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草与畜的矛盾日益突出,天然草原保护任务更加艰巨,山丹县是一个典型的半农半牧业县,草畜产业发展与草原保护利用方面存在许多不协调因素。本文通过分析目前的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全县草畜产业发展与草原保护利用的对策建议,对半农半牧业区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卓尼县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草与畜的矛盾日益突出,天然草原保护任务更加艰巨,卓尼县是一个典型的半农半牧业县,草畜产业发展与草原保护利用方面存在许多不协调因素和问题,本文就草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提出了全县草畜产业发展与草原保护利用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草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复杂性和前瞻性,涉及到农、林等相关行业,与环境保护、城镇建设密切相关。本文根据当地草畜业生产实际,提出了固原市草畜业生产发展机制方面的一些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地域辽阔,草地类型多,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农区特点各异。为此,我区从实际出发,先后出台了《关于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的决定》和《关于促进牧民增加收入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农区、半农半牧区和牧区推进规模化养殖,在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选择不同路径,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效。1牧区大力实施"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发展生态家庭场牧近年来,广大牧民群众在畜牧业生产实践中创新形成草牧场流转建设规模牧场、自觉自愿联合组  相似文献   

5.
宁夏盐池县推进"生态立县",加强草原基础设施建设,改良补播天然草原,使草原植被得以恢复,大力发展人工种草,引导农民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大力推进草畜结合的产业化方向,以"盐池滩羊"品牌效应带动草畜产业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北庙牧场应用的"草畜平衡示范技术"。通过对示范试验的基本方法与步骤、适宜载畜量的各项指标及计算方法、草畜平衡示范区工程设计、草畜平衡示范区划区轮牧技术方案等方面内容的研究,为河北省半农半牧区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撑,并培植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实现牧业增产、牧民增收找准了突破点。  相似文献   

7.
农业部颁布的《草畜平衡管理办法》从2005年3月1日开始实施了。《草畜平衡管理办法》是贯彻《草原法》的配套规章。它是加强草原保护,贯彻草原工作保护为主,生态效益优先方针的具体措施,是保证草原畜牧业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步骤。其目标是保护草原,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健康发展,防止草原过渡放牧而造成的草原退化、沙化和生态的破坏。《草原法》提出“国家提倡在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及有条件的牧区实行牲畜圈养”;《草畜平衡管理办法》进一步提出了“推行舍饲圈养”。我们应当认真贯彻《草原法》和《草畜平衡管理办法》,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大局出发,推行禁牧舍饲,做到羊下山,牛进圈,把建设生态城乡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以养羊为主的草畜产业是传统的优势产业。近年来由于干旱,以自由散养放牧方式为目的,来研究半农半牧区绵羊高效养殖配套技术以及应用的效果分析和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理县西部(米亚罗地区)属高山峡谷到高原的交替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多变,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适宜发展草地畜牧业。但由于经营粗放,基础脆弱,随着牲畜数量的急剧增长,草畜矛盾日益突出。实施综合配套技术,累计完成人工种草40公顷,牧区围栏580公顷,其中改良天然草场346公顷,缓解了草畜矛盾,将科学技术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新技术在半农半牧区的推广应用探索了一条可行的路子。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现阶段草畜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总结其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新型草畜产业发展运行机制的建议。目前而言,草畜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产业规模小,尚未形成产业化发展;发展不平衡、不稳定,技术含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在人为和自然因素双重作用下,草原牧区“三化”现象日益严重,草畜矛盾十分突出。通过对草业基地开发试点,揭示草产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草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原则,走草畜结合的产业化道路,增加科技含量,延伸产业链,构筑草产业发展新格局,是推动草业建设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的暑假,笔者等在专家和科技人员指导下,参与志丹县现代农业发展的调查,本文重点分析志丹县草畜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思考,供读者参考。1思想理念志丹县自古就是传统的半农半牧区,天然草场面积大,得天独厚,草食家畜发展具有很大的空间。在农民的收入中,养羊的贡献率达到30%以上。然而,1998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  相似文献   

13.
发挥甘肃草业优势促进草业产业化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自和 《草业科学》2005,22(3):46-49
甘肃草业具有区位、资源、科技、人才和发展机遇等多种优势,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面向国内外大市场,利用国家加强西部大开发和生态建设的有利时机,优化区域布局和发展重点,抓好正在进行的各类项目和基地建设,发展和造就一批龙头企业和企业家,带动草业产业化发展.同时,在农区注重解决草畜生产中的营养不平衡,在牧区切实抓好草畜双承包和草地使用权的落实,在"一退双还"、"退牧、休牧、禁牧"等工作中防止各种形式主义的不良倾向,务求实绩实效,从而推动全省草业的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建兵  张德罡  田青 《草原与草坪》2013,33(1):54-58,64
在半农半牧地区,草原资源家庭责任承包制的实施使土地被过分细分到户,导致草地的破碎化。研究表明:强化草原管理有利于以草定畜,严格控制牲畜饲养量,草地超载及代牧现象减少;畜种改良使得传统的草原放牧向半放牧半舍饲过渡,大牲畜的饲养量出现大幅度减少;草地破碎化使得草地退化以定居点和水源为中心,沿着牧道呈一定的梯度形成辐射状的区域性草地退化趋势。通过草地的联户承包,共同经营管理,促进了草畜平衡制度的顺利实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草畜矛盾,减缓了草原生态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昭觉县拥有草山草坡15.07万公顷,占幅员面积的56%,草地是广大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但由于长期超载过牧等的破坏.现全县12.67万公顷可利用草地已有11万公顷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占可利用草地的86.8%,草地保护与建设工作迫在眉睫.2006年在省、州的支持和帮助下,昭觉县成为全州唯一的草畜平衡试点项目县,并在洒拉地坡乡跃进村开展了相关工作,旨在探索适宜半农半牧区发展畜牧业的模式及途径.  相似文献   

16.
固原市原州区是六盘山肉牛基地之一,近20年来草畜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对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由于草畜产业面临着规模小、竞争力弱、市场不完善、产业化程度低等诸多问题。如何认识”退耕还林草,发展草畜产业”的重要作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原州区草畜产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区域经济的突破口,是需要各方面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宁夏西吉县草畜产业已成为当地的一项支柱产业,而畜牧机械化是推动畜牧业迅速发展,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调查发现宁夏西吉县牧草机械化应用程度不高,并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加大牧草机械化利用的对策,为大力发展牧草机械化,使草畜产业化走向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6 农区、半农半牧区和有条件的牧区为什么要逐步改变依赖天然草地放牧的生产方式 ?长期以来 ,广大农牧民习惯于依赖天然草地放牧发展草原畜牧业。但长期掠夺式的超载过牧和粗放经营 ,不仅造成草原退化、沙化、碱化日趋严重 ,而且引发的草畜矛盾尖锐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在农区、半农半牧区和有条件的牧区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牲畜舍饲圈养的意义重大。一是从根本上解决超载放牧问题 ,草原植被能够得到恢复。牲畜数量的逐步增加对草原长期长年无节制的随意放牧 ,是草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牲畜舍饲…  相似文献   

19.
安明福 《草业科学》2008,25(10):147-149
通过对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地区发展苜蓿Medicago sativa产业的必要性分析,认为该地区实现苜蓿产业化,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质、高效、低耗畜牧业的重中之重,也是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壮大自身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绿色产业。实施苜蓿产业化不仅可以给农民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提出了必须培育龙头企业,进行规模化生产,健全服务体系,草畜产业联动发展,强化政府职能发展苜蓿产业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发展四川草业,促进草食牲畜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四川草业的发展,在牧区狠抓“人草畜”三配套建设,在半农半牧区,大力推广粮草轮作,实行农牧结合,在农区改“粮经”二元结构为“粮草经”三元结构,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997年全省建设人工草地287893hm2,灭鼠治虫面积246000hm2,累计建种子生产基地4733hm2,生产牧草种子250t,草粉加工厂(点)600个,生产草产品47000t。“九五”期间,四川草地建设继续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效益,稳定发展”的方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科技为依托,增值为目标,草业大发展”的战略,实现草地畜牧业大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