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灵芝是一种传统的中药,人工裁培一般都在室内进行,大面积露地栽培报道还不多见.笔者近年来采用露地栽培灵芝,获得了好收成,产量是室内栽培的2~4倍,现将高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一)建造阳畦应选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处,挖成座北朝南的阳畦,一般长10m、宽1m、深33cm,畦北建一风障,畦南挖一北高南低的浇、排水沟.床底撒些石灰,垫上薄膜.为了提高温度,还可在床底铺10cm厚的湿粪草,用细湿土封严.然后进行栽培.  相似文献   

2.
平菇是我国目前栽培很普及的一种食用菌.笔者根据平菇生长有明显的"边际效应"这个特点(即畦床四周出菇早、密且大),并结合出菇期需水量较多等特性,探索出了一种阳畦栽培的新方法.不仅可大幅度增加产量,还可较显著地提高品质,从而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操作过程介绍如下.(一)选地作畦选近水源的平地或水稻田作栽培场.将场地整成1.2m宽、长5~6m的畦.开挖时先在哇中间留30cm的土埂,土埂中间挖16~17cm宽、20cm深的水沟,土埂两边各挖45cm宽、10cm深的料池.挖出的土堆在畦四周,高约10cm.挖好后先用浓石灰水或多菌灵溶液浇洒整个畦床内外,再喷马拉松药液,进行彻底消毒、杀虫.  相似文献   

3.
半地窖袋栽平菇,采收2~3潮后,脱去塑料袋,排在阳畦中覆土继续出菇,比常规栽培可增产46%左右. (一)阳畦建造阳畦春建在背阴处,秋建在向阳处。选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畦长10m、宽lm、深30cm,两畦相距90cm,挖好排水沟,畦底夯实,先喷100。倍液敌敌畏灭虫,再用5环石灰水溶液消毒。  相似文献   

4.
栽培食用菌最棘手的问题是杂菌污染,尤其是在高温季节污染特别严重.下面是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几项在31~32℃的高温季节发菌防污措施. (一)阳畦处理选持水性好、无污染源的地带做畦,畦为东西走向,深15cm,宽lm,长5m。两畦间挖深25cm的水沟。  相似文献   

5.
罗光雄 《食用菌》1992,14(2):34-34
栽培平菇经济效益显著,但熟料栽培投资大,且费工费时;而生料栽培极易污染失败,产量不高.笔者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摸索了一套简易、快速、省工、无污染、产量高的生料栽培法,现系统介绍如下:(一)挖建双排阳畦此阳畦不同于一般阳畦.畦地要求地势高爽,排水方便,周围宽敞,北面能设置  相似文献   

6.
畦栽平菇方式简单,但通常畦中心易烧菌出菇稀少。笔者根据平菇有明显的“边缘效应”,对阳畦栽培平菇技术进行了探索,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有关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选地和作畦 阳畦地应靠近水源,利于排水;冬季背风向阳,夏季阴凉的高地,做畦宽120cm、长5~6m、深30cm,中间留20cm宽、20cm高的土埂,将整个畦底分成两部分,宽度都是50cm。四周筑墙,北墙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大田阳畦栽平菇已普遍推广,但阳哇栽培畦中间常常不出菇或很少出菇,从而影响到产量的提高。为了寻找一种阳畦高产栽培法,于1985年秋季进行了畦形比较试验. (一)畦地设计畦地选择在屋前菜园地。按座北朝南挖畦,试验区长2 .09米、宽1.加米、深0.15米.中间筑0 .1米宽的小埂;对照区长2.的米、宽1米、深0.15米。面积均为2.50米2,详见下图。.、单位.厘米土J更产‘,公试脸区! (二)铺料播种试验和对照区各用培养料50公斤,其配方为棉籽壳45公斤、谷壳4.5  相似文献   

8.
我们从1988年春,开始在山东费县祊河林场进行郁蔽林地栽培平菇的探索。(一)选地作畦与播种3月中下旬,选近水源、展叶前郁蔽度在0.3以上的林地。距树干50~80cm作畦,畦宽1m、深10~12cm、长10m,随挖随踏实畦两侧,同时做好灌排水沟。一般在3m行距内作一畦,4~5m行距内并排挖两畦。平菇菌种,一般春播选用高温型的,子实体在高温下能正常生长;秋播选用低温  相似文献   

9.
一、立体栽培黄瓜和黑木耳的技术关键 (一) 整畦技术:作畦底宽90cm,顶宽80cm,南北垅,畦长5m,高15cm的栽培床,在其床中间作成长5m,宽50cm,高10cm的食用菌床,畦两侧有宽20cm,  相似文献   

10.
1984年春季,我所指导临汾钢铁公司农场,在汾河漫滩盐碱地上进行平菇的露天生料栽培,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栽培情况简报如下。一、栽培过程选择该场的河漫滩盐碱地1000m~2,于3月初挖制东西向栽培畦59条,畦宽(料面宽)80~90cm、长20m、深约50cm,畦截面为等腰梯形。  相似文献   

11.
榆黄蘑大棚畦栽高产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棚栽培榆黄蘑,具有出菇早,产菇期长,产量高等特点.具体做法如下:(一)做畦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场地建棚,也可利用育苗移栽后的闲置大棚栽培。畦宽60~80cm,深15cm.长4~5m,畦问留40cm 宽作业道。大棚膜上盖草帘等物调节光照和温度。  相似文献   

12.
过去,苍山大蒜一般采用阴沟阳畦种植模式,每种植带宽100 cm,其中畦面宽70 cm,沟宽30 cm,沟深15 cm,每畦面栽4行大蒜,株距7.6 cm,种植密度为35 000株/667 m2,用90cm宽的地膜覆盖,灌溉时浇灌阴沟,这种栽培模式费水、费工,单株营养面积小,二次生长(俗称"小辫")增多,直接影响大蒜薹、蒜头的产量和质量.1999年秋开始利用3年时间对其栽种模式和配套技术进行研究.采用宽带、平畦、覆膜、喷灌栽培技术,3年平均667m2较对照增产蒜薹48 kg,增幅10.3%;增产蒜头88 kg,增幅13.2%,蒜头出口率提高到85%.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平菇易于栽培,是菇类中普及推广面积较大的一种.我校生料露地畦栽平菇成效显著.本文主要介绍其栽培管理技术.(一)菌种选用以日平均气温在17~24℃播种最适宜.一般早秋栽培用中温型品种,如佛罗里达;晚秋及初冬栽培用低温型品种,如糙皮侧耳;春季栽培用高温型品种,如831.(二)选地建畦选背风向阳空地,按东西走向做畦,宽1m,深10~14cm,床距40~50cm,畦面龟背形,四周及畦底拍实,播种前用石灰水泼浇消毒.  相似文献   

14.
东北北部地区气温低,干燥多风,空气相对湿度低.为了发展平菇生产,我们进行了平菇室外畦栽试验,取得了初步效果,现将有关技术简介如下: (一)选地作畦阳畦应设在楼房南向阳干燥地方。畦长sm,宽6浇m,深soem,周围加筑30cm的高堤  相似文献   

15.
荠菜 苦苣 马齿苋的周年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笔者进行了野菜的周年栽培,使之在蔬菜淡季和节假日也能上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场地布置利用改良阳畦进行周年生产,畦宽3.5m,高1.5m,长30m以上。可根据生长及栽培需要在改良阳畦内加扣小拱棚或外覆遮阳网。阳畦内做东西向畦,长10m,宽1m...  相似文献   

16.
陕西宝鸡渭河川道区菜农采用塑料大(中)棚覆盖方式,推广早春西葫芦—越夏白菜—秋延辣椒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显著。1早春西葫芦1.1整地施肥结合深翻施足基肥,一般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7000~8000kg、磷酸二铵25~30kg、硫酸钾15~20kg,混合后均匀撒施,深翻25cm以上。整平做畦,畦宽40cm,高10~15cm,畦沟宽30cm,畦面覆盖地膜。定植前10天左右插拱扣棚,烤地升温。1.2培育壮苗选择低矮紧凑、早熟高产的抗病品种,如银青一代、早青一代等,于元月上中旬用日光温室或阳畦加拱棚覆盖的方法育苗。播后棚温保持25~30℃,以利出苗。出苗后温度…  相似文献   

17.
王冰  宋洪平  宋康  张传坤 《蔬菜》2003,(2):34-35
一、春甘蓝-玉米-芹菜两菜一粮模式,经济效益高,适于城镇郊区应用。此模式要求水源条件好,地力水平高。一般667m2可产甘蓝2000~2500kg、玉米350~400kg、芹菜3500kg。1.种植规格种植带宽1m,畦面宽80cm,栽2行甘蓝,行距50cm,株距30cm,667m2栽4000株;畦埂宽20cm,种1行玉米,株距20cm,667m2栽3300株;甘蓝收获后,栽5行秋芹菜,行距15cm,株距10cm,667m2栽3万株左右。2.栽培技术要点(1)甘蓝提早育苗,地膜覆盖栽培12月下旬-第2年1月上、中旬采用阳畦育苗。选用早熟品种,越冬前苗床内保持较低的温度,控制幼苗生长,避免大苗越…  相似文献   

18.
阳畦整草栽培食用菌,常常会导致减产或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是薄膜封闭太严,造成通气不良和培养料产生的热能;再加上阳光直射料面,将菌丝烧死。为此,近年来笔者经过实验,总结出了一套避免烧菌的整草混合高产栽培法,现简介如下: 建高约20cm、宽度1m左右的畦床,铺上经灭菌处理过的各种整草和播种完一畦后,在料面的中心部位加一层经灭菌处理过的玉米秆或油菜秆等,使料面  相似文献   

19.
地沟式简易菇棚双孢菇栽培投资少,效益高,很适合在广大农村推广。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地沟式简易菇棚建造 建棚场地一般应选地势较高,排水便利周围环境清洁,远离鸡棚、畜舍、饲料间等,靠近水源,有堆料场地,土质粘重地块。地沟式菇棚为拱棚型。从使用效果考虑,一般开沟深40cm,长不超过20m,宽2.5m或5m。以竹杆、木棍、竹片等做拱形骨架,上盖塑料棚膜,然后加盖草帘或柴草等,棚两端做成土墙或砖墙,墙上开一口径50cm通风口并在一端做门。若需要可在棚两侧及棚顶加开通风口。宽2.5m的棚,在地沟中间挖一宽50cm的工作道,两侧即为两个宽1m的栽培床,宽5m的棚,在地沟内挖一宽50cm的环形工作道,中间为一个2m宽的栽培床,四周为宽1m的环形栽培床。工作道深度以方便操作为准。  相似文献   

20.
1阳畦育苗1.1作阳畦在土壤尚未封冻前,选土质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作阳畦。阳畦东西向,畦面宽1~1.2m,长20m左右,畦深30~40cm,后墙高于前墙30cm,后墙后面0.5m处用作物秸秆作挡风墙。每1m2畦面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4~5kg、磷酸二铵25g左右,深翻25~30cm,深翻的同时将土和肥混匀。一般每667m2制种田需用阳畦40m2。1.2播种时间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是制种成功的关键。播期过早易在定植前过早抽薹;播期过晚容易导致花期过短,影响产量。鲁中地区最佳播期为1月下旬。父母本播期因品种而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