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由浙江农业之最委员会办公室、浙江省梨产业协会主办的“2017年浙江省农业之最梨擂台赛”于8月5日下午在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经各市择优推荐,来自全省梨主产区的14支参赛队参加比赛.经专家现场测定,桐庐县钟山蜜梨专业合作社和武义县绿峰蜜梨专业合作社选送的梨果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4.6%的成绩并列第一,龙游县朱氏家庭农场等5支参赛队选送的样品分获二、三等奖.其中,龙游县朱氏家庭农场的翠冠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4.3%.  相似文献   

2.
南方早熟梨是指我国黄河以南广大地区生产的果实于8月上旬及其以前成熟的一类梨树品种(群),其中,果实在7月上旬以前成熟的为特早熟梨。栽培管理是使果树丰产的基础工作,对南方早熟梨生产而言也是如此。要实现南方早熟梨的丰产高效生产,栽培管理技术必不可少,但单有栽培管理技术是不够的。1好的栽培管理技术和到位的管理的必要性、基础性和局限性好的栽培管理技术和到位的管理措施,对于南方早熟梨丰产的必要性、基础性表现在,可使梨树生长壮实、繁茂,避免或少受病虫害侵袭,保证花芽正常分化和发育,有较高的授粉着果率和较好的果品品质,以及树…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树形对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合梨优质生产的树形,本研究以 ‘翠冠’和‘翠玉’梨为试验材料,连续3年对平棚架和自由纺锤形两种树形的梨果实品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整形方式下,‘翠冠‘和’翠玉‘梨的果实形状、糖酸组分及含量整体没有显著差异,但果实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和外观色泽在单个年度受到树形的影响。综合认为,‘翠冠’、‘翠玉’梨生产中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适宜的树形。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特约通讯员李先明 ) 为了迎接入世的到来 ,提高我国商品梨果市场竞争力 ,在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正确导向下 ,我国早熟梨生产自 1997年以来发展迅猛。据 2 0 0 1年 7月召开的“全国优质早熟梨鉴评暨技术信息交流会”的不完全统计 ,2 0 0 1年我国早熟梨栽培面积为 16 4 4万hm2 ,较1997年增加 142 % ,年平均增加 1 93万hm2 ;产量为196 3万t,较 1997年增加 5 8倍 ,年平均增加 33 5 4万t。另外 ,早熟梨生产在全国梨生产中的比例亦大幅提高 ,栽培面积比例由 1997年的 4 %上升到目前的 2 4 %。其中 ,我国南方各省早熟梨生…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枝江市百里洲镇从 2 0世纪 80年代开始试种砂梨 ,目前砂梨生产已成为该镇的主导产业。所生产的“湘南”梨单果重 2 2 5 g以上 ,黄花梨单果重 170 g以上 ,每 6 6 7m2 产量达 4 0 0 0kg ,全镇近 5年均产梨 15万t ;产区梨果批发价达 2 80元 /kg ,梨农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百里洲砂梨也从无名小辈发展成中国十大名牌水果 ,誉满全国。2 0 0 0— 2 0 0 2年全国砂梨批发价大幅度下跌 ,价格从 1997— 1998年的 2 80元 /kg下跌到 0 4 0~ 0 80元 /kg,仍销路不畅。梨农全年经济收入与整个投资持平 ,生产信心大减 ,部分梨农开始持刀挥…  相似文献   

6.
正据《北方园艺》2019年第22期《叶面喷施硒肥对梨果实性状的影响》(作者徐锴等)报道,以早酥、锦丰、南果梨为试材,采用喷施300、400、500、600、800、1 000倍液等不同浓度的含硒叶面肥,研究其对梨果实品质、果实质地和果实中硒元素含量的影响,以期为生产富硒梨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西洋梨是世界梨的两大栽培类型之一,以果实质优味美而闻名于世,其中的一些品种还具有果实早熟、果色艳丽、果实富含Vc、抗旱、抗黑星病、抗梨木虱等优异性状,具有极高的生产和育种价值.  相似文献   

8.
皖北故道地区是砀山酥梨的主产区。梨小食心虫 (简称梨小 )是砀山酥梨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 ,梨小的发生呈上升趋势 ,为害连年加重 ,部分梨园的虫果率达 30 %以上。笔者调查分析了梨小的发生特点及发生加重原因 ,探讨了防治对策。1 发生为害特点梨小在砀山地区主要为害桃、梨、苹果和杏等 ,受害最重的是桃和梨。在桃树上为害嫩梢与果实 ,在梨树上则为害果实。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梨小为害日趋严重 ,90年代初 ,由于化学农药大量使用 ,为害有所减轻 ,90年代后期 ,梨小发生又呈上升趋势。梨小在本地区一年发生 5代 ,以第 5代老熟幼虫越冬…  相似文献   

9.
以广东省中山市坦洲镇种植的砂梨品种“棠梨”和“早脆梨”为寄接母树,于2012年12月及2013年1月两次从广东省北部山区阳山县采集已满足低温需冷量、饱满的“早脆梨”花芽进行寄接栽培。结果表明,不同砧木及不同时间嫁接处理对寄接花芽的成活率、成花率、坐果率以及果实的内外品质有一定的影响;与花芽采集母树正常着生的梨果相比,采用寄接技术能够生产出与其品质相当的梨果,且果实采收期可提前30天左右。以上试验结果为寄接梨栽培技术在广东低海拔地区的应用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笔者 1997~ 1999年采用花芽枝春季多头高位嫁接技术 ,对江西省彭泽县芙蓉农场 2 .8hm2 2 4~ 32年生老龄梨树进行品种改良 ,已取得成功。高换树在常规管理条件下成活率达 91% ,73%能正常开花 ,57%能结果成熟 ,当年平均株产优质梨 18.7kg,实现当年改接当年见效。当年结果不影响梨树生长 ,而且第二、三年都有良好的结果表现 ,每公顷产量84 15kg和 96 30 kg,比叶芽枝多头高接法提前 2~ 3年投产见效。具体方法如下。在嫁接前一天或几天 ,把砧木选定并锯好 ,锯口用刀削平 ,并用 4 0 %多菌灵胶悬剂 6 0 0倍液处理。从果实品质优良、自花授粉结实…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梨树行间种植油菜在改善梨果品质方面的作用,本试验比较了行间清耕和行间种植油菜处理下梨园土壤养分和访花昆虫情况,分析了梨果实坐果率、脱萼率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行间种植油菜较行间清耕处理显著提高了梨园土壤中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幅为36.6%和11.2%,此外可以增加昆虫特别是蜜蜂的访问量,减少金龟子的访问量;与行间清耕+自然授粉相比,行间种植油菜+自然授粉与人工授粉处理均可显著提高梨坐果率和脱萼率,增加果实重量和减小果实偏斜率;同时,行间种植油菜+自然授粉处理下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均最高,达13.83%和9.45%。行间种植油菜可以提高梨园土壤营养和授粉昆虫的数量,增加梨坐果和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2.
正一、国内外梨生产现状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最新的统计数据(2016年12月),2013年世界梨收获面积和总产量分别为160万hm2和2 510万t。近年来我国梨的生产稳步发展,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数据一致)显示,2013年我国梨栽培面积达1 668万亩(111万hm2),产量1 730万t,分别占世界梨面积和总产量的69.64%  相似文献   

13.
广西兴安县农业局将水果生产中的施肥、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农业措施制定成一整套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形成资料发放给果农,并派出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示范。今年实行标准化生产的水果品种有葡萄、柑桔、银杏、梨和枇杷。葡萄避雨栽培,葡萄、梨和枇杷果实套袋技术已广泛使用;柑桔、银杏重施有机肥和测土配方施肥也在逐步推广。据统计,今年兴安县实施标准化生产的果树面积近0.67万hm^2。  相似文献   

14.
坐落在永定河畔的大兴县鸭场,年屠宰鸭子达40万只.往年,鸭血都腰臭水沟白白流掉,污染环境,附近群众很有意见.针对这种情况,鸭场畜牧师谭大生提出:利用鸭血生产酶化血粉,代替进口鱼粉.他的这一建议议被场领导采纳.  相似文献   

15.
水果套袋是优质安全果品生产的重要技术。相比传统的纸质果袋,新型农用PP无纺布果袋具有防水、透气、环保和颜色可调等优点,可有效改善苹果、梨、葡萄、桃、冬枣和草莓等水果的果实生长发育微环境,显著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花青苷、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含量,降低果实病害的发生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正据《江苏农业科学》2020年第14期《增施钾肥对苏翠1号梨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作者李刚波等报道,为探讨增施钾肥对苏翠1号梨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早熟砂梨在生产上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理论依据,以苏翠1号梨为研究试材,设置T1[施硫酸钾(K_2O含量≥50%)0.5 kg/株]、T2 (硫酸钾施用量为T1处理的2倍)、T3 (硫酸钾施用量为T1处理的3倍)、T4(硫酸钾施用量为T1处理的4倍)4个施钾肥处理,比较不同增施钾肥处理梨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1 桂林市引种和发展早熟梨概况桂林市引种早熟梨始于 1997年春。 1997年 3月 ,桂林市某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引入 (购进 )早熟梨苗木 ,在桂林市蚕种场集中定植了 0 2hm2 日本丰水梨及授粉品种黄花梨等 ,作为引种试验园。与此同时 ,在试验园附近大量繁育早熟梨苗。到 1999年春 ,该场已繁育出圃大量的丰水、幸水、西子绿、早酥、金水二号、新世纪、桂二等早熟梨品种的苗木 ,尤以丰水、幸水、早酥和新世纪等品种的苗木居多。在某些水果专家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倡导和推广下 ,加上当地报纸、电视等大众媒体的广泛宣传和鼓动 ,到 1999年 3月 ,桂林…  相似文献   

18.
轮纹病又称粗皮病,主要为害树体和果实。病菌侵染果实后,在成熟和贮运过程中发病,造成大批烂果。1997-1998年在国家梨种质资源圃(辽宁兴城)采用喷雾接种法对梨4个种28个品种的果实进行了轮纹病抗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果实抗性不同,水红宵、八月酥、秋子、金梨、居里表现高抗(感染指数0-5.0),黄县长把、栖霞小香水和锦香表现为抗(感染指数5.1-10.0),秋茄、大香水、京白、八里香、呼苹、金川雪、兴隆麻、王冠、金水酥、湘菊、黄花、宝珠表现中抗(感染指数10.1—30.0),中翠、金水2号、红茄、桔蜜和八月红表现…  相似文献   

19.
果实套袋栽培管理技术及实施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实套袋技术是提高果品外观质量、生产无公害果品的有效手段。北京市从1994年开始试验推广苹果、梨果实套袋,1998年被列入市级实用技术推广项目。套袋树种也扩大到桃、葡萄,果袋推广应用量迅速增加,果品增收效果显著。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应用,我们在对苹果、梨、桃、葡萄四大树种进行纸袋的选择,套摘袋时期的选择及方法,套袋配套栽培管理技术等方面总结制定了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规程,指导果实套袋技术的顺利推广应用。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一、纸袋种类选择果袋的种类繁多,选择时应根据果树长势状况、生产目标、经济能力等合理选择。以生产高档优质果为目的时,宜选择质量较好的双层袋;以防止果锈、提高果面光洁度为目的时,可选用单层袋。几年来我们与北京富民果袋厂合作,聘请了机械、纸张、纺织、果树等领域的专家对推广果实套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加以解决。结果表明,国产果袋的使用效果在某些方面已等于或超过进口日本袋。“富民”纸袋从综合指标看,是较理想的果实用袋。现已生产出适合苹果、梨、桃、葡萄的单层、双层等不同规格的系列果袋(表1)。国产袋与日本产袋的红富士苹果着色效果无差异,而硬度却高于日本袋。通过对18种不同果实袋对红富士苹果进行套袋...  相似文献   

20.
<正>据《中国农学通报》2015年第4期《套袋对"栖霞大香水"梨果实香气组分的影响》(作者魏树伟等)报道,为了明确套袋对"栖霞大香水"梨果实香气的影响,以套双层袋栖霞大香水梨为试材,不套袋果实为对照,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定了栖霞大香水梨果实香气组成和含量。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