产栽培种,当年2月下旬生产菌袋,经50多天发菌,在5月初夜间温度达到10℃左右,白天20~25℃时,杨树的叶片已展开,具有一定的遮荫条件后,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