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外刊文摘     
<正> 高产小麦生育后期光合产物的运转分配与籽粒产量的关系——江苏省农科院原子能农业利用研究所,林凡等,《江苏农业科学》,1982,11:6-1O.应用~(14)C示踪技术,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小麦生育后期光合产物的运转分配规律.品种为宁麦3号,基本苗每亩13万,施肥水平分高肥型、中肥型、过肥型,总施肥量分别折合纯氮43、28.5、71.3斤,前者代表正常丰产田,后二者作对照.试验结果得出:小麦孕穗以前,吸收积累氮索的能力较强,孕穗期植株吸收积累的氮量达80%以上,授粉期达90%以上.适当的氮素积累是高产的基础.授粉到成熟,高肥、中肥、过肥型穗部含氮量分别  相似文献   

2.
花后高温干旱对小麦淀粉形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小麦是宁夏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生育后期频繁遭遇高温干旱的危害,对千粒质量影响很大,限制了产量和品质的提高.高温和干旱不仅影响后期光合产物的形成,也影响光合产物的转运.近年来对淀粉形成的研究已成为小麦品质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综述花后高温干旱对小麦淀粉合成及产量的影响机制,对于了解小麦栽培理论、指导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种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小麦生长后期包括抽穗、开花、灌浆和成熟等生育时期。这一时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一、小麦后期的生育特点1.生育中心转向子粒。小麦开花后,最大的特征是经过授粉、受精后形成子粒。开花后旗叶、倒二叶和穗部的光合产物绝大部分输送给子粒,基本不再向该叶位以下的其他器官输送。子粒中累积的干物质大约2/3以上是由开花后的光合产物提供的。因此,做好后期管理,  相似文献   

4.
弱筋小麦扬麦9号5个密度处理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及光合产量存在着差异,以基本苗240万/hm2处理的旗叶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群体LAI变化、群体叶面积指数垂直分布、群体透光率垂直分布及旗叶、籽粒中合成的蔗糖含量等几个重要光合指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且其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品质也符合国标弱筋小麦优质水平的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弱筋小麦扬麦9号高产优质栽培应合理增加基本苗,科学运筹肥水,协调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提高后期群体光合能力,增加光合产物的合成与积累,是实现其高产优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小麦高产必须有较高的干物质积累和较高的经济系数。1977—1979年试验结果,扬麦一号小麦品种千斤田块的干物质积累特点:前期物质积累较多,后期物质积累强度较大,总干物质积累量较高。小麦各部器官的物质分配率,在生育前期叶片的分配率较大,生育中期茎秆分配率增多,生育后期穗器官的分配率占优势。小麦在灌浆过程中,叶片、叶鞘、茎秆等器官的贮存物质重新分解向穗部运转,干物重降低,穗子干物重直线上升,直到成熟。高产小麦籽粒产量约有1/3来自抽穗前叶片、茎、鞘等贮存物质,其余约有2/3直接来自抽穗后的光合产物。因此,提高小麦后期叶片的光合效率,对增加穗粒重提高产量有重要作用。提高小麦光能利用和经济系数是高产更高产的方向。其途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在各个生育阶段合理的群体结构,主要通过合理安排基本苗数,采取肥、水促控等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春小麦子粒蛋白质积累和产量形成规律及施氮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以春小麦不同品质类型为材料,研究子粒蛋白质和干物质积累规律。结果表明,春小麦灌浆期子粒蛋白质百分含量总的趋势均呈“V”型变化。但不同品质类型存在差异。高蛋白类型灌浆前期蛋白质含量下降缓慢,曲线波动小,高产类型则相反,高产高蛋白类型虽前期下降快,但后期回升速度也快,最终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粒重在整个灌浆过程中均呈上升趋势,并在接近成熟时趋于稳定。等量氮肥分期施用,生育前期施氮有利于产量的形成,开花期叶面喷氮,在提高蛋白质含量的同时具有增加粒重的双重作用。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光合产物的生产和分配方向不同,高产高蛋白品种光合能力强,光合产物多,能够兼顾产量和蛋白质的同时增加。后期保持高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持续过程是高产、高蛋白类型的重要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7.
郭永生  王熙晴  袁贵林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5):108-108,136
本文通过对小麦的苗情监测,记载各个生育阶段的叶龄,根据小麦叶龄模式理论,在小麦有效分蘖可靠叶龄期、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扬花期等不同生育阶段,结合小麦不同品种品质的要求,采取相应的"促、控"技术措施,以保证小麦前期壮苗早发,中期稳长壮秆,后期老健不衰,使小麦既高产又优质.  相似文献   

8.
当前,河南省小麦由南向北逐步进入抽穗、扬花期、灌浆期,小麦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基本停止生长,每亩成穗数也基本定型,生育中心转入子粒上来。大量研究证明,小麦的子粒产量有70%以上来自于后期的光合产物,有不到30%是茎叶和叶鞘中贮藏的营养物质供应。特别是在高水肥条件下,由于苗期和中期氮代谢旺盛,碳水化合物的贮藏量少,子粒产量基本上是来源于后期的光合产物。由于我省小麦生育后期的降  相似文献   

9.
大量研究证明,小麦的子粒产量有70%以上来自于后期的光合产物,有不到30%是茎秆和叶鞘中贮藏的营养物质供应.特别是在高水肥条件下,由于苗期和中期氮代谢旺盛,碳水化合物的贮藏量少,子粒产量基本上是来源于后期的光合产物.由此可见,搞好后期麦田管理对夺取小麦丰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冬小麦生长后期,田间管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非常大.后期的主攻目标是:养根护叶,提高光效,促进灌浆,增加粒数,提高粒重,夺取高产.在生产管理中应突出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高产水稻品种干物质生产特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3个水稻品种为试材,从物质生产角度研究水稻高产形成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高的干物质积累总量亦即高的生物产量是获得高产的物质基础。高产和超高产品种的物质生产优势表现在生育中期和后期,其生育中期和后期群体生长率显著高于低产品种。高产品种籽粒产量主要来源于生育后期叶片制造的光合产物,并与其齐穗后具有较高的叶面积指数且持续时间较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光合产物的分配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4年利用^14C示踪技术研究了北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光合产物的分配特点。试验结果表明:低密度条件下,多穗型品种群体光合产物向主茎的分配具明显优势,并随生育进程的延续优势越趋突出:光合产物向根系的输入受地上部营养器官生长状况的影响,呈起身期〉开花期〉拔节期;早期光合产物的分配、再分配强度和运转输出率表现为叶片〉叶鞘〉茎节,同主茎相比有效分蘖的物质再分配过程明显滞后,但后期转移迅速、彻底。  相似文献   

12.
气象因子对小麦生育后期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气象因子对小麦生育后期的影响。[方法]采用1979~2008年5月的降水、光照和安阳市同时期小麦单产资料,采用农业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小麦生育后期(5月份)气象条件对安阳市小麦产量的正负影响,并研究了该市小麦生育后期青干危害的原因及防御措施。[结果]当5月份日照百分率55%、降水量45 mm时,小麦普遍增产;阴雨寡照,特别是月降水量80 mm、月日照百分率55%时,小麦普遍减产。小麦后期阴雨、水涝容易造成青干减产,而少雨甚至干旱并没有对小麦丰收有明显不利。在5月降水过多或时间过长,空气湿度过大,影响了正常的水分供应和无机养分的输送;同时后期阴雨时间越长,日照时间越短,光照强度减弱,不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影响了灌浆过程的正常进行。应采取排水防涝、选育良种、科学种植、合理灌溉等措施来防治小麦青干减产。[结论]该研究为小麦品种改良、科学种植、合理灌溉及小麦优质高产等技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千斤小麦光合产物的积累、分配和运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合产物的积累、分配和运转是小麦高产栽培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千斤小麦提高生物产量、经济系数和经济产量达到高产稳产的关键.因此,我们就本院1978~1980年连续三年小麦亩产超千斤的叶片生育特性与光合效率、干物质的积累和分配,植株碳氮营养与干物生产,以及提高生物产量、经济系数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以进一步掌握南方小麦亩产千斤的高产规律.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大田试验和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钾处理下高产小麦生育期间植株地上部钾素积累特点和土壤中钾素动态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在小麦生育期间,钾素积累总体趋势是:前期积累缓慢上升,中期达到高峰,后期又有所下降,不同施钾水平下对钾素积累又有所不同。土壤中速效钾和缓效钾在小麦整个生育期间,在不同施钾处理下,由于受施肥、作物吸收、温度、降水及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变化动态比较复杂。具体表现为:在不同施钾处理下,土壤中的速效钾和缓效钾在小麦生长的整个过程中,总是以K3保持最高水平,K2次之,K1最少。  相似文献   

15.
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小麦的生育中、后期管理技术及收获时间和收获标准,以为小麦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旨在为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土壤肥力和灌水量组合对中筋小麦‘济麦22’和强筋小麦‘济麦20’旗叶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荧光参数及产量构成的影响。2种小麦开花后各生育时期旗叶的光合速率Pn 值、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 值(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和ФPSⅡ 值(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均随着土壤肥力和灌水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土壤肥力因素对上述光合特性指标的影响大于灌水方式因素。随着土壤肥力的提高,Pn 和ФPSⅡ 开始下降的时间逐渐向后延迟,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减轻环境胁迫对光合的抑制作用。对于2 种小麦的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土壤肥力和灌水方式之间具有补偿效应。在土壤肥力较高的条件下,2 种小麦限量灌溉和充分灌溉之间产量差异并不显著。培肥地力可以减缓小麦灌水不足导致的光合性能指标的下降,维持生育后期较高的光合产物积累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优质高产群体氮素积累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品种和氮肥运筹试验,研究不同类型专用小麦优质高产群体与普通群体在氮素吸收、积累、运转与利用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拔节期和开花期不同类型群体间植株含氮率互有高低,成熟期强筋小麦含氮率优质高产群体高于普通群体,弱筋小麦含氮率优质高产群体低于普通群体。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品种间氮素阶段吸收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积累的高峰期均在拔节至开花期。强筋小麦优质高产群体氮素积累量生育前期低于普通群体,中、后期高于普通群体;中筋小麦优质高产群体与普通群体相比,氮素积累量前期较高,中、后期互有高低;弱筋小麦各生育期优质高产群体植株氮素积累量均低于普通群体。优质高产群体花后氮素积累量和花前氮素运转量由大到小依次均为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弱筋小麦。  相似文献   

18.
小麦高产栽培的最终目的,是在单位面积上获得高产优质的籽粒。即在提高光合总生产量的基础上,把植株制造的光合产物最大限度地累积到籽粒中去,以增加粒重。在小麦高产栽培中,只有当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三者协调组合下,才能获得合乎理想的产量。其中穗数是高产的基础,但当穗数达到一定限度后,就要从提高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即增加穗重上下功夫,才能进一步高产。而要增加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又不能不从改变个体发育环境上探索新的途径。几年来,我们通过穴播的种植方式,在降低群体的前提下,促使个体得到充分发育,能大大改善生育后期的光合环境,  相似文献   

19.
天津地处我国冬春小麦过渡地带,小麦生育阶段日照充足,温差较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是我国高蛋白优质小麦生产带,在全国小麦品质区划中,将天津划为华北北部强筋小麦产区。这种品质区划既符合了天津的自然生态条件,也给了天津市小麦育种者一个契机,即在本区选育优质强筋高产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地处高纬度地区,在小麦生育后期,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籽粒中蛋白质的积累,是生产优质小麦的理想地区之一,小麦生产的自然条件非常优越.通过正确选择小麦品种,同时合理地安排生产过程的各环节,有利于小麦高产优质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