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乙酸乙酯和甲基叔丁基醚2种有机溶剂对自制桉木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APMP)制浆废水进行有机物提取,采用GC-MS分析对比了2种溶剂抽出物的组成。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的抽提物得率为204 mg/L,甲基叔丁基醚提取得率为132 mg/L,经GC-MS分析表明2种溶剂提取的物质种类分别为44种和49种,主要包含有机酸类、醇类、酯类和酚类物质,其中酸类物质的含量最高,分别为76%和80%左右。将乙酸乙酯抽提物应用于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抑藻效应研究,发现不同浓度的化感物质对铜绿微囊藻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随浓度增加抑藻效应增强。较低浓度的化感物质对铜绿微囊藻有抑制作用但不显著;高浓度的化感物质对铜绿微囊藻具有显著抑制效应,50、100 mg/L时培养7天抑制率分别达到24.8%和77.2%;藻液在446 nm的吸光值测定结果进一步证明了APMP制浆废水中提取的有机物质具有抑藻效果。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植物的化感作用及其机理,总结、分析了园林植物间的化感相生与化感相克作用的作用方式、作用范围与化感物质的释放途径,以及影响园林植物化感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认为园林植物所释放出的化感物质对其作用范围内的植物产生毒害是影响园林植物群落稳定、园林景观可持续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并指出了植物化感作用在现代园林生态审美意识、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研究方面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在建设可持续性的园林景观过程中对园林植物景观生态美学评价与植物景观设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环境因子对植物他感化合物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植物的他感化合物(alellochemicals)是主要由植物次生代谢产生的,能对另一种生物的行为、健康或生态处境有影响的非营养性物质[1]。过去,人们常将他感化合物称为次生化合物。其中的许多物质具有抗虫性,它们在植物中的含量、组成比例,因植物种类、个体发育阶段及其外界环境因子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从而影响植物的抗虫性。这是植物对取食者的一种重要防御策略,同时也是植物与取食者协同进化的结果。深入研究环境与植物他感化合物的关系,对于研究昆虫与植物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并对害虫的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实…  相似文献   

4.
昆虫对植物次生性物质的生态适应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昆虫的生态适应和植物次生性化合物的主要类群及其作用。在昆虫与植物相互关系中,植物次生性物质起着关键性作用,植物利用这些物质进行防御,而昆虫为获得足够的食物、栖息场所和自身防御,产生了对各种次生性物质的生态适应。并对昆虫适应性产生机制及其在应用上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从生态净化功能角度出发,归纳总结了在城市水环境生态修复中水生植物的作用机制和植物配置原则:水生植物通过物理化学作用可以拦截、沉降、吸附水体中的固体颗粒;通过生长代谢吸收氮(N)、磷(P)等有机物,同时有些种类的植物还可以富集不同类型的重金属;通过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可以降低水中的生物需氧量;通过分泌抑藻物质防止藻类爆发,有效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在植物配置时,应当综合考虑植物的净化效果、种植要求、生态性以及植物群落空间结构的合理性,为生物群落的建立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林木种间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化感作用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在农作物耕作、杂草控制、病虫害防治以及林木营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树种搭配是成功营造人工混交林的关键, 林木种间的化感作用在混交树种的选择上起着重要作用。文中从化感物质的收集与提取、化感物质的鉴定以及化感作用的表达等方面, 对人工混交林常见树种间化感作用的研究情况和成果进行综述, 以期为混交林选择树种组合提供科学依据, 为生态公益林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7.
由福建研发的环境友好型高效抑藻剂已实现批量应用。科研人员将几种抑藻效果好的天然材料与特定吸附剂组合,开发出了液态、固态高效抑藻剂。该抑藻剂对许多藻类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0.08%浓度即可快速持久地抑制80%藻细胞。通过使用该类抑藻剂可以减轻有害赤潮对养殖生物或沿岸渔业资源的不利影响,适用于养殖水体、沿岸水体的抑藻。  相似文献   

8.
化感作用研究动态及展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就化感作用的研究历史,化感物质的生物测定、释放方式、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森林演替过程中化感作用对森林更新及物种组成的影响。并结合国内外研究的现况,对今后化感作用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通过乙醚、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3种有机溶剂对竹醋液抽提,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法)对抽提物的化学组分及其相对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种有机溶剂抽提后的竹醋液组分种类及含量存在着差异,采用乙醚抽提得到27种化合物,二氯甲烷抽提得到44种化合物,乙酸乙酯抽提得到58种化合物,化合物类型主要包括有机酸类、酚类、酮类、醇类、酯类、醛类及少量其他物质。2)选用乙酸乙酯抽提可以得到更多种类的酸类、酚类、酮类和醛类物质;选用二氯甲烷抽提则能获得相对成分含量更高的酸类和酚类物质;而乙醚更适于抽提醇类物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植物的他感作用成为了植物化学生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他感作用存在于几乎全部植物中,植物和其组织,如叶、茎、根、花、种子、芽和树皮都存在他感物质。植物通过一定的途径把这些他感物质释放到周围环境中,这些物质便会对其他植物或者自身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达到保护自身生存空间、适应周围环境的目的。本文结合他感物质的研究现况,就他感作用、他感物质和他感作用的应用潜力这3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植物根-土界面的物理化学环境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受到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影响,其对土壤中养分的有效性产生极大影响,但某些有机物之间有些相促或相克作用,有研究表明胡颓子植物对其根域土壤具有很强的影响效力。【方法】以3年生胡颓子根系为试验材料,通过GC-MS分析根系分泌物中的组分,同时结合相关报道分析哪些有机物组分可能具有化感作用,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胡颓子根系分泌物中含有的有机组分有33种,分属酸、酯、醇、烃、酰胺、胡颓子碱和其他共7大类,总相对含量约占总峰面积的95%以上。其中,胡颓子碱、邻苯二甲酸等8种成分中相对分量大于3%,共占到总组分的64.5%;组分中相对分量介于1%~3%的有12种化合物,而相对分量小于1%的有13种化合物。根系分泌物的酸性物质含量较少,且影响胡颓子生长较大的根系分泌物组分(组分比例是40.6%)是胡颓子碱、邻苯二甲酸。【结论】测定出的根系分泌物组分中有21种化合物已经被证实是具有化感作用的物质,可见胡颓子植物具有一定化感效应。可以在林地的生态抑草栽培方面有所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木本植物化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近年来有关木本植物在化感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化感现象研究、化感物质分离、纯化和鉴定以及化感物质在生物入侵方面的重要作用, 探讨化感物质对植物抑制或促进作用的生化机制研究等; 国内研究较明显地分2个阶段, 主要集中于2个方面, 即化感现象的研究(阶段)和化感物质分离、纯化、鉴定的研究(阶段); 同时, 对今后化感物质在群落或种群调节作用方面的研究做作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
人工林化感效应防控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林化感效应是林木释放的化感物质对自身或其他植物与土壤生态系统产生的促进或抑制作用,是导致人工林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探究人工林化感效应防控措施,可为营造结构稳定、功能高效的人工林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文中从立地条件选择、林分空间结构优化、培育抗逆性品种、补偿土壤营养水平、施用微生物菌剂等方面总结主要防控措施,提出未来从防控化感效应视角培育人工林时,可深入研究基于细胞与分子水平的生态育种技术、多树种共存机制和群落构建技术、有机肥与化感物质的互作效应与配施技术,以及探讨微生物和酶的加合作用对化感物质的影响机制与抑制技术。  相似文献   

14.
植物化感作用及其在园林绿化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化感物质的种类,来源,作用机理,并探讨了化感作用在园林植物上的表现形式(园林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植物与杂草之间的化感作用及自毒作用和植物与昆虫、微生物之间的化感作用);系统列举了发生化感作用的植物,为园林植物的配置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昆虫与植物相互关系中,植物次生性化合物往往起到关键性作用。章阐述了植物次生性化合物及其主要类群,并重点探讨了昆虫对植物次生性物质的适应机制,为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沙棘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瑞  张弘弛 《沙棘》2009,22(2):30-31
综述了沙棘所含的维生素、黄酮类化合物、三萜及甾体类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脂肪酸类、有机酸和糖、微量元素的种类及含量,并提出了沙棘的开发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7.
马艳丽 《林业科技》2012,37(6):48-52
综合介绍了化感物质的来源、种类及收集方法,并分别从化感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和林木化感作用表现形式两大方面阐述了林木的化感效应。接着对化感作用在林业上的应用潜力进行了归纳。最后指出目前林业研究化感作用所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林业中化感作用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植物间化感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林业科技》2015,(1):246-250
为了系统认识化感物质对植物作用的机理,从植物生长发育、生理生化代谢、基因表达3个方面对国内外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对美国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与山核桃(C.cathayensis)叶片的次生性挥发性物质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发现:两种植物共鉴定出50种化合物,其中美国山核桃叶片中的挥发性种类较多,达到35种,而山核桃叶片中挥发性物质种类相对较少,为19种;两种植物叶片中的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具有共同特点:主要由醇类、酯类、烷烃类和少量的有机酸类、胺类有机物质构成,且丙三醇是挥发性物质的主要成分(占60%以上);美国山核桃与山核桃在抗虫性表现上有差异,这可能与美国山核桃叶片具较高的醇类挥发性物质而山核桃具较高的酯类挥发性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20.
粉状沙棘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迟海鹏 《沙棘》2002,15(1):20-22
采用建平县人工栽植10年以上的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 subsp.sinenis)的绿冠部分(包括叶、果实、嫩枝)加工成粉状沙棘生物活性物质。该物质是以沙棘叶绿素-胡萝卜素、黄色素软膏作活性添加剂和沙棘维生素粉作吸收剂制成的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其最适物料比(质量%)维生素粉:叶绿素(胡萝卜素、黄色素软膏)=9:1,该添加剂在饲料中添加量小1饲喂成本较低,剂型好、使用方便、安全无毒,含大量黄酮类化合物,同时含糖类,有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等,大大提高了畜禽的抗病能力,减少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