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九五”期间,我市的农机化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具体体现在农机装备显著增长,农机化投入大幅度增加。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农机化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是:从发展水平看,我市的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还不高;从服务对象看,农机化发展的领域比较狭窄。  相似文献   

2.
农机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关系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随着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机拥有量增加,安全事故也随之增多,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机安全监管成为当务之急。1建德市农机化发展现状建德市地处浙江省西部,总面积2 321 km2。目前全市各类农业机械拥有量达7万余台(套),其中:纯农田拖拉机1 828台、上道路拖拉机800余台、纯农田大中型拖拉机25台、联合收割机58台、油菜收割机34台、插秧机131台、粮食烘干机51  相似文献   

3.
江苏农机化技术发展空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机化科技开发、技术推广的层面探讨研究,提出江苏农机化从现在至2010年的技术发展空间的12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北流市农机化工作近几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该文就全市农机发展现状,分析影响农机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从而寻找农机化发展的新路子,提出进一步发展全市农机化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分析了发展农机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及阻碍农机化发展进程的几个因素,并提出了科学发展农机化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给我国农机化工作带来了新的形势和机遇,为农机化工作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舞台。如何适应新形势,发展农机化,本文以肥东县的农机化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有益的想法。  相似文献   

7.
一、农机化现状 我县农机化工作起步较早,至1984年底止,全县已拥有农机总动力12.91万kW。但近些年来,农机化发展速度缓慢,1998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为15万kW,14年才增加2.09万kW,平均每年增加0.149万kW。显然,农机化发展的速度跟不上国民经济的发展步伐。 据了解,在现有的农业机械中,农机具老化严重,新机具、新技术引进推广困难,不少机主将手扶拖拉机廉价出售或闲置不用;县农机学校在80年代办得有声有色,每年培训农机人员达1300人,连外县的农机手都慕名而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是我国第一部农机化法律,其颁布与实施是我国农机化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标志着农机化依法管机新时代的到来。我国农机化事业将凸显政府的扶持引导作用,促进农机化事业进入到提升发展层次、加大技术内涵、强化产业势力的新阶段。贯彻《促进法》,应当把握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机械化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机作业领域不断拓宽,农机化技术推广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加,开始由替代型向效益型转变,并且已经初步地建立起能够加快农机化进程,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新的运行机制。但从整体来看,发展的还不够平衡,推广服务体系仍然比较脆弱,还不能完全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探讨农机化技术推广的发展现状,总结经验,对如何做好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促进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很有必要.1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是农技推广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6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文指…  相似文献   

10.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体现了国家对依法管理农机化和推进农机事业加快发展的重视,这标志着农机化开始进入依法推进的新阶段。为我们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农机、发展农机化事业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在农业结构调整的大好形势下,如何促进农机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宣州区通过在四个方面调整农机化工作,以充分发挥农机化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深化认识、加快农机化结构调整、发展农机服务产业化和依法管机等几个方面的论述,探讨了通州市农机化发展要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城市农机化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农机化工作必须紧跟新形势,抢抓住发展的新机遇,着力促进农机装备更新,结合实际,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技术,加快农机化事业的发展,为实现都市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入世后福建省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福建的农机业应按比较优势优化结构调整方向,重点发展推广果蔬、花卉、水产等农副产品的保鲜加工机械设备,促进农机化服务从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以提升农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政策支持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农业基础地位转移理论和农业的多功能性分析,从增加农民收入、强化食品安全、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我国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农业政策目标模式,构建了由国内支持政策、农业生产政策、农产品贸易政策、农业行政管理体制以及城镇化建设等组成的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政策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7.
对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结构调整内容涉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各个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涉及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社会的诸多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的产权确认和商品价值的等价交换是市场经济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文从法律角度分析研究了农业结构调整中面临的土地产权制度和工农产品价格不等价交换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种农业智能巡检机器人,可以巡检农作物生长环境和生长状况。机器人的实时位置通过GPS定位获取,通过事先设定好的轨迹运行;轨迹跟踪控制算法采用自适应鲁棒滑模控制算法,并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了仿真验证,证明了算法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鲁棒性;最后,将算法写入TI公司的TMS320F28335处理器,并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表明:基于该算法的智能巡检机器人运行稳定,可以较好地实现农业田间巡检功能,解放了劳动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农机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农机化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评价,分析了目前农机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就农机化自身应如何发展提出思路。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农业结构调整过程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农业发展,农业发展的关键是农业结构调整,而明确调整方向是实现农业结构调整目标的主要环节.为此,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对河北省农业两个层次上的历史数据进行整理计算,挖掘提高农业产值以及农民收入的潜力空间,提出当前河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从而加快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