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步:判断伤情。根据受伤的范围和损伤程度来处理。伤情轻者可考虑在家庭治疗。Ⅰ度烧伤时只表现为皮肤红肿、灼热、疼痛,没有水疱;Ⅱ度烧伤时皮肤出现水疱,局部红肿,疼痛剧  相似文献   

2.
1.有人认为烧伤乃皮肤之疾,无关紧要,从而延误了抢救时间。其实,大面积烧伤很容易并发休克、脓毒血症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即使小面积烧伤也有因治疗不当而导致患者死亡的。  相似文献   

3.
<正> 1.宜立即用冷水浸泡患处。小面积的烧伤烫伤。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人们在厨房劳作,稍一不慎,容易招致烧伤烫伤。烧伤烫伤后,应赶快用冷水冲洗可使创面迅速散热,使皮肤血管  相似文献   

4.
<正>在兽医临床上,家畜皮肤的大面积撕裂缺损创、蜂窝织炎引发的大面积皮肤坏死、重度的皮肤烧伤等,皮肤缺损处常以肉芽组织赘生,长期不愈合,形成大的瘢痕和引发运动障碍。因此,皮肤移植在修复家畜大面积皮肤缺损创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小儿手部烧伤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发生烧伤后因小儿皮肤薄,同样热力、程度要比成年人严重,而且创面易因感染而加深,给临床治疗护理造成难度。自1992年来,本科对35例45只小儿手背深度烧伤行早期削痂整张自体全厚皮片移植术,术后外形功能(除3例电烧伤外)...  相似文献   

6.
制备1,1.5和2 mg/g的玉米幼芽提取物(Extract of maize plumule,EMP)凝胶,用2 mol/L的NaOH复制家兔皮肤烧伤模型,并分别用上述EMP凝胶进行治疗,同时设立EMP盐酸溶液阴性对照组、烧伤止痛膏阳性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各组均连续处理14 d。于烧伤后第1,7,14和21天取各组家兔烧伤部位皮肤,制成100 mg/g组织匀浆液,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并进行组织病理学和透射电镜观察,探讨EMP凝胶对家兔皮肤烧伤脂质过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EMP凝胶治疗组SOD和CAT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MDA含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除7 d时1 mg/g EMP凝胶治疗组外);与阴性对照组相比,EMP凝胶治疗组SOD和CAT活性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提高、MDA含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除7 d时1 mg/g EMP凝胶治疗组外);EMP凝胶可促进组织细胞生长,减轻皮肤局部组织炎症反应,与阳性对照组结果一致。表明EMP凝胶在皮肤烧伤治疗中具有较强的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抑制炎症及促进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邹静 《农村百事通》2007,(11):58-58
1.巧用牙膏:若有小面积皮肤损伤或烧伤、烫伤.抹上少许牙膏,可立即止血止痛,也可防止感染,疗效颇佳。[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陈曦  王杨科  陈德经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3):2797-2800
建立了SD大鼠背部深Ⅱ度烫伤模型,研究大鲵皮肤药膏和大鲵黏液药膏对大鼠皮肤烫伤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大鲵皮肤药膏、大鲵黏液药膏能明显缩短烫伤后大鼠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速度较美宝湿润烧伤膏组快,并能使创面面积明显缩小;显微镜下观察真皮内皮肤附件结构完整,未见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大鲵皮肤药膏、大鲵黏液药膏具有促进实验大鼠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虽然单手面积仅占体表面积的 2 .5 % ,但其结构精细 ,深度烧伤后常遗留畸形及功能障碍。手掌电烧伤如处理不当 ,会明显影响手掌外观及功能。本文是报道 1例手掌电烧伤行左上臂带蒂皮瓣移植重建右手掌的护理体会。1 病例介绍患者女 ,31岁 ,因握持漏电的台灯而造成右手掌、拇指、小指电烧伤 ,触电时间约 30 s,无电休克史 ,于 2 0 0 1年 3月 10日就诊。因创面皮肤呈熟肉样而难以辨认烧伤深度 ,当时仅行消毒包扎。 10 d后创面坏死界限清楚 ,有较多的渗出物 ;行创面扩创修复、左上臂带蒂皮瓣移植重建右手掌 ,肢体管型石膏固定。术后镇痛采用直肠…  相似文献   

10.
1烟花爆竹伤 烟花爆竹致伤眼睛,轻者烧伤眼睑皮肤和眼球表层组织,经过适当积极的治疗后,有些人可以恢复正常,有些则会遗留一些损伤痕迹,损害视力,影响美容;严重损伤者,眼睑皮肤烧焦,眼球挫伤破裂,眼内积血或大量眼内容物脱失,眼球塌陷,因而丧失眼球.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带蒂轴型皮瓣修复足踝部Ⅳ度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采用6种不同类型带蒂轴型皮瓣修复18例足踝部Ⅳ度烧伤创面,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3.0 cm×2.5 cm~9.0 cm×16.0 cm,创基血运差。结果术后15例皮瓣完全成活,3例部分坏死,I期愈合率83.3%。所有患者均获随访0.5~2 a,踝关节活动和足行走负重功能良好。结论带蒂轴型皮瓣术后成活率高,能满足足踝部Ⅳ度烧伤创面的修复要求。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引起的烧烫伤成为日常生活的一种常见病。烧烫伤主要指化学腐蚀剂、热源、电、放射性物质等引起的皮肤、黏膜,甚至深部组织的损害,病情具有广泛性和多发性的特点。中国每年烧烫伤的发病率约为1.5%~2%,需要住院治疗的人数占其中的5%左右,即每年约有2千万人遭受不同程度烧伤,而烧伤对健康的危害既包括生理上的,也包括心理上的。但是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不管是西药还是中药在烧伤治疗应用上有了长足的发展,笔者就近年来应用于临床上治疗烧伤的西药和中药兹作探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大面积烧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探讨其防控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20例烧伤且发生感染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2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的共有105例,其中65例患者皮肤创面发生感染,占医院感染率的61.91%,10例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占9.52%,12例患者发生深静脉置管感染,占11.43%.此外,患者还发生了泌尿道、胃肠道等其它感染.结论 加强对医院疾病区的环境管理,保持卫生,正确处理患者创面,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注重患者饮食营养,适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控制烧伤面的大范围感染.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110例门诊及住院要求手术治疗的皮肤疤痕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这组病人中,疤痕的成因以烧伤居首位,感染次之。疤痕在躯体的分布以颜面为最。疤痕的类型则以萎缩疤痕最常见,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大量的调查、试验研究,证实了石油沥青的毒性较低,迄今未见石油沥青致癌的临床病例,但对沥青的烧伤应当注意防治;同时否定了玻璃纤维是致命危险品的传说,但它对管道防腐工人的皮肤、粘膜有一定损害,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应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对大面积烧伤患儿液体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42例烧伤总面积达30% ~ 50%、2~5岁的小儿按前臂肘部皮肤是否被烧伤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2例,采用PICC进行输液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对比两组方式置管的保留时间和静脉炎发生的情况及程度.结果 观察组留管时间为(100.0±20.3)d,远长于对照组的(5.0±2.3)d,(P<0.01);且治疗期间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1%vs 40.0%,P<0.05).结论 PICC置管在救治小儿大面积烧伤时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和护士工作量,降低了治疗期间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袁宗信  朱颖倩 《油气储运》1993,12(5):40-43,48
通过大量的调查、试验研究,证实了石油沥青的毒性较低,迄今未见石油沥青致癌的临床病例,但对沥青的烧伤应当注意防治;同时否定了玻璃纤维是致命危险品的传说,但它对管道防腐工人的皮肤、膜有一定损害,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8.
病理性瘢痕包括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HS)和瘢痕疙瘩(keloid,K),是皮肤对创伤、炎症、烧伤、外科或自发的一种过度的皮肤纤维增生性疾病。患者不仅有瘙痒、刺痛等症状,并常常影响美观和患者的肢体功能。目前有关研究已有大量报道,但形成机制尚未明了。近年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细胞因子在瘢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将这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生活一点通     
《河北农业》2008,(2):36-37
巧用牙膏:若有小面积皮肤损伤或烧伤、烫伤,抹上少许牙膏,可立即止血止痛,也可防止感染,疗效颇佳。巧除纱窗油腻:可将洗衣粉、吸烟剩下的烟头一起放在水里,待溶解后,拿来擦玻璃窗、纱窗,效果均不错。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病人合并大面积烧伤是目前烧伤治疗和护理的难点之一。我科运用护理程序对 1例糖尿病人合并大面积烧伤患者实施了整体护理 ,收到了预期效果。1 病历简介患者 ( 型糖尿病 ) ,男 ,5 6岁 ,1999年 10月 30日下午 5时许 ,因全身热导油烫伤 ,面积达 92 % (其中深 度占 2 4 % , 度占 6 8% ) ,收入本病区住院治疗。入院时病人全身除下腹部及右大腿外侧共约 8%为正常皮肤外 ,其余均为创面 ,且部分坏死表皮已经脱落 ,基底红白相间及苍白。入院后立即组织抢救 ,进行上翻身床、抗休克、抗感染治疗、创面采用暴露疗法、外涂 2 0 %SD- Ag糊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