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天然橡胶生物合成途径是典型的植物类异戊二烯代谢途径,MVA代谢途径是天然橡胶与萜类化合物所需的五碳构成单元IPP和DMAPP生物合成的主要途径之一。由2分子IPP和1分子DMAPP聚合形成的法尼基焦磷酸是乳管细胞天然橡胶生物合成的起始前体,厘清该起始物的合成酶酶学性质不仅有助于阐明天然橡胶生物合成机制,同时也为天然橡胶遗传改良提供酶学理论基础。【方法】对橡胶树热研7-33-97基因组中同源的3个预测的法尼基焦磷酸合成酶(HbFPS1、HbFPS2、 HbFPS3)进行序列特征分析,优选胶乳中高表达的2个法尼基焦磷酸合成酶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经蛋白纯化与MALDI TOF质谱确证,并同时进行体外酶活性检测,最终评价其对体外橡胶合成效率的影响。【结果】橡胶树基因组含有的3个预测的法尼基焦磷酸合成酶都含有特征性的2个保守结构域“DDIMD”和“DDYXD”及相似的三维空间结构,其中胶乳高表达的HbFPS1和HbFPS2基因编码的蛋白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到95%,说明HbFPS1和HbFPS2 2个冗余基因可能经历了基因组中同源基因的后期拷贝事件。同时HbFPS1和HbFPS2基因能够...  相似文献   

2.
以从特级初榨橄榄油中提取的橄榄油总多酚浸膏(TPF)为原料,基于离心分配色谱(CPC)技术进行快速分离,并利用薄层层析色谱(TLC)、制备高效液相色谱(Pre-HPLC)等纯化、制备2-(4-羟基苯基)乙基(E)-4-甲酰基-3-(2-氧代乙基)己基-4-烯酸酯(oleocanthal, OLEO)和2-(3,4-二羟基苯基)乙基(Z)-4-甲酰基-3-(2-氧代乙基)己基-4-烯酸酯(oleacein, OLEA)单体化合物,并采用1H NMR进行结构表征,同时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9 g浸膏溶于20 mL甲醇中,在以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醇/水体积比为3∶2∶3∶2为溶剂系统的CPC中分离得到14组馏分,经过纯化,分别得到纯度95%以上的OLEO 422.3 mg和OLEA 163.0 mg。不同质量浓度(0~1 g/L)的OLEO和OLEA对ABTS+·、DPPH·清除率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评价发现,OLEA具有比OLEO更强的抗氧化活性,其中OLEO和OLEA对DPPH·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  相似文献   

3.
液泡膜内在水通道蛋白(TIPs)在调节植物细胞膨压适应逆境胁迫环境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毛竹TIP基因成员的分子特征及其在不同逆境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对揭示其在毛竹应答胁迫中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毛竹基因组中共鉴定19个编码完整TIP蛋白的基因(PeTIP1-1~PeTIP1-3PeTIP2-1~PeTIP2-4PeTIP3-1~PeTIP3-2PeTIP4-1~PeTIP4-7PeTIP5-1~PeTIP5-3);PeTIPs编码氨基酸的长度为238~434 aa,相对分子量为25.06~44.03 kDa;亚细胞位置预测显示,所有PeTIPs均定位于液泡膜上。PeTIPs包含7个保守基序,其中有4个为共有基序,不同成员的Ar/R选择性过滤器具有一定的差异,而Froger's残基均较为保守。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来自毛竹、水稻等6个物种的71条TIP氨基酸序列可分为5个分支,各分支中PeTIPs成员依次为3、4、2、7和3个。共线性分析结果表明,PeTIPs成员间共存在10对片段重复,在12个PeTIPs与水稻8个TIP基因间发现18对片段重复,这些重复基因多半发生在PeTIP4s和PeTIP5s中,且基因对的非同义对同义取代比(Ka/Ks)均小于1.0,表明PeTIPs经复制后的功能差异不大。在PeTIPs启动子区域中,发现多种与胁迫、激素响应相关的调控元件。基于叶片RNA-seq数据分析表明,不同PeTIPs响应低温、干旱和强光胁迫的表达模式均存在一定差异,既有显著性变化的成员(如PeTIP1-1PeTIP1-2),也有几乎无变化的成员(如PeTIP5的成员)。qPCR结果显示,在不同胁迫条件下毛竹叶片和根中的PeTIPs的表达模式不同,多数呈现不同程度的显著上调,亦有在某一处理下基因表达变化不明显(如强光下叶片中的PeTIP1-1PeTIP1-3PeTIP4-2;干旱下根中的PeTIP1-1PeTIP1-2),个别基因呈现下调(如低温下叶片中的PeTIP1-1)。毛竹叶片和根中PeTIPs的表达变化模式差异,说明它们在响应不同环境胁迫中可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快速、简便地评价冬凌草(Isodon rubescens(Hemsley) H. Hara)活性成分的抗肿瘤活性,以冬凌草活性成分冬凌草甲素和冬凌草乙素及其乙酰化产物与对硝基苯甲酰乙酸乙酯( ENBA)进行迈克尔加成反应,以反应动力学得出迈克尔加成反应的反应活性,首次以反应活性预测了对冬凌草甲素(1)、冬凌草乙素(2)、1,14-二乙酰基冬凌草甲素(1a)和1,6-二乙酰基冬凌草乙素(2a)4个对映-贝壳杉烯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4种活性成分的迈克尔加成反应均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反应活性1>1a>2>2a,根据阿伦尼乌斯公式,测得冬凌草甲素活化能(Ea)为(38.7±5.8) kJ/mol,冬凌草乙素Ea 为(46.8±7.1) kJ/mol。采用1 H NMR和13 C NMR等波谱技术鉴定冬凌草甲素与ENBA经迈克尔加成反应得到的新化合物为1α,6β,7β,14β-四羟基-7α,20-环氧-17-(2-(3-(4-硝基苯基))-3-氧-丙酸乙酯)-对映贝壳杉烷-15-酮,命名为nitrobenoridonin (1b)。4个对映-贝壳杉烯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经测定它们的抗肿瘤活性大小依次为1>1a>2>2a,与其迈克尔加成反应活性排序一致,表明迈克尔加成反应活性与抗肿瘤活性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可以通过测定迈克尔加成反应活性预测对映-贝壳杉烯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核桃楸树皮丙酮-水提取物的水溶性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采用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经波谱分析及理化性质测定,鉴定了6个化合物:没食子酸(1)、鞣花酸(2)、1,2,6-三没食子酰葡萄糖(3)、1,3,6-三没食子酰葡萄糖(4)、1,2,4,6-四没食子酰葡萄糖(5)及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6)。化合物2、4、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6.
首次将3种硫酸-离子液体复合催化剂[H2SO4-(C2mim)BF4、H2SO4-(C4mim)BF4和H2SO4-(C8mim)BF4]用于催化松香聚合反应中,H2SO4-(C4mim)BF4和H2SO4-(C8mim)BF4均显示出很好的催化活性。以H2SO4-(C8mim)BF4为代表,详细考察了不同溶剂、H2SO4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得到较佳的工艺条件:松香和甲苯质量比1:1,催化剂用量为松香质量的30%.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h。在该条件下,得到的聚合产物软化点为135℃,酸值为142mg/g并对H2SO4-(C8mim)BF4复合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进行了考察,该复合催化剂克服了传统催化剂的一些缺点,既简化了产物的分离。又可以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7.
采集农田、林地和盐碱地不同类型的土壤样本,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合OSC方法建立土壤有机质反演模型,运用交叉验证和外部验证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平滑+MSC+OSC方法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可以提高预测模型的精度。OSC因子个数和PLS主因子个数分别为6和4时,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为0.990 1,均方根误差为0.297 5,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2为0.926 1,均方根误差为0.283 6,模型达到最优。表明对光谱进行OSC预处理后建模是可行的,OSC降低与浓度阵无关的光谱信号,并且减少建立模型的主因子个数,进一步提高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LACS)在油脂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油桐近成熟种子为材料,在已构建的转录组数据库基础上,克隆得到一个油桐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基因,在此基因c DNA全长序列的基础上,成功构建了油桐LACS4基因的真核表达和原核表达载体,其中,酵母表达载体p YES2-LACS4成功转入酿酒酵母菌株INVSc1中,并进行相关生长趋势分析;在大肠杆菌BL21(DE3)宿主细胞中,原核表达载体p ET30a-LACS4也成功诱导表达,并获得大约为74k Da的表观分子量的相应目的蛋白。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5-氯甲基糠醛(CMF)在纯水或水/丙酮体系中水解生成5-羟甲基糠醛(HMF),探究了水解反应条件(如溶剂体系、碱中和剂、温度和CMF添加量等)对CMF水解的影响,并分析了其水解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水/丙酮体系有助于减少HMF的副反应,加入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可以进一步阻止腐殖质的产生;1 g CMF在10 mL水/丙酮体积比为1∶4的混合液中,添加0.35 g的CaCO3,温度353.15 K下保温反应28 min,此优化水解条件下CMF转化率为97%,HMF得率可达85%,副产物乙酰丙酸(LA)得率为6%;添加Na2S2O4后,HMF的分离得率可由50%提高到86%。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水/丙酮体系中CMF水解反应活化能为12.3 kJ/mol,水解速率常数k1=5.56exp(-1.23×104/RT)。  相似文献   

10.
金桂芳樟醇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桂的花器官为试材,设计芳樟醇合成酶基因简并引物,通过逆转录PCR、快速扩增cDNA末端技术和Blastn分析等,获得金桂芳樟醇合成酶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OfLis(Osmanthus frangrans vat.thunbergii linaiool synthase,GenBank登录号FJ645727).OfLis,基因全长cDNA长度为2 003 bp,包含1个1 731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76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OFLis具有单萜烯类合成酶基因典型的保守结构域,即DDXXD和(N,D)D(L,I,V)X(S,T)XXXE;具有多数单萜烯类合成酶活性必需的RR(X)8W功能基团.OfLis推导氨基酸序列的预测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67.29 ku和5.26;疏水性分析结果表明其大部分氨基酸区域为亲水结构.氨基酸水平上,OfLis与薰衣草芳樟醇合成酶基因的相似性最高,为63.6%,与山字草芳樟醇合成酶基因的相似性最低,为19.0%.逆转录PCR结果表明:整个花期内OfLis基因在花瓣、雌蕊和雄蕊中均有表达,而在萼片和叶片中不表达.研究结果为香味植物的育种、品种改良及香味成分的调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利用硅胶和凝胶色谱Sephadex LH-20柱层析技术从宽叶短梗南蛇藤中分离得到了9个三萜类化合物,经核磁共振、质谱等检测方法鉴定为β-香树脂醇、齐墩果酸、12-齐墩果烯-3-酮、12-齐墩果烯-3β,11β-二醇、羽扇豆醇;20(29)-羽扇豆烯-3-酮、20(30)-羽扇豆烯-3β,29-二醇、29-羟基-20(30)-羽扇豆烯-3-酮、羽扇豆醇棕榈酸酯。  相似文献   

12.
对山茶花品种六角红在不同配比基质上进行扦插试验,发现插穗在不同配比基质上的成活率、生根数和根长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插穗在2/3黄心土+1/3腐熟松针土配比基质上的成活率最高,达92%;生根数最多,为7.20;根长最长,达10.13 cm;2/3黄心土+1/3腐熟松最适宜用于山茶花扦插。2)1/3黄心土+1/3河沙+1/3腐熟松针土也可以作为扦插基质,插穗的成活率达到84.33%。3)插穗在1/2黄心土+1/2河沙上的成活率也达80%,但生根数较少,根系不长。4)插穗在1/2黄心土+1/2草木灰和1/3黄心土+1/3草木灰+1/3河沙这2种配比基质上成活率都很低,并且生根数少,根系生长慢,不适合用作扦插基质。    相似文献   

13.
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毛白杨枝条生长及叶片内氮、磷、钾养分含量变化,以期为其育苗中科学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4个处理,氮肥施用量分别为0(对照,N1)、8g/株(N2)、16g/株(N3)、24g/株(N4),3次重复。结果表明:N3处理枝条长度分别比N1,N2提高了17.42%和7.68%,N3与N4之间无显著差异;5—9月,N3叶片内氮含量分别比N2提高了5.25%,11.74%,4.80%,7.81%,9.49%,N2显著高于对照;5,6,8月,N3磷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7.87%,20.77%,31.36%,N2,N3,N4之间无显著差异;8月,N2,N3,N4钾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5.62%,19.51%,20.24%,不同施氮量不会对毛白杨叶片内钾含量产生显著影响。综合分析认为,毛白杨育苗中适宜氮肥施用量为16g/株。  相似文献   

14.
以青海云杉4个种源成熟胚为外植体,在4种基本培养基和含有不同激素组合的改良1/2LV培养基中进行体胚诱导,结果表明:改良1/2LV培养基为最适宜基本培养基,以此培养基为基础附加6-BA 2.25 mg·L~(-1)+2,4-D 6.60 mg·L~(-1)对1#、2#、4#种源诱导率均超过30%,分别达到38.9%、33.4%、35.4%,对3#种源诱导率也达到29.6%。在同一水平激素组合处理中,1#、4#种源诱导率高于2#、3#种源,原生种源外植体易于启动并完成脱分化过程,而人工次生种源外植体则不易被诱导。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s

Jatropha tanjorensis was investigated scientifically to generate evidence for the efficacies reported in traditional systems and the results are given here.

Methods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he solvent extracts of leaves and four isolated compounds were tested against human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such as gram-positive bacteria of Bacillus cereus, Bacillus subtilis, Staphylococcus aureus, Staphylococcus epidermis, gram-negative bacteria of Aeromonas hydrophila, Escherichia coli, Klebsiella pneumonia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Proteus mirabilis, Proteus vulgaris, Salmonella paratyphi, Salmonella paratyphi A, Vibrio alcaligenes, Vibrio cholerae and fungi of Aspergillus fumigatus, Candida albicans, Microsporum gypseum and Trichophyton rubrum by agar-well diffusion and disk diffusion methods.

Results

In agar-well diffusion method, maximum activity was recorded in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 The extracts recorded activity against bacteria such as 17–26, 15–25 and 13–24 mm to methanol extract and 15–24, 14–23 and 12–22 mm to chloroform extract at 50, 25 and 12.5 mg/ml respectively and fungi such as 9–15 mm to A. fumigatus and 5–16 mm to T. rubrum. Maximum activity was 30–46, 27–43 and 17–40 mm to friedelin and 23–46, 28–44 and 18–41 mm to R (+) 4-hydroxy-2-pyrrolidinone against bacteria and 12–37, 8–34 and 31–33 mm to friedelin and 12–40, 11–35 and 10–33 mm to R (+) 4-hydroxy-2-pyrrolidinone against fungi at 10, 5 and 2.5 mg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The present study concludes that friedelin, β-amyrin, stigmasterol and R (+) 4-hydroxy-2-pyrrolidinone present in the methanol extract could be responsible for the broad spectrum of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nd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相似文献   

16.
不同年龄47号杨木材性质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8年在辽宁省建平县对47号杨的2、4、5、6、7、9、12a基本材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间的基本密度、纤维长度、1%NaOH抽提物和壁腔比差异极显著;树干上、中和下3个取材部位间的基本密度和壁腔比差异极显著;基本材性的年龄X取材部位交互效应微弱或不存在。木材材性性状随着年龄变化存在一定的变异规律,随树高变异规律性不明显。材性和生长早晚相关分析表明:第2年与第12年木材密度、与第5年纤维长度、与第7年胸径之间相关极显著,与第12年木材壁腔比和1%NaOH抽提物之间相关显著;第5年与第9年木材基本密度和树高、与第7年1%NaOH抽提物之间相关显著或极显著;第4年与第12年胸径间相关显著,表明可以在第2年、第4年和第5年分别对第9年或12年的相关性状进行早期选择。  相似文献   

17.
异长叶烷酮合成新型喹唑啉衍生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异长叶烷酮为原料,叔丁醇作溶剂,通过缩合得到7-(4'-氟苯亚甲基)异长叶烷酮(FBI),再与盐酸胍环化合成了喹唑啉衍生物4-(4'-氟苯基)-6,6,10,10-四甲基-6a,9-桥亚甲基-5,6,6a,7,8,9,10,10a-八氢苯并[h]喹唑啉-2-胺(FBQ),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FBI与盐酸胍的物质的量比对环化反应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了环化反应的适宜工艺条件。最优工艺条件为:以叔丁醇钾为催化剂,n(t-Bu OK)∶n(FBI)为2.9∶1,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14 h,FBI与盐酸胍的物质的量比为1∶4,产物得率达到79.51%。采用FT-IR、MS、1H NMR、13C NMR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分析手段,确定了产物的结构及空间构型。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表明,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包参数a=0.660 85(9)nm,b=1.175 27(16)nm,c=1.340 65(17)nm,α=86.229(3)°,β=83.094(4)°,γ=77.558(4)°,V=1.008 6(2)nm3,Z=2,DC=1.203 g/cm3,F(000)=392,Mr=365.48,μ=0.078 mm-1,R=0.099 3,wR=0.156 5。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细杆菌属去除水溶液中As^3+的可行性,为As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提供必要的修复材料和理论依据。【方法】从湖南某矿区筛选分离等得到了一株高耐砷菌株,经过16S rR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细杆菌属Microbacterium,命名为A4,并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菌株生长条件,正交试验优化菌株菌粉吸附As^3+的条件。通过吸附动力学与等温吸附试验研究菌株菌粉对As^3+的吸附特征,并利用SEM-EDX与FTIR分析探讨了该菌株菌粉对As^3+的吸附机理。【结果】菌株A4对As^3+的耐受阈值为53 mmol/L;菌株A4的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30℃、pH值7.0~9.0、NaCl浓度0.25 m/v、转速180 r/min。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菌粉吸附As^3+的最佳条件为菌粉投加量为0.02 g/L、吸附时间为2 h、pH值为8.0和温度为20℃,此条件下菌粉对As^3+的吸附量为128 mg/g。Langmuir方程与准一阶动力学方程可被较好的用于描述菌粉对As^3+的等温吸附特性与动力学特性,拟合度均达0.99,菌粉对As^3+的最大吸附量达114.6 mg/g。SEM-EDX与FTIR分析表明:吸附过程中的主要功能团-COOH、-OH、-NH、-CHO和O-P-O等与As络合,以及As^3+在菌粉表面与Mg2+发生了离子交换作用,促进了菌粉对As^3+的吸附。【结论】可为未来水体As污染微生物修复提供菌株材料与技术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19.
通过盆栽方式,采用不同体积混合配比的泥炭、椰糠、陶粒、树皮基质试验,以N、P、K3元素3水平设置了正交施肥试验,测定植株的生长状况、叶片养分及发病情况,分析了不同栽培基质和施肥处理对‘霞光’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栽培基质对虎雪兰‘霞光’的生长较单一的基质效果好,以1/4树皮4-1/4泥炭+1/4椰糠+1/4陶粒混合基质植株的株高、假鳞茎、叶面积和根系生长效果最佳;外施氮、磷、钾肥最佳组合为N1P2K3,即NH4N03、NaH2P04和KCl含量分别为1.25mmol/L、0.456mmol/L和2.62mmol/L,有利于虎雪兰‘霞光’植株的营养生长,且设施栽培中发病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