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花生组织培养及高频率植株再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14个花生品种为材料,对花生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将花生成熟胚幼叶、子叶和下胚轴外植体接种到添加0~2 mg/L NAA 和0~10 mg/L BAP的MSB5(MS无机盐 + B5有机)培养基上诱导愈伤,再转到添加0~10 mg/L BAP的分化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结果表明,诱导培养基中添加的激素及其浓度对以后在分化培养基上不定芽分化有重要作用,以添加1 mg/L NAA 和6 mg/L BAP最利于不定芽分化;分化培养基中添加4 mg/LBAP利于不定芽伸长及植株再生;幼叶外植体分化不定芽频率明显高于子叶和下胚轴;不同基因型不定芽分化率存在明显差异,白沙1016和花育23幼叶外植体获得了较高的不定芽分化率,分别达到91.8%和88.5%。再生苗经生根培养和驯化后,移栽花盆可正常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2.
花生胚小叶的离体再生及筛选压力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花生胚小叶为外植体,优化离体再生条件,通过对再生苗进行筛选,为外源基因的遗传转化提供实验依据。研究表明,不同基因型胚小叶的再生能力差异显著,在供试基因型中中花8号不定芽诱导率和成苗率最高,且外植体状态最好。中花8号胚小叶再生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B + 6-BA(4.5mg/L)+NAA(1mg/L)+AgNO3(2mg/L),最佳诱导培养时间为21d。对中花8号再生苗进行筛选浓度实验,草丁膦(PPT)为20mg/L时,可筛选出抗性苗;300mg/L的卡那霉素(Km)可用于较小幼苗筛选,而对较大幼苗则需将Km的浓度提高至400mg/L以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红花不定芽高效诱导条件,结合红花茎尖微嫁接技术,解决转基因红花再生效率低的问题。方法以新疆塔城裕民无刺红花的子叶作为外植体,子叶--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伸长--生根/嫁接,分别对红花不定芽高效诱导培养基、伸长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进行筛选。结果确定了不定芽分化培养基:MS+1.0mg/L TDZ+0.5mg/L NAA,不定芽伸长培养基:MS+1%蔗糖,生根培养基:White+3mg/L IBA+Ag NO3 10mg/L+2%蔗糖+0.2g/L活性炭,生根率为12.5%;以14d红花实生苗做砧木,劈接法嫁接再生植株的成活率为53.3%。结论本研究采用不定芽高效诱导与茎尖微嫁接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成功的获得了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4.
以华东地区4个主栽菜用大豆品种(交大05-133、交大02-89、沪宁96-10、青酥二号)的胚尖为起始外植体,研究消毒方法、预培养天数、6-BA浓度和培养基组合等对不定芽的诱导和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1%HgCl2消毒10 min后配合5%的NaClO消毒5 min,消毒效果最佳,胚尖活力好,且适用于各个品种;预培养时间为2 d,6-BA浓度为3.0 mg.L-1,有利于菜用大豆不定芽的诱导;1.0 mg.L-16-BA+0.1 mg.L-1NAA培养基组合有利于增加有效不定芽数;0.05 mg.L-16-BA+0.1 mg.L-1IBA培养基组合有利于不定芽的伸长;交大05-133为最佳胚尖离体再生基因型,其分化频率为90.86%,诱导15 d后外植体平均不定芽数为4.65个,不定芽平均长度为1.38 cm。  相似文献   

5.
采用改良DNS等方法筛选出的生长快、糖苷含量高的甜叶菊品系109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外植体、不同激素种类和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茎尖为外植体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率均最高;其次是带腋芽茎段;再次为叶片。无腋芽茎段和无菌根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但不能诱导成芽。茎尖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mg/L;叶片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mg/L+IAA 1.0mg/L;带腋芽茎段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mg/L。不定芽继代增殖培养采用MS+6-BA 0.5mg/L+NAA0.05mg/L;在1/4MS+IBA 0.1mg/L+NAA 0.1mg/L+1g/L活性炭的培养基上诱导生根,生根率可达100%,生根苗移栽后成活率达95%。  相似文献   

6.
以黑美人粗肋草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灭菌方法、不同接种方法以及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黑美人粗肋草离体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1)采用75%酒精擦拭外植体和0.1% HgCl2灭菌处理20min较适合黑美人粗肋草的离体快繁;(2)采用芽眼朝上水平放置的接种方式较适合不定芽的诱导;(3)不定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2.0mg/L 6-BA+0.1mg/L NAA,不定芽诱导率达94.10%;(4)通过继代增殖培养筛选出较适合的培养基为MS+4.0mg/L 6-BA+0.05mg/L NAA,增殖倍数为6.30倍,最适继代代数为5~6代;(5)幼苗转入1/2MS+0.2~0.3mg/L NAA的培养基中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达到100%;(6)移栽至泥炭或者菜园土的基质中并保温保湿,成活率较高,分别达到92.30%和88.00%.  相似文献   

7.
二步培养和AgNO3对甘蓝型油菜子叶和下胚轴芽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浙双758”为材料,研究二步培养及添加AgNO3对甘蓝型油菜子叶和下胚轴外植体离体再生的影响。外植体先在含0.5-1.5 mg/L 2,4-D的MS培养基上 “预培养”3 d 或7 d诱导愈伤组织的产生,再转到含有3 mg/L BA和0.15mg/L NAA及添加或不添加2.5 mg/L AgNO3的分化培养基上诱导芽的分化。结果表明,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芽再生率与2,4-D浓度、预培养时间和AgNO3密切相关;分化培养基中添加银离子可显著增加不定芽的再生频率;二步培养及添加AgNO3可使半子叶、完整子叶和下胚轴外植体芽再生频率分别达到了96.1%,96.7%和96.7%。  相似文献   

8.
郭秋云  王萍  刘兆普 《大豆科学》2012,31(5):725-730
以大豆黑农44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IBA和6-BA浓度及配比对不定芽诱导与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S基本培养基+1.0 mg·L-16-BA为大豆无菌苗培养基,在诱导培养基中不添加6-BA时有利于下胚轴不定芽的诱导,添加0.1 mg·L-1IBA时,培养14 d不定芽诱导率可达96.69%,每个下胚轴形成2.31个芽(芽长≥0.5 cm);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添加高浓度6-BA和IBA组合不利于大豆下胚轴不定芽的诱导与伸长。  相似文献   

9.
以贵港报春苣苔的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对其不定芽诱导和增殖、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以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叶片以纵切为宜,不定芽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6-BA 4.0 mg/L+IAA 1.5 mg/L,愈伤组织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6-BA3.0~5.0 mg/L+2,4-D0.5~1.0 mg/L,不定芽诱导率以及愈伤组织诱导率均为100.00%;愈伤在MS+KT 1.0 mg/L+NAA 0.2 mg/L+potato 30 g/L+banana 30 g/L+apple 20 g/L+coconut juice 100 mL/L培养基上分化系数达12.64;不定芽在MS+ZT 1.0 mg/L+NAA 0.10 mg/L+potato 30 g/L+banana 30 g/L+apple 20 g/L+coconut juice 100 mL/L培养基的增殖系数为8.55;不定芽在3/4 MS+NAA 0.01~0.05 mg/L+活性炭1.0~3.0 g/L培养基上的生根率为100.00%。综上所述,叶片纵切后能通过不定芽途径以及愈伤组织途径建立贵港报春苣苔的组织培养技术体系,在该体系下不定芽增殖系数高、愈伤分化高,组培苗生根好。  相似文献   

10.
油葵子叶外植体不定芽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油葵子叶外植体在含有不同激素浓度的培养基上进行了诱导、分化及成苗的研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再生体系.在MS添加IAA 1mg/L和6-BA 4mg/L的培养基上诱导的愈伤质量较好,在MS添加IAA 0.01mg/L和6-BA 0.04mg/L的分化培养基上能够实现较高的不定芽再生.基因型间再生能力差异明显,8份材料中以康地6R为最佳.不定芽在1/2MS培养基上能健康成苗.  相似文献   

11.
花生幼叶芽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从萌发9-10d的花生幼嫩叶片上切取中段作外植体,接种MS+BA 3mg/L NAA 0.8mg/L AgNO3 2mg/L诱芽培养基,12-14d后产生丛生芽点,芽诱导率达78.9%,平均每外植体产生9个丛生芽。4周后转至MS BA 3mg/L AgNO3 2mg/L诱导芽伸长,诱导生根后获得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2.
通过农杆菌介导将菜豆几丁质酶基因导入马铃薯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选用两个生产上主栽马铃薯品种“鲁引 1号”和“鲁引 4号”的试管微型薯为材料 ,通过农杆菌介导成功地将菜豆几丁质酶基因导入到马铃薯中。试管微型薯薯片与农杆菌共培养 3d后 ,转到含卡那霉素 10 0mg/L的分化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分化。待抗性芽长到 1 0~ 1 5cm高时 ,转入含卡那霉素 10 0mg/L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生根筛选。经过分化和生根两轮筛选的转化植株的PCR检测结果均为阳性 ,而未经转化的对照植株为阴性 ,证明该筛选系统是可靠的。早熟品种鲁引 1号的转化频率明显高于晚熟品种克新 4号 ,其最高转化频率为 4 1 0 % ,平均每个外植体可得到 3 85株转化苗。转化植株的抗病性鉴定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3.
An efficient plant regeneration system was developed fromin vitro leaf tissues of four North Dakota potato genotypes. The best medium for genotype ND860-2 was Murashige and Skoog medium with 20.0 μM IAA and 11.4 μM zeatin riboside. Two to three weeks of initial dark treatments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in reducing the time for shoot regeneration and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regenerated shoots. Four antibiotics commonly used inAgrobacterium- mediated transformation were tested for their effects on shoot regeneration. Shoot induction was completely inhibited by kanamycin at 15 mg/L and hygromycin at 4 mg/L or higher, but not by carbenicillin (except at 1000 mg/L) and cefotaxime. Hygromycin significantly stimulated shoot induction at 1 mg/L.  相似文献   

14.
以蜻蜓凤梨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再生研究。结果表明,叶片诱导直接分化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是MS+BA 5.0 mg/L+IBA 1.5 mg/L,分化率高达80%。增殖培养基为MS+BA 0.5 mg/L+NAA 0.2 mg/L。壮苗培养基为MS+NAA 2.0 mg/L。生根培养基为MS+NAA 2.0 mg/L+AC 0.5 g/L,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15.
参考幼叶、子叶为外植体诱导丛生芽的方法,利用花生种子胚生长旺盛的特性,以花生种子胚中段为外植体材料建立一个新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在含3.0mg/L的6-BA的MS培养基上,培养30d可以诱导出丛生芽,诱导率达到92.5%;丛生芽转至1/2MS+0.2mg/LIBA+0.1mg/LNAA的培养基中培养2~3周,生根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6.
以13种不同基因型的大豆为材料,研究了大豆外植体再生过程中不同大豆基因型对丛生芽数目的影响,选取优势基因型为受体材料,比较了在草丁膦和潮霉素筛选压力下外植体的再生情况,并确定其合适的筛选浓度,在对农杆菌介导的子叶节转化体系优化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豆转化效率的研究。结果显示:在相同的芽诱导条件下,山宁14产生的丛生芽最多,更适合于大豆子叶节转化;与其它筛选剂相比,采用潮霉素的梯度筛选更有利于抗性苗的成活,其最适筛选浓度为8 mg.L-1;通过检测GUS基因的表达和分子鉴定证明外源的GUS基因已插入到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中,转化效率达到3.2%。  相似文献   

17.
农杆菌介导的花生遗传转化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花生快速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以浸泡吸水后的花生半粒种子为转化受体,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以除草剂Basta抗性筛选及基因组DNA的Bar基因PCR检测为指标,优化花生遗传转化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侵染悬浮液中加入1mmol/L二硫苏糖醇(DTT)提高了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效率(最高提升36.5 %);与YEB培养液相比,AB重悬液的使用显著提高了农杆菌的转化效率(最高提升19.3 %);农杆菌菌液OD600为0.7时转化效率最高;基因型显著影响转化效率,EXP27-1516的转化效率为69.03%,显著高于14AU01(56.67 %);以花生半粒种子为转化受体,从种子培养到形成茁壮根系仅需8周,明显短于子叶节转化所需的13周。优化后的农杆菌介导的花生遗传转化体系为花生转基因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18.
大豆子叶节丛生芽的诱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昕  闫帆  赵健如  陈虹地  翟莹  王英  李景文  王庆钰 《大豆科学》2012,31(2):184-187,192
选用吉大豆1号、吉大豆2号、吉林47和东农42共4个基因型的大豆子叶节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再生,筛选出丛生芽诱导率较高的大豆基因型吉林47。在此基础上,以吉林47的大豆子叶节为外植体,研究了外植体消毒时间、发芽时间和条件对大豆子叶节再生的影响,并设计正交试验对芽诱导及伸长阶段的激素配比进行了研究。得出吉林47较适合氯气灭菌时间为6~10 h,最适萌发条件为16 h光+8 h暗光周期条件下培养5~7 d。最终确定芽诱导阶段添加6-BA浓度为2 mg.L-1、IBA浓度为0.1 mg.L-1;14 d后继代伸长阶段添加IAA浓度0.3 mg.L-1、GA浓度为0.5 mg.L-1。  相似文献   

19.
一种简便大豆原位转基因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兵福  刘杰  洪慧龙  邱丽娟 《大豆科学》2012,31(3):347-352,357
以萌发大豆幼苗顶芽为外植体,经纵切及农杆菌侵染后种植到大田中,转化植株用除草剂进行表型鉴定,存活植株进行PCR验证,并分析目的基因EPSPS在T2代转基因植株中的遗传情况;总计获得草铵膦涂抹表型鉴定阳性T0植株75株,草甘膦喷雾鉴定阳性T1植株65个,PCR测序阳性T1植株6个,PCR测序检测转化效率为0.14%;获得T2代PCR阳性植株52个,初步证明目的基因EPSPS能在子代中遗传;该方法能有效解决基因型依赖及再生植株困难等问题,缩短转化周期,为根癌农杆菌阶段的大豆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与改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黑农46、黑农53和黑农56的子叶节为转化受体,对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中的6-BA浓度、草丁膦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以及伸长培养基进行筛选,确定适合不同基因型的最佳转化条件。结果表明:黑农46、黑农53和黑农56的最佳6-BA诱导浓度分别为1.7、1.6和1.7 mg.L-1;最佳草丁膦筛选浓度分别为2.0、3.0和2.0 mg.L-1;同时确定了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和伸长培养基类型的最佳组合是侵染时间25 min、共培养时间3 d和Ⅲ型伸长培养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