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通过管道模拟试验数据及关系曲线,运用管道输送水力计算的基本理论和回归法,拟合了不同工况下稠油管道模拟运行的粘度与温度和含水率的关系.研究结果已应用于河南油田稠油集输管道的设计和生产运行控制,不仅降低了投资成本,而且运行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
李小月  刘德俊  杨帆  马焱  王芙  高钊 《油气储运》2013,(12):1282-1284
以两站间密闭稠油掺0#柴油集输管道为研究对象,建立数学模型,对管道总运行费用中的变量进行优化计算,讨论掺入不同比例0#柴油对管道运行费用的影响。稠油添加0#柴油后,管输摩阻损失降低,所需泵扬程及耗电量减少。当设定进、出站油温时,影响稠油管输费用的因素包括添加0#柴油原料费及泵的电费,而0#柴油原料费起决定性作用。以某混合稠油掺0#柴油管道为例,计算0#柴油不同掺混比例下的运行工况和费用,经对比分析,确定了经济输油方案。(表4,图1,参7)  相似文献   

3.
克拉玛依油田稠油粘度大,常温下流动性差,给管输带来极大的困难.采用胶囊技术进行了稠油常温输送的室内试验,并进行了室内管道模拟输送及分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将胶囊技术应用于稠油的管道常温输送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海底稠油管道停输再启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海底稠油管道停输再启动的特点,以及影响再启动过程的主要因素,介绍了一种针对海底稠油管道而研制的预测再启动过程的计算软件,分析了准确预测再启动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并提出了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5.
与一般热油管道相比,热稠油管道的流动特性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在给定加热温度和管段压降条件下,该管段流量的试算过程可能陷入其特性曲线的不稳定区,该区域内管段的摩阻损失随流量增加而降低;二是稠油在管道中的流动可能位于层流和紊流的过渡区,通常用临界雷诺数2 000作为层流和紊流的分界点,而分别按层流和紊流公式确定的该点的摩阻系数有较大差别,因此对于某些加热温度和管段压降而言,可能不存在合适的流量与之对应。基于对某热稠油管道在不同加热温度、不同总传热系数和不同流量下的水力计算,得出了其一个站间管段的一组管路特性曲线,即摩阻损失和流量之间的关系曲线,以此可以确定其不稳定区的流量区间。认为从保障流动安全的角度出发,管道应该避免在流量不稳定区间工作。  相似文献   

6.
保温层失效对伴热稠油管道安全停输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伴热稠油管道在保温层失效后,安全停输时间难以确定的问题,基于有限体积法,建立了伴热稠油管道二维、非稳态分析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稠油的凝固潜热影响,研究了保温层失效前后稠油管单独停输(案例Ⅰ)与稠油管和伴热管双管同时停输(案例Ⅱ)情况下稠油管内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SPSS软件拟合了停输时间与停输后稠油平均温度的关系曲线,进而确定了伴热稠油管道在保温层失效前后的安全停输时间.保温层失效前后,案例Ⅰ与案例Ⅱ油管内的温降规律基本相似.在保温层失效前,案例Ⅰ与案例Ⅱ的安全停输时间分别为58 h和54 h,前者在伴热管的影响下,安全停输时间延长了4h;在保温层失效后,两种情况下的安全停输时间均缩短至11h,即伴热管对安全停输时间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腐蚀管道的失效概率和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事  蒋晓斌  高惠临 《油气储运》2006,25(12):28-31
以腐蚀管道失效压力和腐蚀速率分析为基础,建立了腐蚀管道可靠性极限状态函数和管道剩余寿命预测模型.采用改进的一次二阶矩法对腐蚀管道的可靠性指标和失效概率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结合工程实例,求解了某含腐蚀缺陷天然气管道不同服役年限的可靠性指标和失效概率,预测了该腐蚀管道的剩余寿命,计算和分析了工作压力、腐蚀速率、腐蚀深度和长度等参数对腐蚀管道可靠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埋地含蜡原油管道停输温降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面分析了埋地含蜡原油管道停输后管内原油的温降规律,对埋地含蜡原油管道与输水管道、稠油管道以及架空管道的停输温降规律进行了比较.在分析影响埋地含蜡原油管道停输温降的各种因素时,指出停输初始阶段的自然对流传热和伴随有蜡晶潜热释放的移动界面传热问题是埋地含蜡原油管道停输温降研究的两个关键.分析并比较了常用的停输温降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伴热稠油管道的二维非稳态数学模型,研究了填充介质、保温层厚度及涂层发射率等结构参数对单管停输和双管停输时管内稠油温度分布的影响,进而确定不同参数条件下的安全停输时间.结果表明:单管停输时,温降幅度随填充介质传热系数增大而逐渐降低、随保温层厚度增加而先减小后增大、随涂层发射率降低而逐渐增大;双管停输时,稠油温度均随停输时间近似呈线性降低.对于伴热稠油管道,采用导热泥与涂层均能较大程度降低稠油的温降速率、温降幅度,保温层厚度宜取60 mm,其伴热效果较佳,而采用高发射率涂层可延长安全停输时间.  相似文献   

10.
针对垦东18稠油输送现状,在系统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垦东18稠油乳化输送新工艺,并在生产管道上成功地完成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垦东18稠油加入乳化剂输送,减阻率可达到59.7%,而且管道运行平稳.与加热增压输送工艺相比,乳化输送可以减少大量燃料气的消耗,年运行费用可节约104×104元左右.该工艺不仅技术上可行,而且经济上合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颜建宝 《油气储运》2005,24(9):51-53
介绍了兰州石化公司302厂至兰州炼油厂的重油管道改输柴油的具体改建方案。通过水力计算,校核了离心泵的实际工作点。针对降低能耗、增大输量、气温影响和冬季停输再启动等技术问题,确定了改建后管道的合理运行方案,提出了保证管道安全运行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田茂昌  敬加强  万捷  谢怡宁  李丹 《油气储运》2012,31(4):250-253,327,328
以胜利油田典型稠油掺水集输管道进/出口采集的7种油水样为研究对象,基于实际管输油水介质中的乳化水含量,实验模拟与确定实际油水流的乳化条件,测试分析不同稠油的乳化特性,对比分析模拟乳化油与实际乳化油粘温特性的相似性,探讨不同油水混合液在相应模拟乳化条件下的反相点与实际油水流乳化水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特稠油掺水完全乳化所需的搅拌时间比普通稠油长得多,普通稠油完全乳化所需的搅拌时间与掺水率呈正相关,特稠油完全乳化所需的搅拌时间与掺水率无明显关联性;室内模拟乳化油与管输实际乳化油的粘温特性相似,模拟油水乳状液的反相点与相应的实际管输油水流的乳化水含量基本相同。因此,室内可以模拟确定稠油掺水输送的乳化条件。  相似文献   

13.
孙建刚  赵文峰  李庆杰 《油气储运》2014,(6):662-664,679
参考国内外应用成熟的稠油降粘工艺,结合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的加工技术,提出了风城稠油掺柴降粘外输方案。重点研究了风城稠油特性,掺柴后的混油特性,掺柴工艺流程,不同输量下管道运行的水力、热力条件,以及最小启输量、最大输量及安全停输时间等。结果表明:掺柴后的混油在一定温度下表现出牛顿流体特性;掺稀工艺满足事故工况和投产初期低输量运行要求,低黏度下满足设计输量的最小掺柴质量分数为20%,高黏度下满足设计输量的最小掺柴质量分数为25%,且低黏度和高黏度下管道外输量适应范围较大。风城超稠油外输管道的顺利投产,可为我国今后设计线路更长、输量更大的稠油外输管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库鄯管输原油粘度、密度逐年增大和重质油含量不断上升而导致管输设备效率降低、主泵机组工艺参数发生变化、输油成本增加和运行维护难度增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通过采取增加轻质油的掺入比或将稠油单独处理、添加GY-3降凝剂和增设中间加热站等相应措施,可有效改进原油物性,提高输油效率、降低输油成本.  相似文献   

15.
河口稠油掺水降粘输送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由于胜利油田河口稠油粘度高、密度大,因此稠油的开采、输送和加工处理都比其它石蜡基原油困难得多.为了寻求更经济、有效、可靠的稠油输送方法,通过大量的室内环道试验和现场试验,研究分析了稠油掺水输送的技术条件及降粘效果,并通过优化得出了河口稠油的最佳输送工艺参数,表明了稠油掺水降粘输送是一种比较经济、有效的稠油输送方法.  相似文献   

16.
日东原油管道通过使用静态掺混装置实现了高黏油的在线掺混输送,并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数据和经验。介绍了日东原油管道的掺混工艺、输送油品的物性、掺混界面的移动对运行参数的影响及油品静置对启输的影响。以黏度异常事件为例,对比分析了事件前后管道流量、压力、黏度及水力坡降等重要参数和数据,最终确定高稠油掺入比和部分管段沉积的杂质颗粒黏团为两个关键影响因素。为确保管道的运行安全,避免再次发生黏度异常事件,建议结合生产实际情况,以取样数据为依据,严格控制掺混比例和黏度等运行参数,明确清管频次,进一步优化管道生产运行。研究成果可为管道安全输送掺混油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原油管输过程热经济性定义、评价参数、评价方法和建立评价曲线的方法,并进行了实例评价。算例表明,提出的评价方法对热油管道的节能降耗具有实用意义。应用评价曲线可以确定热经济性良好的输量范围,预测经济加热耗油指标。通过对运行参数进行热分析获得的定量数据和评价曲线比较,既可以评价设计和实际输量下管道的总体热经济性程度,又可以评价实际输送方案的热经济性状况。根据输送过程实际加热耗油量,应用评价曲线可以方便地评估热站的实际综合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8.
热油管道停输数值模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合理进行热油管道停输后的温度计算,模拟原油的凝固过程,有利于热油管道安全停输时间和再启动方案的确定。针对加热原油管道停输后油品物性、管道及周围介质的相互关系及其不稳定传热问题,提出了热力计算的数学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有关物性参数随温度的变化,以及在冷却过程中油品的凝固问题。采用保角变换和盒式积分法对数学模型进行处理,构造出问题的差分方程。运用所提出的方法,对加热原油管道停输温度变化和冷凝过程进行了计算,与实测数据和文献中的计算方法相比,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