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禽类黄曲霉毒素的中毒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毒素是造成禽类中毒和生产机能低下的一种真菌毒素,本研究为进一步明确黄曲霉的毒理学作用,从组织学、病理学和种属差异方面进行探讨其规律性和特点,期望能有助于禽类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与防制。  相似文献   

2.
黄曲霉毒素是造成禽类中毒和生产机能低下的一种真菌毒素。本研究为进一步明确黄曲霉的毒理学作用,从组织学、病理学和种属差异方面进行探讨其规律性和特点,期望能有助于禽类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与防制。  相似文献   

3.
雏鸭黄曲霉毒素中毒自然病例的病理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北省随州、新州和襄樊养鸭场的发病雏鸭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学观察,血清GLU、ALT、AST、TP检测,鸭胚、雏鸭接种试验和饲料黄曲霉毒素B1检测等一系列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死亡雏鸭肝脏肿大,表面有白色网格状花纹。组织病理学观察,肝细胞严重水泡变性和脂肪变性,肝细胞索之间有胆小管显著增生。发病雏鸭血清生化指标GLU为5.89±1.71mmol/L,TP含量为8.74±1.88g/L,ALT和AST活性分别为168.19±86.85U/L和101.08±57.58U/L;鸭胚及雏鸭接种试验均未出现死亡;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分别为6.7μg/kg至8.3μg/kg。检查结果表明:3地鸭场雏鸭均为黄曲霉毒素中毒。  相似文献   

4.
<正>(上接2015年10期《新饲料》第13页)5黄曲霉毒素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危害5.1水产动物黄曲霉毒素中毒的病理学特征AF产生危害的程度有赖于在食物或饲料中毒素的浓度、暴露的时间,同时也包括不同动物种类的易感性[66]。虽然急性中毒会显著地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Beagle犬黄曲霉毒素中毒病例的临床症状、组织学检查和实验室诊断以及治疗的总结,论述了黄曲霉毒素致Beagle犬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诊断、防制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产毒株产生的。哺乳动物和禽类的黄曲霉毒素中毒因个体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中毒反应。畜禽黄曲霉毒素中毒发生于全球许多地区。通过病史、尸体剖检和肝脏显微镜检查可以表明是肝毒性,但必须确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存在及其浓度。避免本中毒症的发生,主要是管控好饲料源。1发病分析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产毒株产生的。这些毒素是在花生、大豆、玉米及其他谷物生长和储藏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效果.方法:对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病史调查、饲料检查、临床症状、解剖病变、诊断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中西医防治措施.结果:中药以甘草为主,做好解毒等事项,西药以葡萄糖、益酶电解多维为主,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来治疗朱黄曲霉毒素中毒.结论:针对猪黄曲霉毒素中毒,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能够有效达到治疗目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主要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的代谢产物,其中以黄曲霉毒素 B1最为多见,危害性也最强,而牛奶检测超标的黄曲霉毒素 M1则是黄曲霉毒素 B1的代谢产物。目前各个国家对各种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 B1以及黄曲霉毒素 M1的含量都有严格限制。本文就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危害、检测、饲料黄曲霉毒素的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简述,以期对奶牛生产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是由于猪采食了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而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特征的中毒性疾病。2011年7月,我市某养殖户所饲养的110头猪不明原因陆续发病,并且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随后还出现了死亡。经临床检查、病理剖检、病史调查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黄曲霉毒素中毒。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具有相似结构的衍生物的总称,多达17种,已知毒性大小的黄曲霉毒素排列顺序为: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M1〉黄曲霉毒素G,〉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其中黄曲霉毒素B1的急性毒性最强,长期食入含有此类毒素的饲料可使动物发生肝癌等病变,也是目前发现的最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不仅直接危害畜禽机体健康,还可以转移到畜禽产品(肉、奶、蛋)中,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对饲料工业的发展非常重要,随着科技发展,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技术越来越多。本文从黄曲霉毒素的来源及其对畜禽业危害、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展望3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检测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脱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对人体和畜禽有毒的一类生物毒素,给畜牧养殖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黄曲霉毒素对饲料的污染具有季节性和区域性,南方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极易发生饲料黄曲霉毒素污染。文章主要从黄曲霉毒素对畜禽的危害、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及脱毒方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黄曲霉毒素对奶牛生产的危害,分析了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来源。针对牛奶中黄曲霉毒素污染途径,提出了控制、减少牛奶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黄曲霉毒素中毒是人畜共患并且严重危害的一种真菌毒素中毒性疾病。黄曲霉毒素,目前已发现有20种,其中以B1、B2、G1、G2毒素毒力最强,尤其是B1更突出的强,所以目前的黄曲霉毒素均指B1,由于该毒素可致癌,动物饲喂后其产品如奶对人的健康有影响。黄曲霉毒素在体内吸收后.微量进入血液,肌肉中基本没有,移行于肝、奶中较多。奶牛采食含该毒素的饲料。奶中含有黄曲霉毒素产物黄曲霉毒素M1其毒性与黄曲霉毒素B1近似。由于幼小动物对该毒素最敏感。乳又是大多数婴儿的重要食品,因此,对乳中黄曲霉毒素M1含量问题人们十分观注。  相似文献   

15.
黄曲霉毒素B1在乳畜中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曲霉菌产生的一类具有高致癌性的次级代谢产物,我国饲料及饲料原料普遍受到黄曲霉毒素B1污染。乳畜摄入黄曲霉毒素B1后,代谢生成的羟基化产物黄曲霉毒素M1可通过乳汁污染乳及乳制品,并因这两种毒素都具有极强的毒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黄曲霉毒素B1在乳畜的肝脏、瘤胃和乳腺等部位均可代谢转化,黄曲霉毒素M1向乳中的转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文章从黄曲霉毒素B1的代谢与转移排泄、影响黄曲霉毒素M1的转化因素以及黄曲霉毒素B1对乳腺上皮细胞和瘤胃微生物的影响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一、黄曲霉毒素对养鸡生产的危害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在紫外光照射下能发生强烈的特殊荧光的物质。目前已鉴定出其化学结构有 B_1、B_2、G_1、G_2等10多种。其中黄曲霉毒素 B_1在200℃高温、强酸、紫外线照射下都不能使之破坏。黄曲霉毒素以B_1为代表是毒性最大、致癌性很强的一种毒物,可诱发肝癌。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谢产物。许多农产品,特别是玉米、花生、各种油饼类等因保管处理不当而发生霉变,都可被黄曲霉毒素所污染。乳牛摄食受黄曲霉毒污染的饲料,牛奶中就含黄曲霉毒素,危害人类健康。黄曲霉毒素对  相似文献   

17.
因为黄曲霉毒素对养猪生产的有害作用,所以,黄曲霉毒素是人们研究最多的霉菌毒素。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可减少饲料进食量、降低日增重,有时降低饲料转化率。另外,黄曲霉毒  相似文献   

18.
微柱法快速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总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达民 《饲料工业》1993,14(1):29-30
<正> 自从1960年英国发现火鸡黄曲霉毒素中毒症以来,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各国公认为一大公害。为此,国内外对黄曲霉毒素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目前已发现的黄曲霉毒素就有十几种之多。它们广泛存在于粮食和油料作物、农副产品及其制品中,对人和动物表现出很强的毒性,而且具有明显的致癌能力。动物吃了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在其肉类、组织、血液和奶中,也会发现黄曲霉毒素。但迄今人们还没有找到一种能简捷测定饲料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方法。薄层色谱法是常用的测定黄曲霉毒素的  相似文献   

19.
黄曲霉毒素是某些霉菌的有毒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中毒对饲养家禽来说,直到1960年英国发现火鸣的“X”病后,才引起人们注意。当前在世界范围研究黄曲霉毒素的领域有:哪些种类的霉菌会产生黄曲霉毒素,饲料中存在的黄曲霉毒素是哪些类型,霉菌的生长发育,黄曲霉毒素对动物健康有什么影响,以及如阿控制黄曲霉毒素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饲料在自然条件下污染的黄曲霉毒素主要包括B_1、B_2、G_1、G_24种,因为黄曲霉毒素B_1具有致癌性,饲料和粮食中一般以黄曲霉毒素B_1作为黄曲霉毒素含量评价的主要指标,我国饲料卫生标准GB_13078-2001只对黄曲霉毒素B_1限量进行了规定。目前,对饲料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有胶体金法、薄层分析法、酶联免疫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主要对近年来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讨论了各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限量要求下的方法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