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分是限制植物生长的主要生长因子之一。在不良环境中,当植物好水大于吸水时,即出现水分亏缺,干旱胁迫。当植物处于这种逆境胁迫,超出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能忍受的范围时,胁迫就会对植物体造成生理方面的影响,体现在生长、光和作用及产量、激素代谢、酶系统、碳代谢、脯氨酸含量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植物激素及其在提高果品产、质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植物激素也称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植物生长物质。由植物体代谢产生的天然激素称内源激素;仿照内源激素人工合成的激素或偶然被发现非植物体产生但有激素作用的物质称外源激素。植物激素都是以极小的浓度影响植物的细胞分裂、分化、发育,影响植物的形态形成、开花、结果、成熟、脱落、衰老,以及休眠、萌发等各种生理生化活动。在植物的所有代谢中都起到不  相似文献   

3.
果树冻害的预防与救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冻害是指温度下降到冰点(0℃)以下,植物体细胞内或细胞间水分结冰而直接破坏原生质的结构或使原生质脱水、机械挤压与变性凝固造成细胞膜的相变与膜系统结构的破坏,从而引起植物体内的生理机能障碍和使代谢过程的协调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4.
刘海涛 《花卉》2009,(2):9-9
陆生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量很大的,但是在吸收的水分中只有极少的一部分(1%-5%)用于植物体组成代谢,其余的都是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体外,即蒸腾作用。  相似文献   

5.
豆科作物对钼元素较为敏感,也是喜钼作物之一。钼元素在植物体内是固氮酶和硝酸还原酶的重要组成成份,在生理代谢上主要参与生物固氮、促进植物体的氮、磷营养代谢作用。一般施用钼肥对豆科作物可促进植株营养生长,增加叶片数,利于光合和养分积累。从而提高植株各部分组织的干物质重量,增强抗病能力。同时使豆科作物根部共生的根瘤明显  相似文献   

6.
蔬菜水分生理与灌溉指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表明水分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蔬菜的食用部分柔嫩多汁。含水量一般在90%左右,对水分的反应比较敏感,因而水分在蔬菜生产中的重要性更为人们所熟知。植物生理学的研究早已阐明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的重要原料,是植物体进行代谢作用的介质,水分使植物细胞和组织保持膨胀状态,并可调节植物的体温增强抗逆能力。以提高  相似文献   

7.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是氧化还原酶类中的一种,人们常常测定过氧化物酶的活力用来作为植物的一个重要生理活性指标。过氧化物酶参与植物体中多种生理作用,对植物组织木化,生长调节及抗病起重要作用,与吲哚乙酸氧化酶有密切关系。李曙轩等①1979年用乙烯利及赤霉素处理黄瓜,测  相似文献   

8.
植物蔗糖转化酶及其基因表达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肖蕖  王建设  张根发 《园艺学报》2008,35(9):1384-1392
 糖是植物体的能源物质,也是基因表达的重要调节物质。在植物蔗糖代谢过程中,特别是果实发育的过程当中转化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催化蔗糖水解成为己糖,直接影响蔬菜和水果的品质。蔗糖转化酶分为酸性转化酶和中性/碱性转化酶,两者在植物体中的作用不同。由于转化酶种类不同,其表达方式也比较复杂,同时能够调控转化酶基因表达的因素也较多,主要有器官和发育特异性、糖、胁迫以及激素等。尽管目前对于植物转化酶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还存在许多未知的问题需要探究。  相似文献   

9.
榛子抽条现象的发生是严重制约榛子产业发展的重要生理病害。北方地区冬春季气候干旱、少雨更加重了榛子抽条现象的发生。该试验研究对田间榛树喷施0.1%S-诱抗素配合液态膜,以提高植物体的抗干旱胁迫能力。液态膜对植物体内水分有物理阻断作用,能长效保持植物体的含水量,从而达到预防榛树抽条现象的发生。结果表明,喷施0.1%S-诱抗素300倍+液态膜10倍处理的防效最高,达到93.42%,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涝渍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生理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国内外有关于植物涝渍相关文献从光合作用以及其它生理角度探讨涝渍对植物的危害,发现涝渍对植物的伤害不仅仅是水分本身对植物的伤害,而是由水分过多引起的次生胁迫的危害,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根系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活性氧代谢等方面失调。该文还就涝渍对植物形态学及其他方面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