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虾池混养技术在我国兴起,已形成多种的混养模式,其中对虾池中混养文蛤是虾贝混养的主要模式,被称之为生态养虾新技术,其不但可以提高池塘利用率和商品虾、贝的质量,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虾池文蛤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对虾养殖病害困扰的情况下,为充分利用本地区位优势,在坚持池塘养殖中国对虾的同时,转向虾池单养文蛤或与对虾混养取得成功。养殖面积128hm~2,总产文蛤692382.6kg,对虾19490kg。利用文蛤的生物沉降作用与虾贝生态互补特性,充分利用水域生产力并改善养殖生态条件(适度搭配),本研究成功进一步从理论与实践证明虾贝适度混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对虾池混养文蛤的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虾池的综合利用是近年来提高虾池整体经济效益的热门话题。国内外已有在虾池内混养鱼蟹的报道。在虾池中混养文蛤,具有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不与对虾争饵,还能起到部分净化水质的作用。每亩虾池投放100公斤文蛤苗种,可生产供出口的商品贝200公斤以上,纯获利300元,经济价值很高。现将虾池中混养文蛤的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马田 《齐鲁渔业》2004,21(3):19-19
虾池混养青蟹是利用养虾池塘在不影响养虾的前提下混养青蟹的生产技术,可以提高虾池的利用率及经济效益。 1 虾池选择 进行混养的虾池除具备一般对虾养殖池的基本要求外,还要求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取水方便,换水能力  相似文献   

5.
张是  何海 《齐鲁渔业》2004,21(4):16-16
在虾池内进行多种类优化组合养殖,是目前虾池开发利用的方向,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这种综合养殖方式有共生互利作用,也是养殖业处于低谷时期的主要养殖模式。虾池混养文蛤,具有简易、高产、低本、高效等优势,是虾池混养的一种高效模式。现将对虾池高效混养文蛤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近几年,日照市虾池一般采取车虾与梭子蟹混养的模式,效益较好,但部分泥底虾池不适合这两个品种养殖。从1997年开始,东港区涛雒水产工作站连续五年进行了泥底虾池养殖文蛤试验。文蛤一般自然生长在沙质滩涂上,但经过试验发现,文蛤也很适合在泥质虾池中生长,并且生长  相似文献   

7.
<正> 1993年暴发虾病以来,水产界不断地采取措施进行虾病防治,力图重振养虾雄风。2000年我们进行了中国对虾养殖池中混养河豚鱼的试验,通过混养河豚鱼改善生态环境摄食弱病虾、切断传播途径,防止虾病在对虾池中的蔓延,达到了防病增产增收的目的,现将有关过程简单介绍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1 清池 虾池进水一个月前,进行清池翻耕,凉晒,每667m~2施生石灰50~75kg。 2 设置围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全国各地在虾池综合养殖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日照市水产研究所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海水池塘养殖模式的研究工作,对海水池塘生态混养过程中一系列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形成了一套海水池塘虾、蟹、贝生态、高效养殖模式,既充分利用了水体空间,又形成了养殖生态系统上的互补,同时降低了养殖风险,每667m^2养殖效益近万元。  相似文献   

9.
海水池塘混养技术已发展多年,方法多种多样,有虾鱼、虾蟹、虾贝、虾海参、虾藻等。本文介绍虾、蟹、贝、鱼混养,立体生态综合利用的海水池塘养殖模式——五放七收。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人们不断探索对虾生态养殖技术,采用虾蛏混养、虾蟹混养等模式来挖掘虾池生产潜力,净化虾池水质,保护虾池生态平衡,有效地提高了池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