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测定高粱直、支链淀粉及总淀粉含量,采用双波长比色法研究了不同分散温度、时间处理对高粱淀粉直、支链淀粉及总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70~100℃范围内,75℃分散15 min时支链淀粉百分含量最高,85℃分散5 min时支链淀粉百分含量最低。对于直链淀粉,95℃以后,随着分散的时间延长,测得的高粱直链淀粉百分比不断增高。样品分散温度与时间对高粱中总淀粉含量影响与支链淀粉相同,其测定值在75℃分散15 min时最高。由此可知,不同分散温度、时间处理对双波长法测定高粱淀粉直、支链淀粉及总淀粉含量影响不一样。  相似文献   

2.
旨在建立高效的南瓜淀粉组分检测技术,以期提高定向育种和合理开发南瓜新品种的效率。根据双波长比色原理,利用提纯的南瓜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通过等吸收点作图法,确定南瓜淀粉组分测定波长和参比波长。通过单因素比较试验,确定双波长测定南瓜淀粉组分的200μL反应体系。最后比较不同类型的南瓜淀粉组分含量,筛选极端材料。结果表明,直链淀粉的测定波长为616 nm、参比波长为472 nm,南瓜支链淀粉的测定波长为545 nm、参比波长为725 nm。建立南瓜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回归方程,直链淀粉浓度在0.0125~1 mg/mL、支链淀粉浓度在0.025~2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00)。96孔板200μL反应体系为待测液20μL、醋酸盐缓冲反应液(pH 3.5)90μL、12倍碘液稀释液90μL。供试23份南瓜材料的直链淀粉含量在0.52~26.68 mg/g果肉鲜重,支链淀粉含量在0.03~76.13 mg/g果肉鲜重,淀粉总量在0.55~101.61 mg/g果肉鲜重。以10和15 mg/g果肉鲜重、35和45 mg/g果肉鲜重、55和65 mg/g果肉鲜重,可以分别...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一种同时测定糜子中直链和支链淀粉含量的简便方法,充实糜子理化性质的相关研究,首先应用双波长比色法,结合糜子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碘复合物的吸收光谱图,确定其测定波长与参比波长。并利用标准工作曲线,求出样品中直链/支链淀粉的含量。由全波长扫描图谱确定了糜子中直链淀粉测定波长与参比波长分别为613 nm与520 nm,支链淀粉的测定波长和参比波长分别为538 nm与700 nm。结果表明,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浓度分别在0~0.15 mg/mL和0~0.125 mg/mL呈线性相关。实验室用此法对15份糜子种质中直链与支链淀粉的含量进行测定。通过精密度与回收率实验,测得直链与支链淀粉的6次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145与0.022,回收率范围85.3%~97.9%。试验结果均满足分析要求,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特点,可用于测定糜子中直链和支链淀粉的含量。可对糜子口感及品质进行评价,从而筛选出优良种质。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木薯直、支链淀粉比率及总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通过采用双波长比色法,研究不同样品分散温度对木薯淀粉直、支链淀粉比率及总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70~100℃范围内,85℃时直链淀粉百分比率最低,相对应地,85℃时支链淀粉的百分比率最高。样品分散温度对鲜薯中总淀粉含量测定值有影响,其测定值在80℃时最高。由此可知,不同样品分散温度对木薯淀粉直、支链淀粉比率及总淀粉含量测定值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陈德经  罗敏  苏文 《保鲜与加工》2020,20(3):146-149
采用水浸提法从西洋参中提取淀粉,以正丁醇沉淀法分离和纯化西洋参淀粉中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并用双波长吸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用水浸提法提取西洋参淀粉的提取率为5.75%,分离后得到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各占76.32%和23.68%。经纯化直链淀粉含量达到76%,支链淀粉含量达到81.5%。  相似文献   

6.
莲子直链淀粉快速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改良碘比色法,建立了一种莲子直链淀粉快速、准确、简便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莲子直链淀粉测定的最佳吸收波长为630nm,直链淀粉的标准工作曲线为Y=0.471x-0.017,R=0.999。经实验验证,该改良比色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以糯性与非糯性小麦品种(系)为材料,研究直、支链淀粉蓝值、支链淀粉链长分配及其与淀粉理化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直链淀粉的蓝值和最大吸收波长均显著大于支链淀粉;支链淀粉蓝值和最大吸收波长表现为中筋小麦>弱筋小麦>强筋小麦>糯小麦,蓝值和最大吸收峰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蓝值和吸收波长越大,说明支链淀粉含较长的支链。经Sephadex G75分离支链淀粉的支链,可得到3个组分,非糯小麦长B链(DP≥65.8)组分占支链淀粉百分含量最低,中等B链(29<DP<65.8)组分其次,短B链和A链(DP≤29)组分高达65%左右,前两个组分含量表现为弱筋小麦>强筋小麦>中筋小麦,且同一类型不同品种间也存在差异;而糯小麦未能洗脱出长B链。相关分析表明,除崩解值外,长B链与黏度各特征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结晶度呈显著正相关,说明长B链含量显著影响淀粉的理化特性。  相似文献   

8.
旨在找到木薯淀粉分支酶活性有效测定方法。以成熟期的木薯块根为材料,对现有的淀粉分支酶活性测定方法从酶液提取液、酶液浓度、反应体系、反应时间、到酶反应终止方式作了比较和改进。木薯淀粉分支酶活性测定的有效方法:取0.5g成熟木薯块根,加入提取液研磨成浆,离心后上清为粗酶液,粗酶液稀释后加0.5%可溶性淀粉,37℃恒温水浴中保温10 min后置沸水浴中终止反应,再加碘液显色反应10min后测定波长660nm处吸光度值,木薯淀粉分支酶SBE活性以波长660 nm的吸光度下降百分率表示,以每降低1%碘蓝值为一个酶活性单位(U)。改良后的淀粉分支酶活性测定方法能很好的区分不同木薯株系淀粉分支酶活性差异,实验重复性好,操作简单、快捷。  相似文献   

9.
测定精米直链淀粉含量有多种方法,经我们的多年实践,认为简易碘兰比色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性较高的优点。 一、原理 碘与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所形成的碘复合物具有不同的吸光特性。在pH为4.5~4.7的条件下,碘一直链淀粉复合物吸收600毫微米附近的红橙光。反射490毫微米附近的兰绿光。在光电比色计中通过620毫微米的单包红光进行比色,根据吸光系数(光密度)  相似文献   

10.
探明黑龙江垦区4种主产芸豆淀粉物化特性的差异性。采用碱液浸提法提取芸豆淀粉,同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快速黏度分析仪等仪器测定4种芸豆淀粉物化特性。同一地区、不同品种芸豆淀粉的特征吸收峰相同;芸豆淀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4种芸豆淀粉均有较差的冻融稳定性,红芸豆淀粉的凝沉率相对较低,更易发生老化现象;不同品种芸豆淀粉的糊化温度不同,同一地区、不同品种芸豆淀粉糊化特性差异较为显著。总之,黑龙江垦区内不同品种芸豆淀粉的物化特性存在显著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谷子和小麦的淀粉、蛋白质结构、性状的差异,探索改良谷子品质的新思路,通过籽粒总蛋白提取法提取小麦与谷子的总蛋白,通过小麦谷蛋白提取方法提取小麦与谷子的谷蛋白,通过醇类物质提取小麦和谷子中的醇溶蛋白,并通过SDS-PAGE对总蛋白及谷蛋白条带进行鉴定、A-PAGE对醇溶蛋白带谱进行鉴定,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籽粒内部结构,分析小麦与谷子蛋白和淀粉的结构差异。结果表明,谷子谷蛋白含量低,存在一定量的醇溶蛋白,且存在一定的多态性;小麦淀粉包含A、B、C 3种淀粉粒,淀粉体间隙紧密填充蛋白体,谷子淀粉体呈多边形,体积小于小麦淀粉体,且仅含有2种类型的淀粉粒。谷子、小麦的淀粉类型、谷蛋白含量存在明显差异,醇溶蛋白具有品种间特异性,谷子的醇溶蛋白带谱数量明显低于小麦,为从淀粉发育、蛋白质含量等方面改良谷子品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衡量氧化淀粉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粘度;另一个重要指标是糊化温度.在国内还没有测定糊化温度的完善装置.作者根据文献报导测定淀粉糊化温度,可测定加热的淀粉悬浊液的透光度变化.经过摸索试制糊化温度测定仪.这种仪器代替手工和肉眼的测定使操作更为简便,测定时加热部分可以自动控制,测定  相似文献   

13.
青稞Wx基因多态性与直链淀粉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50份青稞品种为材料, 采用碘–碘化钾染色法进行表型鉴定, 筛选出含糯性基因型的4份参试材料, 分别是品种IG107028、Puebla、互助双槽人和APM-HC1905。经双波长法测定, 150份参试材料的直链淀粉含量(AC)为12.4%~38.5%, 平均26.0%; 4份糯性参试材料的直链淀粉含量为12.4%~18.6%, 平均16.7%。以直链淀粉含量差别较大的51份材料为模板, 利用引物P4进行扩增, 结果P4引物在51份材料中均有扩增产物出现, 且随着参试材料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大, 其扩增产物的分子量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Wx基因位点表现出多态性, 二者呈正相关。根据带型将51份材料分成I型、II型、III型和IV型, 其扩增片段分子量分别为457、481、489和491 bp, 各类型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分别为12%~27%、29%~30%、31%~35%和36%~38%。P4可作为糯性青稞品种选育的辅助选择标记。  相似文献   

14.
抗性淀粉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性淀粉是不被健康人体小肠所吸收的淀粉及其降解物,它具有良好的营养特性和生理功能。介绍我国生产抗性淀粉的方法、研究现状和意义,并对影响其产率的因素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5.
甘薯淀粉含量换算公式及换算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文质  以凡 《作物学报》1989,15(1):94-96
<正> 甘薯淀粉含量的遗传研究和选育高淀粉品种,都需要简单、快速、准确的测定淀粉的方法,以求在育种早期世代从大量材料中筛选出高淀粉的品系。测定淀粉率通常用生化方法。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化验设备和严格的操作步骤,而且用此法测定成千株甚至更多的F_1代材料较为困难。研究简单、快速、准确的测定淀粉率的方法,是甘薯遗传  相似文献   

16.
张良  赵雪君  石瑛 《作物杂志》2014,30(2):73-75
为了快速高通量测定马铃薯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缩短品质检测时间,进而加速育种进程,使用InfraXact Lab型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测定马铃薯淀粉的近红外光谱值,并用常规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样品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将两者拟合建立定标模型。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含量定标方程的SECV值为1.415,而1-VR值为0.822,直链淀粉含量的验证参数SEP(C)值为0.406, RSQ值为0.836,证明定标的预测能力较好,可以用来进行马铃薯育种材料直链淀粉含量的粗略测定。  相似文献   

17.
选择高淀粉和低淀粉2种类型高粱,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种植,通过对子粒总淀粉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研究高粱开花后,不同淀粉含量高粱子粒淀粉积累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高粱子粒总淀粉、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随子粒灌浆过程推进均呈不断上升趋势,至成熟期达到最大值。高粱子粒灌浆过程中,高淀粉和低淀粉高粱子粒淀粉含量均呈"S"型曲线变化;高淀粉和低淀粉高粱在灌浆初期子粒直链淀粉含量并无显著差异,而在灌浆中后期表现为显著差异;高淀粉高粱子粒支链淀粉含量在灌浆初期明显高于低淀粉高粱子粒支链淀粉含量。子粒总淀粉积累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灌浆期支链淀粉积累以及灌浆中后期子粒直链淀粉积累的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在大田条件下,试验以华南124,辐选01为材料,分别在各生育期测定块根淀粉积累量和根茎叶可溶性糖积累量,研究木薯可溶性糖运转、分配与块根淀粉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块根形成初期到成熟期,块根可溶性糖呈明显下降的趋势,而茎和叶的可溶性糖先是随块根淀粉积累速率的升高而下降,后又在淀粉积累速率下降时明显升高,和淀粉积累速率趋势相反。在块根形成初期,可溶性糖的分配是块根积累量大于茎杆,茎杆大于叶片,而在成熟期,块根可溶性糖的积累量小于茎杆,茎杆小于叶片。由此可见,木薯可溶性糖的运转、分配与块根淀粉积累关系密切,限制块根淀粉积累的主因是库限制。另外,高淀粉品种有更强的合成和转化利用可溶性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素有木本粮食之称,主要组成成分是淀粉,其含量对坚果品质具有重要影响。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ABA处理后板栗坚果不同发育时期的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选择成熟期坚果的转录组数据,对AP2/ERF转录因子家族开展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外施一定量ABA后,坚果仁中支链淀粉含量提高。转录组数据共检测出7 603个差异表达基因,检测出转录因子344个,AP2/ERF转录因子家族占比最多为18.31%。从板栗基因组中检测出AP2/ERF转录因子155个;在ABA处理后83 d的坚果中,AP2/ERF家族中有63个基因响应。AP2/ERF家族转录因子在坚果发育过程中通过响应ABA信号,调控糖和淀粉类物质的积累。本试验分析了淀粉积累过程中响应ABA的AP2/ERF转录因子家族,可为进一步实践验证板栗该基因家族功能和调控表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了解糯玉米淀粉的加工特性,推进其工业化应用。采用湿法提取淀粉工艺的淀粉得率为56.7%,蛋白质残留量0.21%。经测定,糯玉米淀粉中支链淀粉含量为97.33%。糯玉米淀粉的物化特性研究显示:糯玉米淀粉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90℃时淀粉的溶解度达到12%;淀粉糊透明度高、冻融稳定性也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