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木聚糖酶固态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宇佐美曲霉(Aspergillususamii)YW-38菌株产木聚糖酶的固态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角瓶优化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为:250mL三角瓶装8.0g基料(m(麸皮)∶m(玉米芯)=3.5∶4.5),NH4NO310g/kg,Tween-803g/kg,KH2PO43.0g/kg,CaCl21.0g/kg,MgSO4·7H2O1.0g/kg(均相对于基料),基料与自来水的质量比为1∶1.3~1∶1.4,pH自然;于29℃培养72h,期间翻曲2次,此工艺条件下最高比酶活力为8752IU/g。曲盘发酵工艺条件为:基料与自来水的质量比1∶1.8,其余成分同三角瓶优化培养基,29℃培养68h,比酶活力可达8761IU/g。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以玉米为基质的灵芝固体发酵,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测定菌质多糖含量的同时,测定了菌质中还原糖、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玉米粒度、菌种、接种量、发酵温度和时间对基料中菌质多糖的产生及主要成分含量有显著影响,发酵条件优化结果为10目大小的玉米基料,接入12%液体菌种,28℃发酵20d。经优化后,多糖含量可以达到21.97mg/g,还原糖、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也优于其它处理组。  相似文献   

3.
由于双孢菇特殊的生物学特性,栽培基料需要长时间发酵处理,并且出菇周期较长,所以,除需要的基料营养丰富以外,基料营养的长效化是必须的条件之一。因此,利用沼液进行栽培,具有得天独厚的长效营养条件,尤其以畜禽粪便为原料的沼气池产生的沼液,营养元素全面、丰富,更是达到了缓效释放、供给营养、高产稳产的栽培目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糯米发酵酱姜提取液为基料,然后以感官评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粒度参数为综合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得出糯米发酵酱姜基料风味饮品的最佳配方参数:柠檬酸0.10%(w/w),白砂糖7.0%(w/w),酱姜浸提液基料30%(w/w),卡拉胶0.02%(w/w)。在该最优条件下制备的酱姜风味酵素饮品具有最佳的品质和最好的储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糯米发酵酱姜提取液为基料,然后以感官评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粒度参数为综合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得出糯米发酵酱姜基料风味饮品的最佳配方参数:柠檬酸0.10%(w/w),白砂糖7.0%(w/w),酱姜浸提液基料30%(w/w),卡拉胶0.02%(w/w)。在该最优条件下制备的酱姜风味酵素饮品具有最佳的品质和最好的储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基料处理原则 营养均衡,科学发酵,腐熟均匀,无病虫害。  相似文献   

7.
从土壤中筛选得到1株高产耐热几丁质酶的嗜热菌株Z16,对其进行鉴定及产酶发酵条件优化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结合形态学方法鉴定该菌为高温紫链霉菌(Streptomyces thermoviolaceus).通过发酵培养基组分及培养条件的优化,得到了最佳发酵产酶培养基:胶体几丁质5 g/L,粉末几丁质10 g/L,酵母浸粉1.25 g/L,黄豆粉3.75 g/L,吐温20 4 g/L.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5%,45℃培养60 h.在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下,该菌株最大产酶水平达5.5 U/mL,比优化前产酶量提高了4.2倍,较高的产酶量为进一步研究该菌所产几丁质酶的纯化和性质提供了基础.该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利用黄浆水制备发酵乳的主要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包括两个部分:菌种的筛选及发酵乳基料的制备.通过菌种不同配比的筛选得到最适宜的组合为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杆菌1:1时发酵产酸、产香效果最佳,在感观口感等方面优于以纯学乳为基料的发酵乳.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乳酸菌基料的最佳配比及最佳发酵条件.既具有乳酸发酵的特有香味,并制成为大众喜爱的乳酸发酵饮料,同时又成功地解决了黄浆水的环境污染问题,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9.
红茶菌固体发酵SC5木薯块根-银合欢蛋白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利用红茶菌固体发酵SC5木薯-银合欢蛋白饲料的最佳工艺。[方法]以红茶菌为发酵菌,采用固体发酵方式对SC5木薯-银合欢蛋白饲料进行发酵,并对发酵时间、基料配比、水料比、菌液接种量和发酵温度进行优化。[结果]固体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6d、木薯与银合欢的质量比为7∶3,H2O200ml、菌液10ml、温度30℃。饲料的粗蛋白含量较优化前有大幅度的提高,基本稳定在23.64%。[结论]该发酵工艺可有效提高SC5木薯-银合欢蛋白饲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以青稞(昆仑20号)为发酵基料,纳豆枯草芽孢杆菌BSCZ-4为发酵菌株,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设计优化了纳豆菌固态发酵青稞生产纳豆激酶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纳豆菌固态发酵青稞生产纳豆激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泡时间为48 h,蒸煮时间为40 min,加水量为10%,接种量为6%,发酵温度为34℃,发酵时间为64 h,在此条件下得到纳豆激酶酶活力为5 320.93 U/g。该结果可为青海青稞的深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玫瑰孢链霉菌NRRL 11379进行发酵培养基优化,寻找产物A21978C较好的发酵培养基配方。[方法]从16种发酵培养基中筛选较好的培养基,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结果]得到玫瑰孢链霉菌NRRL 11379产达托霉素前体物A21978C组分的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1%、可溶性淀粉4%、黄豆粉1%(、NH4)2SO40.3%、MOPS 6%、K2SO40.8%、NaCl 0.1%。[结论]优化后的产量约为60 mg/L,比优化前提高9.2倍。  相似文献   

12.
张婷 《湖北农业科学》2016,(22):5777-5780
为了研究作物秸秆在腐熟过程中矿质营养的变化,拓展秸秆的应用领域,以玉米、大豆、水稻3种秸秆为材料,分别以腐熟风干的鸡粪和酵母为发酵物进行比较,按干物料与液体比为1∶5混合搅拌,其中秸秆与鸡粪的比例为4∶1,酵母与水的比例为1∶40,密闭发酵50 d,对矿质营养进行测定并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大豆、水稻3种秸秆中,酵母处理后秸秆的铵态氮含量均显著高于鸡粪处理。在酵母发酵后,除了大豆秸秆的有效磷含量降低,其他5个处理的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均高于鸡粪处理的结果。经鸡粪处理的玉米秸秆pH呈碱性,其他处理pH均偏于中性,且各处理均具备了一定缓冲能力。各处理的电导率值均大于100 S/m,秸秆中可溶性盐含量较高。综合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加入酵母发酵的秸秆,矿质营养含量高于鸡粪处理,可进一步应用在秸秆还田、栽培基质等方面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3.
酸马奶发酵中乙醇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3个国家4个地区的酸马奶中共分离筛选出多株酵母菌,并筛选出3株酵母菌在实验室条件下与乳酸菌进行混合发酵制成酸马奶,测定发酵过程中的乙醇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乙醇含量逐渐上升,酵母菌与乙醇含量、酸度、风味之间相互影响,3株酵母菌及其组合的发酵能力各有不同。同时通过测定成熟酸马奶在4℃下保存时酵母菌的活菌数数量,了解酵母菌在酸马奶中低温保存下的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高山被孢霉利用合成培养基液体发酵产花生四烯酸(ARA)的发酵液组分进行优化。[方法]对培养基中的碳源进行了优化,对单一碳源、复合碳源进行筛选,并优化了它们的起始浓度。利用单因素试验对多种无机氮源进行了筛选。对具有显著效应的葡萄糖、甘油、酵母粉和氨基酸混合物4个因素进行最陡爬坡试验后,利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对显著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最佳碳源组合为葡萄糖80 g/L+甘油20 g/L。以酵母粉为氮源,以氨基酸混合物为生长因子添加到培养基中,可促进高山被孢霉发酵液中ARA的积累。最佳合成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80 g/L,甘油12 g/L,酵母粉20 g/L,氨基酸混合物0.3 g/L。对优化后的合成培养基进行了验证,摇瓶发酵培养7 d后检测其产量,测得平均产量为7.084 1 g/L,与预测值接近。[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提高ARA在工业化生产中的得率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5.
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正交试验对BtWB7菌株发酵培养基进行筛选,结果表明,不同原料对发酵液菌数影响相差较大,其中酵母粉和鱼粉影响最大.本试验获得的最佳摇瓶发酵配方为:玉米粉4%、黄豆饼粉1%、酵母粉2%、鱼粉2.5%和蛋白胨0.1%(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6.
基于响应面法的耐镉假单胞菌TCd-1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耐镉菌株假单胞菌Pseudomonas TCd-1的培养条件。  方法  以基础发酵培养条件为对照,菌株吸光度D(660)作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培养基组分的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种类,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评价牛肉膏、酵母粉、氯化镁、培养温度、初始pH、接菌量、培养时间和转速8个因素对菌株生长的影响,进而确定显著影响因素,然后进行最陡爬坡试验获得显著影响因素的最优组合,结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优化假单胞菌TCd-1的培养条件。  结果  菌株培养基组分的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分别为牛肉膏、酵母粉和氯化镁;影响菌株生长的显著性因素为酵母粉、培养温度、初始pH;基于响应面法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为:牛肉膏质量分数为0.5%,酵母粉1.0%,氯化镁0.5%,pH 6.3,温度33 ℃,接菌量1.25%,转速160 r·min?1,培养时间24 h。  结论  根据最佳条件, 进行重复试验得到优化后的菌液吸光度D(660)比对照提高了67.07%,与模型预测值相一致,表明优化后的条件显著促进了菌株的生长,达到预期目的。图1表6参26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三孢布拉霉菌发酵生产β-胡萝卜素的代谢调控途径,为通过优化发酵培养条件来提高β-胡萝卜素的产量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β-胡萝卜素的含量,优化正负菌孢子接入种子培养基的接种比例,通过对三孢布拉霉菌发酵生产β-胡萝卜素的代谢调控分析,确定最佳补液时间,优化培养温度和接种比例来提高β-胡萝卜素的产量。[结果]最佳孢子接种比例为正菌∶负菌=10∶1,最佳补液时间为52 h,最佳培养温度为27℃,最佳种子液接种比例为8%。[结论]通过对菌体生长代谢的分析优化了培养条件,并将β-胡萝卜素的产量从1.45 g/L提高到2.26 g/L,产量提高了55.9%,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β-胡萝卜素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使用塔式生化反应器连续培养面包酵母,对发酵液进行恒浊和恒化控制,并与间歇面包酵母培养法比较,结果表明,在46L试验室发酵罐中,以稳态时平均稀释速率0.2-0.3h^-1和通气速率4.8m^3/h~5.2m^3/h培养面包酵母为佳,连续稳态时间平均可达40h左右。干酵母对糖得率,连续培养法比间歇法培养略有增加,活力和间歇法相当,而生产速率增加了3-4倍。  相似文献   

19.
植物乳杆菌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研究主要是针对分离自发酵糯玉米的植物乳杆菌,为了促进植物乳杆菌的增殖,对其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碳源、氮源、磷源分别为蔗糖、酵母膏、KH2PO4。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添加量是蔗糖2%、酵母膏2.5%、KH2PO40.2%,菌落总数为3.0×108cfu·mL-1。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豆饼粉、白沙糖和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选择珍贵的食药兼用金耳菌[Tremellaaurantia Schw.ex Fr]为菌种进行发酵,利用发酵液开发了一种新型高级营养保健饮料.研究表明:以接种量10%,恒温25±1C,罐压0.5kg/cm~2,通气1:0.7,搅拌110~120rpm,发酵54h为最佳发酵条件,在该条件下发酵,即可得到具有苹果香味和蜂蜜味的金黄色发酵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