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陶赛特公羊改良山西本地绵羊,杂种羊与本地羊在同样饲养管理条件下,陶×本一代8月龄羔羊的宰前活重较同龄本地绵羊高13.68 kg,胴体重高7.04 kg,净肉重高6.15 kg,差异均极显著(P<0.01).陶×本一代胴体重达到国外上等羔羊肉胴体重标准,羊肉干物质、蛋白质和熟肉率分别比本地绵羊高5.81、1.53和1.65百分点.每只杂种羊仅产肉一项比本地羊多收入100元,经济效益明显.说明利用陶赛特公羊改良山西本地绵羊,对提高产肉性能、改善羊肉品质和增加养羊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16,(4):60-62
选择3月龄萨福克×阿勒泰杂交一代断奶公羔,经60 d舍饲方式育肥后,与4只同月龄、体重为组内均重的阿勒泰羊公羔一并进行屠宰试验,比较其产肉性能。结果表明:萨阿杂交一代公羔活重、胴体重、一级肉率、去尾脂屠宰率和净肉率等指标均高于阿勒泰羊公羔,且尾脂率由原来的15.75%下降到2.80%,杂交羔羊胴体外观评级达到"一级"标准。说明使用萨福克公羊杂交改良阿勒泰羊母羊,杂交后代的胴体品质得到了明显改善,符合人们对"低脂肪、高蛋白"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3.
对2.5月龄断奶公羔经60d舍饲强度育肥后,选择体重接近组内平均值的DAF1、SAF1、DAF2、SAF2与同龄ALT各4只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其产肉性能。结果表明:DAF1、SAF1、DAF2、SAF2杂交公羔宰前活重、宰后1h胴体重、一级肉率和去尾脂屠宰率、净肉率等指标均高于ALT羊,尾脂率由原来的15.75%下降到1.06%~2.79%,杂交羔羊胴体外观评级达到“1级”标准。说明用陶赛特羊、萨福克羊对阿勒泰羊改良后,其胴体品质得到明显改善,更加符合现代人们追求“高蛋白、低脂肪”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4.
影响肥育羔羊产肉性能的因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食品的风味越来越重视。羊肉以其低脂肪、低胆固醇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而肉质鲜嫩的羔羊肉更是倍受青睐。因此,羔羊的肥育生产日益受到重视。羔羊肉的生产不仅要增加数量,而且要提高质量。羔羊的产肉性(包括日增重、屠宰性能和肉品品质)是羔羊肉生产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羔羊肉的数量和质量指标。因此,研究影响羔羊产肉性能的因素,是为了更好地提高产肉量和改进肉品品质。影响羔羊产肉性能的因素很多,本文仅就品种、年龄、饲养方式、营养、性别和体重几个因素作一简单综述。1 品种的影响品种是影…  相似文献   

5.
用特克赛尔公羊改良蒙哈混血羊,杂种羊与本地羊在同样饲养管理条件下,特×蒙哈杂一代6月龄羔羊的宰前活重较同龄蒙哈混血羊高12.24 kg,胴体重高6.66 kg,净肉重高5.87 kg,差异均极显著(P<0.01)。后腿肉重增加1.67 kg,眼肌面积增加8.13 cm2,为蒙哈混血羊的1.80倍,差异显著(P<0.05)。特×蒙哈杂一代胴体重达到国外上等羔羊肉胴体重标准,优质肉率、骨肉比均高于蒙哈混血羊,肉质较细嫩,羊肉品质得到改善。每只杂种羊仅产肉一项比本地羊多收入168.60元,经济效益明显。说明利用特克赛尔羊改良蒙哈混血羊,对提高产肉性能、改善羊肉品质和增加养羊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舍饲条件下无角陶赛特羊(♂)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DHF1)羔羊和小尾寒羊(HH)羔羊的生长状况、产肉性能及肉用品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DHF1羔羊6月龄体重和试验期日均增重分别为41.16 kg和249.2 g,比HH羔羊分别提高了33.94%和35.89%(P<0.05);DHF1羔羊屠宰率、净肉率为54.95%和41.98%,分别比HH羔羊提高20.11%和24.57%,GR值和眼肌面积为9.26 mm和16.40 cm2,分别比HH羔羊提高了38.62%和14.96%,差异均显著(P<0.05);DHF1羔羊肉呈鲜红色(3.87),大理石纹明显,熟肉率为53.32%,显著高于HH羔羊(P<0.05);剪切力为3.23 kg,显著低于HH羔羊(P<0.05)。结果显示:DHF1杂种羔羊产肉性能和肉用品质显著提高,杂交改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陶赛特羊与青海藏羊及半细毛羊杂交,测定各组合间的产肉性能和肉品质。结果:陶藏F1、陶半F1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及净肉重等指标均显著高于青海藏羊(P<0.05)和青海半细毛羊(P<0.01),肉质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优质安全等特性,氨基酸种类齐全,营养丰富,特别是青海藏羊肉中酸性氨基酸含量高。  相似文献   

8.
利用德国美利奴羊做父本,巴音布鲁克羊做母本进行杂交试验,并对德巴F1代羔羊的产肉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德巴F1代增重效果明显,采食好,生长速度快,上瞟快,肉质鲜嫩,无论是胴体重、净肉重,还是屠宰率、净肉率均高于巴音布鲁克羊,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9.
为了客观评价黑头杜泊羊与和丰本地绵羊杂交后代羔羊的生产性能和肉品质,挑选杂交后代羔羊和本地绵羊羔羊各60只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各项指标。结果表明:初生、1月龄杂交后代羔羊的体重显著高于本地绵羊羔羊(P<0.05),2月龄、3月龄、4月龄杂交后代羔羊的体重均极显著高于本地绵羊羔羊(P<0.01)。4月龄杂交后代羔羊的体高和胸围均显著高于本地绵羊羔羊(P<0.05),而体长和管围均极显著高于本地绵羊羔羊(P<0.01);6月龄杂交后代羔羊的体高显著高于本地绵羊羔羊(P<0.05),而体长、胸围、管围均极显著高于本地绵羊羔羊(P<0.01)。6月龄杂交后代羔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重、净肉率、胴体产肉率、眼肌面积均极显著高于本地绵羊羔羊(P<0.01),脂尾重极显著低于本地绵羊羔羊(P<0.01);6月龄杂交后代羔羊的熟肉率显著高于本地绵羊羔羊(P<0.05),失水率显著低于本地绵羊(P<0.05);6月龄杂交后代羔羊肌肉水分、粗蛋白、粗灰分分别比本地绵羊羔羊提高2.12%(公)、3.13%(母)、7.28%(公)、3.48%(母)、23.65%(公)、16.90%(母)。说明杂交后代羔羊胴体品质得到明显改善,羊肉品质更加符合现代人民追求高蛋白、低脂肪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舍饲大足黑山羊4~6月龄羔羊的生长发育状况及产肉性能,试验选择20头体重相近、健康的断奶羔羊,在自由采食精料和粗料的条件下舍饲至6月龄.在羔羊4~6月龄时开始进行为期54 d的饲养试验,评定其饲料进食量及生长性能.饲养试验结束后屠宰,评价其胃肠道及内脏发育状况,并测定其产肉力、胴体切块及其等级等.结果表明:以干...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分析了陶×青半细毛杂一代羔羊8月龄的屠宰指标,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同样的生态条件下陶×青半细毛杂一代羔羊产肉性能和胴体品质明显优于青海半细毛,陶×青半细毛羔羊比青海半细毛羔羊胴体重高6.07kg,屠宰率高5.16%(P<0.05),净肉重和净肉率分别高4.82kg和4.81%(P<0.05),眼肌面积和GR值分别高7.32cm2和5.73mm(P<0.01),陶×青半细一代羔羊产肉性能和胴体品质明显优于青海半细毛羔羊。  相似文献   

12.
选择年龄相同的陶寒、陶本F1公羔羊与小尾寒羊、本地绵羊、公羔羊,在同等饲喂条件下育肥测定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骨肉比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陶寒、陶本F1羊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均显著高于小尾寒羊和本地绵羊,表明:应用陶赛特羊改良小尾寒羊和当地绵羊的经济效益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正>羔羊肉的生产和销售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周转快、产品率高、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生产羔羊肉比成年羊肉更划算。另外羔羊肉味更鲜,营养价值也高于成年羊肉,所以应大力推进羔羊育肥和羔羊肉的生产。  相似文献   

14.
杂种肉羊产肉性能及肉品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过多胎肉羊的杂交试验,多寒一代(DHF1)和罗寒一代(RHF1)产肉性能和肉质有显著提高,尤其DHF1产肉性能和羔肉品质达到较高水平。DHF16月龄公羔胴体重达24.20公斤,屠宰率为54.49%,净肉重为19.08公斤,胴体净肉率为79.11%,比8月龄小尾寒羊上述各项指标分别提高7.13公斤、7.07个百分点、6.75公斤和8.68个百分点,产羔率达到220%。经肉品分析,羔羊肉以DHF1为  相似文献   

15.
呼伦贝尔羊属短脂尾型肉用绵羊品种,抓膘增重快,耐寒耐粗饲,适应性强,体格大,产肉多,屠宰率和净肉率高,附加值工业用途丰富.为了更进一步掌握它的产肉性能和生长发育特点,指导育种工作,对不同年龄段的羯羊进行了屠宰试验,并对各项指标详细分析.其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8月龄羊达47.2%和38.3%;育成羊达48.8%和40.3%;成年羊达52.1%和43.6%.不断选育提高个体产肉性能,提倡生产羔羊肉,增加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肥羔是指4~6月龄内经强度育肥达到要求活重的羔羊,羔羊肉与成年羊肉、老龄羊肉相比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且味道鲜美。近20年来,世界的羔羊肉产量一直在成倍的增长,在国际市场上羔羊肉的市场价格是成年羊的两倍多。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欧山F1和山谷型藏羊羔羊进行屠宰试验,结果得出:9月龄欧山F1羔羊宰前平均活重为38.25 kg,比本地山谷型藏羊羔羊宰前平均活重高10.17 kg,差异极显著(P<0.01)。欧山F1羔羊胴体重和屠宰率分别为15.14 kg和39.58%,比对照组高4.58 kg(P<0.01)和1.96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欧山F1羔羊净肉率、后腿比例和腰肉比例分别为29.65%、38.18%和12.99%,高于山谷型藏羊4.01、7.78和2.68个百分点;欧山F1羔羊GR值和眼肌面积分别为8.23 mm和12.74 cm2,高于山谷型藏羊1.48 mm和4.38 cm2。  相似文献   

18.
陶寒杂交一代(DHF1)、特寒杂交一代(THF1)和小尾寒羊羔羊(HH)进行舍饲育肥和屠宰试验。结果表明,DHF1和THF1组宰前活重、胴体、屠宰率、骨肉比、眼肌面积、GR值和一级胴体占胴体质量百分比显著高于HH组(P<0.05),羊肉中磷含量显著低于HH组(P<0.05),胴体净肉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DHF1和THF1组产肉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但有DHF1高于THF1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以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澳洲美利奴羊、邦德羊、无角陶赛特羊、白萨福克羊、特克塞尔羊、南非美利奴羊等国外优良品种为父本,开展杂交组合试验,研究6个杂交组合F1的产羔率、羔羊生长发育和产肉性能。结果表明:在高寒牧区自然放牧条件下,6个杂交组合杂交效果均十分明显,尤其是特×甘F1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其羔羊初生重、断奶重、胴体重、净肉重均高于其他杂交组合,分别比甘细羔羊高0.92、5.07和4.50kg(P〈0.01),屠宰率、净肉率也分别比甘细羔羊提高了4.62个百分点和4.9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夏洛莱羊与东北细羊杂交生产羔羊肉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洛莱羊与东北细毛羊杂交后代,与东北细毛羊原种满7月龄公羔对比试验,测定结果,试验组活重由39.27千克提高到49.66千克,增加10.39千克,增加26.46%(P<0.001);3个月育肥期日增重由139.13克提高到201.74克,增加62.61克,增加45.00%(P<0.001);胴体重由17.02千克提高到22.90千克,增加5.88千克,增加34.55%(P<0.001);净肉重由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