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森林法》及《森林法实施条例》的立法指导思想是保护森林资源和提高森林覆盖率。立法所表现出的主要特点是 :突出了生态环境建设 ;围绕植树造林、林木管理和林地管理三条主线完善了基本法律制度 ;充分利用了立法赋予的强制手段 ;充分体现了权利义务对等的立法原则。在林业执法中应掌握立法的本意和宗旨 ,注意执法主体、内容和程序三个合法 ;具体执行中要注意 10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以森林生长量控制消耗量,这是我国《森林法》为森林经营规定的一条基本原则。为了贯彻这条原则,目前正陆续开展国营林场二类森林资源清查。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在查清森林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按照《森林法》中所规定的消耗量不大于生长量的原则,重新确定合理年伐量。但是,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准确地查清森林生  相似文献   

3.
日本、美国、瑞典森林法框架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森林是“地球之肺”,森林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日本、美国和瑞典3国不仅森林覆盖率高,而且森林法发展历史悠久,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文中总结3国森林法基本架构,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和林业发展现状,提出关于我国《森林法》修改的几点建议:明确可持续发展的立法精神、制定《国有林经营管理法》、构建森林计划体系、加强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介绍俄联邦森林法典对森林、森林资源定义的前提下,详述了森林关系的主体和客体以及俄联邦调整森林关系的权属,介绍了俄联邦森林分等级管理和森林资源及林地使用的法律制度,俄联邦森林资源管理机关及俄联邦林业局的具体职责;指出生态要求是俄联邦森林资源利用方面基本的法律要求,俄联邦森林法贯彻了生态化的立法原则。俄联邦资源法律制度对我国森林资源立法可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下简称《森林法》),即将自1985年1月1日起施行。本刊记者就贯彻执行《森林法》中的一些问题访问了林业部部长杨钟,他回答了记者提出的问题。 问:《森林法》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答:《森林法》是我国的重要经济法律,制定《森林法》的目的在总则第一条中有明确的表述,就是为了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发挥森林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和提供林产品的作用,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林业资源管理》2015,(4):172-178
我国现行《森林法》更多地从行政管理的角度管制森林资源的分配,而林权制度改革更加注重保护权利人的财产权免受行政权力的束缚。这反映了我国森林立法一直以来陷入要么放权、要么集中的两难悖论的现实。事实上,在域外的森林资源的法律制度中,森林作为财产普遍建立了财产权;但区别于传统财产权,森林财产权是受到行政权力限制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修订森林法、健全森林产权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是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的重要任务。通过借鉴国外立法经验,为建立我国的财产权与行政权协力的森林法律制度提供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是国家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已纳入我国法制化轨道。依法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是依法治林的重要内容。一、森林采伐限额的法律依据为了控制森林资源的过量消耗 ,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 ,1998年1月颁布实施的《森林法》明确规定了采伐森林必须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 ,同时规定了森林采伐限额编制的原则和程序等。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正式列入我国的《森林法》 ,以法律的形式在我国开始实施。1998年4月我国公布了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修订后的《森林…  相似文献   

8.
徐炳松强调 在元月5日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下简称《森林法》)实施十周年纪念会上,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徐炳松强调:要继续走依法治林,以法兴林的路子,强化《森林法》的宣传力度。 《森林法》是1985年1月1日颁布的、我国林业第一部基本法。颁布实施十周年来,《森林法》对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一是维护了国家,集体和个人经营林业的合法权益,森林资源的管理不断得到强化,使全国林业建设走上  相似文献   

9.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为此,世界各国郡采取包括法律在内的一切必要手段保护本国森林资源,我国也不例外。1979年2月23曰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试行)》。1984年9月2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并于198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决定》,对《森林法》进行修改。修改后重新公布的《森林法》自1998年7月1曰起开始施行,至今有效。我国《森林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森林的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浅谈林业行政许可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近50年的建设,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森林法》为主体的较为健全的林业法律体系。在现行的林业法律法规中,对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等都有比较详细的规定,确立了一系列的林业行政许可制度。虽然我国加强了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并修订了《森林法》及其配套法规,但是,由于林业行业近十年的快速发展,林业行政许  相似文献   

11.
The Russian forest is the last big wood basket of the international timber market and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Russian forest is critical to protect global environment. There is a strong need to analyze present situation of forest policy and forest industry in Russia. The basic direction of forest policy reform of Russia is decentraliz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market principles. However, the lack of specialists in forest policy in the regions and the conflict between central and regional governments has accelerated the confusion of forest policy. Forest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 cannot spare enough money for forest management because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of Russian government. Forest industry has also deteriorated. Although privatization of the forest industry was completed, it did not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and they could not survive the economic crisis. Output of the forest industry has decreased and most enterprises came close to bankruptcy. 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 the former regional amalgamation of forest industry, which has accumulated hard currency earned by timber export, re-took control of the industry and tried to increase timber exports even more. However, logging enterprises, facing economic crises, cannot observe forest regulations and forest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cannot control these violations. A recovery of forest industry may accelerate the degrada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in Russia.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比较中美森林法的历史和现状,指出森林法修改和完善的紧迫性且时机已经成熟,以及森林法修改要重视理论研究和实际情况调查。我国森林法修改和完善可以借鉴美国森林法中的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等先进理念。对美国《国有林管理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结构与体例、立法精神、科学的地位、公众参与等内容进行了比较研究,据此给出一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作为处理世界自由贸易机制的国际组织,允许为可持续发展和保护自由贸易和环境选择利用世界自然资源。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签定入世议定书,入世后中国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受到世界贸易组织的条约和原则的制约和挑战。中国的林业资源应当作为基础资源加以保护,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下加以改革。因此,中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优先处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入世条件下,按照世界惯例,中国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瞄准中国林业体制改革,以便适用中国天然林业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依法保护中国环境,特别是在中国林业保护和处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等关系方面。依据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和规则,建立林业的生态化体系,尤其是GATT20条的规定,保护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为中国林业创建国际环境。表1参21。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国际上基于减少对环境影响的采伐理念的区域级或国家级的森林采伐作业规程,包括:斐济的《森林采伐作业规程》、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森林采运方法规范》、亚太林业委员会的《亚太区域森林采伐作业规程》和中国的《森林采伐作业规程》.这些规程以生态优先、以人为本、注重效率为基本原则,目的是通过技术的改进,严格控制森林的过度消耗,减少采伐活动对森林及其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劳动效率和木材的利用率,处理好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平衡,促进森林可持续发展.文章最后针对我国森林采伐规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分类制定不同区域的森林采伐作业规程,加强科学研究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及建立有效的监测和监督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台湾地区森林疗愈发展计划及其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森林康养是新兴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方式,是缓解现代社会压力有效而简捷的措施,也有助于弥补预防医学领域的短板。发展全民健康养生和森林康养产业是时代所趋,同时也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文中以中国台湾地区“林务局”编写的《森林疗愈发展策略暨行动计划书》为基础,重点梳理台湾地区森林疗愈计划的内容,包括“森林疗愈的发展趋势”“森林疗愈场地选址原则”“森林疗愈课程与运营规划”“森林疗愈发展策略方案”4项议题;总结森林疗愈发展的过程、内容和进展,目的是为进行森林康养规划、编制相关经营计划以及调整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7.
作为成功进行植树造林、迅速实现国土绿化的国家,韩国实现森林生态修复的良好经验和森林管理政策获得世界瞩目。文中对于法律层面的韩国森林立法进行分析,并比较中韩两国森林立法异同。韩国森林立法已构建出较为完善的“基本法+单行法”体系,即以《森林基本法》为基本法、以《森林资源法》等19件专门法律为主干。中韩两国森林立法既体现出差异性,又存在共性。两国森林立法在体系化建设、政府职责、森林功能的规定、森林类别的界定等方面表现出显著不同,而在法律渊源、立法价值取向、林地管制和林木采伐制度、林业规划和经营方案制定等方面则体现出共性。韩国森林立法体系建设对完善我国森林立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我国未来的森林立法应加强体系化建设,特别是针对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领域要增加专门立法。  相似文献   

18.
世界森林可持续经营发展近况、趋势及我国的原则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本文对世界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近况,特别是环发大会以来的进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发展趋势,如林业科技发展趋势和法律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我国针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有关问题应采取的原则和立场。  相似文献   

19.
森林景观恢复是目前全球广泛关注和采用的生态恢复理念之一。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森林景观恢复的研究和应用实践工作。由于对森林景观恢复的基本特征缺乏清晰的认识,经常有人将其等同于森林恢复、恢复大面积森林、生态恢复等。国内外的案例表明,未能遵循森林景观恢复的应用原则甚至经常导致相关恢复项目的重大缺陷或失败。目前还没有学者对森林景观恢复的基本特征和应用原则进行较为系统的阐释和探究。文中介绍了森林景观恢复具有过程性、致力于恢复生态完整性、谋求增进人类福祉和在景观尺度上实施4个基本特征。同时,基于国内外文献,归纳总结并详细阐释了森林景观恢复的8个应用原则,即注重景观、恢复生态功能、多重效益并重、多种技术措施平衡、相关利益方参与、因地制宜、避免减少天然林、循序渐进。通过对上述特征和原则的分析和探究,期望对我国森林景观恢复的相关研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促进森林景观恢复理念在实践中的科学应用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森林旅游标准体系构建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森林旅游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可是在森林旅游开发与管理中仍然缺乏相应的标准体系来指导。从标准体系及标准体系表的概念出发,阐述了我国构建森林旅游标准体系的相关原则,最后从构成要素、建设过程与利用层次3方面提出了我国森林旅游标准体系构建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