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养鱼》2007,(7):83-83
一、虾类黑斑病 虾类黑斑病病因主要是水质和底质败坏,一些可分解甲壳质和腐屑的细菌大量繁殖所致。其症状表现为病虾的甲壳上出现黑色溃疡斑点,通常在鳃部和腹部,包括步足和游泳足,严重时病虾活力大减,或卧于池边处于濒死状态。  相似文献   

2.
随着渔业资源和作业结构的变化,虾类捕捞量迅速增加.为了提高虾类商品价值、出口创汇,延长渔船作业天数和提高生产效益,搞好第一线的海上保鲜工作至关重要。本文针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虾保鲜的研究现状,综述了低温冷冻保藏、气调保鲜、调节pH、辐射保鲜、添加保鲜剂、可食性涂膜和虾保鲜冰等虾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虾保鲜技术的未来目标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虾类保鲜与防黑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海捕虾的低温保鲜方法,虾类黑变原因,及目前二种防黑变技术,并对二种技术的优缺点作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4.
郭辉 《河北渔业》2006,(8):48-49
我国甲壳类水产品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不但有大量的海捕虾、蟹,而且还有大量的淡水虾、蟹。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结构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动物性食品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而水产品在动物食品中的比重也将不断增大。这一形势给水产品加工业跃上新的台阶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我国虾蟹类加工的传统产品主要是冷冻虾、蟹以及干制品等。近几年,虾蟹加工及其保鲜有了很大的发展,产品日趋多样化。现综述如下。1虾类加工与保鲜的研究进展虾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平均蛋白质含量为17.8%,脂肪含量为1.3%,另外还含有多种氨基酸。虾类浸出物成分中含多量的甜菜碱、精氨酸等成分,具有独特的风味。但是虾类的鲜度降低较快,易黑变、软化,这给虾类的加工与保鲜造成了较大的困难。1.1虾类加工1.1.1原料我国虾类加工以前主要是以中国对虾、长毛对虾、短沟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以及中国毛虾、日本毛虾、龙虾、日本沿虾等为原料,近年来随着虾类资源的相对减少,人们开发出了新的资源,一方面,南极磷虾的发现,年捕获量可达0.5~1亿t,被誉为“动物蛋白质仓库”;另一方面,随着育种和养殖技术大发展,淡水养殖虾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还有海捕低值虾也得到了极大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长臂虾科(Palaemonoidea)虾类具有巨大的研究与开发价值,但其中较大部分虾类的繁殖生物学相关研究信息缺乏或不全面,通过整理长臂虾科几种重要经济虾类的繁殖生物学相关研究文献,总结其繁殖生物学特征、生殖系统发育、胚胎和幼体发育及繁殖相关调控基因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对比长臂虾科内各虾类以及长臂虾科与对虾科和螯虾科虾类的异同,以期为长臂虾科虾类的研究与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虾保鲜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虾类本身特有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特性(含77%水份,20.6%蛋白质)使其容易腐败变质,产生蛋白质分解产物并产生色变,严重影响虾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在市场上,每千克虾一、二级鲜度差价约为10元左右,而对出口产品来说价格差别更大。因此虾类的保藏问题历来是食品科学研究方面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课题主要采用四种保鲜  相似文献   

7.
随着渔业资源和作业结构的变化,虾类捕捞量迅速增加,为了提高虾类商品价值、出口创汇,延长渔船作业天数和生产效益,搞好第一线的海上保鲜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报告海捕虾海上综合保鲜法试验情况,并对研制KH-D虾类保鲜剂及其使用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虾类养殖中有时会出现一种奇怪的虾病,主要发生在虾的糠虾期和幼体后期,会引起虾类大量死亡。得病的虾类幼体活动力减弱,并沉入池底,虾类幼体及池水会发出一种奇怪的荧光。这种荧光是由荧光细菌发出  相似文献   

9.
虾类养殖基本上限于两类虾:淡水沼虾和几种海水对虾。沼虾养殖于本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发于马来西亚,但在八十年代期间收益衰落,因为对虾技术的开发使海水虾类成为人们偏爱的虾种,对虾养殖在50多年前开始于日本,而后迅速扩展到东南亚。1991年养虾业收获量为699000吨,达到最高纪录,比1990年增长7%。虾类养殖在九十年代很可能继续发展,但发展的速度将会降低。 目前大量养殖虾类的地区仅为两个:亚洲和拉丁美洲。1984年厄瓜多尔的气候现象对其虾类收获量产生不利影响,在中国开始报告收获量大增之前,厄瓜多尔是世界虾类养殖的先锋。当然,中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虾类收获量在某些程度上是粗略估算的,但确定正在收获大量养殖虾类。虽然没有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10.
1 青虾简介 1.1 青虾的特征 青虾,又名河虾、柴虾、沼虾、大头虾、大青虾,学名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英文名freshwater shrimp,由于体形如竹节而半透明,体色青蓝并伴有棕绿色斑纹,故名青虾.青虾隶属于十足目(Decapoda),长臂虾科(Palaemonidae),沼虾属(Macrobrachium).青虾属于淡水虾类,仅产于我国和日本,是我国淡水虾类中个体较大的一种,一般雄体可长到6.5~8cm,雌体长4~6 cm.青虾通常一年繁殖2次,第一次在4~5月份,称"春虾";第二次7~8月份,称"秋虾".其主要特征如下.  相似文献   

11.
虾产品低温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广大消费者对甲壳类水产品品质要求的日益提高,具有低脂高蛋白特性的虾及其加工产品因在贮藏流通过程中存在黑变和腐败现象而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品质劣变、货架期缩短等问题严重降低了虾类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商业价值,因此,分析虾产品的品质劣变原因并对虾产品进行品质控制尤为重要。目前在水产品流通过程中,低温贮藏能使产品中的微生物及内源酶类得到控制,是一种有效便捷的保鲜方法。文章分析了造成虾品质劣变的重要因素,对冷藏、冰温、微冻、冻藏及相关低温综合技术应用于虾产品的国内外保鲜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并对水产品贮藏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延长水产品的货架期、抑制品质劣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20,10(1):68-75]  相似文献   

12.
关于对虾类繁殖生态学研究,早在1863年Muller开始研究对虾类的生活史;1930年以后,对虾类胚胎发育的研究己有许多报道;五十年代以后,国外着重研究了对虾类幼虾生长规律、生态学等。本文搜集了国外有关对虾类幼虾生长、生态学研究的文献,作扼要概述。  相似文献   

13.
东海区近海、沿海生长着多种底栖虾类。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以捕对虾的双拖网在嵊泗外海(机轮底曳网禁渔区以外海域)对虾类进行试捕,平均虾的网产量为506斤,近年来,上海市及江苏、浙江二省的机帆渔船以单船桁拖式虾拖网在近海拖虾,其产量与机轮双拖相当。依现行鱼货收购价格已具备专业捕捞经营价值。说明虾类已形成新的渔业资源。近海虾类渔获量的增加,有着诸多原因。主要是近海虾类群体数量增多,东海虾类分布的海区,也是多种鱼类繁殖、育肥的海区。每年夏、秋二季,东海多种鱼类在近岸繁殖后,都要在近海群栖,强烈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渔业资源和作业结构的变化,虾类捕捞量迅速增加,为了提高虾类商品价值、出口创汇,延长渔船作业天数和生产效益,搞好第一线的海上保鲜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报告海捕虾海上综合保鲜法试验情况,并对研制KH-D虾类保鲜剂及其使用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为运输活虾并使之保持新鲜 ,日本北海道涵馆水产食品公司专门研制了一种新的包装箱。这种包装箱采用三层结构 :内层是不漏水的乙烯箱 (箱内盛水和活虾 ) ,用泡沫苯乙烯作外层 ,两层之间有 5cm左右的间隔 ,可用来放碎冰块或化学致冷剂。内箱里盛放经消毒和注入一定氧气的海水 ,将活虾放在水中 ,然后盖严即可运送。采用这种包装箱运输活虾 ,即使外部气温高达 4 0℃ ,也可保鲜保活 2 4 h,成活率高达 90 %以上。外部气温越低 ,运输效果越好日本研制出运输活虾的新包装箱@张平远  相似文献   

16.
日本水产科技工作者最近研究出一种对虾冷冻新方法,适合于车虾、螯虾等大型虾和其它虾类。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利用容器的空间,提高作业效果;并且不损坏足、须等部位,虾体保持完整,提高了商品的价值。实例:将活的车虾放入0~2℃的冰水中浸渍数分钟。然后,放入铝制托盘中(托盘下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由于近海过渡捕捞,使传统的主要经济鱼类资源出现了严重衰退,而作为鱼类饵料的虾类资源却得到了充分的繁殖和生长,这是因为虾类具有成熟周期短,繁殖力强,世代更新快,生长迅速等特点。为了充分利用虾类资源,减轻对主要经济鱼类的捕捞强度,普陀县大力发展机帆船拖虾网作业,  相似文献   

18.
南美白对虾是甲壳动物,据资料介绍从平均体长3厘米养到出售的商品虾,每千克成虾要消耗鲜活贝类15~20千克、低值鱼类2千克、配合饲料1千克。虾生长中投喂了那么多饲料,其排泄的粪便和残饵,日积月累,不断分解腐烂,将培育出大量的浮游生物,这些浮游生物在夜间与虾类和鱼类相互争夺氧气,从而引起池塘虾类窒息而浮头,罹患疾病而逐渐死亡。这是近年来我市养殖农户普遍发生的虾病问题,并给养殖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然而,也有些养殖户在虾塘中适量地放养草鱼、鳙、鲢、鲫鱼、田螺等,均有效控制了浮游生物的繁殖,既能预防水质污染,又能促进虾类…  相似文献   

19.
秋季,随着投喂量的增加,南美白对虾逐渐长成,虾体排泄物、残饵等沉积池底,池水中浮游生物过量繁殖,水体严重富营养化,此时虾池中溶解氧的消耗主要是池水中浮游生物的呼吸作用和有机物的分解作用,虾类的呼吸作用占耗氧量的比例并不大。池底沉积的大量有机质经细菌作用氧化分解,消耗大量溶解氧,往往使池塘下层水体中本来不多的溶解氧消耗殆  相似文献   

20.
虾类的褐变机理及其防止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虾类在冷冻加工中褐变机理是由酶促成的。可以通过降低量虾体温度、缩短加工时间、加入化学药品、加热处理、镀冰衣、真空包装等方法控制和防止虾类褐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