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铅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调查1 999年 3月下旬 ,我市某区专业户郑某共养 4头黑白花奶牛 ,其中犊牛 1头 ,泌乳牛 3头。 3月 1 9日开始饲喂玉米秸杆 ,2 2日开始 1头奶牛产奶量下降 1 0 kg,2 3日 1头犊牛不采食 ,2 4日死亡 ;2 5日死亡 2头 ,2 6日死亡 1头。死前体温 3 8.2℃ ,脉搏 5  相似文献   

2.
揉碎豆秸饲喂奶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农作物秸杆做粗饲料饲喂奶牛,适口性差,饲养效果不佳,消化利用率低。为了提高秸杆的饲喂价值,有效地利用农作物秸杆,我们利用揉碎机将豆秸揉碎后再饲喂奶牛,并于1991年8月20日至4月19日进行了饲喂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牛的选择与分组选择生长发育正常,健康无病、体重、年龄、胎次、泌乳月、日产奶量、生理状态基本一致的黑白花奶牛24头,  相似文献   

3.
以16头中国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二组,开展玉米全株青贮与黄贮饲喂奶牛对比试验。两组日粮营养水平基本相同,试验组日饲喂全株玉米青贮、对照组饲喂等量的黄贮玉米。结果表明,试验组头均产奶量较对照组平均每日多产奶3.27kg,效果十分显著,平均每日每头均增加纯收入5.24元,经济效益显著。全株青贮较黄贮能显著提高奶牛产奶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日粮中添加蛋氨酸锌对泌乳奶牛产乳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试验方法试验用本市高官寨镇奶牛生产基地养牛专业户饲养的 5~6岁德系荷斯坦泌乳奶牛。选择体重、年龄、胎次、泌乳月、乳脂率、产乳量和生理状态基本一致或相近的泌乳奶牛 12头 ,随机分成 2组 ,每组 6头 ,每组设 1个重复。在奶牛每日混合精料中添加饲喂 5 0 0mg蛋氨酸锌的为试验组 ,不添加的为对照组。 2组精、粗饲料完全相同。分组后 ,先进行 7d预试期 ,在此期内进行称重、编号、驱虫、测乳脂率、调节 2组体重和产乳量 ,经数据统计处理 ,两组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然后进入 3 0d正式试验期。 2 0 0 0年 3月 5日至 11日为 7d预试…  相似文献   

5.
(一)发病情况无极县东朱村奶牛专业户王某,饲养12头奶牛,2012年10月6日清晨6时左右,他将5头奶牛放牧到自家已采收的红薯地自由采食,上午9时左右,发现5头奶牛都有喘气、流涎现象。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小肽对泌乳前期奶牛生产性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选择荷斯坦奶牛400头,按照泌乳时间、产奶量和胎次基本一致的原则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2、3组分别按5、10、15 g/(d·头)添加复合小肽。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100 d。结果表明:在奶牛日粮中添加小肽,有提高产奶量趋势,添加10 g/(d·头)对产奶量影响显著(P0.05);可以改善奶牛机体的健康状况,试验组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10 g/(d·头)的试验组的白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综合考虑,小肽在奶牛日粮中的适宜添加剂量为10 g/(d·头)。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β-胡萝卜素对奶牛产后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胎次、体况评分及产犊日期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围生奶牛60头,均分成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试验2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400 mg/头β-胡萝卜素,试验期为90 d。结果表明:奶牛产后添加β-胡萝卜素有缩短奶牛产后首次发情时间和首次配种时间,提高情期受胎率的趋势(P0.05),可减少配种次数,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P0.05),且400 mg/头的效果优于200 mg/头。  相似文献   

8.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我镇奶牛的一种常见病,不仅影响受胎率,而且影响广大专业户的经济效益。为此我站采取产后子宫冲洗的方法,以提高奶牛受胎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一、材料 试验牛:黑山头镇5家奶牛专业户的4~8岁基础母牛50头。  相似文献   

9.
试验设A组50头奶牛使用抗菌弹性牛床垫,B组50头奶牛不使用抗菌弹性牛床垫,整个对比试验时间为6个月(180d)。结果显示,使用抗菌弹性牛床垫的A组奶牛比对照组奶牛平均泌乳日单产提高5%左右,乳腺炎、肢蹄病、关节炎3种顽症发生率比对照组奶牛各降低50%,生鲜牛奶中体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牛奶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研究番茄渣单贮或混贮替代部分全株玉米青贮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今后在奶牛科学养殖中开发和利用非常规饲料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试验选择体重、泌乳期、胎次和产奶量相近且健康无疾病的30头泌乳前中期荷斯坦奶牛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双河镇嘉益奶牛养殖合作社进行为期50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番茄渣经过单贮或混贮(分别与梨渣、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混贮)后用于奶牛日粮中替代部分全株玉米青贮,可有效的降低玉米青贮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显著提高乳蛋白率(P<0.05)、乳脂率(P<0.05)和奶牛产奶量(P<0.05),提高养殖效益。番茄渣单贮或混贮可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并可作为一种非常规饲料资源在奶牛业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将 16头黑白花奶牛随机分成A和B两组 ,A组以酸贮玉米秸秆作为产奶牛的唯一粗饲料 ,B组以风干玉米秸秆为粗饲料 (对照组 )进行全交叉反转试验 ,观察两种粗饲料对产奶量和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同对照组相比 ,试验组奶牛的粗饲料日采食量提高 4 2 % ,精饲料日采食量下降 5 .7% ,日产奶量提高 7.4 % (P <0 .0 5 ) ,经济效益提高 2 7% ,而且酸贮玉米秸秆具有独特的预防瘤胃酸度过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泌乳阶段奶牛饲喂相同日粮对采食行为和日粮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体重、胎次相近的8头健康泌乳牛,其中4头处于泌乳盛期(泌乳盛期组),4头处于泌乳后期(泌乳后期组),2组奶牛饲喂相同日粮,预试期15 d,正试期15 d。结果表明:泌乳盛期组奶牛每天干物质采食量(24.0 kg)高于泌乳后期组(P<0.01),泌乳盛期组奶牛每千克干物质的采食时间、一昼夜总反刍时间、躺卧时间均低于泌乳后期组(P<0.01),;泌乳盛期组奶牛日粮中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低于泌乳后期组(P<0.01)。由此可见,泌乳盛期奶牛采食时间极显著高于泌乳后期奶牛,泌乳盛期奶牛躺卧时间极显著少于泌乳后期。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普及推广氨化饲料喂畜的科学技术,提高农作物秸杆饲料的利用率,开辟饲草资源,发展节粮型畜牧业,以提高饲料报酬,降低饲养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我们在青化乡童家村对黄牛和奶牛做了饲喂对比试验,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本试验从1989年3月1日开始,5月29日结束,预试期15天,试验期90天。试验牛选择秦川阉牛20头,年龄1.5—2岁,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选择二胎奶牛20头,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从2月15日开始进行了预备试验,先后对牛进行了一般性健康检查、分组,固定饲喂人员,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反刍动物专用活性酵母产品对奶牛生产性能、乳品质及健康情况的影响,选择高产奶牛(48头),分为对照组(24头),试验组(24头);中产奶牛(120头),分为对照组(96头),试验组(24头),高产组和中产组的对照组均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上均添加活性酵母80 g/天·头。试验从2016年3月13日至2016年4月18日,共计5周,期间测定采食量、乳成分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活性酵母产品对高产奶牛采食量没有显著影响,但能够显著提高奶牛平均产奶量(2.3 kg/天·头),能够显著提高日粮转化效率(8%)。整个试验期内,活性酵母产品组产奶量均高于对照组,随着时间延长对照组和试验组均呈下降趋势,但活性酵母产品组下降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活性酵母产品对中产奶牛的采食量没有显著影响,能够显著提高中产奶牛产奶量(2.4 kg/天·头),随着泌乳时间延长,对照组的产奶量呈显著下降趋势,活性酵母产品组能够延长泌乳中期时间,并具有一定提高作用;在乳品质方面,活性酵母产品能够改善乳品质,但差异不显著,同时能够降低牛奶中体细胞数,减缓奶牛疾病的发生。综上,活性酵母产品能够显著提高高产、中产奶牛产奶量,延长高、中期奶牛泌乳时间,同时具有改善乳品质和牛群健康状况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探讨经过微生物发酵处理的作物秸杆饲料替代5%、10%的精料配合饲料,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78头体重相近的4周龄断奶仔猪,按体重、性别、遗传基础进行分组饲养试验。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分3个处理组,5%秸杆微贮饲料+95%全价目粮组,10%秸杆微贮饲料+90%全价日粮组和基础日粮对照组。每个处理2个重复,每个重复13头仔猪。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饲料转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成本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10%微贮秸杆饲料组优为明显。仔猪腹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弄清酶贮宝对青贮饲料品质改善和奶牛产奶量的影响。[方法]本试验用添加酶贮宝与不添加酶贮宝的全株玉米青贮料对60头奶牛分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90d饲喂。[结果]表明,添加酶贮宝青贮料品质优于不添加酶贮宝的青贮料,且适口性好,奶牛喜食、采食快、剩余量少,日平均产奶量提高1.6kg/头(P0.05),试验期增加纯收入86.4元/头。[结论]青贮酶技术是对传统青贮制作工艺的一项技术改进,值得在奶牛养殖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提高夏季奶牛的生产性能,选择体况、胎次、产犊时间、产奶量相近的泌乳盛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4组,每组5头。试验1组添加过瘤胃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100g/头·d,试验2组每日添加过瘤胃脂肪酸钙300g/头·d,试验3组每日添加过瘤胃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100g/头·d和过瘤胃脂肪酸钙300g/头·d,对照组不添加添加剂,试验期30d。结果表明:奶牛日粮中添加过瘤胃氨基酸具有提高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的趋势,显著提高乳蛋白含量(P0.05);添加过瘤胃脂肪酸钙具有减少采食量的趋势,对奶牛泌乳性能影响不大;奶牛日粮中同时添加过瘤胃氨基酸和过瘤胃脂肪酸钙可以显著提高产奶量和乳蛋白含量(P0.05),建议夏季奶牛日粮可以同时添加过瘤胃氨基酸和过瘤胃脂肪酸钙。  相似文献   

18.
为了预测集约化牧场奶牛患有临床乳房炎的风险,试验选择黑龙江省黑河市两个集约化奶牛场的288头泌乳牛及其数据为研究对象,分为患病组(确诊患有乳房炎的奶牛189头)和健康组(109头),选择这些奶牛的日平均产奶量、日平均活动量、日平均反刍时间、日白天平均反刍时间、日夜间平均反刍时间、昼夜反刍时间比、日每2 h的反刍时间偏差绝对值、日加权反刍时间变化绝对值的和、日平均电导率变化百分比、日电导率峰值14个指标数据,比较分析上述变量在患病组和健康组组间和组内差异;然后采用3种机器学习算法(决策树、随机森林、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和二元逻辑分类算法预测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结果表明:在d-0时,患病组奶牛的日平均产奶量[(34.89±11.81)kg]极显著低于健康组[(41.96±8.69)kg,P<0.01];而在d-7~d-2时,患病组奶牛的日平均产奶量均高于健康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患病组奶牛的日平均反刍时间、日白天平均反刍时间、日夜间平均反刍时间在d-1时均达到最低[(515.37±66.88)min、(206.63±67.05)mi...  相似文献   

19.
饲喂糯玉米秸秆对奶牛产奶量和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利用糯玉米秸秆,选择60头奶牛,分4组进行饲喂糯玉米秸秆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用糯玉米秸秆替换原日粮中的粗料(即普通玉米秸黄贮和普通玉米秸压缩块)和部分精料饲喂奶牛,不仅能够增加产奶量和改善乳品质,而且能够减少精料的饲喂量、降低饲养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其中粗料为糯玉米秸秆,每天每头牛补饲精料9.75 kg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以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用体外批次培养试验法.选择瘤胃调控剂异戊酸(1.25、2.50、5.00、10.00mg/g),以奶牛3种不同品质的粗饲料日粮(分别以苜蓿干草、羊草、玉米秸秆为主的粗饲料日粮)为底物进行了体外培养试验。主要研究了奶牛3种不同品质的粗饲料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异戊酸对其培养液VFA和BCP浓度的影响。其结果为:(1)试验组培养液总VFA和BCP各时间点平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培养液乙酸、丙酸、丁酸各时间点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2)在3种不同品质的粗料日粮中,异戊酸对以玉米秸杆为主的粗饲料日粮体外发酵效果作用更明显。(3)在以苜蓿为主的粗饲料日粮中,异戊酸最适添加量为5.00mg/g;在以羊草为主的粗饲料日粮中。异戊酸最适添加量为5.00mg/g:在以玉米秸杆为主的粗饲料日粮中,异戊酸最适添加量为10.00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