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筛选出使叶用银杏高产优质的最佳硝铵配比。【方法】以2年生半同胞家系银杏苗为研究对象,设置5种硝铵比(0∶100、25∶75、50∶50、75∶25、100∶0),每盆总氮含量2 g,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硝铵配比对银杏苗木生长、叶生物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NPK含量、叶片总黄酮含量及其经济产量、叶片萜内酯含量及其经济产量的影响。【结果】各硝铵配比处理促进了银杏苗的生长,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N、P、K的含量,同时提高了叶产量和总黄酮、萜内酯的经济产量。高比例的硝铵配比(75∶25)和单施硝铵(0∶100、100∶0)有利于总黄酮的积累,低比例的硝铵配比(25∶75)不利于总黄酮的积累,硝铵配比施肥不利于萜内酯的积累。单株叶产量与苗高相对生长量、地径相对生长量、单叶干质量、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N含量、叶片P含量、叶片K含量、总黄酮经济产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叶片总黄酮含量与总黄酮经济产量显著正相关,叶片萜内酯含量与单叶面积极显著负相关,单株黄酮经济产量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N含量、叶片P含量、叶片K含量、叶生物量、总黄酮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单株萜内酯经济产量与比叶干质量、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N含量、总黄酮经济产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各处理肥效的综合评价,硝铵配比75∶25处理的综合得分最高。【结论】高比例的硝铵配比能有效促进银杏的生长发育,提高叶品质,单施硝态氮的效果优于单施铵态氮,其中硝铵配比75∶25是促进银杏苗的生长和提高叶品质效果最佳的配比。  相似文献   

2.
叶用银杏园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探讨提高银杏专用采叶园产量的技术措施 ,对大佛指 2年生实生苗分别进行了不同的截干高度、留萌条数、密度及配方施肥处理。研究结果表明 :(1)截干、留萌条数单因子最高产量效应分别为平地定干和留 4根萌条 ,优化组合措施为平地定干并留 3根萌条 ;(2 ) 4种密度配置中 ,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密度设置为 40cm× 5 0cm ;(3)钾肥的产量效应不显著 ,氮、磷单施和配施都具有不同的增产效果 ,据拟合的氮 磷产量效应方程 ,提出了氮磷肥的合理施用量。  相似文献   

3.
采叶是当今银杏建园的主要经营目的之一。2-7a生银杏苗非但叶子产量高,而且含药用成分亦高,因此,无论从栽培角度还是从加工角度,均要求较小苗龄的叶子。通过截干可以较长时期地多产叶,产好叶。试验结果表明;截干比未截干,截干者比截干细者,当年抽枝多,生长量大,叶片质量也高,其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截干对银杏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银杏截干对银杏叶产量有明显促进作用,截干30cm时,叶产量可提高13%,并能增加长枝总长度和长枝数量,截干可提高黄酮含量17%-50%,银杏采收时间以9—10月为宜。  相似文献   

5.
油茶低产林截干更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给油茶低产林截干更新改造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就不同截干高度和修剪方式对低产油茶树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情况进行了截干更新改造试验。结果表明:截干更新处理显著改善了树体的营养状况,提高了叶片中氮、磷、锰、镁元素的含量;不同截干处理的油茶树体其冠幅、树高、萌枝粗度和春梢长度差异显著,50~70 cm高度全部主枝截干或2/3主枝截干处理的油茶树在截干处理3年后即能形成理想的冠型,且其产量恢复较快,其平均挂果数为对照的1.9倍,截干效果优于30和100 cm高度截干处理。  相似文献   

6.
在桐乡市农林局林业站基地,利用1年生银杏实生苗进行截干培育大苗试验:1年生实生苗留床截干后培育的2年生苗平均高为33.9cm,平均粗为0.72cm;1年生实生苗截根移植截干处理后培育的2年生苗平均高为25.85cm,平均粗度为0.978cm,苗木质量均与对照苗木质量无差异。  相似文献   

7.
在泰兴市银杏种质资源圃对银杏杂交子代进行育苗试验,测定银杏生长量、光合生理生化等指标,通过综合分析比较及排序,从中选择出综合性排名较优的无性系种类,为银杏的叶用林和材用林选育、种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杂交子代1年生苗木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规律;(2)不同杂交子代1年生苗木叶片总黄酮含量9月最高,且杂交组均高于对照组,其中ND1号总黄酮含量为10.06mg/g,ND2号总黄酮含量为9.22mg/g;(3)利用隶属函数法分析得出:ND1号为最适叶用林繁育品系。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银杏的经济功能,开展了银杏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表明:银杏栽植密度为40cm×60cm时,产叶量最大;在土壤含水量62%时,其黄酮、内酯含量最高;截干能促进萌条增多,扩大冠幅面积,使叶产量和黄酮、内酯含量明显提高;银杏在生长季内,叶的黄酮、内酯含量随季节变化呈升高趋势,到9月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叶用银杏园银杏树整形修剪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3年对1 ̄4年生叶用银杏进行了整形修剪研究,发现1 ̄2年生实生银杏侧芽发育瘦弱,顶端优势明显;生长季节内除顶芽萌发抽枝外,侧芽难以萌发抽枝;3 ̄4年以后侧芽发育较为饱满,抽生侧枝数量逐渐增加。休眠期内破坏1 ̄2年生银杏顶芽,能有效地刺激其侧芽萌发,增加枝梢数量和叶片产量;3 ̄4年生时休眠期内破除顶芽或轻度短截,再加上生长季节摘心,能明显增加分枝数量,控制株高过度生长,增加群体叶片产量,便于各项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银杏叶片中黄酮及内酯含量以及其变化规律对叶用园的建立、管理、对EBG提取,我们对贵州部分地区银杏树龄、性别、繁殖方式及采叶期对银杏叶片黄酮、内酯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银杏叶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供试的银杏叶片,于1995~1996年分别采自贵州农学院银杏种质资源圃、贵州市尖山村、惠水县摆金村、遵义县兴林银杏研究所、正安县、务川县、道真县及遵义地区农科所银杏园。银杏叶于9月上旬采收后烘干或凉干。供不同采叶期黄酮、内酯分析的叶片干6~11月,每月中旬采样。银杏黄酮:叶样粉碎后,用酸水解,进LG—3…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川东北丘陵地叶用银杏不同栽植密度对其生长量和叶产量的影响,获得高经济效益的合理密度调控方向,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本文以2年生"开江皇1号"银杏为供试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别作5种不同栽植密度处理,连续三年观测研究不同栽植密度对叶用银杏生长量及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川东北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和一定的密度...  相似文献   

12.
遮阴处理对‘绿岭’核桃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绿岭’核桃对光照的需求及适应性,研究了不同遮阴程度(80%、50%、30%)对‘绿岭’核桃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80%遮阴处理核桃种仁的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和CK,仅为57.38%,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和CK,分别为3.08%和3.53%;80%遮阴处理的核桃单果质量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和CK,仅为8.34 g,其纵径、横径和侧径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和CK,分别为36.07、26.6、26.59 mm;80%遮阴处理的核桃密度和硬壳厚度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和CK,仅为0.46 g/cm3和0.66 mm;不同遮阴处理的坏果数量极显著高于CK,80%遮阴处理的坏果数量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和CK,达到216.83个/株;80%遮阴处理的内果皮发育不良率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和CK,达到68.17%;不同遮阴处理的核桃产量极显著低于CK,80%遮阴处理下的核桃产量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和CK,仅为1.04 kg/株。  相似文献   

13.
对3年生控制授粉的银杏半同胞家系苗期选择研究表明,家系间的单株叶面积、单株叶产量、总黄酮含量、总内脂含量、有效经济产量都存在明显差异,依据有效经济产量进行聚类分析,选出2个优良的叶用家系NZ8、NZ2。  相似文献   

14.
叶用银杏的栽培管理是银杏GAP生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平茬修剪是叶用银杏栽培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叶子的产量与质量。该文通过3年的试验研究发现:平茬较不平茬者好;生产中以栽植密度45000株/hm2、高度40cm的银杏为宜;采叶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此技术可在黄淮海及其相似地区银杏药用采叶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Response of growth and secondary metabolites to light intensity are useful measurements to determine suitable silviculture treatment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medicinal plants. Here, we analyzed the growth, flavonols (total flavonol, quercetin, kaempferol, and isorhamnetin) content, flavonols yield per plant, and expression of flavonoid biosynthesis-related genes in 2-year Ginkgo (Ginkgo biloba L.) seedlings at four different light intensities (100, 76, 40, and 25 % of full sunlight) in a greenhouse setting. Across all light intensities, the 76 % sunlight treatment produced the highest growth of total biomass, root, stem, and leaf, indicating negative effects of either fulllight or heavy shading on Ginkgo seedling development. Both flavonols (total flavonol, quercetin, kaempferol, and isorhamnetin) content and expression of flavonoid biosynthesis-related genes [PAL (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 CHS (Chalcone synthase), F3H (Flavanone 3-hydroxylase), and FLS (Flavonol synthase)] in leaves were highest under 100 % sunlight, suggesting that full sunlight promotes the expression of flavonoid biosynthesis-related genes and increases flavonoid biosynthesis. The highest and lowest flavonol contents were found in leaves and stems, respectively. The 76 % sunlight treatment produced the highest flavonols yield while the 100 % sunlight produced the highest flavonoids content in leaves, indicating that flavonol production per unit land area depends not only flavonol content but also biomass. Overall,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highest flavonols yield per area in Ginkgo leaf-harvesting plantations, it is important to manipulate light conditions of field.  相似文献   

16.
用定位研究的方法,在丹东不同区域建立生态因子观测场,测定不同土层厚度、pH值、土壤养分含量、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降雨、蒸发量等各因子对银杏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银杏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不同,经20 d后,种子发芽率恒温比变温高6.2个百分点,幼苗根系生长、苗高、地径恒温比变温分别提高36.7%和16%。经过遮阴处理,银杏幼苗生长好于对照区。生长在壤土和沙壤土上的银杏其生长表现优于生长在沙土和黏土上的,土壤含盐量以0.03%~0.043%,银杏生长良好。银杏对pH值适应范围很宽,在pH值4~8.5的土壤上均能生长。  相似文献   

17.
银杏黄酮对活性氧自由基和过氧化氢清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银杏叶中黄酮类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率和过氧化氢的清除作用。为了进一步分析黄酮类在细胞内的清除作用,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了大肠杆菌提取物以部分模拟细胞环境。结果表明黄酮类提取物对2类自由基和过氧化氢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同时发现在清除过程中,黄酮类与内酯类的相互作用比较复杂。但可以肯定的是大肠杆菌提取物的生物大分子对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的清除没有影响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做为重要多目的树种之一的银杏 (Ginkgobiloba) ,其种核 (白果 )是我国的传统干果及药用品 ,它是在未认识到从中可提药物之前人工长期栽培的重要目的产品。其种核的营养成分 ,大量和微量元素含量究竟如何 ,遗传变异模式怎样 ,至今系统研究很少。故对其营养和药用价值的宣传还具一定盲目性 ,理由是过去文献所载白果营养成分测定结果相当矛盾。另外迄今未见有关其营养物质和元素含量遗传变异研究的报道。如许慕农等 ( 1 993)在综述已有白果营养成分的文献后就说 :“白果营养成分的数值差异极大 ,自相矛盾的也不少”。史继孔等 ( 1…  相似文献   

19.
银杏树中黄酮类化合物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醇提法对银杏树不同部位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银杏树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对其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银杏树中黄酮类化合物分布分别为:枝桠材中含0.035mg/g左右,主干材中含0.018mg/g左右,根材中含0.014mg/g左右;枝桠皮中含0.41mg/g左右,主干皮中含0.26mg/g左右,根皮中含0.12mg/g左右,苗木中含0.12mg/g左右.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的木材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有差异,从根部到枝桠再到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在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