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林区群众防火工作,是林区基本的防火工作,无论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如何发展进步,它始终是综合森林防火体系中的一项主导措施。1  群众防火工作的地位和作用1.1群众防火工作是林区重要的防火内容 在林区,造成森林火灾的火源有两种:一种是人为火源,另一种是自然火源。  相似文献   

2.
梁士伟 《森林防火》2022,(1):15-16+20
防范火源是森林防火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人为火源,在森林火灾发生原因中占主要地位。因此,在防范人为火源的工作中,控制林区及林缘地内用火是最重要的手段。结合朝阳县森林火灾高风险区森林防火实际,简要介绍了当前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建设性地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根据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1986~1995年发生的37起森林火警、火灾资料分析,引起森林火灾发生的火源全部属于人为火源,野外吸烟和上坟烧纸是主要火源。春防期占89.2%,秋防期占10.8%,4月是关键时期,10~16时占73%,森林火灾发生与群众防火意识关系密切。文中提出了预防森林火灾发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森林火灾的发生99%以上是由人为火源引起的。新疆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国有公益林区,由于气候干旱少雨,在山区人为用火火源处置不当的条件下,极易造成森林火灾隐患。因此,在新疆积极加强和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国务院颁布的《森林防火条例》总则第十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经常性的森林防火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5.
森林火灾是一种发生面广、危害程度大、处置救助十分困难的自然灾害,往往会对森林资源甚至人类文明造成极大的损害。据统计,从1950年到2010年问,我国发生的森林火灾数量、受灾森林面积以及伤亡人员数量等都比较大。在这些火灾中,由自然因素引发的森林火灾约占我国森林火灾总数的5%,而人为因素引发的森林火灾却高达95%,这就决定了森林防火工作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群众性特点,因此,预防人为火灾是防治森林火灾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6.
森林火警火灾的发生特点 从火灾发生的原因看,非生产性人为火源占火灾总数的23%,说明火源管理还存在一定漏洞。提高全民的防火意识,刻不容缓。夏季雷击火占火灾总数的53%,预防和扑救夏季雷击火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党中央历来十分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发展,作过一系列重要指示,国务院还颁布了《森林保护条例》。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省广大贫下中农和林区广大职工,在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森林保护条例》,在护林防火工作中,落实了“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防火方针,狠抓阶级斗争这个纲,深入开展反击右倾翻案风斗争,发展了林业战线的大好形势,对于在保护森林,防止火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了搞好护林防火,首先要弄清楚森林为什么会发生火灾。发生森林火灾,都有一定的火源。火源分人为火源和自然火源两种。目前,大部分森林火灾是人为的火源引起的。人为的火源比较复杂,有些火灾是一小撮阶级敌人,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是我国重点林区省份之一。受气候变化异常、林区火源剧增及境外火入侵等因素影响,全省林区特别是长白山林区高火险态势日趋严峻,森林防火工作的风险和压力不断加大,直接威胁自然生态和国土安全。面对严峻形势,吉林省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森林防火作为重大任务来抓,全力应对高火险态势,狠抓防控措施落实,铢积寸累,实现了连续28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并使森林火灾受害率稳定在0.04%。的低水平上。  相似文献   

9.
森林火灾是一种发生面广、危害程度大、处置救助十分困难的自然灾害,往往会对森林资源甚至是人类文明造成极大损害.据统计,从1950年到2010年期间,发生在我国的森林火灾的数量、受灾害的森林面积以及伤亡人员的数量等都是比较大的,在这些火灾中,由自然因素引起的森林火灾约占我国森林火灾总数的5%,而人为因素引发的森林火灾却高达95%,这就决定了森林防火工作的社会性、群众性很强的特点,因此,预防人为火灾是预防和杜绝森林火灾的基础性工作,而人为火灾的最根本原因是防火意识淡薄,思想认识不到位,因此,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建立起一种人人自防、家家联防、群防群治的群众性、社会性森林防火网络是最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10.
火灾是森林的大敌,它不仅无情地毁灭森林中的各种生物,破坏地球陆地的生态系统,而且火灾产生的大量烟尘还严重污染大气,直接影响人类生存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讲,认识森林火灾的属性及其危害,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森林火灾具有双重属性,即森林火灾的人为灾害属性和自然灾害属性。从森林火灾的起因来看,绝大多数火灾都是人为引起的。随着国家法定节假日增加,入山搞副业、旅游度假的人员增多,活动分散,野外火源点多面广,难于管理,加上有些地方封建迷信活动有所抬头,上坟烧香、放鞭炮等屡禁不止,种种人为活动给森…  相似文献   

11.
森林火灾旦夕之间能把大片森林烧成灰烬,破坏了自然界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恶化。目前我国森林火灾仍较严重,主要是由于人们进入林内活动频繁,火源增多,自然火也时有发生,护林防火的组织和措施不落实,加上防火,灭火科学技术尚不能对森林火灾进行有效的控制所致。从今后发展来看,人们进入林内进行生产和活动将进一步增加,人为火源势必增加,另外,雷击火造  相似文献   

12.
《森林防火》2013,(4):16-18
广西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集体林区,现有森林面积为2.17亿亩,森林覆盖率达61.4%,其中集体林面积为2.06亿亩,占94.9%。集体林以中幼林、人工林、松杉桉等易燃林分居多。集体林区林农交错,野外火源点多面广,森林火灾多发,全区98.4%的森林火灾发生在集体林区。可以说,做好了集体林区的森林防火就做好了全区的森林防火。  相似文献   

13.
腾冲县中缅边境地区森林资源极为丰富,但森林火灾隐患大,是森林防火的重点区域,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着边境不利的自然条件、火源管理难度大、防火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为提高森林防火的综合防控能力,提出加强林火监测系统、防火基础设施、林区防火公路、林区生物防火隔离带和森林火灾扑救系统建设等森林防火体系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森林火灾99%以上由人为火源造成,在林区设立防火检查站,可以控制火种的带入。防火检查站应设在林区城镇、村屯人员活动较频繁集中的出入口,进入林区的必须道口,林区生产比较集中的作业场地,容易发生火险的林缘并便于防范检查的地  相似文献   

15.
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突出成就和核心管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我国以往火灾统计数据与美国同期数据对比,分析我国森林防火事业的成效并总结管理工作经验。研究表明,突出业绩主要体现在将森林火灾发生次数降低至每年3000次上下、森林受害率低于0.9‰,远超美国的管理水平。我国森林防火管理部门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工作方针,通过强有力的行政管理手段,将管理工作核心落实在人为火源管理的有效性上,努力避免潜在灾害造成的各项损失,减少随之而来的扑救和善后费用。在广大林区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和全方位的防火宣传教育工作,对火灾易发地域火源来源进行严格监管,为降低火灾发生次数和减少林火造成的损失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林区一线森林公安干警、林业执法人员以及基层林场职工长期的协同工作和默默奉献,确保在火源管理的合法性和人员保障以及执法力度上长期稳定。在火源管理工作中增加技术内涵、加大火灾易发地域可燃物管理力度并广泛推行生物防火分隔技术,有利于提升森林防火管理工作效率、实现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并降低森林大火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森林火灾是一种发生面积广、危害程度大、处置救助十分困难的自然灾害,往往会对森林资源甚至人类文明造成极大损害.据统计,1950~2010年,我国发生的森林火灾中,由自然因素引发的火灾约占森林火灾总数的5%,而由人为因素引发的森林火灾却高达95%,这说明预防人为火灾是预防森林火灾发生的基础工作.人为火灾的最根本原因是人们防火意识淡薄,因此,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建立人人自防、家家联防、群防群治的群众性、社会性森林防火网络,是预防森林火灾的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17.
森林防火是一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条件共同作用下的复杂的开放系统,它目标多样,外部环境复杂,内部因素众多,关联复杂。运用系统工程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去分析、评价、控制森林火灾,目的是使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本文阐述了森林防火系统工程,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认识森林火灾,提出了森林防火系统平衡移动模型和三维度森林防火管理模式。1 森林防火系统平衡移动模型森林防火系统是由自然要素和人为要素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构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我们可以把火源、可燃物、天气因子、防火设施、…  相似文献   

18.
为贯彻落实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场经验交流会精神,研究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对策措施,根据国家林业局领导的指示,防火办对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防火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从调研情况看,福建省林权制度改革深受各级政府重视和人民群众拥护,林区到处青山绿水、生机勃勃,呈现出“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社会增效”的良好局面。同时针对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防火工作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深入研究,积极探索,突破传统和勇于创新群防群治、火源管理、扑救体系、经费投入、设施建设、防火责任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森林火灾得到有效控制,火灾损失大幅度下降,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应集体林区发展的森林防火路子。  相似文献   

19.
实行“两证”预防森林火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入山进林旅游等人员越来越多,带入林区人为火源急剧增多,已成为引发森林火灾的一大隐患。林区群众生活燃料由烧柴草逐步被煤、电、气替代,林下植被、农作物生产副属物如秸杆等越积越多,加之天保工程的实施,加速林内易燃物堆积,成为林区又一大火险隐患。林区农民群众农事野外生产用火日益增多,需要加强管理。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管理林区火源,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成为防火工作者研究的主要课题。在这里,结合忠县试行《入山许可证》和《野外生产用火许可证》即“两证”情况,谈谈实…  相似文献   

20.
综合性森林防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综合性森林防火主要是利用人为和自然的办法,采取多种防火措施,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提高人们对林火的控制能力,使森林火灾的发生次数降到最低限度。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概述综合性森林防火在我国森林防火方面的作用,综合性森林防火措施是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并为我国防火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综合性森林防火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依据森林燃烧三要素:可燃物类型、火环境和火源。三者构成森林燃烧的三角环。建国30多年来,综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